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德军包含了党卫军,但不是所有的德军都叫党卫军,这是需要区分的。
二战时期的德军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叫“国防军”(Wehrmacht),即德国政府的正规常备军,是属于国家的,接受国防部指挥的军队,他们是1935年希特勒改组旧德军建制设立的。
国防军的主要打扮是墨绿色军装,徽章和识别方式、制服体系与党卫军有很大的区别。
另一部分叫“武装党卫军”(Waffen-SS),他们并不是德国国家的军队,而是纳粹党的私军,即所谓的“SS”。
党卫军有黑色的制服、黑色的领章和SS标识,这里就不具体细讲太多了,如果实在认不来他们的制服、徽章特征,可以看袖口,SS袖口有部队名称条。
由于希特勒上台后,将德国改组成了法西斯专政的纳粹党独裁国家,所以武装党卫军也获得了国防拨款,可以吃国家财政的饭。
按照希特勒为自己所塑造的权力,第三帝国元首为国防军最高统帅,而且在宣誓誓言上,将效忠国家改成了“效忠阿道夫·希特勒元首”。
但国防军本身继承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德军,这支部队可以一直追溯到普鲁士时代,大佬多,势力多,关系盘根错节,既有积年的军棍世家,也有容克贵族的山头。
比如希特勒的前任和竞选对手,魏玛共和国的总统兴登堡,他就是个一战的大英雄,东西两线指挥官,也是容克贵族。如果兴登堡没死那么早,希特勒是断不可能那么嚣张的。
希特勒对国防军一向嗤之以鼻,双方虽然互相利用,但也爆发过许多矛盾。
希特勒就曾经说过:将军们是人民的败类,只是在军校多待了几年而已,而他们只在那里学会了如何用刀叉吃饭……应该学斯大林,把高级军官都处死。
国防军的对抗、玩忽职守、叛变、小动作也特别多,甚至后来还发生了史陶芬伯格用炸药包刺杀希特勒的事件,差点把元首吓尿。
所以,纳粹党通过武装党卫队建立了成规模的武装党卫军,为了保证SS部队快速成型,纳粹党从国防军中调集和煽动了许多人,他们成为武装党卫军的中坚。
最开始的党卫队只是希特勒的警卫人员,许多人跟随希特勒多年,深得其信任,这些警卫被称为“警卫旗队”。
希特勒上台后,依靠特务政治对社会进行渗透,在1934年建立了盖世太保机构,很快控制了警察机关,开始了一段血腥的独裁式统治。
在此期间,党卫队人员成为了盖世太保的最直接领导者,许多盖世太保干脆就是党卫队自己任职的。
不明白这层关系的,可以参考我国明朝的东厂和警衣卫制度,党卫队基本就是又当东厂又当警衣卫的“保龙一族”。
之后德国进入了法西斯政权的发展快车道,党卫队开始扩编成军,希特勒将对自己狂热信仰的青年大批的忽悠进党卫军中,再从国防军里拉来大批的军官、高阶士兵充当骨架,吹气球似的拉起了SS的百万大军。
武装党卫军由于是元首心腹,所以得到了非常优厚的政策倾斜,他们可以得到最新、最好的装备,补充进最健康、素质最高的青年,得到最快最好的补给。
甚至有的部队因为平均年龄略小,希特勒为了“关爱孩子”,把补给中的香烟给掐了,统统换成了奶糖。还有的党卫军会成建制的收到“元首的小礼物”,通常是一些不值钱但很有纪念意义的小玩意儿,甚至连异族的“弯刀”师都收到过礼物。
对希特勒而言,这些武装党卫军就是德国的未来,是德国最有出息的青年,是与暮气沉沉的国防军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他看到党卫军时表情都不一样。
武装党卫军的表现也无愧于元首的栽培,他们在波兰战役的时候表现的还很一般,但随着战争的扩大,这些人迅速进化成德军中最凶残狠厉的部队。
有些SS部队的名称非常如雷贯耳,比如“帝国师”、“警卫旗队”、“骷髅师”、“维京师”等,如果你想做个德吹,那么必须去了解SS们的战绩。
