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提尔皮茨”,为何服役生涯却如此憋屈和窝囊?

“提尔皮兹”是二战中德国建造的最后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不过它“憋屈”是有,却并不“窝囊”。甚至比起出海就被揍沉的姊妹舰“俾斯麦”,“提尔皮兹”煎熬的一生倒还更具传奇色彩,它也算是个小号的“祥瑞”。

30年代,希特勒上台后开展了一系列“复兴海军”的计划,其中囊括了不少巨舰制造工程,从航母到大型战列舰都位列其中。但“俾斯麦”与“提尔皮兹”却是德国人唯一成功实施的项目。

1936年7月俾斯麦开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正式服役,这艘军舰成为当时德军最大的的,也是唯一的战列舰,当然,也是后世最有名的。

“提尔皮兹”是与“俾斯麦”同期上马的军舰,很显然,它的建造过程也在严格的控制之中,从1936年10月30日开工,到1939年4月1日下水,建造耗时与俾斯麦几乎一样。如果没有什么变数的话,“提尔皮兹”应该在1940年末正式加入德国海军。

1939年9月德国开始入侵波兰,欧战的导火索被全面点燃,这为“提尔皮兹”的舾装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1940年5月的法兰西战役开打以后,建造“提尔皮兹”的威廉港战争海军造船厂开始成为重点打击目标。我们能理解,仇家找不到哥哥,一般都会去家里打弟弟。

英军为了打掉这个“弟弟”,组织了大量的空中力量对付“提尔皮兹”,企图将之堵在造船厂中干掉,截止1941年2月25日“提尔皮兹”下水,威廉港战争海军造船厂遭受空袭1042次,将近700吨炸弹被投到了“提尔皮兹”旁边,可谓丧心病狂。

提尔皮兹的“祥瑞”属性这时候开始发作了,尽管炸弹如雨,却没有一艘正中舰体。任你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在德国工程师和油纸包们的帮助下,它仍然完工了。

在此期间“提尔皮兹”迎来了一个噩耗:1941年5月27日,首舰“俾斯麦”号在大西洋中遭遇了近半数皇家海军的堵截,被瞎打一顿,群殴到自沉。此时的提尔皮兹还在海试和进行最后的零散装配工作,它成了德国海军水面舰队的唯一“面子”。

介于“俾斯麦”被击沉后巨大的政治效应,希特勒认为“德国不能再损失唯一的战列舰”,所以“提尔皮兹”这颗独苗顿时成了保护动物。德军既要利用它制造威慑,但又不能放心让它出门撒野,那么只好将之开到挪威的特隆赫姆港内,用来震慑北方海域。

这种“震慑”显然对英军是没用的,皇家海军并不畏惧与德舰正面作战,他们恼火的是抓不到那些四处骚扰商船的潜艇。所以,蹲在挪威的这段时间,让“提尔皮兹”彻底成了抛荒的废物,英国人给它取了个“孤独的北方女王”称号。

不过“提尔皮兹”也不是一味的窝囊和家里蹲,人家要厮杀!人家要战斗!大和都出去了咱凭啥不努力?所以,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刚刚结束海试的“提尔皮兹”就跑去了芬兰湾,对苏联占据的科特林岛喀琅施塔得要塞进行了炮击。

喀琅施塔得要塞之战属于列宁格勒保卫战的一部分,“提尔皮兹”被派往这里,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苏联的几艘塞瓦斯托波尔级战列舰。其中的“马拉号”当时驻守在列宁格勒,而“十月革命号”就停泊在喀琅施塔得。

