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这种认知还是稍微有点片面的,海军的武器与陆军的武器本就不是一码事儿,完全不是一个应用级别。好比一个是开军舰的,一个是开坦克的,干的都不是一样的事儿,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实际上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虽然都是一国之“军”,本质却是两股军阀、财阀势力所形成的集团。他们之间不仅有军种差别,还存在势力间的矛盾,甚至历史仇恨,连军事习惯都不一样。日本陆军崇尚德、法的操典,思想上也更古板一些,而海军则师从英美,相对更开化、西化一些。
这种文化上的区别让两军显得格外不一样,陆军要求极端严格,部队如同封建社会,无论是升迁还是考核都近乎残酷。又因为士兵众多,日本陆军的标准军粮供应是远低于海军的伙食标准的,相比于武器装备,不如说两军的人员待遇才是鸿沟。
正因为是两股军阀势力在对着干,日本海陆两军基本都有自己的产业在经营,而且互相划出了势力范围,很少能够互相共同合作。说个笑话,这俩马鹿连机器螺丝都是反着拧的,陆军抢了煤炭,海军就必须要分铁矿。曾经陆军背着海军开发航母,被海军发现了,他们干脆声称那宽阔的甲板是用来放马的。就连买德国发动机他们都闹别扭,一项技术海军陆军各买一次,连德国人都目瞪口呆。
日本这群怪哉天天闹别扭的结果就是,海军造了军舰跑去造坦克,还变着花样扩充陆战队。陆军则干脆不指望海军能帮多少忙,自己买船造船,整得船舶总吨位比海军还高,然后还造了好几艘航母和潜艇。邪乎的是,陆军的航母“神州丸”号居然是被海军“最上号”的鱼雷误击沉没的,连今村均大将都落水了。后来海军觉得面子上不好过,派了个中佐给今村均送威士忌,今村均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至于飞机,那是双方的对头项目,双方都瞪着对方的动作。陆军盖工厂,海军马上也跟进;海军搞新项目,陆军“侦察”后也强行上马。双方为了“争雄”,拼命的搜刮国外的机种和机型进行山寨开发,以至于出现个奇怪的现象——小小的日本国明明局势那么紧张,他们却搞出了150多种机型方案,其中制造出的基本型加起来上百,宛如一个航空大国。
不用说,这其中大把大把的都是垃圾,日本真正上场的飞机掰指头都能数个大概,大部分的设计和制造都因为海陆军针锋相对的“研发”而砸锅了,这让明明能合起来产生53000架飞机产能的日本,年产连1万都够不着,资源全被浪费了,把掘越二郎都给累病了。
日本陆军倒是承认海军的装备更加先进,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作为海洋国家,日本崛起于舰队争霸,也必须立足于海洋霸权,他们不可能忽视海军。陆军也曾经希望靠自造航母和潜艇来一定程度上代替拖后腿的海军,然而事实证明技术兵种、装备的培育是件很难的事情。
相对应的,海军倒也想走上陆地去,他们原本就在横须贺设置了“横须贺炮校陆战训练地”,到1941年后因为急速扩充的陆上作战人员需求,他们硬是又设立了“馆山炮术学校”。正是这个学校的“研究部”在1944年捣鼓出了日本的“四式自动步枪”(山寨M1加兰德)。
在小范围的人员装备上,像“横须贺特别根据地队”、“佐世保特别陆战队”等都装备都比陆军来的钱,尤其是火炮和弹药方面都远比陆军慷慨,这也促使了这些部队在太平洋战争中打出了不错的水平。
说到底嘛,两只马鹿其实水平是不分上下的,都有各自的强项和短板。用日本人当年的话说:“连合舰队用70%的实力同陆军作战,30%的实力与美国佬作战。”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日本是一个弹丸岛国,资源物资极为匮乏,日本接触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很早,在亚洲是最重视的,这为日本的军工生产打下了基础。工业革命的代表是钢铁、石油能源的发展,这些正是日本所缺少的,特别是石油,基本都是依靠进口,而美国是日本最大的石油来源国,直到二战时期爆发了,美国依然对日本出口石油。直到美国看到了日本的败迹浮现才中止石油贸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第二天美国就开始了对日作战。日本知道能源的重要性,但日本本土又没有,所以,它就去抢,而要走出日本岛游泳肯定是会淹死的,只能坐船,于是日本就重注海军的发展建设。
从历史上来说,日本从有记载以来就具有侵略性,他们思想先进,但武器装备受资源限制并不占优势,这个阶段贯穿整个冷兵器时期,包括热兵器初期。于是日本养成了小偷式的作战模式,每次战争日本基本都是先出手,偷袭开始。而日本二战时期海军的发展也是有历史传承原因的,下面说说日本海军的由来。
日本海军在日本明治4年,即1872年开始建立,1945年,也就是昭和20年二战战败被解散。日本虽然国土小,但并不统一,各势力争夺严重,都想主政,于是就设立了天皇制,谁都别主政。明治天皇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还权力于天皇就搞了一个“倒幕运动”,而当时日本两个大的强番势力分别是长州藩和萨摩藩。这两大强弹从历史上就是一对死冤家,可以说是不共戴天的世仇,从来没有好过,见面就打。天皇当政之后,为了拢络它们,就让长州藩掌管陆军,陆军开始的兵员基本来自长州番,萨摩藩则负责建立海军。从此日本军队就由陆军和海军组成,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撕B大战,直到二战失败前,日本陆军和海军对外大打,对内相互使绊子,就差打起来了。陆军打了败仗海军高兴,海军挨揍了陆军乐的屁颠屁颠的,都希望利用二战灭了对方。但海军为什么受到重视呢?
