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会以什么材料为准?
问题:退休年龄会以什么材料为准?我身份证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上都是年龄77年9月,而我在社保局电脑档案是75年10月,社保局工作人员说电脑档案登记的都是招工时的年龄,将来退休是以养老手册为准还是档案年龄为准?
我是一名老人事,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国家政策上是有明文规定的,要以参保人的人事档案最先记载的年龄为准。也就是说退休审核时,题主说的养老手册和身份证,其效力要排在档案后面。退休年龄的认定,档案最最重要。题醒朋友们对自己的档案要高度重视。不仅认定年龄最权威,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也是最权威。办退休时,档案太重要了。
劳社部发[1999]8号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文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要加强对居民身份证和职工档案的管理,严禁随意更改职工出生时间和编造档案。
由于每个人档案里收录的材料不同,所以最先记载年龄的材料载体也会因人而异。实践中,更常见的是工人主要看招工表(招工录取通知书),干部身份主要看报到证(派遣单)。如果有更早的权威性或有公众认可度的资料,以更早的为准。如入团申请书,入党申请书,高考资料,毕业登记表等。
退休年龄的认定始终是个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每一个参保人的利益,是参保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关于退休年龄,国家是怎样具体规定的呢?我们分别梳理如下: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法定退休年龄不分男女,一律为60周岁。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法定退休年龄1、普通人群
男同志60岁,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
2、特殊工种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符合国家特殊工种目录的,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男满55岁,女满45岁,可以办理退休。
设有特殊工种的企业,每年要向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报送特殊工种名录、实际用工人数及在特殊工种岗位工作的人员花名册,以及从事特殊工种的时间。
3、病退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统一由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的医院负责医疗诊断,并出具证明,并且还须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男满50岁,女满45岁,可以退休。
4、个体工商户、个人委托存档人员、灵活就业人员(4050人员)以及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男同志退休年龄为60岁,女同志的退休年龄不统一,具体以地方政策为准。目前大部分地区为55岁;有一些地区是50岁;还有一些地区要按照参加工作的时间区分不同的人群,有的50岁,有的55岁。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规定1、年满60周岁;
2、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至少满15年。
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规定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详见上二相关规定);
2、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累计满15年以上,含视同缴费年限。
3、异地退休的外埠户籍人员除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之外,还需满足男人满50岁女满40岁前,已在该地参保,建立了一般账户,而不是临时账户,并且缴费累计满十年,方可办理退休。
我是“水流云在草青青”,认真诚恳的退休顾问,欢迎大家关注我,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你的任何一次点赞,或哪怕只言片语的留言评论,都是我继续前行,为大家服务的动力。愿天下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退休年龄会以什么材料为准?
【人事通】观点:我曾经办过很多企业退休人员的退休手续,实操中退休年龄认定坚持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方式,当二者不一致,主要以档案最早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在现实生活中,关于退休年龄如何认定问题,是在办理退休审批中最常见、也是最复杂的一个问题。认定好了,皆大欢喜,认定不好,对退休人员会造成巨大损失。今天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为您解答:当实际出生时间与档案最早记载出生时间不一致,该如何处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文件依据:根据劳社部发【1999】8号文件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01 办理退休的基本条件?在分析问题之前,先介绍几个知识点。
1.年龄条件。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方可办理退休。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类:
