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军在包围硫磺岛,可以切断硫磺岛的军事补给的情况下,不持续轰炸硫磺岛,而是选择抢滩登陆?

这事儿不用扯得太复杂,硫磺岛之战时,美军有点上头,太莽了。

今天很多人大谈特谈硫磺岛的战略价值,然而硫磺岛真的有那么大的战略价值?

还是说,美军反正已经打出了这场血战,如果不把硫磺岛的价值吹大点,就会显得美军很傻?

美军最开始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找个有机场的地方设置战机,为轰炸日本的B-29提供护航。

这事情起源于第21轰炸机司令部,就是后来被寇蒂斯·李梅带着火烧东京的那个。

当时,美军攻克了马里亚纳群岛,陆海军的工程营开始在关岛、塞班岛、天宁岛上建设可供B-29起降的跑道,为大规模轰炸日本做准备。

万事俱备东风不欠,可第21轰炸机司令部突然发现,路途中间的空中通道可能会受到日军布置在硫磺岛上的机场威胁。

硫磺岛仅20平方公里,小小一个破火山岛上居然有3个机场。

万一日本人在岛上设置了雷达和观察哨,那么轰炸机群飞往日本的时候,不就提前暴露了吗?

美军权衡来权衡去,觉得这地方必须拔了,留着它,对美军的B-29就是个威胁。

而且打下这地方,直接在岛上设置上战斗机队,就可以为轰炸日本的轰炸机们提供直接护航。

如此,拿下硫磺岛,岂不美哉?

其实按照尼米兹的原始计划,美军应该是先占领台湾,再利用台湾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可这部棋受到了相当多的反对,连尼米兹的手下都不赞同。

台湾是日本重要的殖民地,城市与人口众多,拿下台湾不会很容易,没见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打得多辛苦吗?

不如直接拿下冲绳,如此便等于在日本胸口直插了把利刃。

而要拿冲绳,必须拿下硫磺岛,最起码先得保障B-29对日本土的轰炸,削弱其力量。

就连雷蒙德·斯普鲁恩斯中将和其他几位陆军将军都表达了同样的意见,直言要先占领硫磺岛,甚至请示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得到了攻占硫磺岛的命令。

总之,一股气势满满的“速胜主义”在美军中升起,硫磺岛也不再是可以忽略的小岛,它成美军必攻的战略要地。

当然,美军也不是盲目自信,他们调去了庞大的海军舰队,还拉去了数个陆战队师,决定以近10万的大军将岛上日军快速摁死。

换句话说,在当时的美军看来,硫磺岛并不是什么难啃的骨头,即便难啃,付出点代价也要打下来。

只是美国人也没有预料到,日军修改了此前的战略,栗林忠道放弃了“打赢”的目标,开始追求“杀伤美军”,以求能靠巨大的伤亡数字威慑美军。

他甚至严令手下不准随意发动“万岁冲锋”,要求他们苟到最后一刻,想尽办法去杀死美军,“不杀死10个美军不允许死。”

后来岛上的日军也是这样做的,美军甚至不得不动用战犬,才能从那些千奇百怪的缝隙中将日军找出来。

如果按照太平洋战争的常规策略,美军一般会对难啃的岛采取“跳过”的策略,即麦克阿瑟开发的蛙跳战术。

等解决了日本更重要的战略支撑点,这种坚固的岛屿可以徐徐图之,围都围到死。

可美军当时觉得太平洋战争已经打到日本门口了,还跟这个小岛纠缠什么?直接狂轰滥炸+陆战队上去就横扫了。

一鼓作气解决问题,然后快快滴杀向日本本土,就能更早地结束战争,也避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几乎所有的人都支持这种观点,都没把硫磺岛放在心上。

按照美军情部门当时的分析,硫磺岛仅1.3万日军,而且有“不错的登陆条件”。

美军登陆的有多少?整整7万大军!