通常的解释是这样的;日本主要的战略进攻方向是岛外入侵,因此,重视海军是日本战略需要,日本海军的发展占据了战略优势,因此,它们受到重视。所以,海军得到了优先发展的支持,造成了海军装备和陆军装备严重失衡的情况。这种失衡是日本岛国性质和对外扩张需要的原因造成的;但是真的是这样子吗?兔哥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够严谨。首先不能否认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海军的确是优先发展方向,但任何国家的军事力量发展都需要一个平衡,海军再强大,没有陆军也无法实现日本的对外扩张计划。虽然海军可以做为重点,但日本海军和陆军差距也太大了点吧!有点离谱了。这个问题是这样子的,海军平时也是高陆军一头,从来就瞧不起陆军,海军从成立就得势,地位就高于陆军,陆军始终就是一个没妈的孩子,只能是吃海军剩下的饭。按理说日本海军和陆军的费用都受日本政府的产生省和内阁计划委员会负责,但不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不听从它们两的领导,军费分配相互争,至于干什么了不汇报,并且陆军和海军也相互保密。海军有造船厂使劲造,陆军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三八大盖、歪把子、九二式、外加一些火炮,薄皮的坦克,即便是瞒报数据,通过数据造假能透支出多少军费来?海军就不一样了,一艘航母的计划费用能透支出一艘巡洋舰来,所以,海军发展快也就不奇怪了。
从日本进入工业时代,日本海军发展开始提速,资金物资海军占据多数,海军的造船厂由海军控制,就连进口的石油都是海军自己的商船队,海军处处要挟陆军,陆军如果不在军费上让步,海军就威胁派军舰封锁陆军的石油航线,没办法,陆军只能妥协,根本就无法调节,为此还专门开会协调,还是没用,要协调好只有一个办法,死一个就好了。后来日本陆军自己要造军舰,潜艇,海军就来干涉,使绊子,让陆军搞不成。这种矛盾也渗透到日本社会和军工企业,各自的物资各自购买,互不干涉,武器装备各用各的,老死不相往来,飞机都是一家生产的咋办,有办法,螺丝拧法相反,这种仇恨都到了什么程度了。
海军拥有制造先进武器装备制造实力,但技术严格保密,防火防盗防陆军。看看日本二战时期海军的军舰、航母实力,在看看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要饭的差不多,其实还不如要饭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对于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利益分争是一个公开的事情,日本的天皇就曾经他问他的侍卫官:“难道海军和陆军之间真的水火不容吗?如果他们之间存在摩擦的话,那我们就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正是历史原因造成了日本海军在日本政府中地位高,吃香,所以,海军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在加上日本战略又是扩张型的,海军更是借机提升实力,而陆军本身就是一个受气包,只能拿着和西方国家差了一代两代的武器去挨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当时的陆军武器装备主要是真对它所要入侵的国家的,这些国家都落后,即便是日本陆军的武器落后也要比这些国家先进的多。但问题是这些国家后来可以获得美国的军事援助,而且美军又加入到太平洋战争中来,这样一来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就不是一个级别了,武器装备落后的困境就突显出来。而此时,也晚了,日本南进战略没有达到目的,资源更加匮乏,想生产也没有了条件。总体来看,日本发动二战是盲目乐观,简直是蚂蚁想吞大象的疯态。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来,日本海军发展的好,实力强既有日本战略的需要,更主要的还是在日本位高权重,势力大,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实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和陆军相互掣肘,相互敌视非常严重,二战日本挨了两颗原子弹投降了,如果战场打到日本本土上去,日本海军陆军在一起作战,即便别人不打,它两就得来个你死我活。不用奇怪,这两个强番部落的后人血海深仇太大了,日本二战战败,军队解散,也算是平息了纷争,对日本来说也算是一个好事吧。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近代化。日本意识到近代军队的重要性,日本决心建立一支近代军队。日本建立近代军队之时,陆军参考德国,海军参考英国。日本陆军和海军参考不同国家,逐渐形成了陆军和海军独立发展格局。1872年,日本兵部省拆分为海军省和陆军省。1878年参谋本部从陆军省中独立出来。1886年,日本的参谋本部分为海军部和陆军部,掌管海军和陆军的军令。后来演变为海军参谋本部和陆军参谋本部。此后日本成立日本军部,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等。日本的陆军和海军走向相对独立的两条道路,陆军和海军的矛盾也都一直存在。
相对来说,日本国内更加重视海军发展。日本在物资调配、资金分配等方面都倾向于海军。日本陆军的装备相对较差,海军的装备则相对较好。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和陆军的装备差距更大。日本陆军的装备在世界上并不算精良,日本的海军在世界上一度仅次于美国。日本陆军还要为节省资源,大规模使用单发步枪的时候,日本海军则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同样都是属于日本军队系统,为什么日本会如此厚此薄彼呢?
