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造出的核动力坦克TV8,为何不用反被封存?

因为核动力坦克根本没用,坦克是个消耗品,讲究的是防护、火力、机动三效合一,核动力放到坦克里面,没法增加坦克的任何一项能力,反倒会造成坦克机构复杂、可靠性降低、防护力变弱等问题。最关键的问题——美国搞不出能用的反应堆。

在TV8之前美军还有不少核能坦克计划,但无不是以失败告终。例如代号TV-1的初号机。

这车啥都没干就重达70吨,装甲最厚的地方也就355mm,车前面放着燃气轮机,车屁股放着反应堆,穿哪儿都坏,整一个皮薄馅儿大的肉包子。有本事你把德军的“鼠爷”给山寨了,减点重绝对比这货好用。

而且这种东西在那个年代遇到与“鼠式坦克”一样的麻烦,70吨啊!过河只能靠趟,哪儿的桥都承不住。

最搞笑的是,美军设计这种坦克的目的是为了造出一种“可持续长时间作战”的战车,最好连咖啡机、制冰机之类的鸡零狗碎全塞进去,以提高成员的持续作战能力。好吧,坦克可以连跑500个小时不停车,咖啡机用的电也有了,但核反应堆憋在里面完全罩不住,士兵们等于挨着堆芯享福。

即便有厚厚的铅封钢板阻挡,这种坦克的成员也挨不住放射线,至多1小时辐射剂量就会超标,因此TV-1坦克需要每小时更换一次乘员。这不是脑残设计么?

面对如此愚蠢的设计,测试的官兵都气笑了,称之为“装甲孕妇”。

诸如此类头上有坑的设计修修改改搞了几个以后,美军就死了这条心了。但当时克莱斯勒公司拿出了又一个核能坦克的中型化图纸方案——R32。

计划中的R32重50吨,装甲最大120mm,比TV-1轻了不少也薄了不少。但克莱斯勒的人套路太狠,丢标书丢的快,实际的设计稿最后还得拿回去重做。于是图纸上的R32来了个“变形记”,活生生被改成TV-8那种头重脚轻的模样。

在这个新方案中,克莱斯勒脑洞大开的将坦克的行走机构与炮塔、动力包、人员区分开,整个炮塔被做成一个大包子,乘员、反应堆、火炮、传动全都在这颗炮塔型的包子里。下面的底盘只负责接受传动后走路,结构简单的很。

而且克莱斯勒都想好了,你之前不是嫌过河难吗?我这个坦克可以水陆两用,进了水就是个小潜艇,可以在水下埋伏很长时间,起到奇袭的效果;空运也木有问题,这样的坦克脑袋15吨,底盘10吨,再加上炮弹和人员,战斗全重不过30吨。脑袋和底盘本就是两个模块,拆开后可以装飞机上空投,战场上还可以运整件过去快速更换维修。

于是军方桌子一拍这事儿就欧了,克莱斯勒赶紧回去搞实际研究。他们把坦克脑壳的“潜艇”功能又进化了一把——它有个类似潜艇的“双壳”,可以让这个大脑袋漂浮在水中,到时候让那些四等马润们开着坦克就可以从海中抢滩登陆。

很快TV-8的车体就被制造出来,为了不被反应堆拉下进度,克莱斯勒的工作人员选了一台V8发动机做动力替代品,这台V8像德国“鼠式坦克”那样只做发电机用,坦克的驱动交给了另一台电动机。

核动力部分最后使用了一台蒸汽循环的反应堆,但很快坦克计划就卡在这里了,坦克根本没有给核反应堆降温的条件,原计划的风冷加液冷散热显得过于乐观。研究人员迫不得已为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做核心,但这种搞法很明显是脱了裤子放屁。

而且这辆坦克仍然与TV-1一样,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成员的放射线防护问题。更何况坦克在战争中可能会被轰炸。美国人终于想清楚了——这是一辆车出事,整个基地都要挨辐射的节奏,于是可怜的TV-8坦克项目马上下马,快的犹如流星。

有人惊叹于美国人在50年代就搞出如此小的反应堆,实际上正是因为搞不出反应堆,这种草菅人命的坦克才最终没有面世,否则海湾战争综合征怕是要提前了。

TV-8最后剩下的壳子被克莱斯勒给捐了出去,成为著名的阿伯丁博物馆的展品。

美国造出的核动力坦克TV8,为何不用反被封存?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如今不管什么东西,只要粘上核动力三个字,就会感觉,这东西铁定是一款十分厉害的武器。

不说别的,核动力航母就是一款让军迷们魂牵梦绕的大杀器,体积大,装的东西多,续航能力特别强,二三十年不用装燃料等等。

其实不仅是我们这些外行的军迷对核动力很痴迷,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作为一个科技领头羊一样的国家,对于各种核动力驱动的机械同样痴迷。

比如在五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就曾经制定过核动力汽车,核动力飞机,以及核动力宇宙飞船的事情。

既然这些机械都可以核动力化了,那为什么坦克就不能?

所以在1950年的时候,美国举行的第一次“问号会议”,美国陆军就明确提出了要制造核动力坦克的研发计划。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这个研发核动力坦克的过程,顺道就把题主的问题给解决了。

美军研发的核动力坦克。

其实在这一次会议上,美国陆军提出的核动力坦克,并不是题主说的TV8核动力坦克,而是TV1核动力坦克。

TV1核动力坦克算是一款重型坦克,重量达到了七十吨。

而且它的形状也很特别,履带以上部分看起来像一块馒头黏在了上边,然后再在上边插上一根炮管。

就这款TV1核动力坦克,光正面的装甲就达到了三百六十毫米,防护力十足。

至于火力配备也是相当的猛,一门一百零五毫米的火炮,三个安装着机枪的遥控炮塔。

这种设计,不仅从图纸中走出来了,最终还真就造出了一台样车进行实验,那么结果如何呢?