比如坦克王牌魏特曼,35年时他还是国防军19步兵团的军士,因为信仰纳粹,所以在1936年接受了“挖脚”,退伍后进入了武装党卫军,接受了对方突击炮的培训并顺利成为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的突击炮指挥官。1942年这个师获得了虎式坦克并转为装甲师,即后来不少人挂在嘴上的“党卫军第一装甲师”。
(顺便说一句,威特曼的坟头盖儿在法国让人给撬了)
又比如警卫旗队装甲师的指挥官约瑟夫·迪特里希,他在一战时不过是个坦克炮手,后成为希特勒的贴身保镖,党证编号1177,虽然文化水平差却深得希特勒的信任,之后迅速成长为一名虎将。
除了德国人以外,武装党卫军还有许多“外国人”。比如法国人组成的“查理曼大帝”师,穆斯林组成的“弯刀”师,立陶宛人组成的“雷德兰第1”师,意大利人组成的“意大利”师,荷兰人组成的“尼德兰”师,阿尔巴尼亚人组成的“斯堪培德”师,以及俄罗斯人组成的“俄罗斯解放军”师和“卡明斯基”师,一多半的构成都是非德国人。
这些人有的忠诚度还挺高,比如法国的查理曼大帝师,硬是跟着德国人东征西讨打到最后,一部分人西逃后投降了盟军,一部分则撤入柏林,硬是与德国人一起,在国会大厦里与苏联红军拼到了最后。
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国防军是国防军,党卫军是党卫军,两者一个是德国政府的军队,代表德国这个国家、一个是希特勒的私产,代表的是希特勒个人。理论上国防军归国防部,党卫军归内政部,二者没有任何隶属、指挥关系,完全独立的体系。当然他们最后都是由希特勒指挥。
希特勒借着纳粹党对议会的垄断,取消了总统这个职位,将总统和总理的权利合二为一称作“元首”,并自任第一任“元首”。1935年10月后,将一战后的德国军队正式定名“德国国防军”,隶属于国防部训练和管辖,作为代表整个德国的对外武装力量,体制结构上是效忠德国政府,并修改国防军的誓言:“我在上帝面前庄严宣誓,将毫无保留地服从阿道夫·希特勒——帝国元首、国防军最高统帅的命令,并以一个英勇军人的名义信守誓言,乃至牺牲在所不惜”。
由于国防军里有占很大部分的传统普鲁士贵族军官,在实际操作管理中,国防军虽然效忠希特勒,但并不都一定认同纳粹的主张,也有部分军官看不起希特勒是平民出身,假如希特勒与其贵族利益有冲突,依旧会干掉希特勒,这就是为什么1944年国防军将领施陶芬贝格小组会刺杀希特勒。‘
党卫军是希特勒在当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组建的,最初只不过是一二百人的私人武装,直接听命于希特勒,之后逐步扩充壮大,专职保护纳粹党高官,党卫军从成立之后不断武装化、扩大化。恶魔希姆莱兼任德国内政部长后使其得到快速发展。从柏林大本营警卫队到希特勒警卫分队再到党卫军第1师,直至到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完全完成了军事化。武装党卫军绝对服从希特勒的命令,以忠心耿耿著称,在战场上更是以作战勇猛而闻名,因此经常被派到最关键的战场担负最艰巨的任务,成为德国最精锐最彪悍的王牌部队。
1940年后,党卫军急剧扩张,几年的时间总兵力发展到120多万人,约45个师,能打仗的部队主要有元首旗队师、帝国师、骷髅师、维京师等。党卫军隶属于纳粹党,只听命于希特勒,相当于御林军,不受除希特勒以外的任何人控制,为希特勒登上元首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标志是“骷髅”和党卫军字母缩写SS,但从训练、兵源、作战素养和战斗能力上总体要弱于国防军,进入1945年后,随着纳粹德国的败亡,党卫队也随之烟消云散。
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题主您这简直就是二饼非要碰个八万,这问的可就斜对眼了。德军他在内部就分俩股,一个是您说的这党卫军,另一个说的德国人的国防军。
这俩股人虽然都是德军,但那就是一条裤子的两个洞一样,是分叉的,这俩股人在相当程度上是相互敌视的,没想到吧!