古代社会陆权非常重要,陆军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因素。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后,海权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海洋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进入近代以后,不少国家先后崛起,一些崛起的大国大多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海军。近代世界霸主英国,凭借着海军实力称霸世界几百年,成为日不落大帝国。整个近代,英国凭借着强大的海军,一直处于不败地位。海洋时代到来之后,谁能掌握海洋,谁就能成为强国,甚至成为霸主。日本明治维新之时,正好处于海洋时代,日本一样有发展海军的强烈需要。在当时发展海军不光是日本一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大势所趋。
英国的强大给了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借鉴,尤其为岛国的强大提供了借鉴。英国本身也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国,与欧洲大陆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正式由于有这条海峡的存在,所以英国只要能够保证海上的绝对力量,就能保证领土安全,久而久之,英国的陆军和海军便形成了畸形发展。英国的海军实力世界第一,陆军实力则相对较弱。日本也是一个岛国,和亚欧大陆之间也隔着大海和海峡。日本若想发展起来当务之急是保证自身的安全。日本只有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才能保证本土不被侵占。日本是一个岛国,若想走出日本本土,对外扩张也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如果日本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有可能再来一次黑船事件,也无法对外扩张。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才是日本得以生存和扩张的根本。
日本海军和陆军所面对的对手强弱不同,也是日本有所侧重的重要原因。明治维新之初,日本的主要假想敌是清政府。日本若想侵略朝鲜和中国,必须越过北洋舰队。如果日本打不败亚洲排名第一的北洋舰队,日本根本走不出本土。所以日本举国上下大力发展海军,以求打败北洋舰队。甲午战争中,日本击败了北洋舰队,也击败了清政府。此后日本陆军的主要对手先是俄国陆军,后是中国陆军。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强,陆军力量也不强。日本陆军对中国陆军占据相对优势。即使日本在“亏待”陆军的情况下,中国陆军也难以和日本陆军抗衡。其他亚洲国家的陆军更难以同日本陆军抗衡。东南亚一带的英国陆军和法国陆军的实力也远远不如日本陆军。由于日本陆军的对手相对较弱,所以日本才敢于向海军倾斜。
日本海军的对手则相对强大很多。日本海军的主要假想敌是英国海军和美国海军。二战前,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位居世界前两位。华盛顿会议前,日本的想法是海军维持在美英的70%。《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美英日法意的海军吨位比例为5:5:3:1.75:1.75。日本海军吨位达到美国70%的计划破产。日本若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向东南亚进军,一定要击败英美海军,尤其是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英国是几百年的海军强国,美国是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日本海军若想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占据优势也一定要击败美国海军。所以日本一定要大力发展海军,提高海军的装备水平,壮大海军的力量。
日本建军之时,向士兵灌输武士道精神和忠君思想,日本士兵有一股子轴劲。二战期间陆军对决的距离相对较近,海军对决的距离相对较远。距离相对较近时,日军可以发挥其战斗意志,甚至和对手进行白刃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武器装备上的不足。海军在茫茫大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的优势对战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日军再不怕死,也只能开着飞机撞美国人的军舰。
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无论日本人怎么装备军队,最终都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日本引以为傲的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人打了个精光。日本军国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将日本推向了崩溃的深渊。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因为他们吃过海军弱小的亏,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开始就明白了海权的重要性,为此不惜一切代价的发展海军。刚刚经历改革的日本工业基础非常的薄弱,他们的海军发展史也是从不断的购买模仿发展而来的。
