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枪械大多实现了自动射击,为什么榴弹炮能实现全自动射击的很少?
没有什么太特殊的原因,枪械发展的机种自动射击方式,统统都不适用于榴弹炮这种大型设备,放大了都没用。
目前枪械采用的最普遍的自动射击方式为“导气式”和“自由枪机式”、“管退式”三种,再就是现代加特林那种电动式。至少到目前为止,火炮根本没法应用这任何一种技术。
比如AK-47、M16、HK416这类导气式的突击步枪,它们只在导气方式或者活塞行程上有区别,为了完成自动射击,这些枪械需要在枪管内壁钻个小孔,将一部分火药气压输送给枪机,然后借用弹簧的力量来回运动,不断击发子弹。
再比如自由枪机式武器,往往冲锋枪喜欢使用这种设计,它们不需要导气,仅仅依靠弹药后坐力将枪机不断往后压缩,然后复进簧又不断将枪机弹回来,结构简单,射速较高,但并不适合大威力的枪弹,连步枪都不是很适应,怎么能用到大炮上去呢?
机关枪的原理也是一样,无非导气式或管退式,管退式又分长身管后坐和短身管后坐,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如马克沁机枪就是典型的短后坐原理,通过枪管后座不断完成杠杆运动。
有人可能觉得,只要把子弹看做小一点的炮弹不就行了吗?只要将这些枪械放大,那么可以自动发射的炮不就有了?
然而事情哪有这么简单,看过上面粗略介绍的枪械自动化方式,细心点的同学都会发现一个特点——“弹簧”,无论哪种自动枪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弹簧应用,甚至可以说弹簧就是它们实现往复运动的另一个核心。每次火药燃气或后坐力将枪械部件打退,都需要弹簧的弹力将它们复位,不管是导气式、自由枪机式,还是管退式,无一例外。
试想一下,如果将这套设备放大化,将炮弹送进去,那么需要多大的弹簧才能完成工作?别的不说,就问上膛怎么办?本来现在的火炮只需要打开炮闩将炮弹塞进去关门按钮就行了,你非要整出个拉不动的手拉机,这第一发不会让人拿滑轮组去上弹吧?
不过弹簧并不算大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将之整的更复杂,用电控液压弹簧来分级控制,如此可以很轻易的完成上膛环节,只是这样不显得太夸张也太低效么?机械设计没必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机构的复杂度是大问题,一把枪,弹药系统占据的重量比例很小,剩余的结构重量全给发射机构用上了。我们哪怕将一把手枪放到炮那么大,其结构占比也是相当庞大的,这门炮将丧失掉一切优势,哪怕我们假定它的结构刚性不出问题,可以原比例的放大,它也会活活将一门普通的152榴弹炮变成古斯塔夫的体积。
很显然,枪械的自动化原理根本不适合大炮,顶多让一些小口径的机关炮采用类似的原理。而且人类要达到让大炮高速发射的目的,根本没必要去学习枪械原理,就好比加特林机枪通过电动机复活,火炮作为更复杂的设备,需要的并不是死钻枪械火药自动化原理的牛角尖。
比如著名的大杀器AK-130速射舰炮,这种舰炮可以用每分钟90发的速度将130mm的炮弹喷洒出去,任何一个被糊脸的对手不死也要被恶心死。而AK130高射速的秘诀很简单,它拥有一个电驱动转盘式自动供弹机,再配合冷却系统和轮流发射的双炮管,自然就能达到高速射击的目的。
还有更猛的奥托76mm舰炮,这种速射炮可以打出每分钟120发的弹雨,为各国海军广为使用;与AK130一样,奥托76使用了液压电机控制的供弹、扬弹系统,采用了专门的旋转炮弹鼓来安置弹药,使用了交替的供弹摇臂将炮弹送进输弹机内运行发射,速度相当快。
但是,海军舰炮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火炮,陆军用的榴弹炮是享受不到这种专用炮塔加电控底座的待遇的。相反,地面火炮为了快速机动,对减重要求都很高,不可能搭载复杂的大型供弹设备,否则对拖运、吊装都会造成影响。它们也不追求密集的高速,那是火箭炮做的事。
在有条件的地方,火炮依然会采用自动化设计,比如现代各种新型自行火炮,大都具备了各种自动化输弹功能。而且对于现代自行火炮而言,使用自动化设备是实现“模块化弹药”的必由之路,靠人力可没法“模块化”。像美军就计划将M109火炮换装新型立楔式炮闩,以使之适合自动输弹机,将原本的4发/分钟速度提高到10发/分钟。
不过这也只是相对来说,火炮的全自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说哪天一门炮没准会进化出机关枪的射速,但当前的地面火炮仍然需要不同程度的人工参与,哪怕是先进的德国Pzh2000自行火炮,再高度自动化也需要人工填装药包。
再说回来,反正高速度弹药投送都已经让火箭炮给包圆儿了,普通火炮何必要去钻牛角尖呢?打的更准、更远和更大威力才是火炮应该攻关的方向。
现在枪械大多实现了自动射击,为什么榴弹炮能实现全自动射击的很少?