有些将领甚至乐观地认为这是“对日最后一仗”,因为硫磺岛打完,日本本土就敞开在眼前,战争就进入一面倒的垃圾时间了,所以“付出点代价很值得”。

日军的战略能力已经枯竭,所以尽快拿下硫磺岛有助于提早让日本崩溃,甚至逼迫日本投降。

所以,美军准备用“几天时间”来解决掉硫磺岛。

浩浩荡荡杀向硫磺岛的美军,他们觉得自己是牛刀杀鸡

攻打硫磺岛的计划从1944年10月就开始拟定,到1945年2月才实施,美军也算下足了心思。

战斗一开始,美军利用云集在硫磺岛外围的军舰,对全岛日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狂轰滥炸。

1945年2月19日,信心满满的美军马润开始登陆,他们觉得至多一星期就能解决的战斗。

结果从上岸开始,陆战队一直都处于日军的火力覆盖之下,硫磺岛阶梯型的地形,让美军被压制到靠在沙子中打洞躲避。

岛上陡峭的岩质山壁和沙丘让美军的车辆很难稳定和通过,狭窄的地形让日军的火力发挥得异常出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伤亡。

而且,日军的指挥栗林忠道还玩了出计策,当美军再次发挥炮火的狂轰滥炸时,日军开始有计划地减弱了火力。

这让美军判断失误,以为日军伤亡惨重,于是他们开始在滩头拼命建设前进基地,好投送兵力和站稳脚跟。

栗林忠道等的就是这一刻,当美军密密麻麻摆满海滩时,他命令隐藏起来的人员和大炮密集开火,当场将美军炸了个昏天黑地。

硫磺岛是个“杀阵”,是专门为消耗美国的人命设计的。日军有意识地放水,不断给美军形成破阵的希望,然后再进行收割、放血。

如此,短短几天时间,美军尽管将7万陆战队送上了岛,却也付出了极为凄惨的伤亡。

苏里巴奇山的美军

困兽之斗的日军也损失严重,武器弹药大量消耗,食物严重不足,人数还没美军多,很快他们就在第4天丢失了南边的高地折钵山。

美军在第四天最严重的问题是——自己的海上援助没有了。

这还是由于轻敌造成的,尼米兹严格按照作战计划执行命令,而且他的舰队还有相当多的其它任务。所以原定10天的轰炸支援被否决并压缩到3天。

之后就是一场场血腥的绞肉机之战了,日军利用火山形成的数百个洞窟和岩山、灰堤,与美军血战到底。日本人也确实做到了血战至死,连栗林忠道也选择了自杀。

已经登岛的陆战队不可能撤回来,也不可能认输,他们必须攻克硫磺岛,或者全死完在这儿。

硫磺岛之战成为陆战队的一场伤心血战,约6800人丧生,19200人受伤,因为战斗过程超出了美军对战争的概念,美国政府颁发了27枚荣誉勋章。

战斗一结束,硫磺岛的战略价值就受到质疑。

日本人比想象的还虚弱的多,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在硫磺岛对B-29机群进行拦截。

B-29们从天宁岛等地起飞,即便绕行一些航程,依然足够把东京炸个稀巴烂。

随后被布置在硫磺岛的“野马”战机,完成了10次护航就没事儿做了,B-29们甚至不要护航。

也就是说,硫磺岛这仗美军下手太急太莽,反倒落进了栗林忠道的计策之中。

等美军血肉横飞地打完这一仗,硫磺岛却根本没之前认定的那么有价值。

如果他们试着让B-29们先炸个几趟,就会发现根本不会有什么“日本的拦截”。

如果历史变成这样,岛上的栗林忠道可就尴尬了,他们绝对会被美军切断补给,然后三天两头的被舰炮袭击,最后变成活活饿死的岛中枯骨。

为什么美军在包围硫磺岛,可以切断硫磺岛的军事补给的情况下,不持续轰炸硫磺岛,而是选择抢滩登陆?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确实,这事站在咱普通人的角度去瞅,大鼻涕一摸,蹲在硫磺岛边上,吹着小海风,时不时给硫磺岛来一阵炮击,完事喝点小啤酒,困也能把日本人给困死。

到时候别说打地老鼠,用都不用,美国人拽根绳子,进入地道拉山药蛋一样,一拉就能拉出一窝子日本人,这帮家伙早就饿秃噜皮了,压根就不用打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反对:“你要是搁这里围困硫磺岛,日本人他也不傻,可以学习一下他们家的今村均在拉包尔种地!”

