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鸟类撞上飞机?

飞机自诞生没多久,人们就发现了“鸟撞”(bird collisio)这个倒霉的玩意儿。航空先驱莱特兄弟在1903年升空了第一架飞机,1905年他们就在飞行表演中遭遇到第一次鸟撞,撞死了一只红翅黑鹂,所幸这是一种不超过30厘米的小鸟。

但另一个航空先驱,首次穿越美国本土的飞行员卡尔布雷斯·佩里·罗杰斯(Calbraith Perry Rodgers)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1912年驾驶一架“莱特EX”型飞机做飞行表演时,于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只海鸥撞上,海鸥缠住了飞机控制线,罗杰斯一头扎进了海滩,死于送医途中。他是第一个被鸟撞死的飞行员,鸟类在人类上天没多久就给人来了个下马威。

上图.卡尔布雷斯·佩里·罗杰斯和他坠毁海滩的飞机

早期的飞机其实并不是太怕鸟类,毕竟速度慢稳定性也好,只要关键部位不出故障,与鸟来一次亲密接触基本不存在问题,甚至有早期飞行员描述他们如何与“野鸭与雁群”同行的惬意,所以早期的飞机没有什么防鸟撞需求。

但随着航空事业的逐渐发展,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鸟类也从“惬意如诗的飞行伙伴”变成了“牛顿定律下的空中杀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就已经关注到鸟撞的问题,开始用鸣枪、人工驱赶、毒饵乃至火焰喷射器来清除机场周围的生物。

上图.2013年一架在罗马降落的意航客机,蜂拥而上的鸟群差点酿成悲剧

二战结束以后,因为喷气式航空的高速发展,“鸟撞”开始成为越来越无法忽视的问题,相关事故直线飙升,以至于美军提出了“鸟撞墙”的问题,50年代中到70年代初的时间里,美国空军因鸟撞造成的事故,从每年不到50起飙升到一年近400起,其中112次为发动机吸鸟造成,简直令人无奈。

上图.起飞失败烧毁在关岛的B52轰炸机,事后分析很可能是发动机吸鸟引发事故

70年代以后更加令人抓狂,美国空军在1980年被鸟撞次数达到了1051起,1981年为1082起,1982年为1894起,数字一波一波的上涨,可谓损失惨重。美军“BASH”(飞行事故应对小组)在几年间记录下来上千起飞鸟撞机事故,仅F4“鬼怪”这型飞机就达到了1492次撞击,A-10这种亚音速攻击机也不例外,被撞754次。

民航比空军还抓狂,一年全球要爆发5000起鸟撞事故,1976-1980年,短短4年欧洲航空遭遇鸟撞7600多次,为此扔掉了300多台发动机,1000多块风挡玻璃,数十个机翼;大名鼎鼎连台风都不怕的俄航,2015年被小鸟撞了328次,大呼本都亏干净了。

风挡、机翼、舱盖玻璃成为现代风飞机在鸟撞中最脆弱的地方,根据美军的统计,有15%的鸟撞集中在“透明件区域”,玻璃被粉碎后会形成严重的二次杀伤,对飞行员、飞机仪器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透明件抗鸟撞性能”成为飞机设计的重要指标。

上图.被鸟撞上的F16战机,飞行员一肚子骂娘

为此,美国人在设计上提出了“鸟撞标准”,将鸟按重量分为2kg+(大鸟)、≈1kg(中鸟)、<1kg(小鸟)三类,要求军机前挡玻璃能在相对速度70-250m/s的情况下扛住1.6kg的鸟类撞击,并且这个数值还在不断上升。例如美军的F22战机,它的聚碳酸酯舱盖已经要求能承受1.8kg飞鸟以180m/s相对速度的撞击。

不过大多数国家在防鸟撞方面仍然以学习美国经验或靠自己经验办事,即便是美国人也没法在这上面动什么花巧,无非是更厚的舱盖,更强的结构,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实物试验得到的最优化方案。

上图.二战中的“鸡炮”试验,我国的C919大飞机也经过数百次这种试验

一般实物试验采用的是“鸟弹”射击的试验方式,人们用压缩空气炮将生鸡发射出去,对试验场上的试验模型进行轰击,以此来确定风挡或座舱盖的实际防鸟撞性能,以及验证飞机在经历鸟撞后造成的影响。

上图.美国航空公司2009年1月迎来第1549次鸟撞,发动机叶片损坏

除了硬性碰撞参数外,发动机“吸鸟”也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一般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在高空高速阶段,多在飞机低空低速飞行的起降阶段发生。受喷气式飞机的特性影响,鸟类很容易被发动机进气时强大的吸力给吞噬,继而造成事故。因此,发动机吸入异物方面的抗性研究,亦成为设计的重中之重。

