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是不是在19世纪就已经造出了化学武器毒气弹?
化学武器其实并不复杂,现代化学恐怕是人类最早掌握的现代学科,早在明朝中国人就已经在研究煤气,1898年居里夫人都已经捣鼓出放射性元素了,制造个化学毒剂有什么难的?
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化学武器应该是中国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中的“毒烟弹”,它甚至留下了完整的配方:15两硫磺,5两草头乌,火硝1斤14两,巴豆5两,狼毒5两,桐油2两半,小油2两半,木炭粉5两,沥青2两半,砒霜2两,黄蜡1两,竹茹1两1分,麻茹1两1分,捣碎了拌在一起,然后捏成一个5斤的药球,然后用1丈2尺长的麻绳穿起来。继而再拿烂纸12两半,麻皮10两,沥青2两半,黄蜡2两半,黄丹1分1两,碳粉半斤捣碎混在一起,做成壳子糊在外面。
据说这毒烟球威力非凡,点燃后可以产生出滚滚浓烟,人如果闻了这种烟气,便会被熏得口鼻流血,快活似神仙;守城的部队会用投石机来发射毒烟弹,用来杀伤攻城的敌军,投掷时毒烟弹外面还得裹一层黄蒿草,以制造更大的烟熏效果。
在另一些记载中,希腊人被认为是毒气战的祖宗,他们在公元前5世纪的伯尼奔尼撒战争中使用了毒气,斯巴达人将沥青和硫磺混在一起,然后投掷出去攻击雅典人的城市,制造出了巨大的毒烟。此外还有与罗马人对阵的波斯人,他们在256年进攻叙利亚的攻杜拉-欧罗普斯城时遭遇罗马军队的坚强反抗,于是波斯人决定挖掘隧道入城,却没想到罗马人发现隧道后展开了英勇的对攻,反而攻入了隧道,为了阻止罗马人反攻,波斯人拿鼓风机将硫磺燃烧的烟气送入隧道,把这些罗马人熏杀至死。
19世纪时,欧洲的列强国家发明了一些将有毒物质装填在弹头中使用的方法,这被认为是现代军用毒气弹的鼻祖,但大体仍然是借用硫磺和发烟剂制造烟雾熏人,以窒息方式伤敌的做法,杀伤效率并不高,或者给炮弹和子弹“淬毒”,以提高杀伤力。实际上,整个19世纪关于使用军用毒气弹的记载并不多,这是因为整个西方世界的近现代化工在19世纪末才真正发展起来。
不过,我们有理由认为窒息性的化学武器在当时已经有点见怪不怪了,比如海牙法庭早在1899年就给窒息性的化武定了个宣言禁令,表示“禁止使用以散布窒息性和有毒气体为唯一目的的抛射物”,后来更在1907年时于《陆战法规和惯例公约》附件中严格规定了“禁止和释放有毒武器”。
目前世界历史中一般认为近现代化武首次逞凶时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刚开始没几个月,法国军队就对德国军队发射了3万发溴乙酸乙酯枪榴弹(催泪弹),而德军也对法军发射了3000发联甲氧基苯胺(喷嚏弹),至此打开了化武的大门。双方继而开始组建毒气部队,并研究了一系列高毒性毒剂。最早的大规模毒气是氯气,即我们现代给自来水、游泳池消毒的气体,氯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制造简单,通过直流电对饱和盐水进行电解就能工业化制造。
但与世界史不同的是,有些说法怀疑最早的现代毒气使用来自于1900年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多部清朝的野史杂记记叙了洋兵拿毒药炮杀伤清军和义和团的事例,如 《西巡回銮始末记》中记载:“且因洋兵开放列低炮之故,各尸体倒地者身无伤痕居多。盖因列低炮系毒药掺配而成,炮弹落地,即有绿气冒出,钻入鼻窍内者,即不自知殒命,甚至城破三点钟后,洋兵犹见华兵若干,擎枪倚墙,怒目而立,一若将欲开枪者,然及逼近试之,始知已中弹气而毙,只以其身倚墙,顾为仆地。”洋人打天津所用的“列低炮”传闻是由军舰“阿尔及灵”运来的。
这个“列低炮”便是清人记叙的洋人毒炮,它在同期的1899-1902年英布战争中也同样被使用,“列低炮”被形容为“炮弹炸处,绿烟四散,闻之即死”,据说还因此遭受到许多国家的抨击,认为太过残忍无耻。《万国公报》曾经报道英军在的作战情况:"列低毒大炮炸裂时,绿气四散,触者即死……此次英国铁甲船到津运此炮2门,放过数次,有一次中一炮台,台人一时均死;又一次适中购到马600匹,中之即死。"
后人根据推测,认为英国人使用的“毒气弹”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使用了新型火药,被清人误认为是毒气弹,同时将冲击波震死的人当做被毒死的。另一种则认为,英军“列低炮”符合典型的氯气弹特征,是毒气弹无疑。但比较说不通的是,氯气弹一般通过氯气罐顺风投放,通过炮弹射击杀敌的情况较少。
假如南非、中国的这两次毒气弹是真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肯定,欧洲在19世纪就已经制造出了真正的化学毒气弹。
欧洲人是不是在19世纪就已经造出了化学武器毒气弹?
我们没有必要回忆这一杀人武器了!研究出杀人武器的国家是反人类!
欧洲人是不是在19世纪就已经造出了化学武器毒气弹?
不知道
欧洲人是不是在19世纪就已经造出了化学武器毒气弹?
一九一四年
出现毒气弹
形式非常多
二战更凶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