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对现在防空还有效吗?

被人津津乐道的1130、密集阵等近防炮不就是现代防空炮的一种么?它们作为军舰最后一道防线,你说有没有效呢?

二战时盛行的大口径防空炮在当今已经式微,被防空导弹所取代。

依靠炮火弹幕对现代的喷气式战机进行拦截实在太困难,防空炮的效率远远没有防空导弹强,因此被淘汰是必然的。

但在低空防空领域,小口径的防空炮却仍然是一种很不错的武器,仍然在发挥着自己的能效,各种阵地高炮、自行高炮非常的多。

打战斗机不行了,但对付低空的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导弹、迫击炮、火箭弹等目标,防空炮是重要的装备。

比如军舰防空,除了反导防空导弹外,还有高平两用的主炮,以及用作最后一层防线的近防炮。

陆上的弹炮合一系统也是防空炮的一条出路。

比如俄军的“通古斯卡”弹炮合一自行防空炮,就采用了2门2A38M 30mm高炮来配合其4联装的9M311-M1防空导弹。

虽然萨姆19号称能覆盖15至10000米的距离,但实际作战中这些近防弹对突然迫近的目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乏力。

在高炮的辅助下,通古斯卡的火力覆盖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包揽了0距离到3000米的射界,还能在导弹攻击不凑效的情况下补充射击。

而且这两门30mm高炮还能进行平射,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对地攻击,拓展了通古斯卡的多用性。

在后勤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更容易补充的机炮弹药还能支持装备继续作战。

导弹虽然厉害,但许多导弹存在“发射近界”问题,对于过近的目标无能为力。

在面对超低空目标和快速出现的目标以及电子战威胁时,导弹也存在反应速度不足,容易受干扰等问题,成本也非常高昂。

高炮虽然命中率低,射程近,单发威力较弱,但它们射速快、死角低、反应时间短,能有效补充导弹的弱点。

即便雷达系统失效,炮手依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手动操控,以瞄准器和光电火控操作高炮进行搜索攻击。

必要的时候,它们还可以临时客串步兵战车,辅助坦克和步兵对目标进行集火攻击,汹涌的防空高炮平射起来相当凶残。

类似通古斯卡这样的弹炮合一系统已经形成了装备潮流,如韩国的K-30“飞虎”,美国LAV-AD弹炮箭合一防空系统、俄罗斯“铠甲-S”防空系统,以及国产04(A)式25毫米弹炮系统等等。

除了弹炮结合系统,防空炮还出现了一种奇葩流,如中国的“陆盾-2000”和美国的C-RAM等。简单说的话,这些武器其实就是陆地上的近防炮,把1130和密集阵近防炮从军舰搬地上来了

据称美国的C-RAM可对迫击炮弹和火箭弹进行良好拦截,实验中的成功率高达70%,比还在发展中的激光近防靠谱多了,也比以色列“铁穹”那样拿一堆导弹打蚊子划算多了。

在实际的作战中,这些陆上近防炮可以布置在军营或雷达站等有价值目标周围,即可充当火力骚扰,又能在战时提供最后的近程防御。比如雷达站遭遇反辐射导弹危险时,便可以由这些近防炮顶上去。

即便是非自动化的高炮,也可以通过科学布设的方式,在战场上形成威胁。

比如南斯拉夫遭遇美军轰炸时,许多南联盟的老式高炮便成功拦截了“战斧”巡航导弹。

伊拉克战争那架传说被老农用AK47击落的阿帕奇直升机,其实是直升机群在一个村庄遭到隐藏高炮袭击时受伤坠落的,伊拉克将其宣传为步枪击落。

未来可期的高炮项目也有,比如美军的军用电磁炮项目,其功能开发上就包含天基反导、防空,甚至还能用于反低轨道卫星。

如果未来电磁炮技术真能用于高炮上,那么谁还敢说高炮会被淘汰?

高射炮对现在防空还有效吗?

高射炮现在在整个防空体系中还是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近距离和低空的范围内。

防空导弹系统现在的功能十分强大,已经基本上能够覆盖整个空域,但是在低空超低空的单位内,防空导弹的作战效能还是不如中小口径高炮。中国的自行高射炮,现在把一整套包括雷达火炮综合到一个平台上,使高炮的机动速度达到和坦克部队同步的要求。这样子的代价就是,自行高炮非常贵!一般是一辆自行高炮的价格等于2-3辆主战坦克。

在50米以下的空域一般是大型防空导弹的射击死角,一方面,防空导弹在低空超低空机动困难,还有就是这么低的高度通常都是雷达的盲区,尤其是在武装直升机经常出没的高度,大型防空导弹的雷达很难发现目标。而便携式防空导弹虽然射击的高度正好是覆盖了低空超低空,但是还是缺乏预警手段,当然现在已经是有这种低空警戒雷达了,但是这些低空雷达,都是用一个可以收放的架子,把雷达加高,这样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但是这样子还是发展目标的距离要大大低于飞机在中高空时的距离。瑞士的这种高炮是目前比较优秀的高炮,中国也引进了许可证进行生产。这种舰炮上陆的小口径高炮的作战效果如何很不好说,小口径高炮的射程太近了。

由于探测距离近,所以留给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非常短,而导弹在发射以后还有经过一个调整飞行姿态的过程,在近距离上很可能你的飞行姿态还没有调整好,对方的空地武器就已经到了。

而中小口径高炮反应速度要快于导弹,炮弹打出去就是威胁,而且高射炮在低空都是用高射速发出来一个弹幕,就是用一群炮弹去罩一个目标,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拦截成果的概率,在这里高射炮的作战效果反而要好于防空导弹。

而最近的战争表明,低空超低空突防的次数非常多,所以现在的高炮尤其是小口径高炮的作用还非常重要。

图片来自网络。

高射炮对现在防空还有效吗?