上图.吸鸟造成破坏的发动机

当今许多飞机发动机都会进行“吸鸟试验”,对发动机扇叶的抗鸟撞性能进行评估。解决鸟撞破坏的方法也说不上神秘,无非是增加涡轮叶片的强度、厚度、宽度。现代的做法一般是采用“蜂窝式夹心”的方式,将叶片内部嵌入多孔状的内芯,让宽弦叶片在不改变性质的情况下维持性能。

上图.打鸟的安全人员

当前的大型喷气式客机的发动机吸个鸟进去已经不算什么特别大的危害了,最高纪录是把人吸进去。2015年印度航空曾经发生意外,机务人员Ravi Subramanian被吸进AI619航班的引擎,引擎没有停止工作。这种事并非孤例,许多国家都有,只是毕竟太瘆人,就不多说了。

除了飞机的“抗性”强化外,目前全世界应对“撞鸟”,一般多采取的是机场驱逐为主的措施。

起降阶段是鸟撞概率最大的时段,1990到2015美国发生了16万起撞鸟事故,大部分在起降阶段。而且还有鹿、狐狸、狼、人等各种鸟之外的撞击;鹿、狼、大雁是飞机三大杀手,90年-10年,鹿撞飞机达到近千起,狼撞飞机也有300起,而最凶狠的是加拿大黑雁,这种在北美成灾的生物,因为体积原因有57%的严重撞鸟事故与它们脱不开干系。

上图.澳大利亚空军一架F111战机在新南威尔士州撞上只鹈鹕,机头的玻纤材料被砸散,鹈鹕被吸进了一台发动机,两名飞行员用另一台发动机勉强降落

现代飞机多以喷气式为主,具有飞行高度高、飞行速度快的优点,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遇不到鸟的,哪怕遇到了,也会因为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和体积将鸟吓走,出事的概率不算大。

上图.美国农业部专职清除机场野生动物的专家Heather Bauscher捡起一个被撞死的鹿头

但是机场起降阶段就不一样了,因为机场往往修在人类活动较少的空旷区域,附近山林、野地非常多,天然的就存在着鸟类的栖息地,往往飞机一轰鸣,受到惊吓的鸟群就四散而飞,挡到飞机的起降路线上,继而让高速略过的飞机撞上或吸进发动机。

上图.敢死队一样往引擎里填的鸟群

更有甚者,有些傻鸟会因为保护幼崽和群体的“联合攻击本能”,将飞机当做入侵者,大群大群的飞过去找死。所以,机场驱鸟成为相当重要的工作,人们需要保证飞机起飞时,尽可能少的被鸟所干扰影响。

上图.别说假鸟,真鸟都用上了

驱鸟的花招很多,通过喇叭拨放猛禽叫声是较多的一种做法,胆子小的鸟听见就吓走了。再配合一些老鹰形状的航模,隔三差五“恐吓”一阵子,鸟类就自动远离机场了。

上图.军用机场摆放的猛禽模型和喇叭

猛禽声音无效怎么办?还有许多声音等着,比如放煤气炮,靠爆炸声吓走鸟类。甚至有机场使用了“次声波武器”,通过能发出次声波的仪器,制造出鸟类厌恶恐惧的声波,促使它们远离机场。

上图.呼伦贝尔机场的驱鸟煤气炮

有些时候,噪音并不能彻底驱逐鸟类,只能让它们早点上天,好观测应对。免得它们蹲在机场附近,等飞机一来“呼啦啦”全飞起来。即便这样,仍然有些“傻大胆”或者听惯声音的“老油条”不怕死闯进来。

对于这种鸟,机场毫不客气的开枪嘣死,见着就打,尽量减少数量。我国机场曾经规定过“十万架次起降,撞鸟不得超3起”的指标,连高管们都不得不顶着太阳趴草窝打鸟。喜欢放枪的同学可以应聘这个岗位,有鸟打鸟,没鸟对天来几炮。

上图.机场的“驱鸟犬”

近年来随着环保主义的兴起,某些“爱鸟人士”对捕杀鸟类的做法表示了异议。再者,的确有一些珍稀鸟类会因为机场的捕杀、驱扰受到影响;捕杀也未见很大成效。所以人们采取了新的做法,比如“以环境改变引导鸟类栖息”。

具体做法其实也不稀奇,机场并非鸟类优良的生活环境,做好对机场草坪的除虫、除籽、除蜗牛等工作后,可以大大减少鸟类的觅食,继而通过在附近构建鸟类生态地,以更好的自然环境吸引鸟类,有效的将鸟类“引开”,许多城市湿地负担的就有这种作用。