您说这货,咱也知道,据说这货投降的时候,储备的粮食够拉包尔的日本人吃十年都有富余,还弄了什么兵工厂,没事还造大炮,子弹玩。

但您记住了硫磺岛这就是个出产硫磺的地方,压根就不适合种庄稼,原住民吃的饭团子都是打日本本土拉过来的。

所以这么一说的话,你还别说围困硫磺岛还真是一个办法,毕竟要吃的没有,要喝的也不富裕,这地这东西就没多少。

可为嘛美国人就这么急不可待的冲了上去,非要强攻呢?

咋说呢?军事往往是政治的一个手段,有些从军事上来说是不可理喻的事,但在政治上,你就是顶着个肉脑壳,他也必须得去尝试。

美国人其实也是被架在了那个时间点上。

首先,美国人因为远离二战战场,本土的美国人对于二战的情况和残酷性都是通过媒体知道的,没有切身的感受。

所以整体的美国人虽然参与到了二战当中,但他们对于在战争中花的钱,是很在意的,尤其是在战场上的死亡人数,如果这个死亡人数突破到一个美国人无法承受的数字上,那么这届美国政府,包括他们的总统罗斯福都得被掀翻。

您别以为不可能,别的不说单拿欧洲战场的事来说,最后一战是柏林战役。

当时英国人想打上一打,因为拿下柏林不仅仅是二战欧洲战场的胜利标志,还是一块政治金矿,他足可以让参与其中的国家,在二战后瓜分世界有一个基本的分配额度。

但美国人却强行的压住了英国人,转过头说:“听说那山沟沟里头,有着德国人东山再起的资本,咱一块过去瞅瞅?”

好吧,这好像是一个询问的语气,但他的答案是一定的,因为英国人被美国人吃的死死的,英国人要是一意孤行,靠着自己那老胳膊老腿就别想了。

最终苏联人拼着三十万人牺牲的代价,拿掉了柏林。

三十万人的牺牲?在一场战役中?这是美国人所无法承受的,因为整个二战美国人死亡的人数也就差不多这个数而已。

这要是真打的话,美国人的政府真要不稳当了。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将柏林围了个水泄不通,其实就是用这种方法吓退美国人,甚至逼迫美国人和他们坐下来好好谈谈。

结果苏联人才不答应呢?您要说这是血仇,苏联人要报复什么的?

这里头肯定有,毕竟苏联人的怒气值已经被积攒够了,他们需要将这股子愤怒宣泄出来,所以在战场上子弹打光了,会拿着刀子肉搏,会抱着手榴弹和对方同归于尽,就算是最后一场战斗,打完了这场战斗,天下就要太平了,但他们还是如此的宣泄。

但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打下柏林,会是一个非常丰盛的政治财产,会让苏联人残破的身子骨得到回血,这种无形的资产是没地去找的。

别的不说,当年一场朝鲜战争打下来之后,咋不仅打下了一帮子朋友,也捡回了掉在地上长达一百多年的尊严。

所以这么看下来,您就明白了,美国人有软肋,这个软肋是战斗打的太久,造成金钱上的巨大消耗,另一个就是死亡人数。

那么围困硫磺岛,必然会照成巨大的消耗,这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死亡人数了。但您记住了,一个硫磺岛打下来,美国人的死亡人数也就六千来人,他们承受的起。

美国人的情绪需要一场接着一场的胜利来进行刺激的,困住了,却没有一点战绩,这算什么?

所以这场战斗,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承受的起强攻,却承受不起围困,必须打。

当然这事要是搁到军事上来看,打下来,甚至早打下来,对于美国人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为嘛呢?

首先硫磺岛上就有日本人修建的大型机场,一旦拿下硫磺岛,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有了一块很好的跳板。