为了把这事整明白了,咱就捋捋嘛是国防军,嘛是党卫军。
德国国防军这股人大家伙一瞅就明白,这就是一支效忠于国家的军队,不是私人的更加不是任何派系的。
德国国防军根子上是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意志帝国的军队。
大家伙都知道结果,这波德国军队让人家英国法国外加美国人联合起来,揍了个鼻青脸肿,稀里哗啦的就这么败了。
这不,你都失败了,就没有必要保留那多的军队,所以这个时间点上的德国士兵就被解除了武装,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没怎么难为这些士兵。
这些士兵要么一个人,要么结成一个小团体回德国。
回去之后,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还不要他们,所以这帮人就组成了一种半军事的民间组织,参与一些个德国政府没法出面完成的事。
您比方说镇压一些闹事的,或者边境上有嘛事了,他们都赶过去解决,其实跟一般国家的军队也差不多,就是德国政府不承认而已。
当年波兰蹲在但泽走廊想要步步蚕食德国人的领土,这波人也参与了和波兰人的战斗。
德国人的政府一瞅这也不是个事,于是在1919年的时候,就又重新组建了军队。
什么临时陆军,临时海军归拢到一块对外宣称临时国防军,陆军就整了四十万,说是过渡性的军队。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不对呀,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只允许德国人有十万军队,这数可不对?”
是不对,因为这时间点上凡尔赛条约还没有签呢?到了1921年,德国人把这条约嘎嘎的签了,军队确实是十万人,这军队又改了名叫防卫军。
这个数字,这个名在此后的十二年之间就没有变动过,后来这不希特勒就上台了吗?
这家伙就悄悄的干活,开始扩充这支军队,顺道把这防卫军改成了国防军。
就这路子跟近代日本一个德性,二战日本战败,他那军事组织叫武装警察预备队,就这还是在朝鲜战争时逮住机会发展出来的,之前就不让他有军事组织,到了1954悄么兮的改成了现在的自卫队。
人虽然是同一波人,名字变了意义就不同了,现在日本人又开始折腾海外派兵的事,这家伙一定要盯紧了,指不定啥时候就又龇开牙咬人了。
咱接着说德国人的国防军,希特勒是军队有了,名字也改了,这才开始了对外进行侵略。先是莱茵非武装区,接着是西班牙内战,跟着就去踹奥地利,在欧洲强国和美国人的默许下,最终变成了全球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就是德国国防军的来历。
这期间当国防部部长的布隆伯格对这支军队进行了政治化改革,过去士兵入伍是向宪法宣誓负责,他这么一改就变成了向德意志帝国三军领袖负责,这不就是希特勒吗?
在这事上很多本来就是传统的德国军人世家,对这事就看不惯,历史上谋求刺杀希特勒的人德国军人,都是出自于德国国防军这嘎达。
德国党卫军说的直白一点,这货是德国纳粹党的军事组织,他直接维护的纳粹党的利益,他不对国家负责。
所以党卫军是有很多外籍士兵的。
您要是看他的职责,他其实和警察部队很类似,负责监视,拷问,侦查等等这一系列的事务。
希特勒之所以能上台,这些个党卫军还是功不可没的!
只不过当时的德国执政党是纳粹党,所以他们就把党卫军的职能给扩大了,变成了一支真正的军队。
而德国有嘛好武器,好装备都是优先补充到这块的。
这也是党卫军和国防军相互不对付的一个根子上的问题。党卫军能够参与到国防军一些事物当中,他必须经过国防军认可,他是一个准军事部门,这才能够进入到军队体系的。
所以这俩股人是这么个关系,可一进去了,他俩就成了平级,甚至于有的时候,党卫军还压着国防军一头。
现在大家伙应该明白,他俩的区别了。党卫军一水的纳粹党,但国防军只有一部分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二战结束后,要对德国军人进行审批,有很大一块没事,这部分没事的都是来自于国防军。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我头上有“SS”盔,我身穿黑制服,我是一个党卫军啊,党卫军,我比那国防军还牛逼啊,牛逼......