兔哥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好,但也不好答,主要是太啰嗦,首先说明一下,榴弹炮的概念,榴弹炮的定义通常是短身管,弹道弯曲的火炮,现在通指中大口径火炮,例如,76毫米、85毫米、105毫米、122毫米、155毫米、203毫米火炮等等。而榴弹则广义的多,所谓的榴弹就是高爆弹,开花弹,是最普及弹药,有很多变种。自动榴弹发射器其实就是自动步枪原理,可以连续射击。自动射击的概念,步枪自动射击的概念是扣动一次扳机,子弹自动上膛,击发,抛壳,再上膛,击发,抛壳如此循环,直到打完一个弹匣的子弹。自动步枪自动原理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枪管后座实现上膛退壳,一个是利用火药气体压力推动活塞杆带动枪机后座实现退壳上膛击发,两个方式都有复进机(复进簧)配合。通过上述描述我们知道了步枪自动的概念是自动上膛、击发、退壳这样循环动作,说直白点,步枪自动射击就是口动一下扳机射出多发子弹,甚至是一个弹匣,一条弹带。根据这个在看看火炮能不能做到就是了。
能够实现自动发射的火炮类型按照口径分类(20毫米以上是口径叫炮),榴弹发射器、小口径火炮、高炮等等都具备自动发射原理。但问题是它们虽然从口径上说是火炮,但不是榴弹炮,榴弹炮的炮管都短,而且口径都比较大,按照习惯,现在主流口径是105毫米、122毫米和155毫米。这些火炮没有一个具备自动射击原理的。我们必须要澄清一下概念,自动装弹机并不是自动射击,榴弹炮是具备自动装弹机的,全自动的概念是击发一次射出多枚弹药,目前大口径火炮没有一个能做到的。例如,俄罗斯的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采用了无人炮塔,装弹,退壳,都有机械完成,但也是半自动射击,它采用了叫"拳击手"(Boxer)的液压缓冲装置,2个炮管交替开炮,但也是扣动一下发射一发,并不是扣动一下就“突突突”的连续射击,两个炮管交替发射一分钟可以发射15-18发炮弹,这个作为榴弹炮就够快速了。
说到大中口径火炮自动射击我们就必须要说一下舰炮,舰炮目前的中大口径通常为76毫米、100毫米和127毫米、130毫米,舰炮具备全自动射击能力,这是因为舰船上的空间可是比陆地上的榴弹炮、包括自行榴弹炮大太多了,而且有雷达进行弹道校正,测控,有专门的火控计算机控制,有输弹机,压弹机,拨弹机等等机构组成,非常复杂,利用计算机雷达的支持可以选择发射的弹药数,现在舰炮都是全自动射击,上膛利用后座力来实现,通常射速都在几十发每分钟,口径小射速高,口径大射速低。但陆地上的自行火炮做不到全自动,有自动装弹机的也只能是半自动射击。想想看,一辆自行火炮的空间才多大,携带的弹药也就是几十发,没必要像舰炮那样的射速要求,本身的条件也无法支持。⬇️下面是自动装弹机原理图
自行榴弹炮(加榴炮)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安装太多的设备,也无法稳定连续射击带来的稳定性问题,如果一门155毫米的榴弹炮像步枪那样全自动射击还不散架子啊,就算不散架子也会到处乱蹦。其实火炮的炮管寿命都很短,例如2000发的身管寿命,如果一分钟5发可以打2000发,如果一分钟10发可能连1000发都打不了就得报废,主要是膛压,火药气体高温散热问题,俄罗斯的双管火炮射速高最后也没有采用,就是这个问题,连续射击也就是一两分钟的炮管寿命,榴弹炮的全自动射击需要的设备太多,自动装弹,弹道控制,稳性控制,火炮冷却这一块无法和舰炮比,没有那么多的空间,也不具备那么重的稳性控制,一辆自行火炮每发射一发炮弹浑身摇晃,就是底盘太轻,但又不能做太重,其实实现了自动装弹就已经是技术跨越了,节省了人员配置,也节省了空间,但不能像自动步枪那样射击,没有这个条件,就是舰炮也不能和自动步枪比,上弹退壳没那么快。小口径火炮能做到主要还是口径小,膛压低上弹和退壳行程小,速度快。而榴弹炮多是分装弹药,有的需要多个药包调节射程,本身就是一个繁琐的程序,现在采用自动装弹机的自行火炮的药包都是定装的,所以自行火炮对不同距离目标的火力覆盖效果不如牵引式火炮人工装弹的范围广,这也是为什么不都装备自行火炮的原因。
通过上述原因我们知道了火炮自动射击和平台有很大的关系,同时和需要也有关系,榴弹炮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它射速的限制,目前所有安装自动装弹机的中大口径榴弹炮都是自行火炮,而且都是自动装弹,半自动射击,牵引榴弹炮多数都是人工装弹,或者是半人工装弹。舰炮虽然具备全自动射击但依托的系统设备也很多,并且故障率也要比陆地上普通榴弹炮要高很多。武器装备就是这样的,越先进就越复杂,越复杂毛病就越多,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劣势,能够获得平衡就是好武器,所以武器装备永远是好用,管用,能用。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指正,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枪械大多实现了自动射击,为什么榴弹炮能实现全自动射击的很少?
