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异族都是骑兵假如中国古代中原发明了铁丝网,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个战胜草原骑兵部队?

有一些网络小说确实出现了这种情景,穿越者主角们用铁丝网扼制了对方的骑兵,敌人的马匹们遇到铁丝网会被刺痛、惊吓和缠挂,乃至根本越不过去,最后被各种武器干翻在阵前。

铁丝网在这里宛如成了战争的灵丹妙药,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遗憾的是,铁丝网只是道带刺的围墙,它没有神奇到可以歼灭敌人的地步。更关键的是,铁丝网需要搭配近现代热兵器才能发挥作用,马克沁机关枪守卫的铁丝网可以控制几百米的射击半径,而一队弓箭手或长枪兵能做什么?

不过,并不否认铁丝网确实是种比绊马索优良的阻拦工具。早期的铁丝网类型还比较多,人们经过经验沉淀,主要留下了围栅式铁丝网和蛇腹式铁丝网,它们都能一定程度的阻挡骑兵突击。

最早的铁丝网其实是防牛羊逃跑的工具,1867年美国的牧场主约瑟夫-格力登发明了它。铁丝网架设简便,节省人力,能有效阻止牛羊穿过木质栅栏逃跑,还能让猛兽和盗贼望而却步。

所以没多久铁丝网就在西部大行其道,还开始成为家宅的守护者甚至大篷车商队的必备品,约瑟夫甚至以“新型带刺牧场栅栏”的名义申请了专利,用他的说法,这个灵感来自于“花圃里的蔷薇花丛”。

随着铁丝网的流行,它在美洲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用铁丝网保护铁路,加固房屋的防盗能力,给印第安人设围栏,最后连军队也用上了。美国人将铁丝网列为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因为正是通过铁丝网,美国的私人土地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明确分割,奠定了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铁丝网的架设太便宜有效了,私人土地可以成本低廉的迅速完成明确分界。

没多久铁丝网就成为各地殖民者的有力工具。后来英军在对付布尔人时,通过大量架设阵地铁丝网,很好的阻挡了布尔人疯狂的进攻,与机关枪配合起来的铁丝网发挥了超强的能力,它仿佛一到无可逾越的屏障,令对手在狰狞的铁丝面前死伤枕藉。随后尝到铁丝网甜头的英军迅速发扬了这种装备的能力,他们用铁丝网武装堡垒,在阵地间制造隔离带,用铁丝网大范围的分割管理地。

这些铁丝网的作用是防备敌人夜间偷袭、潜伏的近距离冲锋,以及迟滞对方人员的快速突击,士兵们相当恐惧乱麻一般的铁丝网,但他们对应的是现代阵地战的防御模式,并不适合古代战争节奏。

说到底铁丝网其实只是个廉价的“栅栏”,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那些铁蒺刺所带来的战术能力上,铁丝网最被军队看上的能力是“快速布置”。这种带刺的栅栏只要有需求且材料足够,一天布置个几十上百公里不在话下。

尽管它们可以被剪断或翻越,但这依然是有效的围墙,因为就算你用混凝土修,对方也能翻越和推倒。在战争时刻,这就是障碍,是需要付出生命的地方。

甚至换个角度说,硬围墙还会成为对方的掩体和阵地,而铁丝网连视线都不会阻挡,它是天生给枪炮准备的阻隔带,也是天生为工业时代准备的防御工具。

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铁丝网已经成为一种被滥用的装备,人们拼命在阵地前架设铁丝网,以封堵对方的进攻和渗透。

那些挂死在铁丝网上的冤魂,连收尸队都得费力气把他们摘下来,有些尸体干脆就连着铁丝网一同下葬了。同时期的军队也不得不大量订购老虎钳子等工具,它们有两个作用:1.安铁丝网 2.拆铁丝网。

在对付骑兵这种问题上,铁丝网本身不应该作为问题,因为它们的主职就是“围栅”,问题在于铁丝网的布设方式,以及布设的程度,乃至部队在敌方接触铁丝网时所用的打击方式。这些都决定了在对付游牧民族骑兵时,你的铁丝网所能起到的效果。

说到底,铁丝网并不是个无法破解的工具,它是个结构简单的死物,就算是古代游牧民族也懂得清理掉这些东西,他们可能还很乐意这样做,铁丝网的材料可是上好的钢丝,打扁了夹在熟铁中,就能制造出刃口相当好的刀剑。

其实古代作战为阻挡骑兵使出的花招并不少,像鹿呰、车墙、绊马索、地涩、陷马坑、搊蹄等很多,单纯讲有效性,现代铁丝网并不见得比它们就强多少。铁丝网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的大范围布置,继而为枪械火力隔开火力施展地带,然而在缺乏热兵器的古代,你根本没有这样做的意义,充其量你获得了一种成本高昂的钢铁围墙罢了。

所以想拿铁丝网对付游牧骑兵,最好应该具备相应的打击能力,否则铁丝网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如果运用的好,也不是不能取代沉重的鹿呰,但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古代战争模式和装备水平很难与铁丝网匹配。

况且让古代人大量生产铁丝网都是件很奢侈的事情,那是成吨成百吨的钢材,就为了制造几个路障?然后己方官兵胆战心惊的看着游牧民族把铁丝网拴上绳子,当做战利品拖走么?按照游牧民族攻城的德行,驱赶一群牛羊或俘虏在前面铺路,护城河都能填平,何况铁丝网呼?