日本的海军军费最高时占到了经济占比60%,即便他们如此努力的发展海军,相比于大洋彼岸的清朝还是不够看。
同样是花钱买来的军舰,日本的军舰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军舰因为他们没有清朝有钱,当然这个情况是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情况。
他们在二战中海军到底有多么的强大呢?就拿美国来对比,太平洋战争前期的美国海军对比日本海军无论是在装备上还是数量上都是比不过日本海军的,由此可见日本海军的强大。
日本之所以这么注重海军的发展除了他们注重海权之外,还和一段屈辱的历史离不开关系。
很多人不知道经常被列强欺负的清朝,也有过一段风光的时间而这个被欺负的对象就是日本。
长崎事件这件事情发生在1886年当时清朝的旅顺港尚未完工,李鸿章决定将舰队派去日本保养检修。顺便对日本进行访问“亲善访问”,不过这次的访问对于本人来说一点也不亲善。
来到日本后500多名百无聊赖的北洋水军违反军纪私自上岸,其中有10多人前去寻欢作乐。
这十几名北洋水军醉意上头,与当地的日本人发生了冲突。日本的警察很快赶到将这十几名北洋水军抓捕,在警告之后释放。
这十几名北洋水师觉得受到了侮辱,煽动其他300多名同事上岸对日本的警察实行了报复。
双方再一次发生了斗殴,在这场斗殴中日本的一名警察被刺成重伤最后不治身亡,这两起恶意斗殴事件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波澜,日本国内的舆论直指北洋水师要求政府严惩这些犯事的北洋水军。
日本和清朝展开了交涉与以往不同经政府的态度十分强硬,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在此事的处理上拒不退让。
最后双方僵持不下只好各退一步对双方的伤员互相赔偿 ,但是日本方面的赔偿远远多于清朝,在日本普通民众眼中这就相当于赔款啊。
战争获利日本民众对政府处理这件事情的结果非常不满意,明明是清朝的错却还要反过来赔款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屈辱丧国。
长崎市也因此引起了反清的情绪,大量无辜的华人受到牵连。这只是一部分人,还有一部分人也明白清朝武力完全碾压日本政府作出此策也是无奈之举。
更何况清朝的船只就停在长崎的港口上,人家不认错又能怎样?打也打不过。
在经历这件事之后日本对拥有一只强大的海军就有一种特殊的迷恋情节,就算不吃饭也要捐钱给海军发展,甲午战争的爆发也有这件事情的原因。
日本是不吃饭也要给海军发展,清朝是海军不吃饭也要给老佛爷办寿,从这就能够看得出差异了。
仅仅经历了10年两只海军的力量发生了逆转,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装备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北洋水师。
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得到了甜头,用这笔赔款来发展自身,最后演变成了给日本钱来打自己的历史悲剧。
日本在二战中海军装备要比陆军装备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曾经在海军弱小方面吃过亏,另一个原因是他们通过海战得到了一笔天价的赔偿,这两个原因让他们在海军发展的经济占比上远远高于陆军。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二战日本海军强于陆军与多方面有关,日本是个岛国所以海军作为进攻和防御的先锋,必然是最强的。根据交战方实力分析,二战日本陆军主要在亚洲地区作战,面对的军队是以中国及东南亚岛国及殖民地驻扎的英军为主,中国军队装甲力量不足(美军支援数量较少,人员训练不足,)在实力方面日军占优。
并且日军装备思想偏保守,以步兵和要塞据守为主,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自身损失和消耗,而机械化部队的角色是跟随掩护步兵进攻提供支援,所以日军装机不对力量相对薄弱。
但在太平洋战场,日军面对的是美国海军,实力世界第一。所以在战争准备上需要更加强大的海军。
而太平洋战争的失败使日军彻底丧失海权,又变成岛屿固守,但这时陆军装甲力量的薄弱又显露无疑。
另一方面苏联对日宣战,俄军坦克的钢铁洪流彻底击溃了日本引以自豪的关东军。腹背受敌彻底完蛋。
所以说资源本身不能自给的小国家别想太多了,打不起拖不起。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海军的武器装备远优于陆军?
最大的原因是地域因素,日本是岛国,陆路上无国家与它接壤,所以它国防的最大需求就是海军。从欧洲国家就可以看出来,身在大陆版块的法国、德国陆军就非常强大,但是海军相对较弱。而英国海军则非常强大,二战中英国虽然已经没落,但是依然可以封锁德国的战列舰不敢出海,并且最终将其击沉。
另一个因素就是日本自身几乎没什么资源,全部需要进口,那在有限的资源下,当然要发展最重要的,那就是海军。而陆军怎么也是海军完全控制了某国的沿海之后才能有用武之地,并且还需要海军运输。
再一个因素,从亚洲势力分布来讲,日本的假想敌都是世界第一梯队的英国和美国,陆军则是东南亚不入流的小国和实力同样不济的中国,所以它也没有理由与海军抢资源发展装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