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战列舰有多大?我们直接拉尺子来对比嘛。
比如二战美国最大的战列舰,也是最后退出现役的战列舰“衣阿华级”,这个是相当有名的战列舰了吧。
衣阿华的标准排水量 44500吨,满载排水量 55710吨,堪称一个巨无霸,光装甲就有 18466吨。
它的具体尺寸是:全长 270.4米,最大宽度 33米,最大吃水深 11米。
日本当年的大和号也是个二战之最,它的长度为263米,舰宽38.9米,吃水10.86米,标准排水量6.4万吨,满载7.2万吨。
今天的军舰除了航母外跟这都比不了,甚至有些航母还没大和排水量大呢,比如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标排4.6万吨,满排6.75万吨,吨位比衣阿华大点,比大和可就小多了。
不过库兹涅佐夫毕竟是航母,船体较大,长305米,宽72米,比大和和衣阿华俩战列舰还是宽多了。
21世纪美国的两栖登陆舰“黄蜂级”,也才253.2米的长度,32米的宽度,标准排水量4.05万吨,满载排水量约4.1万吨,比衣阿华是比不上的。
长期为人津津乐道的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长度为250.5米,宽36米,吃水10.7米,标准排水量4.17万吨,满载排水量5.04万吨,这也够上一个巨无霸了。
冷战时苏联建造的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也才全长252米,宽28.5米,吃水9.1米,排水量19000吨,满载排水量24300吨,比衣阿华小了一圈,这是今天最大的战舰了。
今天美国的海面主力,阿利伯克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它的长度为155.29米,宽20.4米,吃水6.3米,FlightⅢ型满载达到9558吨,勉强算是够上万吨舰的标准。
如果把这些战列舰竖起来与现实中的建筑对比高度的话,衣阿华、大和、俾斯麦就显得更厉害了,它们比央视大楼都高,50多米的黄鹤楼在270米的舰体前就是个矮矬子。
能干掉它们的只有东方明珠这种超高的建筑,相信这样对战列舰的大小有更直观的认识了吧?一栋32层的居民楼也才100米左右呢。
最后明日香镇楼,感谢阅读欢迎交流。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如果光说排水量多少万吨,长度多少米大家可能也不会有多大认知感,毕竟谁都没见过这么大的玩意根本找不到什么参照物做对比,谁也不知道有多大。所以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比较好的认知感就拿人来当参照物来做对比,这样大家也许会知道战列舰大概有多大。这是英系的战列舰,主炮口径是381毫米这是德系的重型巡洋舰,主炮口径为203毫米看飞机的标志应该是美国海军的轻型巡洋舰,主炮口径是152毫米大和的前甲板,主炮口径是460毫米美国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看舰首那些白色的点了吗,那些身高至少有1.7米,而军舰主炮口径为406毫米日本扶桑级战列舰的前主炮,主炮口径为356毫米。而当时日本海军士兵的身高标准也在1.7米左右长门号战列舰的前甲板,能站下一千多个人
所以通过这些照片能简单了解战列舰有多大了吧。它可是一个国家军工科技的结晶,可以说是这个国家科技、实力的最强的体现,所以它不仅造价高昂、建造周期长,而且建造难度大,在造价、建造周期、技术难度远远高于航母,所以是非常珍贵的,所以知道为什么日本为什么不舍得用战列舰上阵了吧,那是要用来最后决战的,所以战列舰的对决时常伴随国家战役的胜败。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一看到最大战列舰就有人把大和、武藏搬出来,它们的满载排水量都在70000吨以上,赶上今天的中型航母了,也确实是二战服役的最大战舰,绝对“大舰巨炮”时代的代表,是最具攻击力的战列舰。总说大和武藏也有些审美疲劳了,今天就让奇兵带您去了解下另外一些没有被制造出来的“超级战舰”。如果要论起设计最大的战列舰那么连大和号也得先靠边站了,没错的,这就是战争狂人希特勒的海军建造计划H级战列舰,Z计划俾斯麦的下一级。
提尔皮茨号满排52000吨,下图小,H44兴登堡级满排达到14万吨,下图大。可以比较一下,即便是大和号战列舰在H44面前也是“幼稚园”级别的,德国当时共计划建造六艘,从H39到H44,不过可惜的是H级战列舰只有H39进行过龙骨铺设和实体建造,后来因为战略资源日益紧张也几乎被拆解一光。H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一方面是德国缺少钢铁,另一方面就是希特勒的不断“无理要求”。实际上H级战列舰最后敲定的火炮口径是从406毫米一次递增到530毫米,方案早已敲定,但是希特勒一直青睐更大口径的舰炮,一定要做到“世界第一大”,将舰炮口径要求到600-800毫米,这让参与设计的工程师非常头疼。这样就造成建造方案一改再改,始终没有真正的全心全意投入到建造中去。
如果装备8门800毫米口径主炮,那么得多大的舰体才能保证一轮齐射不翻个“底朝天”,并且舰体结构得强到什么程度才能抗住这后坐力,不能一开炮整个炮塔飞出去吧,这让工程师们想破了头颅。所以如此变态的武器“胎死腹中”也是理所当然的,再者二战时期战列舰已经开始败落,已经丝毫没有航母的主导地位。那么下面再来看看美国为了对付大和号要建造的“蒙大拿”级战列舰,这是美国设计的最后一级战列舰,除了舰体和吨位大点再就是增加了一座3联装406毫米主炮。蒙大拿的设计满排也不过70000吨,比大和还是少了2000吨,可以看出来在战列舰设计理念上落后日本很远。但是人家美国早就不哄孩子玩战舰了,换成了航母舰载机高档货,这个玩顺手了还怕你什么战列舰,要不然综合日本海军素质和炮战水平拼战列舰老美可不是个,早就打到美国本土了。
