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动力飞机?怎么很少听到核动力飞机?

没听过很正常,核动力飞机早在冷战前期就已经下马了,这东西完全不靠谱。

二战以后,核技术发展的相当之快,除了制造核武器,各种核动力装备也纷纷开始了研发,诞生了核潜艇、核动力航母、核动力军舰等装备,甚至连核动力坦克都有,核飞机当然也不例外。

在20世纪后期各种核灾难发生之前,公众对核事故所造成的危险认识还比较少。当时对这类技术的支持达到了顶峰,火车、汽车都在寻求开发核技术,有的厂商甚至试图开发家用核反应堆,生产核技术玩具。

作为军事对抗的两个超级大国,美苏在此期间都研制过核动力飞机。

其中美国的进度比较靠前,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砸下了10亿美元开发X-6核动力飞机,期望得到一架拥有超高航程,理论上可以无限滞空的飞机。

美国人为此改造了两台通用电气J47发动机,称之为X-39。它通过P-1反应堆提供的热能进行运转,反应堆的堆芯给涡轮内空气加热,代替煤油燃烧室。

同时他们将一架康维尔公司生产的B-36远程轰炸机进行了改造,给它安装了一个机载核反应堆,然后还进行了多次试飞。这架B-36也随之被改名为XB-36H,后来又改成NB-36H,外号“十字军”。

它搭载了一个3兆瓦反应堆,有五名机组人员:飞行员、副驾驶、飞行工程师、两名核工程师,在1955年7月至1957年3月期间,在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上空飞行了47次。

但是,NB-36H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核动力飞行,它的核反应堆只进行先期的运转测试,没有对飞机引擎提供动力。

美国人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放射能的屏蔽问题,它的核反应堆放在机尾的炸弹仓位置,机头的驾驶舱被重新设计,变成了一个重达12吨的,以铅、橡胶组成的球体,连舷窗玻璃都变成了25-30cm厚的铅玻璃(后变成15cm亚克力);机组人员背后则安装了一个隔离水袋。

但由于重量限制,核反应堆的上、下、左、右没有采取任何屏蔽措施,仅在前部安装了铅板。

即便如此,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依然超标,X-6项目为此更换了几个飞行员。

而且研究人员还需要考虑强辐射下飞机仪表的失灵、放射线对机体结构的破坏等问题。

因为无法使用大量的冷却水散热,NB-36H使用了风冷辅助散热设计,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被泵送入反应堆堆芯,然后再流入水-空气热交换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但这种设计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它无法让飞机长时间的、安全的运转。

更要命的是,人们意识到如果这种飞机坠毁在地面,它将带来巨大的放射性污染。

假如它在战时坠毁于己方机场,那么整个机场都不需要继续战斗了。更可怕的是,如果它们遭遇敌军的轰炸,那么造成的后果比炸毁100架普通的轰炸机还可怕。

后来因为喷气式发动机和导弹技术的进步,美国对核动力轰炸机也不再青睐。美国人不想再砸钱研究一个核动力喷气式发动机,远程导弹也是远比轰炸机靠谱的东西。

就这样,NB-36H给砍了。

1964年,康维尔公司又放出了一个NX-2核动力飞机项目,它有一个很新潮的造型,据说1磅核燃料能让它飞行24小时或者飞出2.2万千米,而且它还要靠核动力飞出每小时500到600英里的高速。

它的发动机在当时拥有两种方案:

1.通过电能将空气直接吸入反应堆芯附近加热,然后用管道喷出去,推动飞机前进。

2.用液态金属替代冷却水,让它们从堆芯循环到散热器上,然后加热空气间接转化为推力。

这架飞机当然也完蛋了,这两个发动机完全不靠谱,前者会带来污染,后者过度复杂,再说哪里可以找到能够承受3000华氏温度的材料。

而且康维尔依然没解决B-36H上的放射线屏蔽问题,他们能提出的方法仍旧是用铅抵挡伽马射线,用硼酸盐溶液阻挡中子。

虽然飞机没造出来,但工程师做了件有贡献的事,他们测算出了NX-2如果坠毁,将会带来的危险情况。

在阳光明媚,微风习习的日子,危险会小一些。

距坠机地2000到3000英尺(约900米)外没有严重危险。

距坠机地1英里外(约1600米),不会因为辐射产生暂时性的辐射病。

如果是恶劣的狂风坏天气,危险就大了。

顺风35英里(约56公里)内的人会受到“最大允许暴露剂量”,它们可能会集中污染一小块狭窄的区域。

只要反应堆屏蔽层保持完好,不发生堆芯熔毁和蒸发,事情就不算严重。

诺斯罗普和波音在后面又搞了个其它的核动力飞机项目,但他们并没有比康维尔公司做的更好,于是没了下文。

苏联曾经也对核飞机项目给予厚望,他们在1955年基于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设计了自己的核动力飞机,1961年完成首飞,这架苏联核飞机被称为“图-95LAL”,它预计会发展成名为图-119的核轰炸机。

