听说退休工资按工龄发,每年一百,加工龄每年三十元,是真的吗?

这是谣言,是异想天开的人说的梦话,实质上就是搞大锅饭,很不现实,但渴望缩小养老金贫富差距的心情可以理解。

养老金水平有高有低,是有原因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才是硬道理。搞平均主义,既不公平,也不现实,更不长久。

1992年至1996年,全国各地陆续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后,现阶段养老金待遇水平由多种因素决定,主要包括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参保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金额,退休年龄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等决定,而不是只按工龄决定的。

由于制度设计缺陷,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有过几十年的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建立得比较晚,出现了对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不公平,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民不患贫而患不安。

2014年国家下决心对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并轨,设立了10年过渡期,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兼顾社会效率和公平,2024年将彻底并轨。届时,双轨制留下的社会隐患将逐步减轻。

人总是要往前走,社会更是如此,执拗于以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用全面和长远的眼光看,只按工龄计算养老金,很片面,缺少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吃大锅饭,是社会的倒退。

长此以往,谁都会只按最低水平缴纳养老金,混年限,没人肯高缴费,养老统筹基金池里的水就会越来越少,入不敷出,养老保障制度就无法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老龄化日益加剧,养老保障制度想要长期良性循环,就要鼓励参保人的缴费积极性,高缴费,长缴费,多得养老金。

只按工龄计发养老金,是竭泽而渔,这种做法不客观,不仅现在不可取,将来也没有实施的土壤。

综上所述,想多得养老金,只依靠工龄是不现实的,要抛却空想,老老实实地多缴费,长缴费,多尽义务,多得权利,才是正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