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滑跃式甲板能否改造成弹射式甲板?
前面先放一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的图片,这艘永远不能完工的航母没有拒绝滑跃式甲板,但也应用了蒸汽弹射技术,它采取的是“共存”的模式来容纳两种起飞方式。不过这个我最后再讲,先看看滑跃甲板的问题。
滑跃甲板改造成弹射甲板存在两个最大的问题:
1.蒸汽弹射器采用气缸活塞推动,弯曲十几度的长程活塞气缸很难实现。
2.滑跃甲板的曲度对结构有影响,即便上了弹射,也一样不能弹射过重的挂载,等于没有意义。
所以,单纯的讨论滑跃式甲板能否改造成弹射甲板没什么必要性,即便电磁弹射能解决弯曲的滑道问题也是一样。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拆除掉滑跃式甲板,直接采用平直飞行甲板搭配弹射器。
就航母的发展而言,滑跃式甲板有其优越的地方,这种甲板没有埋设蒸汽活塞和电磁滑道等复杂的机件,因此极为可靠。战争中滑跃式甲板遭受到轰炸可以进行很快的应急修理,而弹射器甲板可能会因为轻微的损伤而导致长时间的停摆。
但是,滑跃式甲板让战机的重载起飞变得极为困难,起飞效率也大大低于弹射器甲板,那些大型的预警机更是无法起飞。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滑跃式甲板是肯定会被取消的。
老王认为,如果一定要将滑跃式甲板改成弹射式甲板,那么最好的做法就是拆除掉滑跃甲板,彻彻底底的改成平直的甲板形态,这是最实用最省事的做法,根本没必要讨论什么滑跃+弹射。
另外大家可以看看前苏联未完工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航母,这艘航母是苏联开工建造的最大一级核动力航母,1988年在乌克兰的黑海船厂开工,由于苏联解体,在1991年被迫停工,最后活生生陷入西方的圈套被拆毁。
“乌里扬诺夫斯克”有趣的采用了“双模式”甲板,它的前方依然保持着一贯的滑跃甲板,但是在“斜角甲板”上却安装了两条弹射器,如此这艘苏联航母就获得了滑跃和弹射的双重能力,可以弹射起预警机等大飞机了。
顺带说一点题外话,虽然航母被拆毁,但用于弹射试验的弹射器原型机却留在了乌克兰的“尼特卡航母训练中心”,俄罗斯曾经租用这个基地训练SU-33舰载机中队,如今这个地处克里米的基地又回归了俄罗斯。
在改造滑跃式甲板方面,因为“乌里扬诺夫斯克”与前型“库兹涅佐夫”级有共通之处,因此斜角甲板确实拥有改造弹射器的能力,从而避开拿非要拿滑跃甲板开刀的局面,为积累经验做准备。
即便两条弹射轨道不行,用单轨弹射也可以,只要拥有让预警机、反潜机上天的能力,这艘航母的作战能力就翻倍了,也更符合审慎的实验原则。“乌里扬诺夫斯克”让两种甲板同时出现,应该也是出自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呢,弹射器太少也有很大的问题,美军为什么要使用四条弹射器?因为弹射器这种东西其实非常的不靠谱,是个大耗材。而且越是高强度的战斗,就越考验弹射器的可靠性,海湾战争中有条弹射器700多次就罢工了。
故而美军一般不是紧急升空,一般都只动用三条备用一条,省得出了事全都干瞪眼,最少也能匀一匀寿命给别的弹射器。从美军这种实战角度考虑的话,1、2条弹射器是无法应付大规模的重型战机升空的,只能以大型舰载机升空为主。
法国人则理解的不一样,他们的“戴高乐”号航母才42000吨,还没67500吨的“瓦良格”重呢。当年出厂时还返过工,因为搭载E-2预警机时突然发现甲板太短了。法国人为了平衡载机数量与甲板空间,最后硬是只安了两条弹射器。按他们的说法,反正“阵风M”是个三角翼战机,省空间又轻便,两条弹射器够了。
为了搭载E-2预警机,法国人将斜角甲板给加长了4米多,很显然改造斜角甲板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
打击利比亚时,戴高乐航母进行了120天的任务,其中63天为连续出勤;出动阵风战机执行了840次轰炸和390次侦察任务,出动E-2预警机执行了120次通信和240次加油任务,2条美国产的C-13蒸汽弹射器接受了2380次考验。
所以老王认为:改造斜角甲板,让滑跃甲板与之共存,积攒使用经验,最后再换上全平直甲板的电磁弹射航母,一口口把饭吃完才是王道,大家以为呢?
