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带防空导弹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
这个标题似乎有点含糊,好像可以理解为“战机不使用导弹来拦截敌方导弹”,或者“战机为什么不用导弹拦截对方射向自己的导弹”。
先说说为什么“战机不使用导弹来拦截敌方导弹”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对巡航导弹等低速弹的拦截上。巡航导弹飞行速度并不快,战机只要能发现目标,便能通过自身优于巡航导弹的飞行性能追上去将之歼灭。而出于成本考虑,往往不会动用昂贵的导弹袭击,而是用机炮将它们干掉。
哪怕你让F22这类高级空优战机上也是一样,美军专门演练过在国土防空条件下,通过F22机炮对来袭巡航导弹的打击。至于更早的冷战时期,截击机、战斗机等等干巡航导弹训练是家常便饭。
说白了,打巡航导弹这种小活儿太没技术含量。预警时间早,战机就位及时的话,根本用不着导弹出马。
再说“战机为什么不用导弹拦截对方射向自己的导弹”这事儿其实也很简单,在F22这类第五代可雷达全视的战机出现之前,所有的战机几乎都只具备雷达前视功能。它们的雷达扫描范围在自己的正前方呈椎体分布,有些雷达比较菜的机型视野还相当窄。这样的条件怎么可能对来袭导弹进行雷达锁定呢?既然无法锁定,火控凭什么去拦截对方呢?
而且导弹的截面太小,比无人机都小,这样的东西靠战机自己的雷达很难侦搜和锁定。
战机通常采用的是被动式的电子告警装置进行提醒,所以空战中战机可以知道自己被导弹锁定且导弹正在接近,但受雷达条件制约,不可能进行空对空拦截。
即便是F22那样的五代机,也存在响应速度不够的问题。譬如来袭的如果是一枚AIM-120C系列,它拥有4马赫的速度,100公里来袭的话,每秒飞行1361米,你算算够不够抽根烟?
所以,战机采用的办法其实只有3种:1.拼命撒箔条 2.拼命机动摆脱 3.释放电子干扰。目前还没有什么战机空对空导弹拦截的靠谱技术。
对于现代新锐战机来说,撒箔条和拼命机动已经基本没啥大用了。现代导弹的纠错能力不是冷战时所能比的,撒箔条是一天不如一天。而机动...说实话,对飞行速度和机动能力都比战机强的导弹来说,被战机用机动甩爆只存在于动画片里。
现代美军主要寄希望于战机的电子对抗能力,通过电子攻击来影响导弹的攻击,像F35走的就是这方面的路子。同时航空诱饵弹和拖曳式诱饵弹、电子战飞机在美军中也是极为重要的东西。
更新的技术也有,那便是美国正在研制的激光拦截系统,目前还在试验中。它可以让战机通过释放激光,对来袭的导弹进行快速拦截,不过目前似乎也卡在响应速度上了。
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带防空导弹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
现代防空导弹的体量,一般战斗机带不了;现代防空导弹的性能,即使飞机能带也拦截不了体积小、机动性强、过载高的敌方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我们这里默认你题目中所谓“敌方发射的导弹”是敌方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理论上讲,现代战机可以利用自身携带的格斗弹拦截敌方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但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设备及“运气”,因此在实战中并没什么吸引力,当然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应对敌方导弹。
战机上为何难以使用导弹拦截敌方导弹?曾经一些公司研制过“战机用拦截弹”,但是因为性价比不高、效果不佳都没有正式投入使用。敌方战机射来的导弹,一般速度能达到3-4马赫,能够做大激动变向飞行,国泽高达40-60G,体积和一般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相比又小的多,而以现有技术在拦截过载仅仅几个G、体积大的多的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时,都不敢说实战中有多大作为,要针对空空导弹研发一款拦截弹,其技术难度和工程量可谓得不偿失。
这里说的还是拦截迎面来袭导弹的情况,倘若是拦截尾随导弹则存在更大的困难。现代战机的飞行速度本身就比较快,后向发射拦截弹需要导弹具备更高的加速能力,以快速抵消相对于飞机的负速度,还需能够快速调整姿态,而战斗机携弹的特性,又决定这种拦截弹体积不肯能比中距弹大,强加速和过多姿态调整又得消耗过多的能量,导致射程不足,所以也很难实现。
此外,战斗机如果携带过多这种拦截弹,又将影响其攻击用空空导弹的数量,影响其制空作战的效能,似乎又有些本末倒置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战机本身携带的空空导弹去拦截敌方导弹呢?请看下文:
利用近程空空导弹拦截敌方战机来袭导弹的可能性事实上,基于理论和演习状态下,利用近距格斗弹拦截来袭中距空空导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我国也曾实践过。当年我空军一场空中演习对抗中,一名飞行员驾驶苏-27战斗机随编队突防,突然雷达告警装置提示其被锁定,且敌方导弹在12点方向接近中,该飞行员打开电子干扰装置进行尝试对抗,在此过程中无意间打开了苏-27战机特有的IRST(红外搜索和跟踪装置),结果IRST自动锁定前方一个空中目标,该目标没有IFF应答(敌我识别),由此可以判断该目标为敌方单位,于是该飞行员立即发射一枚R-73格斗弹,前方不到3秒钟就发生爆炸,飞行员迅速拉大过载躲避,时候通过查询飞行轨迹记录发现击落的是一枚对抗方战机发射的一枚R-27ER中距空空导弹。
那么我就这个演习过程出现的“战例”,来分析一下利用空空导弹拦击空空导弹的特殊性:1、就是这个IRST系统(红外搜索和跟踪装置),这个装置在苏系战机上很常见,就是机头座舱前方那个“圆圆的黑球”(如下图),苏-27上装备的IRST系统就是上图所示的OEPS-27光电雷达,主要用于对空热点目标探测,苏-35上也装备了类似的系统OLS,据称对空空导弹的探测距离达到50公里以上。当然由于安装位置的关系,这套IRST系统只能探测正前方165°扇形区域和-15°-60°俯仰界限以内的目标,下视能力有限,完全无法探测后方目标,所以来袭导弹得是正面才行。
