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各国都申请成为永久中立国?世界上还会有战争吗?美国愿意永久中立吗?
世界上目前保持中立的国家数量有六七个,真正能长久维持“中立”的只有瑞士,很显然,永久中立并不是个很好达到的条件,即便“中立”也不代表不再有战争。
在大多数时刻,所谓“中立”仅仅是一种常规政治手段而已,它并不是避战的免战牌,仅仅是一层画皮而已。一战前期,美国还是中立国呢,结果看到巨大的战争利益,憋不住还是参战了。
再比如卢森堡,这个国家虽然富裕,却强邻环伺,国小力卑。所以尽管他们一再的宣布“中立”,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让德国“顺便”给灭了,让人无奈又无语。
从卢森堡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真正决定国家存续命运的绝不是靠自己喊出中立,如果自己不能抗拒外敌,又没有什么友邻能帮忙的话,所谓“永久中立”不过是个可怜虫企图逃命时的惨叫罢了。
爱尔兰也是个例子,他们曾经是英联邦成员,却因为独立问题与英国政府闹的非常不愉快,所以当二战爆发后,别的英联邦国家纷纷响应联合王国号召对德宣战时,爱尔兰选择了“中立”。
这种中立其实并不是中立,而是爱尔兰对英国的一种逆反,明里中立,暗里却与轴心国集团暗通款曲,如果不是英国人扭转了战局,恐怕他们早就乐呵呵的投入纳粹怀抱了。
从爱尔兰的例子来看,“中立”就是种政治活动,他们借这种状态,躲避了对宗主国的责任,又在不过度刺激对方的同时,维持了自己的后路。当年如果没有纳粹德国的威胁在眼前,英国政府早就无法容忍爱尔兰了,哪怕“中立”也是一样。何况就算爱尔兰中立还亲德,德国一样在1941年轰炸了都柏林和,事后希特勒也拒绝道歉,反倒是爱尔兰方面自己软化了。可见,决定国家态度的还是核心政治。“中立”是死的,人是活的。
瑞士的中立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成型条件,瑞士人通过多国签订的条约,早在几百年前就形成了“脱身”的局面,经过了历史的洗涤,瑞士的这种“中立”成了欧洲文化中的共识,也形成了瑞士独有的中立生态,他的中立存在便于欧洲各国搞一些台下的灰色运作,因此瑞士人完成了永久中立的平衡性和信任感。
但是,瑞士的这种中立很明显不可能辐射到全球,迄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复制瑞士的中立条件。强大者利欲熏心,目空一切,视暴力为快速解决方案。弱小者朝不保夕,卑躬屈膝也无法躲过侵略或要挟,他们申请中立有何意义?更何况瑞士并非吹嘘的那么良善,他们的“中立”依然是足以令人脸红的。
至于美国肯不肯中立,这并不仅仅取决于美国,只要冷战思维不灭,美国又不愿意放弃手中的霸权政治,与美国为敌的国家、团体又依然存在,那么美国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凭什么中立?他们敢自诩为民主之光,利比亚的黑蜀黍敢说自己是人类的希望么?
所以,指望人类“共同永久中立”并不现实,中立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对立并抗拒的政治态度,只不过它处于某个矛盾之外罢了,在发展的联系的万事万物面前,指望“全员中立”的保证,倒不如指望大国间的“核子和平”靠谱。
如果世界各国都申请成为永久中立国?世界上还会有战争吗?美国愿意永久中立吗?
永久中立国主要有三大义务:1.不主动对外战争,但有自卫权力;2.不得缔结与中立地位相抵触的条约;3.不得采取可能使自己卷入战争的行动或承担这方面义务,如让外国建立军事基地、外国军队过境、参与对别国的经济抵制或封锁、不得接受附有损害中立地位的援助。
这样的中立条件,估计没有多少国家能够接受,特别是美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