航空母舰滑跃式甲板能否改造成弹射式甲板?
能改。
从技术角度来说,滑跃式甲板加装弹射器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弹射器可能需要跟随滑翘甲板上翘,但是这样的话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弹射器轨道是上翘型的,那么能量会随着角度增加缩减,也就是说轨道的末端能量损失严重。弹射器滑块做弧形运动的时候,滑块会把部分能量转变为对弧形面的压力,如果是直通甲板那么滑块就只有摩擦力(阻力)和弹射器产生的推力。
请注意上图三块挡焰板的位置,这就是直通式甲板的弹射器布置,最多可以布置四个弹射器。
那么由于滑跃甲板上翘角度的存在,使得靠前的两部弹射器其不了多少作用,因为有能量损失。滑跃甲板的意义在于,舰载机滑跑长度不够的时候赋予舰载机高度,以避免高度不够容易落海的情况,当然滑跃甲板也有让舰载机损失能量的一面,同样的动力下肯定是平的地方比带有上翘角度的地方快,跟开车一个道理上坡要加大油门。
弹射器也是如此,既然有能量损失还不如不用,如果是平直甲板就可以弹射重载起飞的舰载机,那么带有上翘角度的弹射器载荷,就肯定没有平直甲板的载荷大。
既然提升不了多少还浪费钱,那还不如直接搞平直甲板的,如果改的话还有解决弹射器轨道曲率的问题,这又是一大笔钱,然后你还要改装,改装了之后直角甲板这两个弹射器又不能重载起飞,最后只有斜角甲板的1-2条弹射器可以重载起飞。改来改去钱花了,舰载机重载起飞性能没有多少提升,这对于以舰载机为武器的航母来说不可以接受。
航空母舰滑跃式甲板能否改造成弹射式甲板?
可以理解!
出题目的人,对最基本的机械常识,舰船结构,工程力学,空气动力学,设计生产制造工艺一窍不通。
不要说庞大复杂的航空母舰,就是家用小汽车从使用性质,用途上进行一点点改造那家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至少是要“伤筋动骨”的折腾一番。任何舰船设计定型后哪怕是一点点的改装都必须考虑舰艇的物理结构和舰船的稳定性,安全性能指标,滑跃式甲板与直通式航母甲板从舰体设计结构上差别太大,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滑跃式甲板航母和直通式甲板航母不但外型上不一样,舰艇的内部结构也有着“千差万别”。直通式甲板航母结构设计个复杂,需要设计安装的能够保障舰载机起降的设备更多技术含量更高,那些设备所占用的航母空间和能源更多(舰载机弹射大系统)……正是因为,舰载机弹射系统机械设备庞大技术/维护保养复杂,滑跃式甲板航母才有了“用武之地”舰体结构和设计生产建造相对简单,两种舰体结构的航母各有利弊,现代版有航母间参与的大海战(二战以后)没有出现过,“谁是谁非”现在都是理论上的“嘴皮子上的官司”罢了!航母编队更多是战略上的威慑作用,战略轰炸机,核潜艇,战略核武器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工程!缺一不可,都是“大球吓唬瓜女子”的狼牙棒。
常言道:出水才看两腿泥,实战才是检验武器装备的真实实力……是骡子?是马?等待着哪一天拉出来溜一溜看吧!
航空母舰滑跃式甲板能否改造成弹射式甲板?