因为没有必要。
现在枪械大多实现了自动射击,为什么榴弹炮能实现全自动射击的很少?
枪械的自动射击原理与火炮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榴弹炮可不是20毫米以下的小管子,最小也差不多是75毫米,这就造成了其后座力相当大,设计要求等等与枪械式不一样力,由于后座力大,造成装填系统完成不一样。
机械后座力要小得多,也利用射击的燃汽等做为动力进行装填等,火炮的装填系统是完全是另一种设计方式,与枪械不一样的,是使用外接动力来推动这些装填系统工作的过程,主要运用舰炮啊,陆军使用的火炮相对简单的多,甚至许多火炮没有自动装填系统。
这两种工作原因不一样的东西,没必要放到一起了!
现在枪械大多实现了自动射击,为什么榴弹炮能实现全自动射击的很少?
后座力呀,7.62口径用步枪射击的后座力普通人已经搂不住了。不要说七八十毫米和上百毫米口径的火炮了,如果真的实现了火炮自动射击,那他的后坐力。嗯,这画面太美,不敢想象。一门全自动发射的火炮会在原地疯狂的鬼畜吧。
其实对于这种大范围杀伤性武器来说,射速并不是太重要的,重要的是准度和杀伤范围。而且现在不管是坦克还是舰艇上的火炮,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发射和自动装弹这一程序。虽然说不是自动射击,但是它的火力密度已经远远不是人工装弹的时候所能比拟的了。火炮的作用不同于步枪并不是进行火力压制而是进行火力覆盖。
另一个原因是制作材料的问题。现在的班用轻机枪都是加重枪管的,像重机枪更是采用水冷或者是粗大的枪管来解决散热的问题。不要说小小的一枚子弹连续发射的时候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重机枪也不是采用抠住扳机不撒手的疯狂射击模式。不管是现在的步枪还是重机枪,都是采用点射的方式,为的就是避免射速过快导致枪管过热。而装药量是子弹几百倍的火药炮弹,它所发射产生的热量可不是区区枚子弹就能比拟的。在自动射击的情况下,炮管应该承受不住几发连射吧。
其实还是那句话,火炮并不需要追求太高的射速,对于军舰来说,军舰上面的火炮有自动装填机构给它们自动装填火药,使得它的射速并不会太慢。而对于陆军的火炮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实现自动射击,因为高密度的火力覆盖打击已经被火箭军所包揽了,对于陆军的炮兵部队来说,他们只需要将炮弹打准即可。炮兵不只是杀伤敌人,也需要保持自己的机动性,如果采用自动装填机构那么火炮还不如用坦克来取代呢。
现在枪械大多实现了自动射击,为什么榴弹炮能实现全自动射击的很少?
这?枪械子弹的装药量,和榴弹炮,好像差的太远了吧?枪械一个自动循环节,耗时多少秒?以600RPM计算,一秒10发,一发0.1秒,不说人受得了不,先说枪管,就发烫,严重的连续长时间自动状态射击,枪管会发热发烫,严重会发红,弯曲变形。比子弹大的多,重的多,装药多得多的榴弹炮,如果按照0.1秒一发的状态发射,不出10发,绝对爆管炸膛,而且,为了实现这个0.1秒的自动状态,装填,退壳,复位的机构,基本上就没办法实现:炮管还没咋回事,装填机构已经趴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