可惜当时的苏联已经给打得满头是包,列宁格勒也陷入了长期的围城,所以也没谁吃饱撑着找战列舰玩。所以“提尔皮兹”啥情况都没碰上,懵懵逼逼的就开回了挪威。

这就好比打WOT进了个班长房,开局爬了2分钟的坡,啥玩意儿都没见着就胜利了。想必明白这种心情的同学一定都懂的。

顺便说说对面俩十级班长都是啥情况:“十月革命号”被“施图卡”轰炸机炸伤,一直修到战争末期,而“马拉”则直接被炸沉了,苏联人把它捞起来,当做浮动炮台使用。

很快,“提尔皮兹”就迎来了船生最辉煌的M成就时刻。

1942年,它参加了一次名为“跳马”的对苏破交战,盟军大型援苏运输船队“PQ-17”被德军舰队截获,在海空力量的配合下,“提尔皮兹”一勇无前,仿佛星际里冲进人族农民群的黑暗圣堂,那是手起刀落一刀一个。39艘商船中24艘被击沉,十几万吨物资葬身大海,成为二战中盟军运输船最惨痛的经历,此后每当它们与那些孱弱的U艇对上时,就会突然想起被提尔皮兹支配的恐惧。

更秀的是,英国人对这次“提尔皮兹”来袭其实有所准备,本着“舍不得老婆抓不住流氓”的哲学原理,它们预先埋伏下了战列舰“约克公爵”、航母“胜利号”以及14艘驱逐舰。

但是“提子”运气爆棚怎么办?正当英军精锐即将收网之际,一种被称为“极地流冰”的自然灾害阻截了他们,面对风高浪恶的气象和诡谲莫测的海洋,不想当泰坦尼克号的英军只好给“PQ-17”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

(注:QP是船队代号,去程的称QP,返程的称PQ,在经历挪威海峡的大屠杀后,惯用的QP代号被改为JW,估计是巨大的损失引起了组织变动,援苏的北极航线为此中断3个月之久)

(注2:有人从风水学的角度解释,说QP=邱胖,PQ=赔钱,邱胖赔钱...我信你秀儿的邪!)

因为“提子”过于恶劣的表现,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因此它再一次成为皇家海空军的重点打击对象,不得不跑到挪威北部芬马克郡的阿尔塔峡湾躲避。

这个能看到极光的挪威城镇被德军重兵镇守,峡湾两侧的高山布满防空炮,盟军轰炸机无法在如此狭窄的地形俯冲轰炸,水平直向甬道又被战列舰和防空炮封锁,可谓蹲坑之胜地。

这可憋坏了英国人,太可气了!你又不出来打,又不肯去死,这让我们多为难啊?所以,皇家空军干脆把法国圣纳泽尔的巨型船坞“诺曼底”炸了,这样提尔皮兹就没法像俾斯麦那样进入大西洋,坏了没处修,一辈子别来了!

不过“提子”的日常并不寂寞,阿尔塔峡湾里来了一位“强力小伙伴”——战巡“沙恩霍斯特”,俩货凑成双,没事就出入挪威海,在1943年9月6日还前往斯瓦尔巴群岛,对其中英国人设立在斯匹茨卑尔根岛的气象站进行了炮轰。打完就溜的那种,英国人气急败坏追也没追上。

这应该算是提尔皮兹最后的作战,英国人的报复接踵而至,而且是007式的。

1934年9月23日“X潜艇”X5、6、7号,突破了阿尔塔峡湾深达40多米的反潜网,给“提尔皮兹”挂上了两枚共计8吨猛炸药的定时炸弹,那炸起来叫一个汹涌,提尔皮兹当场被炸离水面2米高,全舰瞬时瘫痪。

“提子”运气确实不错,它又坚挺的存活了下来,而三艘“X艇”却纷纷被俘或击沉。不过,这次爆破摧毁了提尔皮兹的轮机舱,对船上设备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它不得不在阿尔塔峡湾趴窝修理了200天之久。

在这段时间内,小伙伴“沙恩霍斯特”号战巡一个人跑出去浪了,结果它在挪威北角搞破交战时,不幸被皇家海军抓住爆扁,于1943年12月26日沉没,那阵势比俾斯麦当年还惨。彻底孤单的提尔皮兹本来是想回国的,但德军一合计,这路上危险哪!所以还是在峡湾里趴着吧。

“提子”开始家里蹲,但英国人却玩起了“刺客信条”,开始疯狂的“刺杀提尔皮兹”,大大小小空袭不断,但基本没对具有“半祥瑞”性质的提尔皮兹造成什么大碍。直到1944年4月3日,皇家海军执行代号“钨金”的任务,集结了6艘主力航母,一鼓作气将提尔皮兹重创在峡湾之中。