南大科他级的放大版是衣阿华,衣阿华的放大版就是蒙大拿。最后再来说说日本设计的“超大和”级战列舰,这是二战日本设计的最后一级战舰,其满排达到88000吨,装备三座3联装510毫米主炮,火力和防护力空将前强大。它的被建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美国的战舰群,但是不管日本还是美国都已经发现航母才是海战主力,所以也就没有建造,与蒙大拿一样停留在了图纸上面。
好虎架不住蚊子多,大和武藏的沉没就是最好的例子。二战服役最大的战列舰是大和级,它的满载排水量为七万两千吨,舰体长263米,最宽处38.9米。蒙大拿舰长281.9米,宽36.8米,满排70500吨。超大和长305.7米。H44满排141500吨,舰长达到345米,比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福特号航母还要长出13米,不过后三者均没有被建造出来。
蒙大拿级战列舰从无畏舰的海军军备竞赛到大舰巨炮的终结不过短短几十年,科技的发展在飞速的更替武器换代,我们无缘那充满激情和血泪的时代,但是有幸成长在和平之下,大舰巨炮终归是列强们比拼和侵略的工具,终于也伴随航母崛起之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大和号的沉没敲响了战列舰的丧钟,也揭开了航母称霸海洋之路。我是军武奇兵,欢迎各位的交流与观点,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在大炮巨舰时代,战列舰是海战中当之无愧的霸主,同巡洋舰和驱逐舰相比,战列舰的吨位更大,攻防能力更加全面,战斗力远胜于普通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航空母舰作战能力的提升,战列舰在海战中的优势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不过二战时期的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意识到战列舰已经落伍的现实,即使是航母发展速度较快的日本和美国,也没有放弃建造战列舰的计划。
二战时期是战列舰发展最为成熟的一个阶段,二战时期的战列舰,无论是吨位还是攻防能力,都已经达到了战列舰的巅峰状态。二战时期著名的战列舰非常多,例如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等等。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在二战爆发后服役的一艘5万吨级别的战列舰,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41700吨,满载排水量超过了5万吨,是德国海军历史上下水的最大的一艘军舰。
俾斯麦战列舰的装甲重量达到了17400多吨,主炮装备8门381毫米克虏伯大炮,能够发射800千克重的穿甲弹或高爆炸弹,主炮的射程达到了36000米,是当时欧洲地区战斗力最强的战列舰之一。然而俾斯麦战舰并没有在二战中大放异彩,在俾斯麦战列舰的首次大西洋航行中,英国出动了近半数的战舰围剿俾斯麦战列舰,最终将俾斯麦战列舰击沉在大西洋上。
相比于德国建造的俾斯麦号战列舰,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的吨位更大,攻防能力更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存在过的最大的战列舰。大和级战列舰的吨位超过72000吨,防护装甲的吨位超过2万吨,主要舰载武器是9门460毫米口径的大炮。大和级战列舰计划建造四艘,实际共下水了两艘,其中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大和号战列舰,该舰在1945年的“天1号作战”中被美军击沉。
大和级战列舰的二号舰是武藏号战列舰,武藏号战列舰在1944年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中沉没。随着大和号战列舰和武藏号战列舰的沉没,大炮巨舰时代也宣告终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开始组建以航母为中心的现代化海军,战列舰因为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求,最终被世界各国海军所淘汰。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受到一战的影响,二战时期的战列舰从吨位到火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如果没有航母的发明,二战将会是战列舰大放异彩的舞台。
据统计,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列舰最小的吨位为1.4万吨,最大的吨位为7.2万吨,绝大多数的战列舰的吨位都在2万吨到6万吨之间。
二战中最小的战列舰,西里西亚号战列舰西里西亚号战列舰建造于1904年11月19日,于1906年5月28日下水,1908年5月5日服役。
西里西亚号战列舰全长127.6米,全宽22.2米,吃水7.7米,满载排水量1.42万吨,可以以10节的速度巡航4770海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里西亚号战列舰一开始担任的是训练舰的角色,也曾临时作为U型潜艇的破冰船。
1944年,西里西亚号战列舰的防空武器得到加强,在葛藤哈芬被用作防空舰。
1945年5月3日,西里西亚号在思维内明德触雷搁浅。
1949年到1956年被拆毁。
