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项羽消灭了刘邦,打下了江山,他能当好皇帝治好天下吗?

项羽消灭了刘邦也一定坐得了江山,他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代表。而且项羽并非没有治国,只是他的治国水平相当的差,否则还有刘邦什么事儿呢?

有一些历史观点认为,在秦朝和汉朝之间,应该还存在一个“楚朝”。

只不过,这个时代太短,也确实名不副实,所以也就没有在秦汉之间单独分出来。

项羽的的“世界观”与刘邦有点不一样。

刘邦看到秦始皇,他说“大丈夫当如是。”

项羽看到秦始皇说的话是“彼可取而代之。”

刘邦只想变成第二个秦始皇,他事实上也是如此做的,汉朝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秦制。

项羽想干什么呢?他想建立的并不是秦始皇这种“王霸天下”。

他满脑子都是一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将天下恢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梦想。

所以项羽哪怕赢得了胜利,他拥有大封天下之王的权力了,他也没想着给自己捣鼓一个秦始皇那样的大一统王座。

他跑回了彭城,学着春秋战国时的那些“霸主”一样,用霸道制御天下。又学着周天子那样,四处“开封建”,分封诸侯。

不然“西楚霸王”这名头怎么来的?

当初项梁起事时,找了个据说是楚怀王之孙的放羊娃“熊心”做傀儡(楚义帝),这其实就是给自己是上光环,拉六国后人伐秦。

天下都是项羽打的,这个傀儡怀王自然也就是个象征,所以项羽“佯尊怀王为义帝,实则不用其命”。

熊心虽然是个傀儡,但小动作却相当多,他说“先入关中者为王”,然后拼命把项羽往北边赵国拖,打章邯。结果刘邦攻下咸阳,血战不断的项羽简直要气死,找熊心理论,熊心却说“照原约办”,意思是你项羽得认账。

项羽才不认账,谁陪你个傀儡玩那么认真,这年头不是谁腿粗谁牛么?于是带着40万大军一个冲锋就把函谷关拿下了,打得刘邦的军队屁滚尿流。

后面的我们也知道了,鸿门宴一场,刘邦硬是给自己留了条命在。而进入咸阳的项羽,杀秦王子婴,火焚阿房宫,盗掘皇陵,几将咸阳夷为平地。

这番做法与刘邦“约法三章”的作为高下立判,让项羽大大失分。

当时有个“韩生”不想让项羽到处搞破坏,便劝项羽留着关中做都城,这里很富裕,好好发展这里,可以称霸天下。

结果项羽说了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

意思是,我现在这么牛叉了,不回故乡去显摆一下怎么行?这不就像晚上穿着漂亮衣服出去给鬼看吗?

于是韩生喷项羽:“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项羽大怒,把他烹了。

后来项羽直接把熊心抬成“楚义帝”,一脚踢往郴州,自己则在彭城自封“西楚霸王”,开始代替天子分封天下。

因为对野心勃勃的刘邦很不放心,又不好一杀了之,项羽便将刘邦封到了交通闭塞的汉中,等于是将之圈禁了。还专门将关中陕北一分为三,将章邯、司马欣、董翳等分封在这里,专门堵死刘邦。三秦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这让刘邦那个绝望啊!心若死灰,天天斗鸡为乐。当时连韩信等人都觉得没搞头要跑,不然怎么有“萧何月下追韩信”?

这个政治结构很有意思,虽然“楚朝”已经搭建起来了,但项羽不是天子,熊心才是。他被人认为是中国的第三个皇帝,前面一、二名是秦始皇和秦二世。

但熊心一点权力都没有,开头还能煽呼几个人,后来天下全是项羽控制,他干什么都是作死。

项羽自封的“霸王”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霸主”,与周朝后期的格局差不多,周天子一边凉快着,诸侯们该称雄的称雄,该称霸的称霸。

当然,虽然项羽已经是这个“楚朝”实际的统治者,但他迟早也是要夺得帝位的,后来他不就把熊心给弄死了么?