但是炸归炸,提尔皮兹就是不沉怎么办?这边炸,那边修,修完再炸,炸完再修,提尔皮兹的却仿佛神功护体,它在盟军疯狂的袭击中一次又一次的活了下来,这种过度坚硬的表现令英国人极为崩溃,称之为“有史以来最死硬的船”,德国的宣传机器自然也顺杆子往上爬,称之为“德意志不沉的巨舰”。

不过,宣传归宣传,我们都是经过新闻联播洗礼的,知道有些事儿当不得真。

很快,提尔皮兹在1944年9月15日的“扫雷器”行动中被皇家空军炸掉了船头,全舰设备大破;

1944年10月24日,皇家空军再次命中提尔皮兹舰尾,这次炸掉了屁股,舵舱不复存在,它连开都开不动了。

被炸成漂浮物的提尔皮兹再没资格当阿尔塔峡湾中的保护动物了,雷德尔元帅已经失势,邓尼茨的时代潜艇才是王道。所以,德军停止了对“提子”的修复工作,将之拖往林根峡湾充当浮动炮台。其实这等于提尔皮兹被放弃了。

英国人这时又翻新了炸船的花样,他们带来了“高脚杯”炸弹,这种近6吨的炸弹填充了2吨多猛炸药与铝粉的混合物,可以制造出丧心病狂的爆炸。

1944年11月12日,皇家空军两个轰炸机中队驾着27架“兰开斯特”轰炸机从苏联境内起飞,其中21架挂载了“高脚杯”。在飞行1000公里后他们发现了目标,开始以4个飞行编队的梯次入场轰炸,这次“提子”不再“祥瑞”,它的甲板连中两弹,随后又被4枚近失弹在水线以下撕开70米的巨大裂口。

“提尔皮兹”在不断的倾斜中陷入了浓烟和大火,一座炮塔的存弹还发生了殉爆,没多久,这艘“德意志不沉的巨舰”便像死鱼一样翻了肚皮,902名官兵葬身大海。

你怎么看呢?它比一波就被带走的“俾斯麦”窝囊和憋屈么?

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提尔皮茨”,为何服役生涯却如此憋屈和窝囊?

首先,因为纳粹德国海军的“提尔皮茨”号不仅是当时德国最大也是最强大的水面舰艇,其次它还是德国海军“俾斯麦”级战列舰的2号舰,同“俾斯麦”号战列舰一样,“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也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名字所命名的。

至于为什么说“提尔皮茨”号的服役生涯如此憋屈和窝囊,就我个人而言或许与“提尔皮茨”号的战略定位以及最终的结局有关。1942年,苏德战场上双方军队正鏖战正酣的时候,希特勒为了能阻断英美等国对苏联援助物资的北极航线,更是投入了德国海军的全部力量,而作为当时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也自然而然地被调往了挪威,加入了阻断盟军北极航线的战斗之中。而随着“提尔皮茨”号进驻挪威,它也走上了与其姊妹舰“俾斯麦”号同样的不归之路,最终在盟潜艇与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之下,被炸毁于挪威。

这样来看的话,说“提尔皮茨”号的服役生涯有所憋屈和窝囊还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俾斯麦”号可不是像“提尔皮茨”号那样一直龟缩在挪威的峡湾中,而是在首次出击中,就击沉了以英国皇家海军而著称的“胡德”战列巡洋舰,更是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重创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英国人为了能彻底歼灭“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更是前赴后继的进行了多次轰炸与潜艇偷袭,其中对“提尔皮茨”号打击最大的就是英国海军的“钨”行动,最终英国皇家海军以损失三艘飞机的代价换取了德舰“提尔皮茨”号上122名船员阵亡,300人以上受伤以及将近两个月的维修时间,虽未能对德舰的上层建筑和船体造成致命打击,但也为英军彻底歼灭“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埋下了伏笔。

彻底歼灭“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趁着“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在“钨”作战方案中遭受重创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又对其实施了几次轰炸,5月15日,六艘航空母舰战斗群又再次出动,对停泊在阿尔塔峡湾之内进行修理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发动了“行星”作战计划,但由于天气的影响,此次作战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只是梭鱼式轰炸机盲目的乱炸一气,空手而归。

