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老子有句话叫做“不敢为天下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敢处在众人之先”,那么是不是就说我们什么都要在别人之后、不争不抢呢?这未免也太消极了吧!难不成老子作为我国古代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竟然是提倡我们消极处事吗?要真是这样认为,我们就把古代的伟人想得太简单啦!     ,虽然老子最著名的主张是“无为而治”,也就是什么都不做,很容易理解成一个消极的思想。可是结合道德经当中的一些阐述,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所认为的“无为而治”其实是用“不做来做”,过多的干预往往会造成相反的结果,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用不做来达到做的效果。 通俗地说,我们越是用力做什么事情,事情到了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说,有时候你越是用力,得到的结果越不好,顺其自然说不定还能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就比如说我们努力减肥可能还瘦不下去,当你不想着减肥的时候,你就莫名其妙的瘦下去了---分割线(答主最近深有感悟啊,在学校减肥太痛苦了!)---所以说,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而无不为就是什么都能做好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为是达到无不为目的的一种手段,这当然是积极的。

说到老子,人们不得不叹服,他的《道德经》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与《圣经》并列为最畅销书之一。

《圣经》是西方神学经典,而《道德经》是东方天人合一的哲学经典。古今中外钻研的人层出不穷,而能完整诠释的道德大师屈指可数。她的精妙奥深、丰富哲理丶宇宙精髓丶治国理念丶修身德行等,都是取之不尽丶用之不竭的道德宝藏。她能成为中国道家丶道教的灵魂大圣,在人类史上列入最伟大百人之列,传颂千古!

在头条上,我们欣喜发现有许多爱好者丶研究者在不断学习丶钻研和译成白话文,其中比如"随便阁"(女士),经常将学习心得供大家学习和欣赏。

老子的宇宙观早就洞悉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一生二丶二生三,生生不息。老子本是大周国家图书馆长,学富六车,可他却非常谦和,当初接待孔子的时候,孔子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但他还是热烈与之交谈,传授了许多高深人生哲理,其中天人合一的东方史观,深刻影响了孔子,其一生对天神敬而远之,而注重人的教育培养。正是老子丶孔子等的东方史观,才使得华夏没有像西方那样最终成为宗教国,而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老子大智若愚,深刻领会了河图丶洛书的周易八卦精髓,对有丶无的概念和转换运用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老子的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和安居乐业的无为而治,都显示了古朴的唯物主义辨证法。这里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安居乐业的基础上安步就班的有序发展。

西汉初,汉朝国力衰弱,丞相曹参接替萧何,实行"萧规曹随"的"无为而治",减租免税,给百姓创造良好的耕劳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汉朝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成果,这就是"文景之治"。

无为而治,看似平淡丶波澜不兴,实则如一叶方舟,只要永远在前进的轨道上,就一定能完成到达理想的彼岸。

有时候,为了战略目标,需要韬光养晦,需要坚忍不拔,需要忍辱负重,需要等待时机,需要统筹规划,需要千锤百炼,等等,这都是"无为"的表象,但都是蕴藏着坚定不移丶走向胜利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目标。唯其"无为",而竟而有为。"文景之治"就是一史例。

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意境深远啊!

老子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什么消极,积极,简直是奇谈怪论,老子的思想是简约,现实,秩序,道。

老子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老子的思想不是积极也不是消极,说得好听点是“合谐”。直白点“奴性”,看你从何角度去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子思想只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与时俱进,积极向上这是历史潮流,天道可循,人心莫测。且行且珍惜。

老子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老子的思想的大势是积极的、向上向前的。例如,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行者有志。大道至简。等等,都是积极的,正能量的。

老子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一看这邀答题上问“老子”,第一知感是不是说的是爷爷和爹呀?因为在家中常听到爷爷对爹说:“你是儿子,我是家中的老子。”当爹的也常对他的儿子说:“我就是你老子。”哈哈!再一看题意觉得问的应是“古代圣人老子”,原来搞错了呀,缺少知识不行呀。

因本人学识浅,对“圣人老子”的知识了解很少,那敢论说:“老子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只有看了网上的解释,搬点砖摘点知识在下学习吧。

网上知识((圣人老子文化博大精深,道德和思想和为人行事之准则,让人感悟中去认知真谛吧。老子的代表作有《道德经》《老菜子》,老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也被称为“哲圣”,还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春秋末期人士”。))

所以,“老子”是圣人,不是我这普通人能点评的,在此就不多言论了。要是自家中的爷爷和爹吗,谈上两句还能说明白点,就谈到这里,无言了,谢谢邀答,谢谢!

◇谢网图◇

老子的思想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老子的思想是一种大智慧,强调的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乱为,此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都属于哲学思想,属于超凡脱俗的一种智慧,不存在积极或消极。在儒、释、道当中,道家的最为智慧,但道家的思想是以宇宙万物之运行规律辩证推理的一门哲学思想,对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不是很有利,大象无形,只讲明白其中的道理,没有系统的、具体的礼仪规矩约束,其高深莫测的思想、理论不便于具体操作,所以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就是因为儒家的思想、礼教等有可操作性,便于统治阶级管理社会。道和儒比较,就好比是战略和战术之间的关系相像,随然道的智慧思想层面比儒高,但应用起来难度大。常人很难悟出其精髓。相比较,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更容易理解,有了具体的条条框框容易执行、便于统治阶级利用其管理其臣民,所以才被历代的统治阶级所推崇。因为儒家思想对统治阶级有利。而道家的思想如果能彻悟,对整个社会阶层有用。老子的思想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大智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