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的步兵战车都发展楔形炮塔,而国内还用圆台状炮塔?

确实存在这种原因,国内一些步兵战车采用了原型的炮塔,苏式风格很浓。

比如86式战车,典型的原型炮塔,像个倒扣的煎锅。但熟悉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来自苏联BMP战车的经典炮塔结构,在步兵战车发展史上占据了相当的地位。

后来我国的步兵战车炮塔也基本遵循了俄式的路线,大量的使用了俄罗斯的技术,比如有些人拿来做例子以证明不是“圆形炮塔”的04式步兵战车,它的炮塔是我国从俄罗斯KBP设计局购买许可证后生产的BMP-3步兵战车炮塔。

我国对炮塔的细节进行了更改,与原版BMP-3的炮塔当然有些不同,但仅仅只是前方外挂的区别而已,这款炮塔内里其实依然是个圆锅子壳子,只是光电系统和功能性组件换成了国货。

俄式战车炮塔在我国战车中应用的相当多,除了04外,还有97、09步战、VN系列等许多战车都使用了俄式许可证炮塔。我国连配套的2A70 100mm炮和2A72 30mm机关炮也一并引进了(也有说我军引进的是乌克兰版2A72 ‘ZTM-1’)。

根据这些100mm和30mm炮,我国开发出了自己的ZPT99通用炮塔,与俄式BMP炮塔比起来,一个是高脖子,一个是大棱角,前者是单人,后者是双人。

比如03式空降战车用的就是ZPT99,单人炮塔。

92轮战也是99通用炮塔的用户;步兵战车作为轻甲单位,并不承担主要的装甲对抗,因此相比之防弹性能,炮塔的功能性反倒更重要,购入一款千锤百炼炮塔的结构许可证,是快速提高步战性能的捷径,自己再徐徐消化、研发,搞出自己的东西,不失为一条多快好省之路。

我军历史上除了俄式炮塔外,也曾经引进过其它国家的炮塔,比如英国“武士”战车的炮塔就曾经被嫁接到85装甲车上,北方工业和维克斯公司共同完成了这款NVH-1步兵战车的设计。

还有92式步兵战车的顶部ZPT90 25mm 链炮,被人称为“中国版大毒蛇”,据说技术来源于自己的87式25mm高射炮,以及混来的奥托梅拉KBA 25mm炮和美帝原版“大毒蛇”的参考技术,这两种炮使用的是同样的25×137mm弹药,呃,说起来PG87似乎与瑞士厄立孔也脱不开干系……好吧我不挖了,与本帖无关,我头痛。

其实大可不必羡慕国外那些步兵战车炮塔,这东西无很吃外挂装饰,比如高德红外为反恐推出的QN506火力支援车,它使用了59的底盘,借助ZPT-99通用炮塔制造出了一个功能极为完备的自动炮塔,看上去是不是屌炸天?

为什么国外的步兵战车都发展楔形炮塔,而国内还用圆台状炮塔?

我国2000年后的步战和坦克你找一辆圆形炮台给我看看?以前用圆形铸造炮台最大的好处是容易大批量制造。缺点也很明显,防御力差了点。铸造成型有空心率,且无法避免。

焊接炮台好处就在于每块钢板挤压成型,硬度高,相对抗揍。缺点在于对大尺寸焊接技术要求高,特别一些合金特种高很难焊接。

和平年代备战压力小,自然选择技术含量高的焊接炮台,毕竟生产量和生产速度都不高。

战争年代就看打什么体量的仗,有需要照样会生产铸造炮台。

另外形状上不能完全区分工艺。有的方形炮台一样是铸造。

为什么国外的步兵战车都发展楔形炮塔,而国内还用圆台状炮塔?

国内外在爆炸反应装甲成熟后就没那个国家继续研制鹅卵式炮塔。这也包括我们。鹅卵装甲炮塔优点就是可大批量制造而且拥有避弹外形。楔形炮塔有个优点就是可以挂载反应装甲和挂载其他复合装甲。明显优于鹅卵炮塔单体铸造装甲。铸造的有气孔材质不稳定稍接触过机械加工的人都知道。

为什么国外的步兵战车都发展楔形炮塔,而国内还用圆台状炮塔?

各有各的优点。卵形装甲便于快速生产,且合理的流线型更容易跳弹。钢板焊接的炮塔更扛揍,但生产效率低、工艺要求高,造价也贵很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