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图京42岁当大将,结局如何?
瓦图京死了,死在了一场战争的末尾,而且瓦图京之死,是段相当扑朔迷离的二战逸闻。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相当优秀的苏联指挥官,他有“闪电将军”之名,善于抓住战机对敌人发动锐利的猛攻。1941年,战争刚刚开始他就被任命为西北方面军的参谋长,在诺夫哥罗德指挥了苏军的防御战斗。此战也是瓦图京的成名战,在苏军整体一败涂地的时候,他居然能指挥军队对曼施坦因的装甲大军进行反突击。
在整个征战生涯中,瓦图京经历过斯大林格勒,打过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第聂伯河,可谓是功勋卓著。然而这个人的表现很不稳定,“闪电将军”善于长驱直入的突破,这让他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赢得了相当大的名声,但有时候又尽掉链子,如哈尔科夫之战,瓦图京的西南方面军以一副狂态对阵曼施坦因,结果孤军突入,反倒让德军揍了个七上八下,如果不是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帮忙脱罪,瓦图京怕是要被斯大林枪毙了。
直到今天,关于瓦图京的一些评判都是比较分化的,有些人认为他是苏军中少有的绝世天才,也有些人说他就是个善于奉迎斯大林无脑进攻思路的蠢货。不过瓦图京确实在战前升官比较快,相反开战后,反倒让华西列夫这个曾经的副手做到自己头上去了。而且崔可夫对瓦图京的评价也不怎么高,斯大林也曾经恼怒的要求罗科索夫斯基到瓦图京司令部去“教教这个蠢货该怎样打仗!”
不管怎样说,瓦图京战功、资历都是斯大林麾下一员大将,战功、资历都不缺乏,如果不是英年早逝的话,其成就不说达到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那样的地步,与崔可夫、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齐名是毫无问题的。
是的,这位苏军大将虽然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但他很遗憾的牺牲在了残酷的战场上。
1944年1月,瓦图京已经是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司令,刚刚与科涅夫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进行了包围德军的切尔卡瑟战役,但这场战役瓦图京打的很差,以至于斯大林将瓦图京的27集团军塞给了科涅夫的第2方面军指挥,这令瓦图京相当不爽。
2月末,战役已经进行到收尾阶段,29日,瓦图京率着他的司令部进行了一次例行的转移,他们准备换个村庄作为指挥部。当时的情况有点混乱,负责警卫工作的车队居然与瓦图京的汽车走散了。这一走散不要紧,汽车在一条岔路口遭遇到乌克兰反苏游击队的攻击,结果瓦图京腿部中了一枪。
这种枪伤在当时被认为是“轻伤”,因为它并不致命,在战场上算是个司空见惯的小伤而已。当然,医疗人员没有将瓦图京大将的伤当做小问题,他很快得到了必要的医疗处置,并送往基辅的医院。
可能是某些处置出了问题,又可能是战场上的环境实在过于恶劣,瓦图京的伤口在路途上就出现了感染症状。对此,随行医疗组没有别的好办法,他们将伤情上报,要求用“盘尼西林”治疗将军的感染。
“盘尼西林”就是青霉素,是当时除磺胺外唯一的抗生素,也是最有效的抗生素,美国人开发出的这种药物在二战时与神药无异,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它有个最大的问题——在后世开发出高产菌株之前,盘尼西林价比黄金,稀缺无比。所以,苏联一切需要用到盘尼西林的地方,都需要斯大林进行特批。
作为拥有苏军大将军衔的前线指挥官,瓦图京完全拥有使用盘尼西林的资格,斯大林也没理由因为区区几支药物就让自己麾下的忠诚战将丧命。
但问题偏偏出在斯大林这里,对于瓦图京使用盘尼西林的报告,斯大林一直都没有进行批复,这使得瓦图京的感染进一步加深,以至于他抱着伤腿哭着给斯大林打电话,泣不成声的求“亲爱的斯大林同志,请您动用您的权力拯救我的生命”,但斯大林就是不答复。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件事,并且他也以瓦图京政委的身份对斯大林进行了劝说,无奈对方不知发了什么疯,怎么劝都不听,死死攥着救命的盘尼西林。(今天有些说法认为是赫鲁晓夫给斯大林抹黑,甚至认为赫鲁晓夫最可疑)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瓦图京只能选择了截肢,整个大腿被齐根卸掉,但这依然没有阻断他的感染,很快,瓦图京同志便在痛苦中死去了,他活活撑了40多天,于1944年4月15日病逝在基辅,死因是败血症,脏器衰竭。
其它的还有触雷说、翻车说、走火说、以及各种各样的奇谈怪论,甚至有种说法表示,赫鲁晓夫命令内务部人员对瓦图京的医疗组进行了审讯,有两个护士和主治医师被判定为“特务”,他们用毒针害死了大将。至于真实性,这个就确实没法说了。
实际上,赫鲁晓夫作为政委,负担着为斯大林汇报瓦图京情况的职责,他被命令随时汇报病情。瓦图京去世的第一时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拍发电报:“医生们想对瓦图京的尸体进行尸检,而他的老婆对此表示抗议。我与医生们进行了谈话,他们同意不再坚持,因为病人一直在他们的长期观察之下,死因很清楚,而尸检无法揭示任何新的情况。出于这些原因,双方都同意了不尸检。为了瓦图京的葬礼,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政府委员会……”。这封电报的原件被保存了,上面还有赫鲁晓夫红色的签名。