1955年8月12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指令,命令轰炸机相关设计局联合起来研究核飞机。图波列夫和米亚西舍夫设计局负责开发机体,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留里卡设计局则负责发动机开发,可谓众星云集强强联合。

苏联也准备搞个核热动力的循环式发动机,与美国人的思路完全一样。反正烧煤油也是烧,把核热导入进去也是烧。

所以,苏联一上马就是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冲压喷气发动机以及涡桨发动机,甚至连油-核混动的核辅助发动机都准备尝试。

图波列夫方面为此设计出了图-119的机体,在此之前,实验依靠一架图-95M的机体进行核反应堆实验,实验内容也几乎与美国人一模一样。

他们将小型反应堆装进了图-95的炸弹仓,然后在1961年完成了首飞,整个测试一共进行了40多次,从1961绵延到1969年。

然而,苏联人遇到的问题还是与美国人一样,大部分的实验都是在反应堆关闭的情况下进行的,人们将大批的精力花在检查辐射屏蔽能力上,而且试用了大量的屏蔽材料。

实验的东西有液态钠、镉、石蜡、氧化铍、钢板等等,效果一般。苏联人后来硬性的推动了图-119的深入设计工作。但同美国一样,在清醒的认识到核事故后果后,雷达、弹道导弹、喷气式发动机迅速灭亡了这个核飞机技术,1969年整个项目停止。

按照残留的描述资料,图-119是图95的改进型,它由涡桨发动机和核能发动机共同提供动力。两台N.D.Kuznetsov NK-14A核发动机在内,两台N.D.Kuznetsov NK-1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在外,NK-14A的热能由机身内的反应堆提供。

图波列夫曾经希望图-119能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首飞,然后在80年代完成技术实用化,全都成了泡影。

什么是核动力飞机?怎么很少听到核动力飞机?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有句老话咋说的?屎壳郎不滚粪球,滚钢球,要的就是这疯狂劲。您没听说过核动力飞机,是您孤陋寡闻了。

这玩意上个世纪就有了,那家伙嘎嘎的搁天上飞。

那么现在咋就没听说过这玩意呢?

您听俺给大家伙细细的聊上一聊。

他是这么回事。核动力他有这么一个好处,整上一口核燃料,不到一斤,这家伙得劲,一口气憋着绕着地球咔咔的飞,八十圈这都不带停下来倒腾这口气的。

好东西吧!所以在冷战那会,首先想到要整这么一架飞机的是美国人。

后来苏联人也不知道打哪听说这消息了,也着手准备弄一个。

所以这么算下来搞核动力飞机的其实就两家,一曰美国,二曰苏联。

而他们走的路子基本上都差不多,只是在细节上有那么点出入而已。

这路子一共有两条。

第一条比较科幻,整点液体金属,您比方说水银或者各种人工合成的合金金属,弄一壳把这核反应堆的堆芯给包裹起来。

反应堆一反应就发热,这热度直接就把这液体金属给整发烫了,哎,您在让一股子空气打这上边通过,一波带过去这空气就被整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直接送到涡轮里头可劲的吹。

“啵!”的一家伙飞机的屁股就变成了蓝汪汪的,被推着往前飞了。

但这手段有一毛病,他有核污染,你说气人不气人。毕竟他这空气是打这液态金属上吹过去的,这一准就带着核污染。

所以美国人就给这飞机弄了两套点火方式,这飞机要起飞或者降落依然用燃油发动机搞定,在天上飞就切换成核动力。

当时俺看到这里,脑壳就产生了一个个的蚊香,俺就整不明白,这美国人也太骚气了,地面的基地是他们家的,难道天空是别人家的,污染就污染了?

见你个大头鬼!

第二种就保险一点,空气不进入到堆芯,用一个热交换器把热量带出来加热空气。

咱也不知道美国人最终使用的那个套路。

总之这玩意设计完毕之后,他们就准备打在飞机上开始试验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核动力他有核污染,飞机你别说战斗机啦,他就算是运输机,那空间就指头点大,这机组成员咋防御不被辐射一家伙,核辐射啊,这可要命啊!”

