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真的有先打伤一个人再狙剩下的人的战术吗?
有,这种战术曾被记载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之中,车臣叛军狙击手用此法对付俄军士兵。
不过,此战术很难使用,条件非常苛刻,可能还需要一点点小运气,并不是很顶用,主要出现在一些相持阶段的混乱巷战之中。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诺曼底滩头让德军投放了不少短期培训的“青年狙击手”,许多人打出的战绩都还不错。但问题是,盟军那可是大军压境,让MG42扫死的都成堆成片,谁理你个破打冷枪的?
诺曼底登陆是突击行动,目的是冲上海滩突破德军前沿防御,建立登陆场后再向纵深突击,死多少人也得冲冲冲,狙击手的遏制能力太低了。
想要搞这种拿伤兵当诱饵的狙击战术,就必须具备更相持规模也更小的作战环境,仗千万不能打太大。
但凡换上连排级的单位,不是火力压制就是搁大口径机枪、迫击炮、枪榴弹步战等武器轰了。
甚至大型部队都懒得理被狙击枪打倒的伤员。前面还有机枪、大炮、坦克、飞机呢,哪个不是要命的东西,我对你个狙击枪发愁那遇见加农炮是不是要愁死?
通常情况下,狙击手很难打出诱饵战术,如果对面一怒之下冲出七八个大汉蛮干,狙击手还能守着伤员一个个排队枪毙?不马上撤退可能跑都跑不掉。
还有更麻烦的情况,假如对方也是具备相应技术的特战部队,那么狙击手在守伤员的同时,因为无法进行换位和隐蔽,很容易遭到对方狙击手的反击。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里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德军狙击手守了救兵小队的伤员,虐了他好几枪,现场相当揪心。
但这支老兵组成的部队遏制住了上去救人的不智之举,他们一边试图用别的方法救人,一边让狙击手摸了上去。德军狙击手在一个位置开枪太久,一不小心让美军狙击手杰克给反狙了。
战场上的狙击手处境并不安全,狙击枪一般就打那几百米,能千米狙杀的凤毛麟角。
为了成功执行折磨战术,狙击手不可能离得太远,否则可就打不准了,没法在射击伤员时,确保命中企图来拯救他的其他士兵。
别以为战场上救人很难,有时候蹿上去两个人,扔个烟雾弹,拽着伤员脚脖子一拖就跑了,狙击手未见能打准,毕竟游戏与现实是两码事。
要是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在炮火有预先分配的情况下,几十秒钟炮火就能上楼,跑都来不及。
总之,守伤战术并不是多好用,它需要看战场的规模,小规模的复杂轻武器战场还能起点作用,到了大规模的战场上,全是心硬如铁的战士,死个人真不算什么。对方也并非毫无反制能力,非要傻到靠往上冲救伤员,能对付狙击手的招数多着呢。
所以,不要太神话狙击手的伤员诱饵战术,这是一种很适合出现在荧幕上的紧张情节,但在现实的战争中并不是很好用。
狙击手真的有先打伤一个人再狙剩下的人的战术吗?
没错,有这个战术!
首先,先打伤一人,引他的战友来救他暴露位置,继续狙击剩下的。
狙击手小组
其次,打伤一人,为了避免被对方围歼迅速撤离战场。因为战友受伤不能不管,所以伤员所在班组不得不抽出几个人抬伤员而无法投入战斗,所以,打伤一个就相当于废了对方半个班的战斗力。
狙击手射击
推荐看一下美国越战电影《全金属外壳》,里面就有一个越南小姑娘拿着一把VZ58突击步枪使用狙击战术一个人挡住了美军一个步兵班十几个大老爷们儿。
《全金属外壳》中干掉美军半个班的北越狙击手小姑娘
欢迎关注一个喜欢跟大家聊军事的头条号:士兵的军情之翼!
狙击手真的有先打伤一个人再狙剩下的人的战术吗?
看过一部电影,讲越战的,一个美国兵在山头上被狙击手打死了,狙击手藏在树林里,老兵凭直觉用重机枪火力引导射击,紧跟着榴弹枪朝那位置洗地(类似于20毫米连发的那种),要知道榴弹枪重机枪的射程远远大于狙击枪,榴弹枪甚至能达到4千米,而且每发子弹杀伤半径都在5-8米,树木根本没法提供有效保护,狙击手紧跟着就挂掉了。所以这种战术也就打打土匪什么的,面对正规军还是算了。
狙击手真的有先打伤一个人再狙剩下的人的战术吗?
