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母大修,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如何维持训练水平?

俄罗斯航母停用,但他们还有两个陆地训练中心,所以维持飞行员训练并不是问题。

“库兹涅佐夫”航母在前段时间因为停电事故,造成了浮船坞的沉没事故,倒塌下来的巨型吊塔将甲板打了个大洞。不过要说如此就让俄军舰载机飞行员停止训练是不可能的,因为呵呵——俄军飞行员早在2017年初就已经不在航母甲板上训练了。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实际上并不强大,船体老旧问题不少,俄海军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航母作战经验。自从2016年末打击叙利亚IS恐怖组织时连续发生SU33和MIG29坠机事件后,俄军就已经基本停止了航母的着舰功能,大量的战机都转场到了陆地机场继续作战,因此俄军的420次战斗飞行被认为“水分多多”。

因为叙利亚战场首秀差强人意甚至有些狼狈的表现,2017年上半年“库兹涅佐夫号”就被送到了修理厂进行升级改造。这是一次大修,俄军更换了新的着陆系统,从电子设备到阻拦索统统进行改造,连锅炉等大件也连带着更换了。

所以这段时间一直到浮船坞出事,都没有任何的战机训练是在航母上进行的,飞行员们都被安排到859作战训练与再训练中心训练。这里是俄军海军航空兵的摇篮,有与“库兹涅佐夫”一模一样的地面模拟甲板和等同于航母的操作岗位,航母飞行员和相关作战人员大都是从这里培训出来的。

俄军的舰载机属于团级编制,称为100独立舰载机团,苏联时期驻扎在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配备了三个飞行中队,一个是SU33中队,一个是MIG29中队,第三个是L39教练机中队和SU25舰载型攻击机中队。

后来俄罗斯重建了新的100舰载机团,驻扎在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叶伊斯克的859训练中心,分为两个MIG29K飞行中队,训练后转场驻防到北方舰队海航驻地,成为库兹涅佐夫航母的舰载机部队。但俄军训练能力有限,所以实际上他们的100团长期都是缺编的,只有库存的战机,缺乏过硬的飞行员。

俄军的SU33舰载机飞行员更稀缺,他们是在乌克兰培训出来的,属于297独立舰载机飞行团。通过1994年的俄乌双边协议,俄罗斯使用乌克兰的“尼特卡”海军航母飞行训练中心当做舰载机训练所培训SU33舰载机飞行员。

据称中国海航飞行员也在此地进行过训练。俄罗斯每年需付出50万美元的租金,还不包括基地维护费和耗材损耗费。2008年时乌克兰因为格鲁吉亚战争关闭了基地,到最后俄乌关系彻底恶化,这个基地只培训出了18个飞行员。所谓的SU33舰载飞行团其实也是超级缺编状态,勉强凑一个中队。

不过好在克里米亚硬是让俄罗斯给捞回了怀抱,“尼特卡”的租金俄罗斯再也不需要交了。这个基地还有两条蒸汽弹射器跑道,使用海水作为蒸汽推动。因为基地被黑海包围,所以能更大程度的贴近航母起降的感觉。乌克兰曾经试图将这个基地租给中国和印度,但中国没接单,而是自己建立了训练基地。印度则干脆拨款6000万美金让俄罗斯帮修了一个。

所以说,并不缺航母训练基地的俄军并不头痛飞行员的训练问题,他们缺的是银子,缺一支能被富养的航母舰队以及海军航空兵队伍。而且地上航母培训基地再多,没有实际的航母使用经验,永远也无法将陆地上的菜鸟转化为航母甲板上兴风作浪的老鸟。

再者,“库兹涅佐夫”说是休整,其实根本是个延寿计划。俄军已经砸进去了200亿卢布,这艘烂得千疮百孔的旧船千万不能完蛋,否则俄军舰载机部队的未来真的就没有了,“菜鸟”们再怎么训也将面临失业,除非国家能再弄来一艘航母。

所幸浮船坞的沉没并无大碍,此前“库兹涅佐夫”已经完成了整个阶段的升级,当天是准备启程前往别的基地进行第下阶段升级时出的事。甲板上的洞并未危急到结构,完全可以与航母的升级计划一同修复。只要时间表不出岔子,其实俄军的航母飞行员下舰根本是计划内的事情,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危急。

俄罗斯航母大修,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如何维持训练水平?

任何国家的航空母舰都不会一直在海上航行,一般一艘航空母舰能够有40%的时间能够进行部署就是很大的成就了。海军母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维护,从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使用就看得出来。

美国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航空母舰,目前有10艘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和1艘福特级航空母舰。美国的航空母舰一般也就执行半年左右的部署,其余就是在港口进行维护,另外在服役25年左右还要进行为期4年的更换燃料以及改进工作。

在航空母舰进行维护和休整的时候,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全部要飞回岸上基地进行训练。航空母舰舰载机部队和航空母舰是属于不同的单位,航空母舰不运行的时候舰载机都是在陆基机场进行训练,这是世界大国的一个惯例。

航空母舰舰载机在陆基机场训练也要进行航空母舰使用的相关训练,其中就包括舰载机模拟起飞和降落,这个在陆基机场都是有相应的设备的。所以说俄罗斯的航空母舰在维修期间这些舰载机是在陆基机场训练,而模拟场地就在克里米亚半岛。

俄罗斯航母大修,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如何维持训练水平?

