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有办法破解改变论持久战吗?

毛主席雄才大略,在《论持久战》这件事上做得极为嚣张,霸气侧漏,智商碾压。

通篇《论持久战》的核心研究对象就是日本,把日本的侵华战争剥了个一干二净,简直是放在手术台上,用科学、哲学、战略轮番解刨。

而且,主席根本不怕日本人拿去读,《论持久战》一出来就是公开发行,大规模印刷,连游击区的土八路手上都能分到一本,他压根就没把日本人放在心上。

就如同解放战争时,蒋介石也知道解放区的政策之优越,共军每到一处,解放农民,扶助工人,平稳了市场,消灭了官僚买办和帝国主义势力,顿时阳光灿烂。

可这些招数蒋某人学不来呀,他派出蒋经国反贪反腐,可最后蒋经国灰溜溜地回来了——坑挖浅了,掏不出大老鼠,坑挖深了,就掀蒋家王朝天花板了。

他们自己的立场就坐在大官僚、大买办、大地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台面上,老蒋不能革自己的命。

所以这就成了“阳谋”,毛泽东在具体的社科理论上说得越有道理,研究的越深刻,就越让蒋家王朝面孔发青。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的革命队伍,哪里怕癌细胞一样的敌人自查、自学、自己铲除自己呢?

面对《论持久战》的日本鬼子也是一样,被“阳谋”给笼罩了,相信每一个真正能读懂《论持久战》的日本人,都会在恼羞成怒的同时,心底涌现出深深的恐惧和乏力。因为毛教员就像一个预言大师一样,用技术分析的办法,把日本注定失败的未来给摆出来了。

《论持久战》是怎么阐述的呢?

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的决死战争。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这决定了中日战争不可避免,中国也不能速胜。

日本的侵略战争野蛮又退步,必然会激起其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与中华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的对立。失道寡助,日本的战争必败!

日本的军事实力和经济政治虽然强于中国,但日本毕竟国小地狭,人力物力,军力财力都是有限和缺乏的,日本无法进行长期战争。

日本的战争直接损害了其他国家的权益,也侵略伤害了不少国际,注定得不到国际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只有越来越多的敌对。

所以怎么办?当然是尽中国之所能,理中客地面对日本问题,做自己能做的事。

速胜日本是荒谬的,抗日战争必然是长期的艰难斗争。但中国人民只要坚持贯彻“持久战”,就能让日本越来越困难,日子越过越惨,最终陷入败亡。

实际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整体走向,跟毛泽东分析得一模一样。

抗战将会经历三个阶段:

1.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

2.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3.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事实胜于雄辩,毛主席仿佛是个先知,整个抗战的战局会如何发展,最终走向何处,他全部料到并容纳进了战略之中。

日本也正是因为陷入中国战场无法速胜的泥潭,资源消耗得一干二净,这才逼不得已又发动了诺门罕战役和太平洋战争。结果日本不仅没有扛下战争,反倒因为得罪了太多人,沦落到山穷水尽,惨遭群殴的下场。

在毛泽东用智慧摆出的堂堂之阵面前,日本人拿什么破解《论持久战》?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只是完全不现实——除非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抗战。

这是个辩证的问题,没有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就没有《论持久战》的发育土壤。

凭借国民党自己,仅仅只能在正面战线维持一定的防御,以焦土抗战和空间换时间来拖延。何况国军本身政治混乱,抗战的意志并不顽强,甚至在某些时刻对抗战的破坏大于贡献。

正因为如此,才有我党领导的敌后战线产生;没有广大敌后根据地的开辟,没有共产党领导沦陷区的人民奋起反抗和科学的与日寇做斗争,日本早就如东北那样,将这些地区消化,然后将亡国奴们演变为铁杆战斗力。

到那时候,日军快速地利用占领区回血,生产出大量的粮食、煤炭、钢铁,甚至直接在各地开设高端工厂,将弹药、坦克、飞机、大炮不断生产出来,又强化管理和汰换仆从伪军,扶植起一大批亲日的死硬派,国民政府还真拖不到美苏加入战争。

更可怕的是,如果国民政府腿一软,如汪伪一样屈服于日本的话,那还谈什么“持久战”?快快乐乐接管中国的日本鬼子,只会垂涎欲滴地将全部精力用在吞噬中国上面,傻子才会去东南亚跟美英血拼呢。

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有了八路军、新四军的带动,抗日战争才得以成为日军的大泥潭,继而完成了《论持久战》的战略。

而且,这一套是蒋介石政府也学不来的,毕竟他们并没有站在人民群众之中,没有形成联系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人民战争。

日寇也好,蒋中正也好,最终都倒在了“人民”这个核心哲学之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