二战时,德国的国防军才是属于他们的正规军,党卫军只是属于纳粹党的部队,可是德军常常被称为党卫军,那是党卫军太猛所造成的结果,国防军被党卫军喧宾夺主了。
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领导人后,他开始四处传播他的纳粹文化和精神,但是经常受到政府部门的镇压,于是他决定组建一支专门负责“动手”的队伍。希特勒的这支负责“动手”的队伍起先名为“体育运动队”,后来改名为“冲锋队”,到希特勒上台的时候,这支队伍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万人。
队伍庞大的冲锋队为希特勒的上台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整个队伍的人员太杂乱了,于是1925年11月的时候,希特勒从冲锋队内挑选出精英,组建成了党卫军。党卫军最初招收士兵的标准很有意思,希特勒要求必须是金发碧眼,且身高不能低于一米八,这使得一个个穿着黑色制服和黑皮靴的党卫军士兵看着特别威武。当然,党卫军的士兵不只是好看的“花瓶”,他们的装备补给得到希特勒的特别照顾,他们的作战能力非常强,这也是别国把党卫军当成德国正规军的主要原因。
党卫军的部队整体实力很强,即便是年轻小的青年也是狠角色,小看他们必定吃亏。希特勒野心勃勃,德国的孩子从小就要偷偷接受军事训练,希特勒的党卫军中就有一支平均年龄只有十八岁的“第十二希特勒青年师”,别看这支青年军每天的补给是牛奶和糖果,他们的作战能力之强让盟军大吃一惊。
1944年6月6日,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巨大的炮火声震惊百里,希特勒青年师在卡昂听到炮火声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被吓住,反而一个个兴奋地整军待发。盟军士兵看到希特勒年青师那一张张幼稚的脸,他们恨不得跑过去捏着小家伙们的脸,然后让孩子们回家玩去。可是,双方一交手,盟军士兵发现希特勒青年师的小家伙们强得有点过了,一个个打起仗来不要命,连身上绑着炸药朝盟军坦克扑去这样的事情也敢干。
年龄最小的希特勒青年师的战斗力都这样强悍,其他的党卫军也就不用说了,他们的强大不仅得到盟军的肯定,也得到德国正规军将领们的肯定,曼施坦因就在自己的回忆录内对第四装甲军的党卫军“骷髅师”赞不绝口。
党卫军之所以强大,这个不仅和他们挑选人的标准高有关系,还和希特勒的偏袒有关系。德国的国防军是国家的部队,而党卫军属于纳粹党,是希特勒自己的部队,希特勒野心大,同时他又怕德国有人反对他,于是他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党卫军得到优质的装备,这样他的位置才能坐得更安稳些,党卫军也因此武器配置比国防军往往要好一点。
党卫军建立的目的是保护纳粹党的高层,简单点说就是保护希特勒的纳粹政权,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把这些党卫军编入国防军内,让他们和国防军一起作战,他们以强大的战斗力成为德军的精锐部队,于是他们被当成了德军的“主体”。当然,德国的国防军和党卫军一同作战,他们的目标都是在维护希特勒,这也是人们会把二战时的德军全称为党卫军的原因之一。
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党卫军≠德军,二战时期的德军包含国防军和党卫军两部分。
国防军属于国家军队,党卫军正如同名字一般,隶属于纳粹政党,甚至可以说是希特勒的私人武装。除此之外,两者间其他的区别还有不少:
1.军装不一样,国防军帽子上是德国军徽,党卫军则是骷髅标志;
2.人员构成不一样,党卫军为纯种的雅利安人,日常礼节使用纳粹礼,国防军则较为混杂,行德国军礼;
3.任务不一样,国防军主要负责国家安全,党卫军最初只是党魁卫队和打击政敌的工具;
4.规模不一样,国防军涵盖海陆空三军(一战结束,空军被解散,1935年由戈林重建)规模较大,党卫军在希姆莱时期则规模较小。
不过,这一切到了后来的区分就没那么明确了:
党卫军的规模不断扩大,最多时达到50万,也编入国防军参与作战任务;希特勒威望提高,纳粹礼在全军通行……
这一切就造成了一个常识上的混淆,将德军统称为党卫军。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党卫军还是国防军,他们都给各国人民带来深刻灾难。
让我们牢记苦难,拥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战时的德军,为什么称为党卫军?
