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火炮能不能让弹壳一起飞出,爆炸时可增加弹片杀伤力?

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未来火炮肯定不会采用这种设计。

首先需要了解到,火炮炮弹是分为两部分的,即“战斗部”和“发射药筒”。

有的炮弹是整装的,弹头与发射药筒装在一起,就像一颗超大号的子弹,塞进炮膛内就可打出去。

有的炮弹是分装的,弹头是弹头,发射药是发射药,人们抬不起太大的炮弹,便只能这样分开装填,而且分装的发射药还能根据需要进行增减组合,控制火炮的战术性能。

整装弹药也分为金属药筒和可燃药筒,前者打完后会退出弹壳,而后者打完就啥都不剩了,或者仅剩个金属底面。

分装炮弹就更不存在问题了,药包本身就是可燃性的,打完一样啥都不剩。

所以呢,题主所说的问题其实从基本概念上就已经歪了。

火炮发射并非一个逐步的推进过程,发射药早在炮膛内就已经完全爆炸,它的化学能变成推动弹头的力量,一路将弹头送出炮管。

然后,发射药的作用便结束了,剩余的燃气部分被炮口制退器引导向两边,与冲出去的那部分一起组成炮口焰。

让发射药筒跟着弹头跑,不仅原理上不科学,还会增加炮弹质量,增加发射难度,降低弹丸的飞行能力和弹道性能。

按题主的思想,那好比让人扔石头时,连手也一起飞出去,因为这样石头会更重,砸人更疼。

只有火箭和导弹才会把推进剂装在壳体内,一边往前飞行,一边消耗推进剂,以此来获得不断的加速度。

而且火箭炮就是那么做的,它们的燃料本就带有强化威力的功能,只要还有剩余燃料,必定让地面化出更大的火海。

问题是,很多火箭弹其实做不到这点,火箭燃料的消耗速度超出人们想象,往往在加速过程中燃料就已经耗空了。

导弹保留燃料的目的,则是为了维持机动变向能力,不然怎么叫导弹?

所以,未来不会这样发展的,炮弹的性质决定了一切,如果为了增加威力,那不如增大装药或使用更大口径的炮弹。

未来火炮能不能让弹壳一起飞出,爆炸时可增加弹片杀伤力?

通俗地讲,火炮的炮弹由弹头和弹壳组成。弹头,实际上指的是战斗部,也就是通过爆炸产生的热能、冲击波及弹片杀伤敌人或摧毁固定目标的部位;弹壳,则指的是药筒,用来容纳发射药,主要作用是通过底火引信引燃发射药,在炮膛内形成充分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弹头滑出身管、飞向目标。

未来火炮无论怎样发展,只要发射原理不变,能够飞出炮口的,就只能是作为战斗部的弹头,而不可能包括弹壳。因为弹壳是装有发射药的药筒,无论是可燃式药筒,还是分装式药筒,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承载发射药在炮膛内完成燃烧化学反应,只会在火药气体的高温及压力作用下,或者化为灰烬,或者完成后坐、退出炮膛。

因此,弹壳是不可能飞出炮口的。要想增加弹片杀伤力,只能通过加大装药量、改善装药爆炸特性、填充钢珠及预制破片等手段,在战斗部上做文章,从而起到增大爆炸威力及弹片密度等杀伤效果。

未来火炮能不能让弹壳一起飞出,爆炸时可增加弹片杀伤力?

谢谢邀请!火炮的杀伤力在弹头,弹壳只是助推弹头的飞行装置,为了飞行更远距离的精准打击,我认为将来的精确制导才是各国发展的终极目标。

未来火炮能不能让弹壳一起飞出,爆炸时可增加弹片杀伤力?

应该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未来火炮能不能让弹壳一起飞出,爆炸时可增加弹片杀伤力?

迫击炮就是整体飞出,不过那已经不叫弹壳了。就是炮弹,不分弹头弹壳。弹头弹壳是相伴而生,没有弹头就无所谓弹壳,没有弹壳也就无所谓弹头。跟迫击炮类似的,还有火箭炮、导弹。

未来火炮能不能让弹壳一起飞出,爆炸时可增加弹片杀伤力?

不现实,即便你的思路能成为现实,那弹壳一定不会叫弹壳,会有一个新的名字,弹壳这给名字,本来就是用来区分战斗部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