跳板有了,在以后的战斗中,美国人不仅仅可以得到来自于硫磺岛飞机的支援,甚至可以直接带着炸弹就轰炸日本人天皇的老家——东京。

把他炸成一片焦土都没多大问题。所以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战略意义是很大的。

而日本人也不傻,所以他们派了一个贾林忠道,和美国人玩起了打地鼠的游戏。

贾林忠道把一座山都给掏空了,等着美国人来进攻。

其实这场战役的最终结果,双方都是心知肚明,包括贾林忠道都明白,日本人的完蛋那是早早晚晚的事。

而他要做的就是给美国人一次成功的预演,预演美国人登陆日本本土面临所谓一亿玉碎会是个啥情况。

所以贾林忠道摈弃了日本人特有的猪突,也就是他们的万岁冲锋,在美国人的优势火力面前,这玩意就是被穿糖葫芦的命运,就跟之前的塔拉尔一样了。

一水改成了挖地道,开战之前,贾林忠道只要有空拉着他的手下挖地道,不然也不会把整个硫磺岛挖成了老鼠窝。

目的就是消耗掉美国人士兵的生命,到了最后的冲绳战役的时候,日本人又给美国人上演了一出一亿玉碎的开幕战。

只不过这次日本人玩的有点大条了,赶上美国人的原子弹新鲜出炉了,直接丢了俩原子弹过去,那蘑菇云一升腾起来,日本天皇自己就跪了,也不扯什么一亿玉碎,有条件投降的事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为什么美军在包围硫磺岛,可以切断硫磺岛的军事补给的情况下,不持续轰炸硫磺岛,而是选择抢滩登陆?

政治上,美国政客需要硫磺岛战役的胜利拉选票。

美国参战,花钱不说,还要送孩子们上战场,其实相当一部分美国民众是反对的。战事持久,流血过多,美国的总统就要失去支持率,就要下台。对于美国国内政局来说,拿下硫磺岛,就相当于给日本本土,天皇脖子上套上了枷锁,1941年珍珠港被干到现在,纳税人,选民花了钱,送子女上战场,终于见到了效果,所以硫磺岛战役美军要的是象征意义,求速战速决,哪怕多花钱都行,不能打持久战,如果一直花钱,一直牺牲,那么主战的美国总统就会遭到质疑,反对,排斥,最后下台。

为此,为了宣传,不惜牺牲士兵性命去插旗,拍照,就是为了在国内争取支持,这个在《父辈的旗帜》里有很好的表现。

对于日本人来说,失去硫磺岛,门户大开,所以,要的就是拖住美军,对美军造成巨大伤亡。即便打不赢,打不过,也要咬掉对手一块肉。如果能把美国人拖累,拖疼,造成国内政治不稳,日本人就能争取喘息的机会。

战略上,硫磺岛是进攻日军本土的跳板。

硫磺岛位于东京以南1080千米(24°47"2"N, 141°18"46"E),而美军轰炸机B29的作战航程是

5,23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美军在硫磺岛建立B29机场,每天可以战略轰炸天皇几个来回。那些海军基地,兵工厂更是在轰炸范围内。

但是工兵上岛修复机场,建设跑道,需要的是安全的环境。空军的飞机,机库更是遭受不起地面骚扰,所以不肃清岛上日军,美军就无法进行战略推进。

所以美国人恨不得把这个岛炸平,直接上去重建,如果在岛上和日军慢慢耗,占领硫磺岛作为跳板给本土施压的战略目的就达不到。

战术上,美军遇到了真的对手。

守岛日军主将不是只晓得万岁冲锋的本土派弯弯,所谓的什么天皇贵胄,帝国之花,而是非常了解美国,了解现代战争的洋派。栗林忠道曾是日本驻美国武官。他深深了解美国的工业能力和经济水平,了解日本和美国的巨大差距,他知道美国炮弹多,人贵,所以,他的守岛战术非常务实,把仅有的士兵藏在山洞和工事里,避免无畏的牺牲,要求每个士兵以最大限度保全自己,杀伤美军为目标。实际上,硫磺岛战役打了不到一个月,日军死亡22,703人,造成美军6,821阵亡,21,865人负伤的后果,而这一战,美军投入的兵力是110,000人,日军只有23,000人。也就是说,日本用几乎全灭的代价,造成了五倍于自己实力的对手巨大的伤亡,面对这样的对手,美军想速战速决,几乎不可能。

其实硫磺岛战役之时,美国还有决战日本本土的幻想,一个硫磺岛彻底打掉了美国人美好的希望,为了避免过多牺牲,最后直接丢了原子弹。

打仗死的都是老百姓,对于二战日本这样不把人命当人命的法西斯,实在应该绑在原子弹上查成灰,然而至今还在拜鬼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依然大摇大摆,逍遥法外。

为什么美军在包围硫磺岛,可以切断硫磺岛的军事补给的情况下,不持续轰炸硫磺岛,而是选择抢滩登陆?