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是分为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关于党卫军,我认为有必要把党卫军如何建立的,要有一个清晰分析,不能把德国所有的军队都称之为党卫军!
希特勒在政变失败后坐了六个月的监狱,是被保释出狱的。
虽然德国在魏玛政府的统治下实现经济复兴,对希特勒组建的国社党宣扬的极右翼理念有很大的冲击,但在希特勒的经营下,国社党的势力仍然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1925年年底的党员人数不过3.1万人,次年便发展到5.5万人,1927年则有望突破8万人!
而在党内机构的建立上,希特勒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
全国被他划分为34个区,每个区都有他任命的一个区领袖,另外还有奥地利、但泽、萨尔、苏台德等德意志民族占主体地位的7个国外区。
每个区又分为各城市下的分区,每个分区则又进一步分为街道支部和小组。
如此便可面向包括德国各地在内的整个德语世界,传达来自国社党中央的宣传声音。
对于那些心向国社党的孩童和妇女,也有如《德国少年队》、《国社党妇女会》等组织吸纳他们进入。
学生、教员、公务员、医师、律师、法官都各有自己的组织,还有一个纳粹文化联盟来吸引知识分子和艺术家。
除此之外,冲锋队的改组行动也顺利完成了,其任务是保护国社党举行的集会,捣乱其它政党的集会,和一般的恫吓那些反对希特勒的人。
而此刻它的人数竟然达到了惊人的2万之巨。这个以褐色衣衫作为代表性标识的组织,毫无疑问的是由一帮流氓地痞、无业混混组成的乌合之众,其头子恩斯特.罗姆乃是臭名远扬的有相公癖的人,在国社党内的人缘关系也不好。
由于冲锋队实在不能登大雅之堂,希特勒才又组建了一支可靠的武装团体一党卫队,身着黑色服装的成员都是金发碧眼的高大青年,他们被要求宣誓效忠于希特勒本人!国社党的宣传理念已经到了混淆黑白的地步,那么亡对青少年的集中管控,也就顺理成章的被广大德国父母所接受了。党卫军的成员大多是退伍军官和狂热的年轻青年!
党卫队,德语:Schutzstaffel,为德文Schutz(护卫、防护、亲卫)与德文Staffel(团队、编群、队伍)的组合词,英文普遍简称为SS,而队徽,就是两通闪电,和S类似!党卫队,本来是专为希特勒设立的个人随护团,从冲锋队独立出来之后,主要是保护党内所有高官、反刺杀情报收集、政风监督等等。是纳粹党自身的宪兵单位!
希姆莱担任了德国内政部长,成立国家安全局,党卫队更成为德国实质上的国家公安单位,进一步为谍大皮(监视)收容的治安组织。
历史上,党卫队成立了特别机动部队,逐步扩大,一直到了38年的时候,才正式地被接受。国防军是德国的武装力量!而武装党卫队则是希特勒的元首精锐军队,武装党卫队的称号,是在1939年才开始启用的。武装党卫队大致分为两个部分,那就是武装党卫队与下属党卫队了。
武装党卫队是党卫队的武装力量!下属党卫队则负责党卫队绝大多数的行政管理事物,并同时具有党卫队警察职能!历史上的德国军队组成,已经给读者一个详细的说明。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