说到底,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道,可能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如何应对鸟类撞上飞机?

birdstrike/鸟🐦碰飞行器,“鸟碰”事故占所以航空事故率的28%以上。国际航空联合会将“鸟🐦碰”事故列为“A类”航空灾难之首。一只小小的“不自量力”肉鸟与“钢铁侠”大鸟之间的肉搏战一直持续性上演着……栏都拦不住!(“愤怒的小鸟🐦”们!不知道为什么跟“钢铁”大鸟们过不去?非要弄的两败俱伤?)(这是肿么了?为啥弄的“一伤一死”??)

是谁错了?还是谁惹谁了?一只0.5kg的“肉身”小鸟直接撞击“钢铁”大鸟冲击力、破坏力就像一发高炮炮弹爆炸产生的效果……(AMX轻型攻击机被鸟碰撞的惨不忍、平安紧急降落)(高性能的F16/“战隼”被一只肉身“鹰隼”把座舱盖击穿)(“钢铁侠”F16/“战隼”被肉体“鹰隼”碰撞的结果……伤痕累累的f16飞行员头盔)(一架民用客机被“鸟群”袭击、民航客机……遍体鳞伤)(鸟撞引发的机毁人亡的悲惨事故)(鸟撞/bird.strike造成的几千万美元的飞机发动机报废)(一架波音747的雷达罩被一只小鸟撞碎、损失惨重,好在平安降落)

那么真的拿这些“肉体凡胎”的小鸟儿们,么办法了吗?

答案是:真的么办法。

谁有好的有效的办法?拿出来……!机场四周围为驱鸟制造巨大声响的“煤气炮”……机场四周围的“多彩风轮”……机场为了驱鸟🐦配置的声、光、电驱鸟设备……(利用“无人机”驱鸟技术……)(机场周围常见面的“驱鸟”综合保障车)(涡喷/涡扇民用飞机发动机为了“驱鸟”特别设计的“色彩”方案……)

为了飞机的平安起降、为了驱鸟可以说是人类为了应付“愤怒的小鸟”们“疯狂”的“自杀式”攻击已经是“倾其所有”……收效甚微。

一架“钢铁大鸟”惹不起一只“凡胎俗身”的小小飞鸟🐦……

这是事实存在的……么法!

如何应对鸟类撞上飞机?

补充前面“凉月满天”的回答,还有养猴子掏鸟窝的。

如何应对鸟类撞上飞机?

鸟类对于飞行安全而言是一种非常主要的一种安全风险,受到鸟类自身飞行高度和生活习性的约束,一般在飞机的起飞、降落和爬升阶段能够对飞机产生碰撞,撞击到飞机机头、风挡玻璃,机翼,最为严重的就是撞入发动机进气道,进入导致发动机起火乃至空中停车这样的紧急事故。

虽然鸟类对于飞机安全的危险比较大,但是对于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而言,一般自身并不配置防鸟系统,而是依靠快速起飞越过鸟类飞行的高度,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开鸟撞的风险。而对于起降过程的防鸟任务都是交给机场方面来完成的。

目前机场方面对于防鸟的处理手段主要集中在驱鸟方面,主要手段有下面几种:

1、驱鸟炮

这种装置主要是利用压缩空气或者煤气,朝向鸟群发射驱鸟弹方式来进行驱赶。

2、驱鸟假人

这种就有点和稻草人的感觉类似了,利用各种假人和相似物来模拟人类或者猛禽的形状,从而驱赶鸟类。

3、机动式巡逻驱鸟

这种方式主要用机动车在机场周围巡逻,发现鸟群可以通过发音、发射驱鸟炮弹、人工射击方式进行驱赶。

4、隔离网驱鸟

这种方式属于陷阱式驱鸟,在机场周围设立大面积的捕鸟网,一旦鸟群靠近就会被挂载网上,从而实现隔离鸟群的目的。

5、驱鸟犬

这种就是在机场周围配置经过训练的驱鸟犬进行巡逻驱鸟。

除此之外,还有激光、无人机、经过训练的隼鹰等方式进行驱鸟。在实际中各地机场运营方面往往是多种方法并用,这样才可以保证驱鸟效果。

——问题就回答到这里了——

对航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关注老鹰航空吧。

(图片来自互联网公开图片,如侵则删。)

如何应对鸟类撞上飞机?

那就是说航线上不能有鸟。可以保障吗。不能。不好。飞机被雷电打了。迫降。飞机撞鸟飞行员跳伞。我们的空中霸王怎么折磨脆弱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