高炮即高射炮,所谓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用于打蚊子自然不成,这是很形象的一个比喻,那么面对隐身飞机作战呢,自然也是打蚊子,一是打不着,二是看不见,三也够不着,四是跟不上,发现不了,射程不够,自然打不着。那么,面对低空飞行的无人机呢?当然是有效的。朝鲜战场,敌机肆虐,有个志愿军战士,违犯禁令,举枪打掉了一架敌机,从此敌机也不再敢低空突袭了。无所用,无所不用,随着战场形势的变换,如果数门高炮齐射的话,在射程之内对天上的目标进行密集射击,谁能说高炮就不能使用呢?它所针对的目标,正是天上低空、低速飞行的直升机和无人机等,正有大的用途。作为野战防空利器,魂舞大漠从没听说,有哪国哪支军队,将高炮退役呢?恰恰相反,并正在有大的发展。下面,我们不妨简单来看个明白。

瑞士高炮传奇。我军双37的技术源头,都知道来自瑞士,而瑞士整合的是德国和荷兰的技术,或说GDF-002集合的是德国和荷兰的技术。把防炮高炮弄成37毫米口径,则为瑞士人的发明,他们在反复琢磨以后,定为这一口径,不得不说,还是别具匠心的。把双35两用舰炮搬上陆地,命为MK-353,射速有了,精度也得到了保证,一经推出,即受到国际的追棒,大有江山一统之势。就是东欧平原的大波同学,全套技术引进换了一个名字叫做“劳拉”,也外销得欢实着呢。好装备,我们自然看得到。

我们多有创造。是好装备都是符合自家作战思想的产物,改进自99式双35,命名为PGZ-09。安装有独立的搜索和跟踪雷达,以及光电火控,都是我们全部国产技术,在试射试用,装备部队多年以后,都证明是有效的。它恐怖的火力,单门战斗射速达到了惊人的每分钟500发。为了精准而高效地对付高空目标对它的威胁,甚至把单兵防空系统也整合了进去,顿时就找到了高大尚的感觉。

高射炮对现在防空还有效吗?

当然有效啊,别看防空导弹牛逼,但是缺点也是有的。比如从锁定到发射时间长;存在低空盲区;容易被干扰;

而这些毛病速射高炮刚好能弥补啊~ 反应快;能够弥补导弹的低空盲区;不存在被干扰

而且拆直升机和导弹也不错,用来平射能打的步兵和轻装甲叫爸爸,超好玩的。你想啊,人家固定翼高空容易被火控雷达锁定,所以会低空避开雷达,这时候高炮快速响应,糊你一脸。

你说这么个上能日飞机,中能和导弹相互弥补,下又是个火力不足拯救者。怎么没效呢,哪怕是遇到坦克,37mm一顿糊脸,各种反应装甲引爆,观瞄损毁,也不是不可能嘛

高射炮对现在防空还有效吗?

当然有效,世界上各国的防御大多分高中低三层,高射炮就是最后的防御基制。

高射炮对现在防空还有效吗?

在现代战争中随着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大增加了航空兵对地攻击的交战距离,很多人认为防空任务只能依靠防空导弹来完成,射程最多只有十来公里的高射炮已经派不上用场了。不可否认,高射炮的确不再是国土防空的核心主力了,但是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很多优点甚至是防空导弹所不能比拟的。

首先高射炮使用成本相对低廉,又不容易受到电磁干扰,是在各种恶劣条件下都可以有效使用的可靠防空手段,更是保卫各类重要目标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次高射炮虽然射程有限,难以直接对高性能现代战机构成威胁,但是对付巡航导弹、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各种空对地导弹/炸弹却是毫无问题,而且部署机动灵活,往往可以出其不意地打对手一个猝不及防。

特别是在低成本打击弹药大行其道的今天,一枚加装卫星制导套件的无动力滑翔炸弹,利用载机的速度高度优势进行投掷,射程可以轻松超过50公里,但是成本不过区区几万美元。如果使用防空导弹实施拦截,一枚同级别射程的中近程防空导弹,造价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攻防双方的性价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在这种情况下高射炮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手段。

因此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大力发展性能先进的新型高射炮,以满足各军种的防空需要。比如中国陆军的PGZ09式自行高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主要用途是伴随快速推进的装甲部队提供防空保护伞。别看它只是一门高射炮,造价却足足相当于三辆99A主战坦克,这是因为它拥有高性能的观瞄系统和火控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弹药系统,将传统高射炮的毁伤效能提高到了极致,绝对是物超所值。

PGZ09式自行高炮采用履带式底盘+双管35毫米速射炮,每分钟射速可达1100发,配备双向驱动双路弹链式供弹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标类型,快速转换弹种、提高命中概率,并且在雷达/红外自动跟踪系统的引导下,发射可以在远距离精准爆炸的AHEAD可编程智能炮弹,有效摧毁各种空中低速/中速目标,大幅提升了中国陆军的野战防空能力。另外中国空军也有一款用于要地防空的利器,那就是移植了海军730近防炮技术的陆盾2000高射炮。

由于不需要过多的考虑机动性能,陆盾2000的整套系统更加庞大,火力当然也更加凶猛,采用8轮驱动的重型越野卡车为底盘,配备7管30毫米旋转速射炮,最高射速为4200发/分,最大射程5公里,面对密集喷射的“金属风暴”,别说亚音速的巡航导弹、空地导弹、无人机,就是2倍音速以上的高速反辐射导弹也照样被撕得粉碎,主要任务是保护机场、雷达站、防空导弹阵地等重要节点目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高射炮还会继续扮演“防空金钟罩”的角色。

作者:刻雨无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