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期火炮造成的伤亡真的占百分之六十吗?
不是60%,是7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炮火是最主要的杀伤力量,否则单凭马克沁机枪也不至于让人修筑起极为复杂坚固的大型堑壕阵地;某些战壕的修筑还得到了学科研究的支持,全都是因为防御炮击的需求,那个年代的大炮太狠了。
一战的残酷性远远超过二战,那个年代的战术说起来很简单:见面开打,打了开挖,挖了修壕,前面放机枪,后面放大炮,然后两边不停的扩大工事群,士兵们就在马克沁和大炮的轰鸣中苦逼的想办法杀戮和生存,一打就是经年累月。
比如凡尔登绞肉机,围绕一个荒废了几年没修的要塞群,德军和法军从1916年2月打到12月,投入了200多万兵力,活活整死了25万人,伤亡加一起上百万。
凡尔登之战是德军憋足了力气打的仗,所以一开始就预备了差不多1200门大炮,还有那些威力无穷的巨炮,许多法军的外围要塞和炮台都损失在这些巨炮之下。仅在最开始的开场阶段,德国人就进行了8个半钟头的火力急袭,把40公里的法军阵线活生生犁了无数遍。在有工事群的掩护下,拥有600多门大炮的法军硬生生退却5公里。
等到德国人几个月后用尽了力气,法国人又来了次大反攻,他们使用了非常密集的重炮群,采取“弹幕递进”的方式按坐标线平推德军,中间还使用了400mm的大玩意儿。这种打法毫无缝隙,纯粹是拿大炮一寸寸的在地上薅,伤亡可想而知。
仅这10个月的战斗,德法就互射了超过4000万发各型炮弹,法军有7成的士兵被轮换到这个战场上过,因为谁都承受不了无休无止轰炸带来的心理压力。这一仗因为炮火各种运用,双方还总结出很多经验,给后世的炮兵留下了不少战法。
更血腥的“索姆河会战”也是大炮的天堂,当时英法联军有2189门大炮,1100多门迫击炮。德军为672门大炮和300门迫击炮,3道防线,纵深7公里。德军开始也是对联军展开密集的炮轰,企图打开局面,但集结完毕的英法联军对着德军整整打了一个星期的炮,德军1号阵地被摧毁,2号阵地半毁,死伤惨重。
然而按英军的说法是“炮打的还是太稀疏了”,一个星期的炮击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伤亡比例,30%榴散弹也没爆炸。德军的反击很是凌厉,英军7天炮火准备后,以密集阵型前进,结果遭遇德军马克沁和大炮的轰炸,一天伤亡了6万人。后来有些人将此事拿来夸耀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却很少提当时大炮的功劳。
索姆河的阵线只有18公里,双方纵深不过10公里,法军后来布置的155mm以上的重炮就超过600门。这种地方完全是大炮和机枪的天堂,阵地前大批大批的倒毙着双方的士兵,堆得几层后,然后沤进泥水里,又被大炮掀飞。有人形容“人肉把耗子都给养肥了”。
一战中哪怕是坦克在索姆河战场也没讨到好处,刚出场的这些未来之星没多久就被炸得欲哭无泪。在装甲运动战出现之前,人们的战争打的很无奈很乏力,双方都缺乏能有效突破战场的机动力量,步兵冲不过机枪的火网,然后便只能蹲在战壕里挨炮轰。
那时候的飞机也才刚刚参战,导弹也没有影子,唯一的远程投送火力就是炮,说起来,75%并不会让人过度惊讶。整个一战失踪的士兵就有几百万,这些人总不会在战场上自己消失了吧。
一战时期火炮造成的伤亡真的占百分之六十吗?
真的。而且到二战时期变成了80%,现代变成90%。
一战时期火炮造成的伤亡真的占百分之六十吗?
谢邀,谈谈个人见解!一战时期,火炮造成的伤亡率并非在60%,而是如同老王说的,大概在75%。甚至到了后期,火炮的造成的伤亡率依然在不断的提高着。当时那种情形,可以说两军交火,完全是用炮弹进行“交流”。大家看过炮弹壳对称小山的样子么,从图中相信大家都应该可以明白,当时的战场上,枪并不是主要武器,而是炮弹。
并且,在军迷圈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作数万子弹伤及一人。而这点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这是美军根据消耗子弹数量以及敌军死亡人数算出来的。
然而,在战场上,一场仗下来会死成千上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内可以牺牲数万到数十万的士兵。那么,这些士兵是怎么来的,并不是被枪打死的,而是硬生生被炮弹给炸死的。面对敌军炮火覆盖,他们怎么躲,当时并没有真正的防御工事,有个猫耳洞还算好,但当时有吗?并没有,他们只能在战壕中,最终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而这些尸体,主要是有敌军炮弹造成的,真正死于枪伤的并不多。
并且,在我军中,早期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兵怕枪,新兵怕炮”。为什么,因为老兵被炮炸多了,知道躲在弹坑中不被命中的几率会更大,而新兵只会听到爬下的时候,就地爬下。这个时候,新兵怎么死的,被炸死的。而老兵存活几率大之后,在战场上便很少会被炸死,最终没活下来的人,怎么死的?被枪杀死的。由此可见,炮弹有多可怕。
一战时期火炮造成的伤亡真的占百分之六十吗?
再谈一战时期火跑造成伤害率占百分几没有任何意义,想一想若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伤害有多严重才是逼切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