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交了19年6个月,退休后工资1080元,还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什么?
问题:养老保险交了19年6个月,退休后工资1080元,还达不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什么?
题主应该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并且应该是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或经济不算发达的地区刚退休不久,在职时个人缴费标准较低,缴费年限也不算长,对吧?像你这样的情况,在不少地区都不算是个别现象,很正常。比如现在仍有不少地区,当地最低养老金低于1000元,但全国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在1000元之上,目前全国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地区超过了2000元。由此可见一斑。
下面结合数据,具体谈谈我的个人认识,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可留言,以便共同商榷。
1、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这是因为养老金的实质是给付退休人员个人养老的基本生活费用,不是工资,是退休人员退出劳动岗位后的社会福利性质的保险回馈;最低工资标准的实质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前提下给付的劳动报酬,制定时主要考虑的是劳动者及其赡养人的基本生存费用。后者当然会大于前者。
其次,二者制定时的参数之一都是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前者主是根据缴费水平,缴费年限和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得出的结果,总体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所以现阶段退休的养老金偏低的人基本都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在职时个人缴费标准较低,缴费年限也不算长的,刚退休不久的人。
比如像题主这样缴费年限在20年左右。缴费基数差不多是当地最低或次低标准的,养老金的替代率基本在社会平均工资的20%左右,缴费年限在30年左右。缴费基数差不多是当地最低或次低标准的,养老金的替代率基本在社会平均工资的30%左右;题主退休工资1080元,倒推一下,退休时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大概是5000多元;而最低工资标准通常通常是围绕当地社会的25%-40%制定的,因为各地制定依据时考虑的其他要素不一样。
2、两者的差距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动态演变性其实,对个人来说,这只是退休时的暂时情况。随着退休时间长度的推移,按目前的相关政策,由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加速度节奏上更快,是逐年递增的,而最低工资标准的加速度节奏上相对要慢些,1-2年调整一次;从上涨幅度上讲,低收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递增幅度的斜率要陡峭些,最低工资标准递增幅度是面向大众的,斜率要平缓些,所以若干年后,退休后低收入个人的养老金就会追上并渐渐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但有一点,你得有活着的命才行,就能等到这一天。所以,退休后养老金少的朋友,更要爱惜并照顾好自己,刚退休时,养老金少点就少点,谁让咱养老保险交的少呢,但活着活着可能就全赚回来了,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