这事美国人也考虑到了,你比方说把这反应堆直接怼到飞机屁股上,然后中间隔一大水箱,用水来阻隔这个核辐射,然后把这些个东西再塞到一个铅和钢整的防护罩里头,这个防护罩厚度有十厘米。

您感觉咋样?是不是特别踏实?

呵呵,踏实算是扯淡,因为核动力飞机一旦开始飞行,这家伙不是一两天就能落下来的,就这时间段里,天天搂着一个核动力装置,你踏实,要俺在这里呆着,俺一准会疯了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伙很少听过核动力飞机的原因,因为人们总是担心这家伙玩不好,把自己给辐射了,这可是一辈子的事。

别的不说,海里头的军舰,大家伙听说过核动力航母,但您听说过核动力邮轮吗?

没有吧!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是有核动力邮轮的,但生产出来之后,世界各地的港口压根就不让这货靠岸,原因是怕核辐射污染,直接就整瘸了,没有生存的市场,后来这些个核动力邮轮,全部改回去了。

那么核动力飞机他也是一样的结果。

当然美国人这个时间点可没有想那么多,还是坚持进行了实验。

航速和航程都表现的不错。

在每次实验的时候,美国人都会整一架C97运输机,拉上满满的一飞机士兵给这核动力飞机护航。

为嘛这么干?是担心有人打下来吗?

不,他们担心的是这货一不小心停机,掉下来怎么办?这些个士兵就是预备核动力飞机掉下来,他们再跳下去维护现场的。

说好听的这是核动力飞机,说不好听的这就是一颗核炸弹啊!

说真的这飞机算是成功了,但飞机在搁置了几个月之后,就被拆掉了,而且连项目也封存了。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核污染没法解决,一个是飞行人员的辐射,另一个就是飞机一旦出事,这玩意真就是个核炸弹,就没法解决。

而且美国人在这个时间点上拥有了洲际弹道导弹,这玩意显然要比什么核动力飞机要来的爽快。

既然已经有了替代品,所以核动力飞机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也就被美国人丢进了垃圾桶,倒掉了。

而苏联人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这个项目被封存起来了。

那么这事是不是到此就打住了呢?

咋说呢?您想的太天真了,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因为利益而被重新提起来的事。

核动力飞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省燃油啊,而飞机最被资本家诟病的地方,飞一趟就要消耗不少的燃油,而且这些个燃油都是轮吨算的,他们感觉成本太高。

所以进入这个世纪,核动力飞机又被提了出来。

说什么核动力飞机清洁,他不排放二氧化碳什么的。

要俺说,你想想这飞机万一要掉下来,怎么算?咣叽一下,这一不小心就是一朵小个的蘑菇云,谁受的了这个?

您也别和俺说什么?飞机很安全,比坐火车都安全。俺是不听你那弯弯绕,好么近二年这家伙掉下来可不是一次两次了,摔一次就是100%的死亡率,这要是来个核动力,你飞机上的人就不说了,毕竟都死了辐射一下下的也就那样了,但地面上的人没招你没惹你凭啥吃这挂劳?

虽然俺这辈子到现在就做了两次飞机,但俺还是不愿意看到什么核动力飞机的。

而现在提出这想法的是英国的一帮子科学家。据说还推出了一个叫什么闪光猎鹰的客机,外壳就像游戏里头的飞船,能坐二百五十个人。

您瞧瞧这数字,俺都感觉脑壳疼。

当然这飞机的原型机还是没有的,只是一个幻想,需要钱来注入的同时,还得让各个国家点头才成。

毕竟这么大一颗东西搁头上飞,谁的心里都有阴影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什么是核动力飞机?怎么很少听到核动力飞机?

平时我们经常听说核动力航母、核动力飞机,还有核动力巡洋舰。核动力让航母和潜艇具有了几乎无限的续航力,那么能不能生产一款核动力飞机,让其也具备无限的滞空能力呢?这恐怕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核动力飞机不是没有,冷战时期的美国、苏联都搞过,只是后来都下马了,想想核动力飞机的每次试飞,无论是机组 还是地面指挥人员那都是战战兢兢,如果飞机故障掉下来那可就是掉下来一颗核弹啊,这后果想想有多严重?下面我们就来讲讲冷战时期的核动力飞机

美国的核动力试验轰炸机 NB-36H

疯狂的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想研发一款核动力战略轰炸机,这样就获得了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和作战半径,可以不间断的在天上战备值班,一旦双方爆发战争就直接杀到大洋彼岸实施核轰炸。美国试验是用一架B36轰炸机改装而来,代号NB-36H;而苏联则是用图95改装,叫做95LAL。