此后,英国海军又出动了“不倦”号和“可怖”号航空母舰,执行了“吉祥物”号作战计划。但“提尔皮茨”号凭借其散发出来的大量烟雾作为掩护,致使英军的“吉祥物”再一次泡汤,94架攻击飞机仅仅炸沉了港内的一艘油轮和一艘拖船。

8月22日,英国海军的5艘航空母舰又再次出动发起攻击。98架飞机分成两个攻击批次,接连轰炸了在港内的“提尔皮茨”号。但由于“提尔皮茨”号浓厚的烟雾,攻击效果如同前两次一样,效果仍然微乎其微。

正当英国海军部对于“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极强的防御能力而一筹莫展之时,一位海军参谋军官提议,既然海军的舰载机无法挂载更重的炸弹,不妨让英国的空军“兰开斯特”轰炸机携带“高脚杯”炸弹试一试,也许它的重磅炸弹可以炸沉“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9月初,英国海军部把这种设想告诉了皇家空军,空军当即爽快的答应了,并派来赫赫有名的第五轰炸机部队的第617飞行中队协助海军执行炸沉“提尔皮茨”号的任务。该空军中队由清一色的“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编成,并以擅长轰炸战略目标而闻名于英伦三岛。更何况,第617中队拥有自己的“杀手锏”——炸弹自动瞄准器。在该中队轰炸机的投弹装置上普遍安装了这种炸弹自动瞄准器,它可以补偿飞机的高度、速度、风速、空气湿度和空气压力对投弹作业带来的种种影响,命中率相当高。其次,“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可以携带重达5.5吨、长达6.7米的“高脚杯”炸弹,这种炸弹即使稍微偏离一点目标,其威力也可以像直接命中目标那样将其摧毁。1944年9月25日,英国皇家空军第617飞行中队在配合行动的第9飞行中队共27架飞机对停泊在阿尔塔峡湾之内的“提尔皮茨”号进行了致命性的第一次轰炸。但是由于德国人抢先释放了烟雾,大量的黑烟将“提尔皮茨”号团团遮住,英国轰炸机只好盲目的投下炸弹,仅仅只有一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命中了敌舰。巨大的爆炸力将“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右舷炸开了一个长达9.6米宽、14.6米长的大洞,汹涌的海水顷刻间便灌进了破洞内,使得舰首的吃水增加了2.4米。落在军舰周围的一些炸弹也将舰上的大量光学仪器和火控设备震坏,原本就已遭受重创的“提尔皮茨”号这次恐怕又要进行大型救援抢修了。但是,此时的欧洲战场局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德军部队不再向二战初期那样横扫整个欧洲战场了,而是在盟军和苏军的东西两面夹击之下已经逼近德国边界。恐怕不等“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修好,整个战争就可能结束了。为此,邓尼茨下令将“提尔皮茨”号拖往距离阿尔塔峡湾160公里处的海域用来执行阻击准备入侵挪威的盟军登陆,“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虽已遭受重创,但凭借其凶猛的火力,仍然能有效封锁盟军的入侵。10月29日,在英国侦察机的情报下,第617飞行中队再次起飞32架“兰开斯特”轰炸机从基地起飞,准备对“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施行第二次轰炸。当整个飞行中队前往“提尔皮茨”号所在的位置上空惊喜地发现并没有烟雾的遮挡,正当整个飞行中队要发起进攻之时,不知从哪飘来的乌云又遮挡住了视线,“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残余的炮火也向空中猛烈射击。此时的英国飞机并不能在此地久留,无奈之下的英军轰炸机群只能胡乱扔下炸弹便又返航了。

11月12日,英国空军的第三次轰炸行动又开始了。此次的英国空军第617飞行中队的29架“兰开斯特”并没有编队飞行,而是造成侦查飞行的假象一架接一架地单独从飞越挪威海岸。直至快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停泊地时才组成飞行编队,而此次的“提尔皮茨”号就没有前两次那么好运了。一是当时的天气实在是太好,更适于英国轰炸机执行轰炸任务。其次,德军也没有提前释放烟雾,使得整个“提尔皮茨”号暴露在英军轰炸机的轰炸范围之内。