2、来袭的导弹R-27ER中距弹是一种增程型惯导+半主动制导导弹,在其射程的前40公里内是发动机工作状态,此时其红外特征极为明显,你的IRST要在这个时候搜索到该目标才可以,若是等到起发动机关闭以后才打开IRST,则很难探测到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因为不到3秒后导弹就到达你身边了。3、就是你打开IRST设备的同时,刚好把机载雷达工作到EOS模式,也就是当红外探测设备探测到目标以后,主雷达会自动切换到窄波束精确照射跟踪模式,因为IRST基本上不能提供火控能力。如果当时你没有正好将机载雷达的工作模式切换到自动锁定EOS探测目标状态,等你发现后再切换,一系列操作动作和系统反应及信息处理程序,也会导致来不及拦截。
3、在满足以上各种条件后,你发射出去拦截的格斗弹,还需要装备较高灵敏度的激光/无线电近炸引信,只需要靠近目标就能够利用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毁伤来袭空空导弹。如果你要用直接物理碰撞/动能杀伤的方式准确击中空空导弹,目前技术上还做不到。所以,我们只能说利用空空导弹拦截空空导弹理论和演习中可行,战场上要使用,只能靠运气了。
明明有更好的应对空空导弹的方式,干嘛要费力拦截?我们已知的战斗机通过大机动摆脱来袭空空导弹,都是基于消耗空空导弹能量的理论,这种方法的确有一定效果,因为空空导弹体积小、燃料少、发动机工作时间有限。除此以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办法,老掉牙的抛撒干扰箔片我们就不说了,比较先进的办法有:
1、利用激光干扰器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比如英国BAE研制的ATIRCM先进威胁红外对抗系统(如下图),该系统利用AN/AAR-57通用导弹告警系统(CWMS)探测来袭导弹,可自动识别排除虚假告警,然后经过系统运算并指令ATIRCM对准来袭导弹方向,干扰头利用红外跟踪系统锁定导弹位置,发射高能波束摧毁来袭导弹的红外寻的器。该系统应经经过英国和美国的检测,并安装到直升机上实战过了,未来也可以集成到战机上。
2、利用电子干扰吊舱或者拖曳式诱饵,对付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比如美国F-
16、F/A-18E/F
战机上安装的ALE-50拖曳式诱饵(如下图)。该系统中的拖曳诱饵能够释放出比战机更强烈的模拟型号,模拟携带战机的信号特征,引诱来袭导弹攻击诱饵。总之吧,比用导弹拦截空空导弹好的多办法有很多,这些办法无论是性价比还是靠谱程度,都比导弹拦截来的高,就别费力不讨好了。
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带防空导弹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
因为防空导弹是在地面部署的导弹,并不适合飞机上装备,飞机装备的是空空导弹。
而要想用导弹拦截导弹,也就是实现反导功能,并不是飞机的强项,但可以成为战机的任务之一。
由于战术导弹的速度快、价值低,而且来袭的角度可能并不在战机的雷达锁定区域,要实现战机对战术导弹的拦截在实战中意识并不大。
目前飞机一般会采用干扰或战术机动规避的方式来对抗来袭导弹。
目前能实现拦截导弹的无不是强大的系统,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大国有能力实现,而拦截的目标基本也是以高价值的弹道导弹为主,而且需要通过多层拦截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战机发射空空导弹拦截导弹,的确可以成为反道的一环。
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带防空导弹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
一般意义上防空导弹是指地空导弹,通过地面发射装置发射,防御空中目标。
飞机属于空中发射平台,携载空空导弹,空空导弹是所有导弹中难度最大的导弹。
地空导弹经过一定的改装,可以装到飞机上,除了挂架与发射架不同,还有看作战系统,是否需要雷达指示等,内部算法工作流程都要变,可是这样的改装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直接上空空导弹。
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带防空导弹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
攻击战斗机的是空空导弹,反应时间很短,空空导弹从发射到命中也就十几秒的时间,没有发射导弹去拦截的时间窗口。
战斗机发现来袭导弹,就要做出大幅度的机动,如垂直爬升。在机动中也不能发射导弹锁定目标,只能用发射干扰、发射诱饵弹的方式。
战斗机发射导弹拦截对地攻击的导弹,也不具有实用性,地面的拦截系统完全可以做到。
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带防空导弹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
导弹拦截导弹是极高难度的动作。目前可以拦截的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前者弹道是基本固定的,可以推算,而且有卫星等预警方式监控远程导弹发射,因此可以在其飞行过程中拦截,后者大部分飞行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而且多数是亚音速,也可以拦截,即便如此,实际拦截技术难度也非常高。如果是打击空中目标的空空导弹或地空导弹,属于战术导弹,机动性强,速度超过数倍音速,飞行轨迹毫无规律,而且这种导弹发射距离比较近,只有几十公里甚至几公里,几乎瞬间就到眼前,根本没有拦截的可能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