古代异族都是骑兵假如中国古代中原发明了铁丝网,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个战胜草原骑兵部队?

首先,如果抛开一切其他先决条件,铁丝网这种物资对于农耕民族的作战能力的提升是跨越式的。

游牧骑兵对农耕民族军队最大的杀伤力在于两点:1.对于后勤以及战争潜力的巨大破坏;2.转战千里随时突击,想跑就跑。

正常情况下步兵主力对付骑兵,最重要的是需要列阵。“列阵”虽然只有两个字,但是做起来从行军状态突然转变成作战状态,各种操作却是复杂无比,非常耗时。如果有了铁丝网这种轻便的工事装备,那么就根本不怕骑兵突袭。平原上视野好,从发现到布置好铁丝网,时间错错有余,而且体力消耗不大。即使是后勤部队,在面对小股骚扰时,也可应对有力。不要提骑射,步弓的射程远大于骑射,有准备的前提下,骑射在覆盖式步射面前都是渣渣。剩下的就是筑城移民,只要有耐心,花个百十年,整个大草原都是一个家[害羞]。

但是,但是,但是,重点来了,都有造出铁丝网的科技积累了,机枪都是不远的将来了,都快能歌善舞了,还废那个劲干嘛。

古代异族都是骑兵假如中国古代中原发明了铁丝网,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个战胜草原骑兵部队?

并非所有异族都是骑兵,日本就是步兵和水兵为主。其实解决骑兵有很多种方法。首先,骑兵适合平原作战,山区和水战骑兵天生没有优势就不提。在平原地区,骑兵有两大优势,一个是阵前冲杀,一个是战略机动。战略机动的优势无法撼动,只能在陈前冲杀上想办法削弱骑兵优势。一个是在地面放置各种障碍物,影响马奔跑,铁丝网也算一种,还可以倒油,放火等方式干扰马匹。但对于骑兵突袭,并没有好的解决方式。因此,农业文明对付骑兵必须高筑墙广积粮,用城市群堡垒群进行地区封锁,逼迫骑兵正面决战。中原文明真正可怕的敌人并不是传统的草原游牧民族,而是进化过的混合性文明。一种由游牧文明升级的游牧农业混合型的文明,代表人物是忽必烈,在当时的许多蒙古贵族看来,这人是个蒙古帝国的异类,是汉人,在中原人看来,这又是个典型的蒙古人,这种混合性文明在中原王朝衰落的时候,是有可能得到天下士大夫的民心的。这才是最大的威胁。

古代异族都是骑兵假如中国古代中原发明了铁丝网,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个战胜草原骑兵部队?

冷兵器条件下,其实并不缺乏对付骑兵的武器和战法,但是一下几个因素使这些办法大打折扣,直到明末,步兵为主的中原军队对待骑兵还是乏术。

(1)骑兵高度机动。骑兵能够更快的集结,撤退,迂回机动,步兵武器工事都对骑兵的限制很有限,因此局部常常是被多打少,强点打弱点,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了,处于被动地位。

(2)中原王朝的军事组织和动员能力。中原王朝的军事组织相对于游牧民族的兵民合一,动员能力反而弱,组织指挥体系复杂割裂。

(3)装备列装率。冷兵器时代比较武器装备,不考虑数量只考虑质量毫无意义,明光铠再好,陌刀再硬,全国万把套,形不成强大的战斗力。军队的编制、粮草、铠甲、骡马、武器在层层克扣之后,到前线已经严重缩水,士兵装备率很低,形成了大量守备空虚的空当地带,机动骑兵一击可破。

回到问题上,古代虽然没有锻造铁丝网的技术 ,但还是可以利用绳索、铁蒺藜等做出类似的东西,对于阻滞骑兵有一定效果,但是因为步兵机动性差,预先在战场布设好是有难度的,另外协同和列装也是大问题,大概率无法逆转骑兵优势。

古代异族都是骑兵假如中国古代中原发明了铁丝网,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个战胜草原骑兵部队?

不肯能的,其实抵御骑兵的战术不少,真正让骑兵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是枪械(尤其是机枪)大规模使用。试想一下,在没有险要为依托,在潮水一样涌来的骑兵面前,能阻止其前行的,或许城坚壁垒。至于铁丝网,以古代那点生产能力。还不如竹签子,木头来的快。

古代异族都是骑兵假如中国古代中原发明了铁丝网,有没有可能利用这个战胜草原骑兵部队?

其实修一条劳命伤财的长城还不如挖一条贯穿东西的巨大鸿沟,这个当年秦始皇绝对做得到,只是他没想到而已。当年斯巴达克带领十万彪悍的奴隶就是这样被死死的封锁在了意大利南部导致最后灭亡。铁丝网阻拦骑兵费钱费力,按我的办法,绝对让疯狂冲锋的马队有来无回,当年西路军将士如果能想到这个办法绝对能重创西部马匪。我的办法就是派成千上万的民工或士兵每人挖几百个手臂粗的深洞,这样,阵地防卫圈内就有可能遍布几十万或百万的深洞,不用打,快速冲锋的骑兵自己就摔的人仰马翻,马腿折断不能再次冲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