上午9时38分,英机进入德舰主炮射程,“提尔皮茨”号上剩余的主炮纷纷向空中发出巨响,将720公斤重的炮弹射向空中,紧接着150毫米副炮和105毫米高射炮相继向空中开火,霎时间在英国轰炸机群前方形成一张密集的防空火力网。

但此次“提尔皮茨”号是在劫难逃了,一颗炸弹钻过密集的火力网穿透左舷锅炉上部的装甲甲板,将左舷外板炸开一个大洞,破口从主甲板到装甲甲板、鱼雷舱,直至“提尔皮茨”号的龙骨,长达14米。另外,“提尔皮茨”号的左舷主锅炉舱和主机舱又相继进水,舰体迅速左倾。

与此同时,又有4颗重达5.5吨的炸弹全部命中“提尔皮茨”号的左舷,不一会儿,整个舰体的左舷中部就有67米长的部位进水,十几分钟之后,“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就整个底朝天的倒扣在海面上,除了在事后从船体内被营救出来德国水兵以外,一共有九百零二人死亡。

“提尔皮茨”号的沉没,不仅标志着德国海军的覆灭,也预示着法西斯德国政府的覆灭,而“提尔皮茨”号也以“北方孤独的女王”的优雅称号在挪威结束了它传奇的一生。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烦请纠正。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宇泽历史

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提尔皮茨”,为何服役生涯却如此憋屈和窝囊?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造的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第二艘舰,它以原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缔造者、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命名。

提尔皮茨号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德国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其海军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在战舰数量、质量、吨位上已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海军强国,提尔皮茨的诞生源自于一个野心勃勃的造舰计划,这个计划就是《提尔皮茨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建立世界上第二大海军,仅次于英国海军的规模,借此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

提尔皮茨集合了当时德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一身,武器方面装备了4座双联装380mm主炮,12台燃油锅炉使其可以以30节的航速巡航,防御方面继承了德国战舰优秀的防护能力,主装甲带有320毫米厚,可以抵御自身主炮的射击。

虽然提尔皮茨在当时,可以说是最先进的战列舰之一,但无奈与德国海军实力过于孱弱,跟英国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说道底战争是两个国家综合国力较量,德国一直都是欧洲传统的陆上强国,其海军一直是个短板。

诞生之初虽雄心勃勃,但最后也无法逃过历史的宿命。

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提尔皮茨”,为何服役生涯却如此憋屈和窝囊?

提尔皮茨号,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二号舰,1939年2月开始建造,1939年4月1号下水完工,1941年2月正式服役,标准排水量42900吨,满载排水量52900吨,舰长253.6米,舰宽36米,装备4座双联发380毫米SK-C34型52倍口径舰炮,3台布罗姆•福斯蒸汽轮机,总输出功率136200马力,最高航速30节,续航为8810海里。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是二战最强十大战列舰之一,被称为“孤独的北方女王号”,之所以被这么称呼,和她悲惨的命运密不可分。

在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建造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全面爆发,所在的造船厂也是经常覆盖在英军的轰炸之下,所以,服役时间整整推迟了两年。

1942年1月,“提尔皮茨”号接到调派挪威的命令。1月23日,“提尔皮茨”号离开基尔,通过基尔运河,驶入北海,北上几天后进驻挪威海岸中部的特隆赫姆,踏上了和“俾斯麦”号一样的不归路号。

由于英美北极航线的活动频繁,“提尔皮茨”号到达特隆赫姆后不久就进行了第一次出击。3月5日,“提尔皮茨”号和3艘驱逐舰在阿克斯中将的率领下,离港后向熊岛海域杀去,企图切断盟军北方航线的PQ-12商船队QP-8商船队。1942年3月1日,PQ-12商船队由冰岛启航,与此同时QP-8也由摩尔曼斯克起航。但在随后的几天中,“提尔皮茨”号等水面舰队仅仅发现了一艘商船并由驱逐舰击沉,并未发现任何护航舰队。到了3月9日,“提尔皮茨”号被英国皇家海军航空母舰胜利号上起飞的侦察机发现,随后航母起飞战机对“提尔皮茨”号发动进攻,但没有成功。“提尔皮茨”号于3月9日进入纳尔维克港,并在几天后返回特隆赫姆。