瓦图京,基辅的解放者,被乌克兰人的枪所伤,死于无奈的感染,1948年他得到了一座纪念碑。
瓦图京42岁当大将,结局如何?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对于苏联人民来说这样形容最好不过,瓦图京大将是苏联战斗英雄,瓦图京经历了战斗的磨难,最终使他成为了苏联的大将,并与朱可夫大将齐名。(苏联瓦图京大将)
瓦图京,1901年12月生于苏联别尔哥罗州切普希诺镇,1920年4月参加苏联红军,经过他的努力奋斗由基层做起,经过20年的军旅生涯,由于个人突出于指挥才能,对部下能和睦相处,公正严明,得到众人好评。
升为大将的时候刚好四十出头,相比其他大将已经是很年轻了,时势造英雄。他以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受到了斯大林的重用,担任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原因他的军事指挥不是一般的出众,斯大林正在准备把他和朱可夫对调。
当死神降临到瓦图京的头上,也许是天意弄人,当他乘坐专用车辆经过苏占区时,遭遇了突然袭击,袭击者是乌克兰游击队,可以说游击队是一帮乌合之众,没有什背景,势力很单薄,但是一个军界巨星就这样被他们毁掉。
这群市井之徒用的是冲锋枪向车辆扫射,导致瓦图京大将背部、腿部中枪,由于瓦图京体质好,当场受重伤。
在他坚强的意志力支撑下,熬过痛苦的最后两个月,最终输给了死神,瓦图京身经百战,敌人都没有本事把他的生命夺去,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偏偏让瓦图京遇上了不幸的事情,这一班小毛贼把一个大将的生命结束了,令人痛心疾首,把这群不入流的游击队杀一万遍也抵不过他的生命。
最后斯大林没有把朱可夫换下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大将)
瓦图京大将生前过人的军事才华,在生活上可以说他是一个书法家,在战场上他是一个军事家,他能写出优美的书法,很多作战指令由他完成,现已当教学材料,供给下一代人学习。
在苏联将领当中只有瓦图京和朱可夫能抵挡德军著名的将领曼施坦因。瓦图京曾与曼施坦因正面对战、瓦图京不但能抵挡住纳粹精锐的猛攻、甚至还有组织地多轮反击、可以说瓦图京与曼施坦因不分上下,各有千秋。(曼施坦因元帅)
瓦图京42岁当大将,结局如何?
大家好,我是青汁。今天青汁给大家讲讲苏联的“闪电将军”瓦图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苏联的红军将领中也有一位坦克作战高手,被称为“闪电将军”。这位将军就是苏联名将尼古拉·费奥多洛维奇·瓦图京,就连德国的曼斯坦因元帅曾经也是败在他的手下。
瓦图京毕业于苏联著名军事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在苏德战争开始时,瓦图京当时才41岁,他当时就已经是西北方面军的参谋长。德军对苏联的攻击非常猛烈,瓦图京却亲自带领部队在诺夫可罗德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当时对面的德军是曼斯坦因的第56装甲军团。
可是任由德军的装甲部队拼死进攻,瓦图京对德军进行反击,致使德军装甲师团遭受重大损失。希特勒知道此事非常恼火,这也是瓦图京第一次跟曼斯坦因正面交手。时间来到1942年,瓦图京当时已经是苏联西南方面军的司令,并且率部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一战德国保卢斯将军将斯大林格勒包围的水泄不通。
为了这场战役,希特勒还特意派遣曼斯坦因的装甲步兵师前来营救被围困的保卢斯将军,在1942年的12月瓦图京指挥部队结合友邻部队的帮助下,对德军实施“小土星战役”,苏联军队从德军的侧翼发起攻击,最后,保卢斯带领的德军溃不成军,曼斯坦因也未能将保卢斯将军营救出来,最终德军惨败。
战后,瓦图京已经42岁了,斯大林将瓦图京晋升为大将。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碰的头破血流,希特勒为此非常生气。紧接着在1943年德军在库尔斯克一带发起了一场代号为“堡垒”的行动。在此时,瓦图京也是刚刚从西线调回库尔斯克进行防守,这次瓦图京与曼斯坦因的第二次正面交锋。
在这场战役中,瓦图京率领苏联红军不是被动攻击,而是一反常态,开始对德军展开先发制人的攻击,战线刚刚拉开,瓦图京就对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团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攻防双方互不谦让,将普罗霍洛夫卡地区变成了人间炼狱,成百上千的装甲坦克,相互交缠在一起,一时分不出来哪个是德军。
哪个是苏联红军,这场战役最终,还是瓦图京率领的苏联红军胜利了,德军元帅曼斯坦因这次有一次败在小他14岁的苏联将军瓦图京手里。可是命运就是那么爱作弄人,在1944年的时候,瓦图京乘车返回部队,中途遭到乌克兰民族游击队的攻击,最后瓦图京身负重伤于1944年4月15日去世。
伏龙芝的一带将星就这样陨落了,后世在评价瓦图京将军的时候是这样评价的“他年轻有为,用兵如神,不负-苏联第一大将的称号”。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有关瓦图京将军不同的看法,记得留言讨论奥。
瓦图京42岁当大将,结局如何?