有网友问,为什么,美军在已经形成包围的情况下,不使用持续轰炸战术夺取硫磺岛,而还去打血腥的登陆战?首先我们要知道美军,为什么要占领硫磺岛?

直到二战结束前一天,也就是8月14日,在太平洋上日军其实还占领了绝大部分占领区,印尼大部分地区,拉包尔,特鲁克,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日军都还完整控制这这些地方。

就是硫磺岛,美军也没有去强攻整个硫磺岛,而是只夺取了并没有夺取,硫磺岛所在的整个小笠原群岛,而日军在小笠原群岛的主力,其实也不是在硫磺岛,而是在父岛。

日本人也没想到,美军只追着1个硫磺岛打,去打硫磺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美军发现从马里亚纳群岛出发的去轰炸日本本土的B-29重型轰炸机如果在日本上空负伤,是根本飞不回位于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军基地的。

那么,美军就必须尽快,在马里亚纳群岛和日本本土之间,获得一个机场,那么硫磺岛就正好位于那个理想的位置。还有就是,在硫磺岛的日军通过雷达,经常向日本本土预警,因此,这个钉子必须要尽快拔掉。

我们知道在夺取硫磺岛以后,美军迅速在这里建设了一座机场,在随后的5个月时间里,2707架负伤的B-29重型轰炸机得以在硫磺岛机场降落。否则,这些飞机全部都会掉进大海当中。

那么美国轰炸机部队将会损失3万人,而且,2700架B-29轰炸机可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美国可是花费了30亿美元,才搞出这些飞机专门轰炸日本的,花费比原子弹计划还要大。当然,美军也没有想到,硫磺岛日军那么难搞,本身以为3天就能结束战斗的。

为什么美军在包围硫磺岛,可以切断硫磺岛的军事补给的情况下,不持续轰炸硫磺岛,而是选择抢滩登陆?

港真,硫磺岛这个地方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图片当中上面⭕里是硫磺岛所处的位置,下面那个圆圈就是美军已经攻占了的塞班岛…当时在塞班岛上修建了B29基地,从这里起飞轰炸日本!但,正是由于硫磺岛在中间拦路,B29早些时候经常受到攻击,甚至是日军飞机从这里起飞去轰炸塞班岛机场给美军造成不小的损失,据统计有20多架B29被击毁击伤!所以美军为了确保轰炸日本航线安全和再多一个离日本更近的机场,就必须攻占硫磺岛。

有鉴于硫磺岛的战略价值,美军从1944年8月份开始就派出轰炸机对硫磺岛和父岛(硫磺岛物质转运站)进行战役级别的轰炸,从8月~10月投弹约4000吨但效果不佳,日军也是在这个时候往硫磺岛增兵和囤积战备物质。从1944年11月开始美军大型战舰也加入到了打击硫磺岛的任务……总之,从1944年8月开始轰炸一直到硫磺岛战役前的1945年2月初,美军总共往硫磺岛投弹和炮击的弹药用量达到了25000吨以上之巨!小小的硫磺岛上面的日军几乎是人均一吨TNT的分摊量!这是从B25“米切尔”中程轰炸机投下的500磅航弹,下面那个像土丘一样的山就是硫磺岛战役当中争夺非常激烈的“折钵山”,日军将整个山体掏空,防御工事、坑道由山顶延伸到地下高达9层之多。并且折钵山虽说是死火山,但不断的有烟尘冒出给航空兵轰炸带来了严重的视线阻碍,当时守岛日军建筑材料缺乏,只得在水泥当中掺火山灰加海水搅拌,虽然强度不如混凝土,但这种建材固结后出现了弹性!航弹或者大口径炮弹打到上面会被弹开,使得打击效果显著下降!这个问题在我军攻占“腾冲”的时候也出现了,腾冲城墙使用火山岩砌筑而成,“飞虎队”的航弹同样对它打击效果甚微!