(1)足龄退休。一般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2)特殊工种退休。女职工45岁,男职工55岁。
(3)病退。男年满50岁,女年45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4)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这个没有明确年龄限制。
注意:退休≠内部退养。内部退养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一般情况下,内退是企业管理人员安置的一种形式,相当于在企业层面办理了内部退休手续,但是企业还正常支付社保等相关费用,内退期间不领取基本养老金。待内退人员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符合退休条件,方可到社保部门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金等退休待遇。
2.社保缴费年限条件。累计社保缴费年限符合国家(或地方)最低缴费年限要求。
(1)养老保险缴费最低年限要求。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或者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2)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要求。因全国各地对于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要求略有差异,具体应以当地要求为准(比如:沈阳为25年)。
小结1:当满足年龄条件和社保缴费年限条件以后,方可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02 当实际出生时间与档案最早记载的不一致,该如何处理?实际出生时间与档案最早记载不一致,无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实际出生时间早于档案最早记载,另一种是实际出生时间晚于档案最早记载。下面以案例来解答应如何处理:
1.实际出生时间早于档案最早记载
案例1:A职工,(女工人,50岁退休)实际出生时间为1965年7月,但是档案最早记载为1966年7月;档案中关于出生时间最早记载的材料形成时间为1980年7月。
2.实际出生时间晚于档案最早记载
案例2:B职工,(女工人,50岁退休)实际出生时间为1966年7月,但是档案最早记载为1965年7月;档案中关于出生时间最早记载的材料形成时间为1980年7月。
注意事项: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规避一个误区,虽然文件规定以本人档案最早记载为准,但是,很多时候本人的档案最早记载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咱们的退休审批部门还是比较仁慈的,你还可以通过找亲属等相关人员的人事档案,只要找到新的证明中的档案记载的形成时间早于你本人的人事档案记载的形成时间,也可以作为参考证据,认定你的实际出生时间。
常见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 A职工和B职工分别查询各自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人事档案
第二步 筛选出1980年7月以前形成的档案材料
第三步 在筛选出的档案材料中重点查找关于A、B两名职工出生时间的记载
亲属的档案中,可能有关于A和B职工出生时间的记载线索的档案材料主要分布在:
《职工履历表》、《干部履历表》、《干部任免审批表》、《入团申请书》、《独生子女证明》、《毕业生登记表》等材料,重点从家庭主要成员信息获取线索。
第四步 如果A职工能够在其亲属档案中找到1970年关于自己出生时间的记载,并且恰恰为1965年7月,那么A职工的年龄问题就解决了。如果B职工能够在其亲属档案中找到1975年关于自己出生时间的记载,并且恰恰为1966年7月,那么B职工的年龄问题也解决了。
有时候在一个亲属的档案中可能找不到直接线索,需要两本甚至更多的档案把时间线索串联在一起,才能推测出本人实际的出生时间。
比如:父母的档案中有关于兄弟姐妹年龄的记载(材料形成时间早于1980年7月),而没有A和B职工的记载;兄弟姐妹的的档案中有关于A和B年龄的记载(但是档案材料形成时间都要晚于1980年7月);此时,就需要以兄弟姐妹的档案作为桥梁,用兄弟姐妹的档案推测出A和B的实际年龄,然后借用以父母档案中关于兄弟姐妹年龄记载材料,间接推测出A和B的实际年龄。通过这样串联对照的方式也可以用于推测实际年龄,从而解决问题。也可以视为A和B档案最早记载。
其他解决方案:
到居住地社区、派出所等政府有关部门,查找当年的出生记录、户籍信息等原始材料,作为辅助线索,推断出你本人实际年龄,也可以作为认定依据。前提是档案材料形成时间要早于你本人的人事档案中材料形成时间。
写在最后:1.人事档案非常重要,要牢固树立档案意识,尤其是在填写人事档案材料时,一定要把父母、兄弟姐妹等信息填写完整,更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2.不要为了个人利益,私自篡改人事档案,后果非常严重。一经发现,不但影响退休,也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退休年龄认定是一件很麻烦,但又很简单的事。如果遇到实际年龄和档案年龄不符,不要慌张,要有耐心,理清线索,串联起来,最后总有解决办法,光荣退休!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关于在退休年龄认定的相关问题】,欢迎各位小伙伴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人事通,你身边的人事小助手,为您解答职场中的人事那些事儿!
欢迎【关注】,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退休年龄会以什么材料为准?
退休年龄一律以档案里最早的一份档案为准,不按身份证为准。
除退休以档案外, 其他所有都已身份证件为准。
退休年龄会以什么材料为准?
退休年龄以档案为准,我退休的时候年龄到了,档案没到,所以就晚退了半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