本以为我们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俄罗斯航母便会复出。如今看来,这种想法还是不要存在的好。毕竟,本就应该大修的航母,在维修过程中竟然出现船坞沉没事故,真的是厄运要来,挡都挡不住。我们都知道,这次的船坞沉水事件,导致航母甲板直接出现一个大洞。为此,有网友便提出,航母在大修之际,甲板却又出现大洞,这种情况下,舰载机飞行员是不是该回家睡觉了。毕竟,俄罗斯仅有的一艘航母接连出现事故,想要在其航母上进行训练显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人家俄罗斯目前好赖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训练场地怎么会没有“备用”的呢!要知道,俄军飞行员早在17年时就已经离开了航母甲板。而其具体原因,还要从打击叙利亚IS恐怖组织计划说起。

回想下,当时俄罗斯肃清恐怖组织,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谓是霸气十足。然而,实际上却给俄罗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要知道,当时俄罗斯在打击恐怖组织时,接连发生过两起战机坠毁事件。如此一来,本想要在美军面前示威的俄罗斯,反倒是啪啪打脸。

因此,在经过此次事件后,航母便在2017年开始大修,而战机则都被转到陆地机场进行训练。也就是说,此次船坞事件中,其航母上并没有舰载机的身影。其战机飞行员早已被安排到859战斗应用和飞行人员培训中心进行训练。要知道,航母上大多数人员都是从这个基地培养出来的。在这里,有模拟的舰岛建筑以及滑跃起飞甲板。也就是说,可以完全当作在航母上进行训练,丝毫不会影响舰载机飞行员的日常训练。

俄罗斯航母大修,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如何维持训练水平?

航母维修期间,舰载机的训练并不会因此而中断,相反却是一直在继续。至于怎么继续这种训练,就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对待了。

如果拥有两艘以上的航空母舰,那就没得说,这种问题根本不用担心,全部换到另外的航空母舰上继续出海训练就可以了。这种方式也是最为高效、也是最为主流的保持舰载机飞行员战斗力的方法,老美就是这样玩的。当然,马上我们也是这样玩法。这就体现出双航母战斗群的好处了。

如果只有这一艘航空母舰,那就只剩下两种方法了:

第一、使用他国航空母舰进行舰载机的训练,比如英国航母飞行员就曾经借调到美国海军进行飞行训练。但是这种方式对于俄罗斯而言,可能性太低了,放眼全世界,能够配置滑跃式甲板的航母,且能够起降苏-33这样的重型舰载战斗机的就剩下我们的辽宁号了,而目前我们的辽宁号也在进坞维修中。等辽宁舰再次出坞下海,估计也不行,咱自己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还要抓紧训练,没档期了。

第二,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陆地上的训练设施进行模拟期间训练了。苏联时代的尼特卡地面舰载机起降训练中心设在乌克兰克里米亚,现在一闹之后,克里米亚又被俄罗斯收回来了,所以也算是俄罗斯自己的地盘了,否则还真是大问题。不过这个地方离乌克兰太近了,舰载机在这里训练似乎也不太安全。

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已经提前在国内叶伊斯克市建设了俄海军航空兵第859战斗运用和飞行人员培训中心,该中心配置的训练设施和尼特卡中心几乎一致,这样就能够确保在“库兹涅佐夫”航母维修期间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的正常训练。

不过,地面再怎么模拟,也是和真实航母不一样的,还是有缺陷的。但是有这个地面中心总比没有强。否则俄罗斯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就变成了空军飞行员了。

OK,关于问题就回答到这里吧。😊

如想了解更多军事、航空知识,请关注“老鹰航空”,老鹰航空坚持原创,不做任何文字性抄袭,回答中引用部分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侵则删。

俄罗斯航母大修,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如何维持训练水平?

这个想法可能有所不了解吧,现代航母与舰载机部队之间并没有直接隶属的关系。现代航母只是一个海上的移动航空平台,相当于一个机场,舰载机部队只是使用这个平台的航空单位而已,不是隶属于航空母舰的一个单位,而是一个搭载单位,没有直接的联系,只能说协作关系,两者实际分开。

在航母大修时,舰载机部队还是正常运作的,只是不上舰了,航母舰载机部队训练工作不是完全依赖于航母,实际上许多的时间还是进行陆地机场上进行训练,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持飞行员的技术水平。

为了保证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工作,各航母大国都在陆地上建有专门的陆地模拟训练中心,专门用于在陆地上模拟航母上的使用,这都是不存在技术问题的,俄罗斯也有相关的单位,可以进行陆基使用训练,甚只需要在航母重新入役之后再进行一些适应性的训练即可,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造成了舰载机飞行员无法训练。

俄罗斯航母大修,俄罗斯舰载机飞行员如何维持训练水平?

回家休息,用不到练都是老司机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