“提尔皮茨”号的这次出击大大刺激了英国人。为了避免“提尔皮茨”号像“俾斯麦”号那样杀入大西洋,丘吉尔派人不惜代价地把法国圣纳泽尔的“诺曼底”船坞——法国大西洋沿岸能修理“提尔皮茨”号的船坞。

“提尔皮茨”号3月的出击使英美在北极航线的活动有所收敛。但两个月后,因为苏德战场局势,军事支援又开始频繁起来。于是越来越多的德国军舰跑到挪威来。1942年7月3日清晨,德国舰队出击,目标是PQ-17船队。

PQ-17船队于1942年6月27日由冰岛启航。当得知“提尔皮茨”号出击后,海军部命令商船队立即解散以规避“提尔皮茨”号攻击密集的船队。而这之后,德国的U潜艇以及空军逐一打击分散且失去保护的商船队,造成了12艘商船沉没。7月5日,当得知护卫传队离开后,“提尔皮茨”号受命出击攻击商船队,但由于U潜艇和德国空军的攻击之后,英国护航舰队放弃商船队,商船队遭到重创并打散,“提尔皮茨号”失去了出击的意义回到了港口。

最后,有34艘商船的PQ-17只有10艘到了苏联的摩尔曼斯克,这就是著名的PQ-17悲剧。PQ-17的覆灭使得英美北极航线中止了3个月,导致苏联战场更加恶化。

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由于英国人的谨慎,加上德国潜艇的空军对北极航线的有效阻截,“提尔皮茨”号没有太多活动,只是在1942年11月~1943年2月间在特隆赫姆进行了一次改装,加装了58门20毫米高射炮,之后离开特隆赫姆转移到阿尔塔湾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搭档。

1943年六七月间,英国人在斯皮尔根岛建了一个气象站,使英国人能准确掌握气象信息,帮助商船队通过德军威胁区。德军对此大为恼火,决定端掉这个气象站。9月8日,“提尔皮茨”号和“沙恩霍斯特”号带着10艘驱逐舰悄悄地驶到斯皮尔根岛,用炮弹猛烈攻击气象站,然后撒腿就跑。当英舰赶来时,德舰早跑回家了。这次行动是“提尔皮茨”号一生唯一的一次进攻性射击。

遇袭重创

1943年9月12日,三艘英军袖珍潜艇“X-5”号、“X-6”号、“X-7”号分别由三艘潜艇拖曳着,悄悄地驶出海军基地,在预定海域,三艘袖珍潜艇驶向目标区,而潜艇则留在原处,准备随时援救、接应袖珍潜艇。

三艘袖珍潜艇虽然相继被击沉,然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也没能逃脱厄运。随着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被震得跃出水面,轮机舱和发电机舱进水,失去了战斗力。

德军本来打算将“提尔皮茨”号拖回德国修理,但经过讨论认为此举太多危险。接替雷德尔元帅时任德国海军总司令的邓尼茨元帅命令就地修理“提尔皮茨”号。伤筋动骨需百日治疗,“提尔皮茨”号加上心肺之伤足足修了200多天。

在“提尔皮茨”号养伤的200多天里,战争形势大变。1943年12月25日,“沙恩霍斯特”号被击沉。“吕佐夫”号、“舍尔海军上将”号、“希佩尔”号因局势返回德国。当“提尔皮茨”号伤愈回来时,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已是孤家寡人。“提尔皮茨”号“北方孤独的女王”的称号就是这时得来。

