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赢了英国,英国还能当五常之一吗?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英国打死都不会让出位置,阿根廷就算打赢也没用。当年的世界也找不到谁取英国而代之。

最关键的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是写进了联合国制度的东西,等闲根本不会变换。五常彼此间为了自身的地位,都会维护彼此的牢固地位,除非联合国要完。

五常们弄了个近乎BUG的制度,无论谁要在常任理事国上下手,直接就是一票否决权忽脸上,谁来都没用。

比如印度,到处找路子,搭关系,搞定了4个常任理事国,结果与第五个关系有点僵,5次申请,挨了5巴掌,就是不放过。

所以,只要英国不突然间彻底毁灭,他们的五常地位短时间是不会得到改变的。要不然就是是英国大分裂,让英格兰或苏格兰之类的继承走地位。

阿根廷不可能通过马岛战争让英国毁灭或崩溃,所以他们答打赢了也没用。

英阿马岛战争对于英国意义重大,增强了英国人自二战以后一路滑坡的精神。对于阿根廷人意义也很重大,当初的加尔铁里政权没能转移掉政治矛盾,让英国人一顿暴揍,还被多国制裁了许多年,搞得一蹶不振。

然而尽管意义重大,这次战争的规模却并不大,规模有限,参战人员也有限,伤亡更是连千数都没达到。

英、阿任何一方,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失去的其实都是国民信心而非国际政治地位。英国的地位肯定会下滑,但这个世界上能与老牌发达国家相对抗的发展中国家没几个。

毕竟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存在非常大的鸿沟,科技、政治、军事、经济,甚至人民素质、文明程度,发达国家都遥遥领先。发展中国家在没能根本动摇他们的国本之前,根本夺不走他们的地位。

为什么中国当年能夺走国民党带走的联合国席位呢?这其实靠的是硬实力。

一方面我们本就成了中国的合法政权,二来当年中国大陆已经实现了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事务的政治影响,相关国际事务不找中国大陆商量根本行不通(比如联合国军被血揍),只有把中国大陆拉进群,安理会才能获得框架内的正常谈话机制。

如果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赢了英国,英国还能当五常之一吗?

先回答问题,如果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赢了英国,阿根廷仍然不能代替英国成为联合国的五常,而英国也不会因此被联合国从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上赶下来!

当初北越把美国人从南越赶走,不也没有取代美国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吗?

下面说理由:英国和阿根廷的这场战争是一场规模不大的局部战争。战争中双方参战的兵力只有几万人,整场战争双方一共阵亡了904人。

在整个战争中,大英帝国还获得了盟友的支持。

为了支持大英帝国打胜这场战争,法国人禁止第三方国家帮助阿根廷购买飞鱼导弹,并且当时法国在阿根廷拍有一支武器维修队,名义上是在帮助阿根廷人维修武器装备实际上实在为英国人收集情报。

(著名的飞鱼导弹,在马岛战争中曾经大放异彩,可惜法国人在冲突爆发后开始禁止这种导弹输送到阿根廷)

美国人也对英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并且想尽办法限制阿根廷从国际社会上购买武器装备。

此外,欧洲大多数国家和英联邦国家都表示了对英国的支持。

阿根廷就比较惨了,只有周围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国家愿意对他提供支一些有限的支持。

所以,国际环境上来说阿根廷是被孤立的,即便上他取得了一些胜利,这种孤立不仅不会降低反而会增加。美国和法国两个国家肯定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并且在国际上持续打压阿根廷,所以阿根廷的国际地位不仅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

阿根廷无法支持长期作战

另外,阿根廷引爆马岛战争的原因是国内日益恶化的经济导致国内不稳定,所以需要引爆国内的民族主义,以对外战争的方式转嫁危机。

可惜,国内恶劣的经济环境让他在战争中难以持久有效的作战。

当时阿根廷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600%,而工资的增长还不到20%,也就是说一年之内阿根廷人的购买能力就缩水了超过80%。致使国内对政府极为不满,失业率也高攀不下,阿根廷政府当时的想法就是希望英国知难而退而已,肯本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意志把这场战争变成一个持久战或者变成一个大规模的战争。

英国比阿根廷更能支持一场持久战争

再说英国,马岛战争结束之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伟大的英国,再一次伟大了起来!

她说这种话的原因很简单,马岛战争的胜利让大英帝国举国欢庆,点燃了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这一点与阿根廷类似。

但不同的地方在于,英国的国家力量要远强于阿根廷,英国有条件在战争失利后继续用兵。而且他的盟友美国和法国也会提供支援,所以战争继续下去失败的一定会是阿根廷。

从战斗力上看,英国军队也远超阿根廷军队,这场战争中,阿军陆军几乎没怎么打就投降了,可见其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是很差的。如果阿根廷继续增兵,英军最大的难题将是怎么安排这些俘虏。

(阿根廷战俘)

所以,这是一场英国肯定赢,阿根廷肯定输的战争。从世界范围看,也可以说是一场北方白人与阿根廷人的战争。

如果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赢了英国,英国还能当五常之一吗?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讲故事!