从打击硫磺岛的弹药上来看,也是不尽如人意!当时不论是航弹或者大口径炮弹,引信制造水平很低劣!瞬间触发引信和延时爆炸引信都刚刚研制成功价格非常昂贵还不稳定!只能使用一般触发引信,这种引信反应比较迟钝、瞎火率也高…经常是爆炸后仅破坏敌人阵地的表面,对深藏在洞内的日本没有多少伤及。“密苏里号”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硫磺岛战役,率领重巡洋舰甚至航近到距离硫磺岛3000米处进行炮击。

从战役角度来看,美军的大规模炮击与轰炸效果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为了加快战争的进程也只能进行登陆作战,空军和海军的打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占领硫磺岛并且修建B29基地只能动用海军陆战队和陆军先去肃清岛上的残敌,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就算是空袭与炮击达到效果,最后也得登陆收拾残局。四名战士背着喷火器实施攻击,硫磺岛乃至以后的冲绳战役美军的喷火器使用密度非常高!也是由于日军的工事坚固而隐秘的原因。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占领的岛屿很多,美军为了减少伤亡一般情况下不进行“血腥的登陆战”,而是采用麦克阿瑟将军的“蛙跳战术”!就是利用美军强大的海空兵力,分片包干严密的封锁日军占领岛屿,就是要将守岛的日本困死!孤岛悬在茫茫大洋没有外界的增援、补给用不了多久,岛上的日军就由于缺粮少药而土崩瓦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日本人不是不清楚,但是国力有限、战线过长,加上利令智昏最后失败是必然的!B29如愿以偿的在攻占后的硫磺岛“元山机场”起飞去轰炸日本,远处的折钵山上这时已经建成了美军的导航站。

对于,硫磺岛这样战略价值极大的岛屿,美军拼死也要夺取,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战争的进程,否则战争拖上个一年半载美国的战争投入会增加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太大了!“卡巴”刀具公司为了纪念硫磺岛战役胜利50周年,限量版生产的美式“博依猎刀”(陆战队版)。可见硫磺岛战役影响之大!

为什么美军在包围硫磺岛,可以切断硫磺岛的军事补给的情况下,不持续轰炸硫磺岛,而是选择抢滩登陆?

美军持续轰炸硫磺岛!根本消灭不了岛上的日军!

硫磺岛就是一个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这个岛也算是日本的门户,在二战时期,美军和日军在硫磺岛,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战斗,美军要打下硫磺岛,作为美军进攻日本的补给基地,因为硫磺岛离日本不远,美军要是拿下硫磺岛,可以为进攻日本本土,带来很大的方便。

所以在当时,日军是要固守硫磺岛,美军想拿下硫磺岛,这是美日二军的必争之地,日军早把硫磺岛掏空了,洞洞相连,形成了天然堡垒,日军要死守硫磺岛,如果丢了硫磺岛,日本本土等于门户大开。

美军也知道硫磺岛战役,肯定是块难啃的骨头,美军大批军队,包围了硫磺岛,美军为了减少伤亡,先开始用轰炸机,轰炸硫磺岛,但效果并不理想,日军躲到洞穴里,在轰炸下,基本上没有啥伤亡。

美军采取抢滩登陆作战,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轰炸机的轰炸下,日军的有生力量,并没有受到损失。

美国要是包围硫磺岛,只用轰炸机轰炸,根本拿不下硫磺岛,因为日军是破釜沉舟,硫磺岛上补给充足,根本围困不死日军,日军也会往硫磺岛,投送补给,这种情况下,美军只能选择抢滩登陆作战。

硫磺岛战役,是一场血战,交战双方都投入大批的兵力,轻重武器都用上了,美军清除日军藏身的洞穴,动用了喷火器,很多日军被烧死在了洞穴里,硫磺岛战役,美军没抓到多少日军俘虏,美军人员伤亡巨大。

有的日军假装投降,走出洞穴,接近美军后,拉响了手榴弹,还有的日军,成队投降,在人群后面,拿着机枪,放到前面人的后背上,假装投降,接近美军后,拿着机枪扫射。

在硫磺岛战役中,美军打败了日军,也打开了进攻日本的门户。

正因为硫磺岛战役,美军伤亡巨大,这也是导致后来,美国直接往日本的投了二颗原子弹,日本无条件投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