1944年4月,“提尔皮茨”号修理完毕并准备实施新的威慑行动。与此同时英军也开始筹备代号为“钨”的攻击行动。行动中英军动用了海军航空兵使用舰载飞机对“提尔皮茨”号进行轰炸,所组成的舰队包括2艘战列舰、2艘攻击航母、5艘护航航母、2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以及两艘油轮。为了隐蔽此项行动,英国不断发送虚假的无线电信息以迷惑德国的监听系统。4月2日,空袭行动比预定早整1天开始,这时候“提尔皮茨”号正在准备下一次出航。

早晨5时整个空袭开始,空袭行动包括2批次由战斗机保护搭载各种武器的梭鱼式鱼雷轰炸机,搭载包括反潜炸弹(即使在目标附近的水上爆炸也会对目标产生破坏)、穿甲弹(用于击穿甲板装甲)、小型炸弹(用于炸毁舰桥)以及普通高爆炸弹。由于德军准备仓促同时缺乏防空武器和有效的组织,整个空袭中英军几乎没有受到有效的威胁。一些战斗机甚至用机枪直接扫射甲板。到了上午8时,皇家海军的飞机归航,这次行动仅仅损失了3架飞机。相比而言“提尔皮茨”号上122名船员阵亡,300人以上受伤,但船体和上层建筑并未受到致命打击,战舰的装甲没有被击穿。无论如何这次行动对于英军是意义重大的,同时也导致了“提尔皮茨”号必须延迟2个月进行维修。在此次战斗后,舰长迈耶上校由于伤势不轻,不得不离任由荣格上校接任

1944年,在挪威的“提尔皮茨”号皇家空军和美国空军曾提出了数套方案轰炸“提尔皮茨”号,方案中涉及了使用蚊式战斗轰炸机,德森兰式水上飞机以及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等远程轰炸机。但这些计划都没有付诸实施。

之后皇家空军进行了三次行动攻击“提尔皮茨”号。第一次是“扫雷器”行动。1944年9月15日,皇家红军第617中队和第9中队的兰卡斯特式飞机,每架携带5吨巴恩斯沃里斯型高脚柜炸弹,以及5000磅实验性“乔尼沃克”水下水雷,从苏联阿尔汉格斯临时空军基地起飞袭击提尔皮茨。轰炸时,尽管“提尔皮茨”号被烟幕弹的烟幕保护,但仍然遭受了一发由第九中队的投掷炸弹并使其丧失了出航的能力,北极航线暂时远离了“提尔皮茨”号的威胁。德国报告称:“这(指‘扫雷器’行动)最终让海军总司令确定“提尔皮茨”号不可能再修复并出海行动。”但当时盟军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并认为“提尔皮茨”号仍可能修复,于是决定继续进行攻击行动。

到了10月,由于“提尔皮茨”号不再认为是主力舰,她移动到更南部的特罗姆赛,作为浮动火炮阵地并等待盟军进攻挪威。但与此同时,“提尔皮茨”号也已经进入了驻扎苏格兰的皇家空军的航程以内。

10月28日,“扫除”行动展开。兰卡斯特式飞机群由苏格兰起飞,携带高脚柜炸弹袭击“提尔皮茨”号。当轰炸机群到达预定位置后,乌云掩盖了提尔皮茨,这次轰炸仅有一发炸弹炸中了“提尔皮茨”号的传动轴旁边的海上,其他炸弹全部脱靶。

1944年11月12日,英国皇家空军第617中队以及第九中队的兰开斯特式轰炸机携带“高脚杯”炸弹,由苏格兰起飞,开始他们的第三次行动-“问答集行动”,这一次德军没有使用烟幕弹。战斗中三发“高脚杯”炸弹命中“提尔皮茨”号[19],一发擦炮塔防盾而过,没有造成致命伤,但另外两枚炸弹洞穿“提尔皮茨”号的装甲并造成了一个两百英寸的大洞。随后炸弹爆炸引发在舰内大火引爆了弹药库并炸断了C号炮塔。

1944年11月12日9时45分,荣格上校下令弃舰。9时52分,“提尔皮茨”号左倾135度,倒扣在水中。至此,“提尔皮茨”号宣告覆灭[11]。

德国海军最强大的战舰“提尔皮茨”,为何服役生涯却如此憋屈和窝囊?

德国政府光为了争钱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搞军事从前搞了没有用还是争钱实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