世上没有任何假设:马岛战争还未开打,输的天平已倾向于阿根廷。当阿根廷抛弃和平谈判并用武力强行占领马岛,从道义上阿根廷已经输了。当撒切尔夫人知道马岛被占领后,她不急不躁地激活应急方案:①马上成立战时内阁②发表强烈抗议声明。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撒切尔夫人在干什么?她有步骤地同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商量对策及协调帮助,并给予英国道义上支持。其一,她在电话中督促美国政府必须关闭阿根廷上空军用GPS信号的使用。同时希望提供马岛实时卫星图片给予英国,这一切美国政府全部答应。其二,她要求法国政府提供给阿根廷军用飞机所用的波段信号和导弹参数给予英方,同时要求法国停止供应给阿根廷武器和导弹以及军用零配件。法国并同意而停止供应军火。其三,国内并组织大型混合舰队,要求英军在短短七天之内,并有效地集结,而组成强大海陆远征军。

就在远征马岛之前一日!撒切尔夫人对将士们进行最后演讲:愿女王保佑你们!大不列颠已沉沦多时,该是百年远征重生时刻,辉煌及荣耀属于你们!

最终,阿根廷军队遭到惨败,英国远征军队重新占领马岛而结束战争!

如果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赢了英国,英国还能当五常之一吗?

阿根廷赢不了英国也不可能把英国拉下五常席位,因为阿根廷过不了英国的小舅子美国这一关。阿方与中国打交道多年:受恩惠无数仍反复无常,欠我债务颇多,使我国多次受损鸡飞蛋打,至今并未发现阿根廷有糊得上墙的任何迹象!

如果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赢了英国,英国还能当五常之一吗?

中国从英国手里收回香港,英国还是五常。

如果马岛战争中阿根廷赢了英国,英国还能当五常之一吗?

相比较英国,阿根廷不过是个貌似领土很大、人口也不少的南美大国,但是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举步不前,硬生生从昔日的发达国家退化为发展中国家,沦为国际舞台的看客,即使它侥幸打败了英国远征军,也不足以改变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而二战后,昔日占据地球近四分之一土地的日不落帝国逐渐退缩回了英伦三岛,政治军事外交上沦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凡是以美国马首是瞻,都混成这样了,英国不还好好地在安理会五常里待着,靠着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英国依然是世界舞台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

我们再回头来分析一下对阿根廷人来说比较悲催的英阿马岛战争。

那个时候的阿根廷,政治上非常不稳定,军政府和文官政府频繁更迭,军队动不动就搞政变,但是军队并没什么好法子解决国内的诸多难题,于是街头政治兴起,文官政府再上台,但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然后再被不满的军队推翻,周而复始,搞得国内上上下下筋疲力竭。

在这个命运轮回里,每一届政府都想着尽力为自己的政权续命,而对于当时的加尔铁里军政府来说,通过战争,转移国内视线,团结民众就成了一剂猛药,当然,这个猛药在短期内是很有效的。

当两国还在为马岛主权争执不休的时候,工程兵出身的加尔铁里将军大手一挥,几万阿根廷士兵登上了马岛,岛上区区几百英军寡不敌众,成了俘虏。

消息传出,阿根廷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我们居然打败了大英帝国,国内13个反对派政党也耐不住寂寞,纷纷宣布强力支持政府,一时间,加尔铁里成为了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国家英雄。

好吧,那就准备战争吧,可是,阿根廷人登上了马岛之后,似乎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加尔铁里在所谓的胜利中忘乎所以,而国内上上下下继续保持亢奋的情绪,丝毫没有下一步准备工作的意思。

相比较阿根廷,英国迅速组成了战时内阁,2天内就召集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特混舰队,带着2万英军士兵在一个月就开到了马岛。

这一个月的宝贵时间,阿根廷人既不加强马岛的防御,也不进行海空军的战前演戏等等,甚至英国舰队都浩浩荡荡地开到家门口来了,还在幻想衰弱中的大英帝国不敢真的开战。

当大英帝国出兵的那一刻,阿根廷已经输了。

很快,马岛就被英国人全面封锁,阿根廷海军在“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军击沉后,也不得不闭港不出,驻守马岛的阿根廷陆军彻底沦为待宰羔羊。

在战争中,阿根廷人最可圈可点的就是空军的表现,他们作战勇敢,也击沉击伤了一些英国军舰,但随着法国等国家在军购上断供,阿根廷空军在导弹等库存殆尽之后,也只能无奈地看着英国人在大西洋上纵横驰骋。

最终,英军占领了马岛,驻守马岛的上万阿根廷军队宣布投降,加尔铁里也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下台,并被关入监狱,从民族英雄沦为国家的罪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