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我把所有士兵都任命为外交官,会怎么样?

你想达到什么目的呢?把所有士兵都任命为外交官,那么对方军队就不会杀你的士兵了?

恕我直言,这种行为就是自取其辱。你把对方当傻子看,对方看你也像傻子。

什么是外交官?狭义地说外交官就是去谈判的,以相互交流商议的行为,来完成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政治目的。

实际上,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只是中国人古代的一种美好祈愿罢了,包括汉民族的战争在内,斩杀使者的情况比比皆是。

大明洪武二年,朱元璋派遣使者杨载等7人出使日本,要求日本臣服,且管好倭寇,结果信送到了怀良亲王那里,他杀掉了5个明使,关押了另外2人。事后朱元璋不仅没像诏书中说的“舟师扬帆诸岛,捕绝其徒,直抵其国缚其王”,还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

之前的元朝更惨,与日本的外交活动没一次成功的,对方来一次杀一次,不管你是汉人、高丽人、色目人、蒙古人,连礼部侍郎杜世忠都给斩首示众了。

同类事件还发生在元朝的南方,还是忽必烈时期,缅甸的蒲甘王朝仅因元朝使者拜见缅甸国王时,没有脱去脚上的靴子,因此将其杀死。此事造成了缅甸与元朝的战争,

在成吉思汗时代,使节也没少给杀,就算留得命在,许多也是割掉耳鼻打回去羞辱,相当的野蛮。

比如那个因为贪图蒙古人财宝,屠杀蒙古使节团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他将一次本该友好的使节觐见变为劫掠和残杀,此举惹怒了成吉思汗,造成了声势浩大的西征。

本来成吉思汗还很冷静,还又派出了三位大使去找摩诃末斡旋,结果他们依然被残忍杀死。于是成吉思汗硬是追杀摩诃末到里海。

这个摩诃末还有前科,当年耶律大石在西部建立了西辽,花剌子模受到阿富汗的古尔王朝入侵,耶律大石帮忙打败了古尔人,但花剌子模却杀了西辽的使节。

可见,外交官的身份并非免死金牌,只要对方有杀人的心思,来使也是可以斩杀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背后强大的国家和武力。但话说回来,小小寰球,总有几个苍蝇碰壁,蚍蜉撼树的事儿从未少见。

比如贞观二十一年大唐王玄策出使天竺,中天竺当时的新王阿罗那顺竟派军劫杀使团。

王玄策等人骑着快马逃跑,连朝廷都没回,直接靠大唐的关系做背景,拉来了松赞干布的吐蕃援军,然后又拉来了尼泊尔的援军,一句:“兄弟们,搞啊!”直接就把中天竺给烧杀抢掠了。

王玄策很有本事,吐蕃兵、尼泊尔兵都成了他的“外交使团”,但没有大唐强盛的国力,王玄策能这样吗?

当年大汉开始经略西域的时候,也没少遇到这种龌龊事儿,史书中明确记载了“龟兹、楼兰皆尝杀汉使者”,甚至楼兰还唆使匈奴人堵截杀害汉使。

在汉书《傅介子传》中,平乐监傅介子发现楼兰、龟兹反复无常,匈奴的势力在其中盘根错节,动辄杀掉汉朝的使臣,极为放肆,便对大将军霍光请命,要去给对方个厉害瞧瞧。

于是傅介子以汉使的身份,带着金银财宝来到楼兰,楼兰王讨厌汉人,但又觊觎财宝,不得不设宴招待傅介子,结果被傅介子引入大帐,由两位勇士拿剑刺死。

傅介子不仅砍了楼兰王的头挂在王宫北阙,还丢下一句话:“王负汉罪,天子遣我业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意思是,楼兰国王对大汉不友好,所以汉天子派我来把他杀了,应当换在大汉做人质的太子当王,谁敢反对就把整个楼兰国灭掉!天子觉得傅介子杀得好,干得漂亮,于是将其封侯,两个随从动手的壮士也都封了侍郎。

实际上傅介子也有前科,他那个平乐监也是靠杀别人使者赚来的。在出使大宛的时候,傅介子把匈奴使者给杀了。

这类事儿班超也做过,班超通西域时,他的使节团到达鄯善,结果发现鄯善人言辞闪烁还非常冷淡,便猜测匈奴使者来了。于是夜晚班超带着使节团直接杀了进去,硬是把匈奴给团灭了。杀人还放火,把砍来的脑壳给鄯善王看,吓得对方彻底老实了。

你看,在古人看来,使节团也可以是战士,反倒“使节”这身份才是个掩护。只要有需要,又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被任命为使节的大汉官兵们一样能杀出个朗朗乾坤。

就连那流落天涯的张骞,被扔去贝加尔湖放羊的苏武,他们也照样带回了不少珍贵的特产和情报不是吗?

一切的强大都是建立在强大的国防和国力之上的,否则谁拿你的外交官身份当事儿?而有了强大的国防,又何必靠外交身份获得免死金牌?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我把所有士兵都任命为外交官,会怎么样?

你以为敌方都是宋襄公呀。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我把所有士兵都任命为外交官,会怎么样?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在同等实力下,对方想要称霸,炫耀武力。这个时候,不会干掉你。或者,这个使者可以对对方带来什么好处。 没有以上情况,杀了祭旗。 不要把对方当做傻子。 真理是在导弹的射程里。古代讲究师出有名,就算现代,美国打伊拉克,也是需要一袋洗衣粉。 而你要真有大规模的武器,美国就不敢了,就像原子弹,氢弹这些。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我把所有士兵都任命为外交官,会怎么样?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是出于道义,你都不讲道义了你还指望人家讲道义,那不是明摆着送人头吗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如果我把所有士兵都任命为外交官,会怎么样?

你以为外交官是个人都能当?实在不行你看看咱们国家的新闻,看看咱们国家外交部的发言人,从最早的周总理到后来的杨洁箎再到现在的华春莹,哪个不是形象标准、代表国体的人?哪个不是能说会道、据理力争铿锵有力的人?

士兵就是用来保家卫国、在战争中和敌人拼得你死我活的一种职业群体,他们的职责本来和敌人就是谈不拢就打。再说外交官这个职业又没有免死金牌,万一敌方主帅看你不爽或者你这个使者说话不好听,立刻把你咔嚓砍了。

在战场上有时候枪炮才是你说话硬气的底气,你武器不如人派个三寸不烂之舌的外交官没啥用。比如李鸿章到日本谈判,伊藤博文就说“我的条件就这么多,《马关条约》你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可怜这个风烛残年的老大爷在日本挨了一枪还得背负“卖国贼”的骂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