(西里西亚号)
二战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旧日本海军曾经对巨舰大炮痴迷不已,于是建造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
大和号战列舰于1937年11月4日动工,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
(正在海中航行的大和号)
这艘战列舰长达263米,全宽38.9米,吃水10.4米,满载排水量7.2万吨。
大和号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战列舰,但在二战中却没有用武之地,早在大和号战列舰还未服役的时候,日本军方就发现,未来的海战将会以航母之间的对决为主,大和号战列舰虽然巨大,但在航母的打击下将会没有用武之地。于是,正在建造的大和级三号舰的建造工作被终止,大量工人和技术人员被调往其他造船厂。
1945年4月7日,美军派出386架战机对大和号发动饱和式打击。14点23分,第一主炮塔和第三主炮塔的弹药库发生爆炸,大和号沉入海底。
(大和号爆炸后的硝烟)
二战时期大部分战列舰的排水量都在2-6万吨之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密苏里号战列舰和衣阿华号战列舰。- 密苏里号战列舰
密苏里号战列舰动工于1941年1月6日,1944年1月29日下水,1944年6月11日服役。
密苏里号战列舰全长270.4米,舰宽32.9米,吃水10米,满载排水量5.6万吨。
密苏里号战列舰下水之时太平洋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所以只参与了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密苏里号战列舰参与的最重要事件就是在东京湾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文件。
- 衣阿华号战列舰
衣阿华号战列舰是衣阿华级战列舰首舰,该舰1940年6月27日动工,1942年8月21日下水,服役于1943年2月22日。
衣阿华号战列舰尺寸和密苏里号一致,满载排水量为5.6万吨。衣阿华号战列舰的首个任务就是护送美国总统罗斯福往返德黑兰参加会议。
随后,衣阿华号战列舰被派往太平洋地区参战。
(正在开炮的衣阿华号战列舰)
衣阿华号于1990年10月26日正式退役,2012年7月7日改装为博物馆舰。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二战正处于大炮巨舰向航母立体作战的过渡环节,各国海军中除美国、日本装备较多航母外,其他海军大国主力战舰还是以战列舰、巡洋舰为主。作战方式大炮对决,所以我们看二战题材影片、历史资料经常可以见到战列航庞大的身驱以及巨大的炮管。
二战各国战列舰大小吨位不一,我们举几款知名度较高具有代表性的战舰说明。
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
这是美国打造的最大型战列舰,以“新泽西”号(舷号BB-62)为例满载排水量达56270吨,舰长270.4米,舰宽32.92米。三联装Mk.7 406毫米/50倍口径是标配,1943年交付海军后陆续参与对日作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四次投入现役直到1990年正式退役封存。
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
德国“俾斯麦”战列舰以德国首相俾斯麦名字命名,是德国海军中的王牌,1940年建成服役。就当时而言技术相当先进,1941年5月24日,第一次出海作战仅用时6分钟击沉英国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不过出名的快,沉没的也快,3天后在英国海军包括“英王乔治五世、罗德尼号”战列舰,以及“胜利号、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首的60余艘战舰围剿下沉没。
“俾斯麦”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41700吨,满载排水量52600吨。舰长248米,舰宽36米,设计满载吃水10.2米,实际最大吃水10.7米。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
“大和”号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型超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650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舰长263米,舰宽38.9米,满载吃水10.86米。1945年4月7日,大和号战列舰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
标配460mm/45倍口径主炮,舰上主炮塔正面防护盾厚达650毫米,是世界上出现的最厚的铁制装甲。舷侧410毫米装甲呈20度倾角(向内侧倾斜),大和级舰中甲板边缘处的230毫米装甲也带有7度的倾角。按照设计要求,该级舰侧面装甲可以承受460毫米主炮在25-30千米距离上的炮击,甲板装甲则能够防护从3355米高度投放的500千克炸弹攻击。
放眼海上,就算是在今天战列舰也是一种可以和航母比拼大小的战舰,只不过大炮对决时代已经远去。就算造的再大再重的军舰,面对现代海军驱护舰艇都没有生存可能。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