瓦图京1901年出生,1941年6月起先后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苏军第1副总参谋长,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
战争爆发后1941年6月30日起任西北方面军参谋长,亲自率领在诺夫哥罗德作战的战役军队集群,积极参加了该城保卫战。苏军在其指挥下对德国曼施泰因将军的坦克军实施了数次反突击。
1942年5-7月再任副总参谋长,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代表在布良斯克方面军做了大量工作。
此后1942年7月12日任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指挥该方面军部队成功地抵御了沃罗涅日方向的优势之敌。斯大林格勒战役时,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参加了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计划的制定工作,在顿河方面军右翼部队的积极支援下,于1942年11月成功实施了向卡拉奇方向的向心突击,完成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主要集团的合围。该方面军部队在其指挥下与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协同,在1942年12月实施了"小土星"战役。
此后在1943年2-3月的哈尔科夫战役中,由于形势判断错误,被曼施坦因反击得手。之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做为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的他,所部防御阵地被德军正面突破35公里,而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仅仅被突破12公里。
此后的第聂伯河会战中,他指挥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取得了攻占基辅的荣誉,不过此后在日托米尔遭到德军反击,结果斯大林让罗科索夫斯基以大本营代表身份去其司令部,帮助他了解被动情况。按照罗科索夫斯基回忆录的记载,瓦图京因为长期在总参谋部工作,工作风格喜欢直接插手制定与发布命令,使得方面军参谋长无所事事。当然,在罗科索夫斯基的帮助下,瓦图京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1944年2月29日,时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的瓦大将去下属集团军检查罗夫诺-卢茨克战役的准备情况。而在此前一天,在该方面军视察的大本营代表朱可夫元帅曾建议他派副司令员去做这项并不重要的工作,但瓦图京坚持要自己去。29日下午,瓦杜丁一行在一个小村子遇到一伙"高高瘦瘦、神神秘秘、脚跟不着地、样子可恶"的人。同时听到在这群人中响起了零落的枪声。瓦图京就想下车看看究竟是什么人扰乱秩序,结果被乌克兰民族主义武装冷枪击,正好打断了他大腿动脉,这位倒霉的大将几经抢救最终还是因为失血过多"被隆重安葬在基辅"。
在俄罗斯2005年的二战将帅排名中,他排在巴格拉米扬、叶廖缅科之前,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之后,认为他战役组织计划周密细致,善于突破水障碍。
瓦图京42岁当大将,结局如何?
瓦图京42岁成为苏军大将,是当时最年轻的大将之一,而他也是苏联卫国战争战场上阵亡的级别最高的将领。瓦图京是一位非常值得敬佩的将军,他敢于临危受命对抗凶狠的纳粹德国军队,也成为斯大林非常惋惜的爱将。
瓦图京19岁加入军队,1929年毕业于苏联著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西北方面军被纳粹德国打的一败再败,斯大林愤而将自己信任的巴甫洛夫大将处决,西北方面军这杆大旗谁来抗成了问题。瓦图京第一个站了出来,承担起重建西北方面军司令部的职责,其实在二战爆发后苏联一时面临无将可用的尴尬局面,而瓦图京的崛起也就在此时。
在战场上,瓦图京指挥苏联装甲部队和德国名将曼施坦因多次交手,不落下风,显示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1942年他即成为华西洛夫斯基的副手,再次请缨上阵以后在哈尔科夫战役中遭遇惨败,多亏朱可夫等人力保才没有丢掉性命。
戏剧性的是,瓦图京没有死在纳粹德国手中,反而是在1944年遭遇了乌克兰民族主义武装袭击,重伤不治以后在基辅身亡。他是与朱可夫、崔可夫等人一样优秀的苏联将领。
瓦图京42岁当大将,结局如何?
瓦图京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人,和朱可夫是同一个级别的,
他在1920年的时候就参加了红军,戎马生涯20多年,最终获得了大将军衔,
在担任大将的时候他已经42岁了,虽然说年纪不小了,当然是42岁的大将是过于年轻了,
他也是受到斯大林宠幸的人,所以说很快就担任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
因为他的战斗力非常的强大,所以说斯大林准备用它换掉朱可夫,
然而意外发生了,他在乘车路过苏军占领区的时候,突然遭到了袭击而袭击,
袭击他的是乌克兰的民族分子,这些游击队的实力非常的弱小,
但是他们用冲锋枪扫射了,瓦图京乘坐的汽车,最终他背部和腿部中弹,因为他的体质很好,没有立刻死去,
挣扎了两个月之后还是死掉了,最终斯大林也是没有换掉朱可夫,
于是只能让朱可夫担任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的司令。
这样的大将居然被区区游击队杀死,也算是非常意外的一件事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