被赶出彭城后,熊心当然不甘心,他打死也不想去郴州当空气,于是拉着一帮大臣骂骂咧咧的慢吞吞行路,想拖延时间,寻找机会。

项羽知道后非常生气,觉得熊心可能还想搞什么幺蛾子,于是干脆就让英布等人做好布置,等楚义帝路过的时候把他做掉。

英布是项羽的老部下,被项羽封为九江王,一同干这事儿的还有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合称“三王”。

但三王可能是没找到机会,没能在路上杀掉楚义帝。于是,英布直接派人追杀到郴州,将其杀死于穷泉旁。

其实这会儿项羽已经是天下之主了,只是他确实不通于政治,只会以霸道定天下,所以,他的统治没能长久。

项羽分封的天下简直是一团乱麻,先是项羽杀了韩王成,立郑昌为新韩王。后又有齐国相田荣跑去攻打临淄王,还拥立自己的侄子胶东王田市为齐王。

田市很怕西楚霸王,不敢当齐王,还是要去胶东,于是田荣干脆把侄子杀了,又回来杀了济北王田安,自立为齐王。

项羽大怒,起兵攻打齐国,不仅杀死了田荣,还在齐国四处劫掠破坏泄愤,烧掉了齐国的城郭,结果引发齐人大规模的造反。

这么一闹,项羽想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理想算是完蛋了,天下无人不想称霸,在无人不想当秦始皇,怎么可能还回归周朝分封的状态呢?

项羽就没拿脑子想想,秦始皇是怎么当上始皇帝的?还不是战国厮杀,吞并六国后当上的。

接着赵国的陈馀也反了,他认为自己是立下大功的人,却没封王,之封了个侯,所以项羽咱一拍两散吧!陈馀跑去找田荣搞了一批部队,然后跑去把常山王张耳给打了,扶赵歇为常山王,自任代王。

也就是这个时候,项羽手下英布杀死了楚义帝。刘邦则早已靠韩信暗度陈仓之计成功打开了局面。

刘邦这人很会来事儿,他得知项羽杀死楚义帝后,当即借题发挥,大哭一场,然后全军缟素,迅速占领了政治上的制高点。

他对天下诸侯喊话:“当初大家一起立了义帝当皇上,今天项羽个混蛋犊子却把义帝杀了,这是大逆不道!寡人现在亲自为他发丧,愿意一起砍项羽的都来啊!”

于是眨眼间刘邦就聚集了56万大军,冲着项羽的老窝彭城杀去,项羽这时候还在跟齐国憋劲呢。

后面的事儿都知道,项羽的江山只三年就让刘邦给掀翻,西楚霸王不得不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自刎,然后在乌江边被疯狂的汉军撕成碎片。

所以说,并不是项羽治天下会怎样,而是项羽根本就不懂如何治天下,他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如果项羽消灭了刘邦,打下了江山,他能当好皇帝治好天下吗?

历史总是先进的打败落后的。楚汉相争,从个人武力值和集团武力值相比,项羽先前都是佔有绝对优势的,就如一场足球赛,全场暴力控统治了八十七分钟,但却在最后三分钟被逆转丶翻盘,汉胜楚亡!

但是项羽是逞匹夫之勇,政治决策和组织路线都停留在战国七雄时代,项羽没有迎合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恢复甚至分封了更多新诸侯,大有回到周朝以前那样诸侯之上楚霸王的邦联制。项羽政治上彻底否认秦始皇中央集权丶地方郡县制,是造成群雄纷争丶列侯割据的天下大乱的态势。

而刘邦攻下咸阳,约法三章,对秦老百姓秋毫无犯,实行仁政。同时萧何只要皇家图书,其余一律不许更改,不得歧视秦朝先民。

项羽大肆分封诸侯,刘邦先前连韩信恃功要挟分封假齐王,都不愿给,还是张良暗中踢了一脚才改口:大丈夫要做就做真齐王。才让韩信在最后一仗垓下之战彻底消灭了项羽。

刘邦建立汉朝,是汉承秦制,是跟上时代潮流的大一统。如果项羽打败刘邦,建立诸侯之上霸王,既使诸侯拜服丶万邦朝贡,中国重新回到周代松散邦联制。一旦出现新的春秋五霸丶战国七雄,天下纷争不知道猴年马月,谁难于保证华夏何时才出现秦皇大一统?令人细思极恐!

如果项羽消灭了刘邦,打下了江山,他能当好皇帝治好天下吗?

项羽打下江山,他是否能当皇帝?项羽所具备的条件比刘邦优越:一、刘邦已经50多岁了而项羽20多岁年青精力充沛;二有伴随他的智慧多谋的谋项良。但项羽有仁慈心善的弱点没有谋权的智慧和野心是一勇之夫,当皇帝也不会长久。

如果项羽消灭了刘邦,打下了江山,他能当好皇帝治好天下吗?

