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核武器会带有激光武器吗?

假如明白核武器与激光武器的性质,就不会提出这种明显常识错误的问题了。

核武器是一种通过粒子加速撞击原子核,引发核裂变和聚变反应,通过光热辐射、冲击波、中子射流、放射性污染杀敌的武器。

目前核弹种类主要有原子弹、氢弹两种,其它核武器如中子弹、EMP等都是氢弹的变种;原子弹则可分为使用U235的铀弹和使用Pu239的钚弹,现代原子弹主要用作小型化核武器的补充与氢弹的引爆器。我们不用把概念搞得太复杂,只需要明白:本质上任何性质的核弹都只是一颗超级炸弹而已。

激光是什么?激光是利用光的“受激辐射原理”产生的高强度能量射线,它的本质还是光,具备光的一切物理性质,包括速度。

在具体应用中,激光主要作为“致盲武器”和“高能武器”两种。激光致盲武器又可以分为眩目武器和永久致盲武器,作用都是“闪瞎狗眼”,有的会用在战术防空,有的会用在武器人员压制上。

高能激光武器凶猛的多,冷战时就有高能激光干掉卫星的记载,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激光炮的实用化又更近了一步,已经可以拦截导弹、火箭弹等高速飞行目标,美军甚至做实验烧穿了一辆车。

用小孩的话讲,核武器是“轰轰轰”的那种,而激光武器则是“BIU BIU BIU!”的类型,两者实现的手段不一样,攻击现象不一样,硬凑在一起不是驴唇不对马嘴么?

即便未来技术有发展,两个本质不同的东西也不可能放在一起,这样达不到1+1=2的效果。不过,如果仅谈技术结合的话,核技术与激光技术倒是存在搭配的可能。

比如让大功率激光器配上小型化核反应堆,使其拥有更强大的功率和持续性。还比如将原子弹内爆点燃氘氚材料的步骤,改成用激光点燃,也可更好的实现氢弹的清洁性与微缩性,这些都是已经为人所探讨的思路。

未来核武器会带有激光武器吗?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核武器与激光武器是两种性质的“风马牛不相及”不同的武器系统。

核武器-nuclear.weapon是原子弹、中子弹、氢弹、贫铀弹的统称。

核武器啊利用自持原子核裂变或是核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是最具破坏力以及核辐射、持续性核污染的毁灭性武器。(分导式氢弹弹头)激光武器-Laser.weapon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近、中远程距离目标进行精准打击的目前处于试验性质的防御性武器。激光武器、可实现车载、舰载、机载平台发射。(舰载式“激光武器”系统)激光武器系统、目前为止、仍然属于前沿高科技探索发展的初级阶段、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研究、技术论证研发工作、激光制导已经得广泛应用、〔激光武器〕系统目前也仅仅用于防御。

“激光武器”系统首先需要消耗大量电能、激光武器的核心是“激光发生器”、以及需配套跟踪、瞄准、光束控制、发射装置等等系列配套设施。

激光武器、目前面临着很多技术的困难、迄今为止尚末有完全达到军队装备级别的“激光武器”系统。

所以说:将核武器-激光武器合二为一?……有点难!

未来核武器会带有激光武器吗?

这脑洞开豁了吧?核武器带激光武器?干嘛使?谁拦着拿激光烧谁?想得挺美……

未来核武器会带有激光武器吗?

▲俄罗斯2019年入役的30MW“佩列斯韦特”车载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与核武器认真比起来,研制开始得也比较早,只是研制到现在,作为实用的武器,不过刚刚开始工程化,距离大范围大规模使用和列装,应该说还为时尚早。

▲美海军“庞塞”两栖运输舰的激光武器系统照射目标,标靶瞬间化为灰烬

当前中美俄使用的激光武器,都在30MW以下,按其能力,可以千米之外烧穿5毫米厚的钢板。常听得风声风雨,有人拿出了60MW者,其实作为实验品都承认,但距离实战,目前看为时尚远,主要是电能储存跟不上,激光耗费电能过大。

▲想像中的无人激光炮台

现在的能力如此,还不能走得过远,那些强大的激光武器,还处于想像阶段,而核武器,已经走了很远。

▲“沙皇炸弹”影像

1961年试爆的一颗迄今为止人类最大的核武器——“沙皇炸弹”,其爆炸威力相当于5000万吨当量的TNT,其造成的冲击波,连地球都被连续抖动了三次,这真是当年苏修一声爆,地球跟着抖三抖啊。

▲太空核试验

现在世人都知道它厉害,不太具体关注爆炸的具体参数,就有人轻薄地从鼻孔哼了一声道,不过如此。“炸皇炸弹”的爆炸,离中心点220公里外的人皆有灼伤,也请想一想,算一算,全球工业化以后,全部的人都居住于大中城市里,什么样的城市架得住它这么一哆嗦呢。

▲水下核试验

不只空爆,地上地下,水下都试过,大大小小已经进行了2000多次试验,尔今地球70亿,人人屁股底下都坐着4吨TNT呢,真是令人不寒而粟,对它的威力,核大国都怕,因此1986年国际社会通过了《全面禁核试条约》。

要问核武器未来是否会有带激光的那种,答案是没有,实事上也不可能。二者工作原理不相同。

未来核武器会带有激光武器吗?

未来激光引爆核武器,冷聚变氢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