狙击手真的可以先打上一个人,然后再将剩下的人狙杀吗?以前确实有这个战术,但现在基本没有这个战术了。下面,我来和大家仔细分析一下。
在中国古代,孙子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兵者诡道也。充分说明了,其实在战场上的一切,就是为了追求一个获胜的结果。至于采用一些小伎俩,那都是常有的事情。
因此,在以前,有一种经典的做法,就叫做围点打援。通俗点讲,就是攻击敌人的一个重要军事地点,然后将这个地方重兵围住,迫使敌人不得不向这个地方增援。
自己再派人在援兵必经路上设下埋伏,这样不仅以逸待劳,而且占据了地理优势,可以将敌人的援兵打的溃不成军。
以前战场上,狙击手采取这样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围点打援:当有敌人进入视线很好的区域,先用子弹击中一个人,让其失去战斗力。战场上战友都是过命的交情,肯定会有人上前对这个敌人进行救援,此时,自己在暗敌人在明,手里面还有武器,就可以从容不迫的将前来救援的人一一狙杀。
这种经典的做法,为什么现在就淘汰了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战场上武器的进步,火力的增强,就让很多以前的战术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比如现在战场,一旦你采用这种做法,你将敌人击倒在地以后,其实就意味着你的位置已经暴露,迎接你的很可能就是重武器以及敌人疯狂的火力覆盖。一个典型的例子:二战时候,在和我们交战的时候,狡猾的岛国人就经常采用这种做法,经常让我们损失惨重。但和老美交手的时候,岛国的很多狙击手,就不得不将自己绑在树上,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当时我们武器设备落后,就算知道狙击手的大概位置,因为有丛林以及石头山洞的掩护,子弹也很难击中敌人。
但是,老美的武器装备火力输出相当厉害,一旦知道你狙击手的大概位置,抬手就是一通火力覆盖!注意,火力覆盖是对一个区域进行打击!所以你想撤退或者转移阵地都难,索性就放弃活命的想法了。
所以,任何时代,战术战法都是和你的武器装备以及战场环境相辅相成的。我们只有平时多锻炼,战时才能少流血,向所有守卫我们和平的卫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狙击手真的有先打伤一个人再狙剩下的人的战术吗?
这种战术是不存在的!
如果狙击手先打伤一个人,在狙击剩下的人,就会给狙击手本身带来巨大的危险,从战争中的角度看,如果狙击手先打伤一个,而不是打死了,这个受伤的人,就是留下了活口,受伤的人在没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通过子弹射来的角度,推测出狙击手藏身的坐标,那被狙击手打伤的人,就会给其他同伴提供狙击手的坐标。
这样狙击手想在打伤一人的情况下,在狙杀剩下的人,基本上就不可能了,因为已经打草惊蛇了,狙击手的坐标,很可能被对手锁定了,在想开枪杀其他人,就会给狙击手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真在战争的环境里,狙击手采取击伤一人,在狙杀剩下的人,这种战术是不存在的。狙击手从理论上讲,如果不想彻底暴露自己的坐标,那就只能开一枪,狙杀到有价值的目标后,马上撤离隐藏地点,如果在开第二枪,那就是不想撤走的狙击手了,开第二枪,也等于暴露了自己,在战争的环境里,狙击手一旦暴露,想撤退也走不了。
在兵临城下电影中,苏联狙击手瓦西里和德军狙击少校之间,发生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决,二个人都是顶尖的狙杀高手,德军少校狙杀了瓦西里的战友,瓦西里从战友跳跃的时候被狙杀,就分析出了对手是个狙击高手,所以等于是德军狙击手一枪,就让苏联狙击手瓦西里猜到了很多的信息。所以在长达几天的博弈中,瓦西里对于德军狙击少校,可以说多少了解点,而德军狙击少校对于瓦西里却没什么了解,这就是顶尖狙击手,只要开了一枪,就很容易被对手抓住机会,后来苏联狙击手瓦西里,狙杀了德军的狙击少校。
这兵临城下的电影,真实的还原了战争场面,也让人看见了狙击手那一击毙命的枪法,还有那种隐藏伪装的高明技术,所以狙击手要的是一击必杀,而不是需要打伤对手,在狙杀剩下的人,这种战术,在战场上那是不可能存在的。真实战场上的狙杀,如果狙杀不死对手,那要是给对手留下明显线索,基本上就等着被对手合围吧,现代战争中,狙击手想要完全隐身,那也是不太容易的,打击狙击手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
配置到班一级的火箭筒,那就是打击狙击手的利器,只要猜测到狙击手的大概位置,一发火箭弹,就可以把狙击手消灭,甚至可以出动武装直升机,绞杀狙击手,所以狙击手如果暴露了,那也很难逃脱了,如果狙击手打伤一个人,在想击杀剩下的人,那就是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狙击手真的有先打伤一个人再狙剩下的人的战术吗?
有!为了引出消灭潜藏的对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