单论打仗勇猛肯定是项羽厉害,毕竟项羽武力千古第一,无人能出其右。但是论当皇帝肯定是刘邦更厉害。项羽的性格简单的说就是强硬不服软,这样的人双膝自然也不可能打弯下跪,据说小日本自古也很佩服项羽这样的人,觉得这样的人才是真男人。但是客观的说人这辈子真的能做到不服软吗?人总不能不服老吧,所以项羽30岁就挂掉了。再者项羽代表的是贵族阶层的利益,视百姓生命如蝼蚁一般,眼里根本没有把天下百姓放在眼里,他只对自己那帮出生入死的弟兄讲道德情义,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得到天下大多数人的支持。

有人或许会说项羽当了皇帝肯定不会出现刘邦被匈奴围困白马山那样的窝囊场景,需要贿赂匈奴拿2000美女去换刘邦自己的求生之路,更不会有后面汉朝和亲的丢人政策。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项羽在白马山遇到40万匈奴会怎么样,结局无非就是两种情况,如果匈奴有胆量跟项羽在战场玩对攻,项羽一刀把匈奴单于斩于马下,项羽被匈奴惊为天神下凡全部下马投降,匈奴问题彻底解决,这当然是最乐观的结局。但真正现实的情况或许是后一种,项羽老毛病又犯了,喜欢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打头阵,这种情形项羽大概率是要死于匈奴乱箭之中的,项羽一死谁又能抵御匈奴的大军南下。所以自古主帅没有谁冲锋在前的,主帅阵前阵亡其实是对天下人的不负责。刘邦就聪明得多,从来不自己亲自上战场,让有能力的将领代替自己上战场。所以说就算项羽当皇帝当不了几十年天下就会陷入纷争,汉朝虽然羸弱,但是也有四百年的寿命,这就是差距!

如果项羽消灭了刘邦,打下了江山,他能当好皇帝治好天下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即使项羽消灭了刘邦,打下了江山,他也不可能当好皇帝治好天下。

古语云“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项羽的性格决定了他的结果,他残暴凶狠、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优柔寡断,听不进他人之言,注定了失败的结局,他本来就已经消灭了秦王朝,雄视天下,应该好好的为民着想,造福百姓,巩固自己的基业,结果却坑杀降卒,火烧阿房宫,惹得天怒人怨,自然会被天下人唾弃。而刘邦处事圆滑,礼贤下士,察纳雅言,行事果断,攻陷咸阳后,与民约法三章,得到了民众的拥护。

所以,刘帮取胜是必然,而项羽失败也是必然的,项羽即使最终取胜了,他也不会当一个好皇帝。

如果项羽消灭了刘邦,打下了江山,他能当好皇帝治好天下吗?

首先说明,项羽是打下了江山的,只是刘邦先打进了咸阳,只敢自认部下,等项羽来处置一切。

而后就是由项羽在治理天下了,不过他复的是古制,自己是“霸王”,最高级别的王,如同周武王。

可他有分封其它王的权力,于是大封天下,把一个个灭秦功臣和六国旧贵族都封了,定都自己老家彭城,带着秦皇宫的珠宝美女,衣锦还乡了。

这就是周治理天下的办法,只要不反项羽,按时交纳贡品,在各自封地里,就是封主说了算了。题主说项羽没治理天下,是不对的。

不过,这种分封在500年前就已步入末路,证明是行不通的,分封各王实力不均,相互征伐,以强凌弱是必然之举,果不其然,没多久天下又开始大乱,刘邦借势而起。

项羽再强,不行中央集权,封主各有军队,项羽也压不住诸王的野心,这才是刘邦的机会,刘邦才可联合各王,与项羽打了四年的楚汉战争。终战胜项羽,一统天下后,再灭诸王,恢复秦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体。

若项羽胜刘邦,他还会开历史倒车,仍再行分封,无外是换一批新王而已。要不了多久,天下仍会大乱,百姓又陷战祸之中,民不聊生。

看到这个问题,又想起前一阵由《大秦赋》引发的争论。一群公知配合敌对势力,用似是而非的历史知识,妄想迷惑民众,说什么周制才是最好的体制,纯粹是胡说八道,就是想分裂我们的国家,反对中华一统,其心可诛。历史上项羽就是个复辟者,充分证明历史的车轮不能倒退,倒退者必使国家混乱,其人也必被历史所淘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