核动力航空发动机的原理就是将原来涡轮发动机中间的燃烧室部分替换成核反应堆来产生能量,美国人用这个能量来加热空气让其膨胀推出去产生推力,而俄罗斯则用核动力产生的能量推动螺旋桨产生动力。核动力加热空气的方式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将空气直接经过核反应堆进行加热膨胀,这个方式结构比较简单,但喷出的气体带有核辐射;另一种就是中间加热,也就是要用一个热交换器,核反应堆加热这个交换器,再由热交换器去加热空气,这样尾气不会被反应堆污染,可结构变得更复杂,增重非常大,因此研发进度缓慢,一直到核动力飞机下马了还没有完成。所以美苏两国的核动力飞机采用的都是第一种方式。

解决核动力后,另一大问题就是飞机自身防核辐射的问题,试想一下飞机里面有一个核反应堆,高强度的核辐射无论飞行员还是机载设备也都受不了,怎么办呢?美苏两国都采用了双重的防护,比如以美国NB-36H为例,第一将核反应堆做一个防辐射的罩子将其包起来,第二飞行员的座舱和机载设备等也要做隔离处理,其反应堆与座舱之间隔着1个10厘米厚度的铅隔离层,整个座舱还由铅和橡胶包裹,风挡玻璃高达30厘米厚,整个座舱重也达到了11吨。而苏联的图95LAL也做了类似的处理,可没有美国人做得好,因此机组人员多多少少有出现了辐射病的症状。

苏联图95LAL装在炸弹舱位置

在解决了核动力和防辐射以后,美苏两国的核动力飞机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进行了密集试飞。1955年9月17日,人类第一架搭载核反应堆的飞机NB-36H升空完成首飞,在1955~1957年间,NB-36H一共完成了47次安全试飞,飞行时长215小时,其中ASTR核反应堆开启时间为89小时,但从来没有真正用反应堆驱动过发动机。前期试飞工作验证了核反应堆持续运转以及防护测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也证明了核动力飞机是可行的。苏联人的图95LAL虽然比美国进度慢了一点,但很快也进入了密集试飞,与美国类似,苏联人也是在空中启动了核反应堆,但图95LAL同样也没有真正进行核动力飞行的可靠机载。

当然之后的事情相比大家都知道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动力飞机相继下马,下马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核动力飞机就像一颗在天上飞行的核弹,如果服役更是会搭载核炸弹执行战备值班,可一旦飞机故障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即使在试飞阶段的时候,每一次起飞无论是机组成员还是地面人员都是战战兢兢,如果飞机掉下来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核辐射,虽然没有核弹那么夸张,那也绝对是一颗巨大的脏弹,因此美国人在试飞的时候后边都会跟着1架载着空降兵的运输机,一旦核飞机出事掉下去,空降兵就会立刻跳伞,在地面建立隔离带防止无关人员闯入,而这些士兵基本都会因为核辐射而死亡。另外即使核动力飞机成功服役,也会成为敌人第一攻击目标,一旦被炸毁在机场,后果恐怕比被炸毁100架战略轰炸机还严重。因此核动力飞机刚试飞,大部分的美国人都对其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尤其是受到了军事专家们的质疑。第二刚兴起的洲际弹道导弹改变了原本的战争模式,只要在家按一下发射按钮,就能轻松实现核打击,兴师动众的飞到敌方领空上空投核弹显得没有必要了,因此真正依靠核能提供动力的X-6试验项目于1961年终止,苏联的核动力飞机也相继被终止。

什么是核动力飞机?怎么很少听到核动力飞机?

核动力飞机这个研究课题在苏联和美国冷战时期还真的开展并实践过。

当时世界格局是美苏争霸,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霸主地位,在一切可以对抗的领域展开争夺,制空权和核打击能力当然亦不例外。

于是就有人提出把制空权和核打击能力结合起来,颜研制出核动力战略轰炸机,可以保证轰炸机携带核武器长时间在空中飞行,从而形成绝对的空中核威慑能力。

当然,设想是很美好的,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美国和苏联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该项研发,都力争想要在对方前面完成核动力飞机试飞并尽快投入部队装备。但是双方都在一个相同的问题上碰壁了:

那就是如何避免飞机乘员免于遭受核辐射以及如何解决飞机飞行安全性问题,要知道当时人都刚刚见识了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的威力,不解决上述问题,核动力飞机是无法投入使用的。

不久的后来,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核动力飞机的作用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美苏两国很快取消了核动力飞机研制计划,并转入洲际导弹的研发竞赛。

核动力飞机就这样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来看我][来看我]

我是皇铘,请多多关注哟[来看我][来看我]!

什么是核动力飞机?怎么很少听到核动力飞机?

有啊。前苏联干过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