世界上采用滑跃起飞的航空母舰数量不是很多,目前主要有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中国的辽宁号,印度的超日王号和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滑跃起飞和弹射起飞是目前航空母舰舰载机的主要起飞方式。
弹射起飞与滑跃起飞相比有许多优势,这就是可以实现满挂起飞,包括实现舰载预警机的起飞。目前的弹射器有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两种,美国海军的10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就是采用蒸汽弹射的方式,而另1艘福特级采用的是电磁弹射的模式。
现有的滑跃起飞的航空母舰是很难改造成弹射起飞的模式,这是在于飞行甲板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因为弹射器的安装需要很大的空间,这还牵涉到航母强度的问题,原来的滑跃式起飞航空母舰甲板式没有弹射器这么长的开口,另外甲板下面的舱室也会有影响。
作为蒸汽弹射器运作需要大量的蒸汽,现有的弹射航空母舰的锅炉没有考虑弹射器大量蒸汽的使用,所以就算装上弹射器以后使用都会受到限制。而电磁弹射器则需要考虑更多的电力,所以现有的航空母舰改造是非常困难的,能源无从下手。
航空母舰滑跃式甲板能否改造成弹射式甲板?
比较麻烦,关键是甲板下面需要有足够空间
首先滑跃式甲板航母改造成弹射式航母是有的,那就是英国现在的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主要是这两艘航母本身就是按照弹射起飞航母来设计的,但是因为建造时严重超支。英国计算如果按照原计划的,让BAE系统设计电磁弹射器和改装设计舰载版的台风战斗机的话,恐怕要超支一倍。英国海军担心裁军狂魔的议会老爷们作妖,就干脆全部砍掉,用F-35B垂直起降凑合用。
但是这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基础结构完全是按照常规起降航母来设计建造,预留了舰首前部弹射器和舰尾阻拦索的空间。英国皇家海军,计划20~25年后的,航母中期大修维护的时候,再拆掉滑跃甲板,装上弹射器和阻拦索,改装成常规起降航母。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安装滑跃甲板前,舰艏下方空间完全是空出来,为将来安装弹射器预留。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整个滑跃甲板就是个模块,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所以对于其他航母来说,只要空间足够,完全可以进行改装。特别是现在开始应用的电磁弹射器,省下了蒸汽弹射器一堆复杂的开式汽缸、活塞往复和蒸汽储存装置,对于空间要求降低不少。改装难度要小的多,如果肯花力气,完全可以进行修改。
知道大家想要了解什么,辽宁号舰艏原本有P-700大型反舰导弹垂发装置的空间空着,从公开剖析图来看,舰艏是士兵居住舱,拆掉部分完全可以安装电磁弹射器。
如果航空母舰真的肯花力气进行魔改的话,那完全可以改的他妈妈都不认识。上图这是美国中途岛号航母1945年刚服役时的模样。
这是中途岛号航母1966年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之后的样子,加装斜角降落甲板、蒸汽弹射器等。
这是中途岛号航母1991年离开日本横须贺港,回国退役前的样子,此时已经调整升降梯位置,加装侧舷升降梯,蒸汽弹射器换成C-13弹射器,进一步加大甲板面积。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改的话,完全没问题,这点工程量相比较中途岛级航母的几次魔改,完全不算什么。
航空母舰滑跃式甲板能否改造成弹射式甲板?
改是可以改,但划不划算就难说了,因为这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咱就打比方说把我国的辽宁舰改造成蒸汽弹射起飞航母吧——因为目前蒸汽弹射器比较成熟!首先,你要先把它舰艏的上翘甲板给铲平了,然后向外拉长,让它有足够的距离够舰载机弹射起飞。其次,你要把航母整个甲板“开膛破肚”,在它下面安装长长的蒸汽活塞糟,还要在船舱内安装巨大的锅炉和蒸汽机,船体的布局和舱内的结构肯定要重新改变,要不然导致重心不稳,整艘航母走起来摇摇晃晃的,说不定风高浪急一点它就翻车了。最后,起飞方式改了,舰载机也必定要做相应的改变,比方说要增强机体结构,防止在弹射过程中巨大的冲击力一下子将飞机的起落架甚至飞机的脊梁骨折断。当然,我国的歼15已经在陆地的弹射器试验中心弹射起飞过了,完全可以弹射起飞。但要是像俄罗斯和印度的米格29K就麻烦了,它根本就承受不起弹射起飞时巨大的冲击力。既然起飞方式改变了,飞行员在起飞时的操作方式也必定要跟着改变。这么一连串的折腾下来,其难度不亚于建造一艘新航母。既然如此麻烦,那又何必改呢?直接造一艘新的弹射起飞型航母就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