这个结果不是很好。

我们都知道,核动力这东西看起来高大上,但他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免除加燃料的过程,使武器装备可以进行长时间的使用。

那么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减轻后勤的压力,毕竟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后勤补给线是战争中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

所以减轻后勤压力,对于作战是很重要的。

而这个造成出来的TV1核动力坦克,他可以做到连续五百小时的长途奔袭,也就是不到二十一天的时间。

看到这个数据,也不要太惊讶,这真不能和核动力航母做比较。

毕竟航母的体积本身就大,可以容纳核动力的体积也就大。

坦克本身的容积并不大,里边除了塞进去一个核反应堆之外,还得弄一套蒸汽轮机来使用,这些东西的体积可不小。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人员配备,在当时的条件下怎么也得四个人,接着炮弹子弹的存放等等,都是需要空间的,所以相应的核动力坦克里边的核燃料就不会太多。

所以这辆重达七十吨的坦克,能够连续开五百个小时很不错了,再说这算是第一代产品,有点瑕疵还是可以忍受的。

但在使用过程中,最不能让人忍受的是核辐射,毕竟核动力和核辐射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在坦克这种简陋的空间中,是做不到完全屏蔽的。

以至于样车里头的乘员,必须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换一批人上去。

那么事情到这里就尴尬了,核动力坦克的目的是让坦克实现不需要加装燃料,一直开下去。

结果一个小时就要换一批人,也就是说这个核动力坦克根本就做不到连续不断地行驶。

除此之外,对于这款TV1坦克,在随后的实验中,发现不管是维护还是使用,都没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还差了很大一截。

所以第一款核动力坦克TV1,到这里也就下线了。

那么事情走到这里,美军还是没有放弃核动力坦克的想法,于是在1955年的时候,又提出了一款全新的核动力坦克思路,这就是题主说的TV8核动力坦克。

TV8核动力坦克。

这种坦克美国人采用一种全封闭模式,吸取了TV1坦克的教训,为了扩大一下坦克的容积,将这辆坦克履带以上部分,设计成了一种豆荚形状的样子。

而且美军将这款坦克,制作成了一辆轻型坦克,他们将这个豆荚形状的炮塔安装到了一个轻型坦克的底盘上,让重量直接减到了二十五吨。

所以这种坦克远远地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身子,安装了一个超大个的脑袋。

根据美国的坦克历史学家理查德.皮尔斯.很涅克特所写的《美国主战坦克史》描述,美军将所有的武器,动力系统以及乘员都放在了这个炮塔里边。

这么做也有一个好处,地盘和炮塔是可以拆开的,方便空军对这种坦克进行空运。

那么TV8的武器如何呢?

上边有一门九十毫米的滑膛炮,除此之外同样有三挺机枪,两挺7.62毫米的同轴机枪和一挺由车长操控的12.7毫米遥控机枪。

所以他的火力系统和传统的坦克没有区别。

根据资料显示,TV8坦克造出样车之后,并没有着急的在上面放上核动力系统,而是置办了一套克莱斯勒V8发动机。

主要原因是吸取了TV1的教训,他们就先把其他的东西磨合一下,然后再装这个核动力系统。

说实话,因为之前TV1这趟试水也没白干,到了TV8坦克在很多技术方面都得到了一个改进。

可到了最关键的一步,要把核动力放到里边之后,他们又尴尬地发现,依然解决不了,核辐射和乘员之间的矛盾。

这可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样子,完全就是让乘员自杀,这一点不管是放到哪一支军队中,都是没法使用的。

在这里还得说明一下,这款坦克的设计者,在动力系统上的考虑,除了核动力之外,他还考虑了其他一些动力,比如一开头的克莱斯勒V8发动机和发动机啊配合的驱动,还有燃气轮机的电驱动,以及化石燃料的蒸汽循环动力系统。

可他的这种设计,在拿给美国陆军进行审查的时候,并没有通过,直接被否决了,就算是改了动力系统都不行,不过美国陆军在看完设计之后,保证在以后的坦克中,他们会采用一些TV8这种相当新颖的设计理念的。

最终这款TV8坦克,就下马了,听说如今被安置在了美国的马里兰洲的一个坦克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所以TV8设计出来之后,他也就做了一款样车而已。

那么美国的核动力坦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没有,因为美国陆军在审查TV8坦克的时候,他们其实还在审查另一款核动力坦克,名字叫R32坦克。

这款坦克采用的反应堆,是核能装置产生热量去推动涡轮发动机工作的。

根据资料显示,R32坦克可以连续行使六千四百公里,才会更换燃料的。

这款R32核动力坦克对美国陆军的吸引力可要比TV8坦克要大,主要原因是R32坦克算是一款重型坦克,体重达到了五十吨。

所以当时美国军方有打算,将这款R32核动力坦克作为M48“巴顿”坦克的一个替代品的备选方案。

结果这个事情还是被打回去了,这次依然是核辐射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所以这辆坦克也就很顺利地下马了。

那么话说这里,我们就要详细地说说,核动力坦克在战场的可信性。

核动力坦克在战场的可信性。

上面讲的一点,也是核动力坦克上战场的一个问题。

毕竟防辐射做不到位,让乘员暴露在这种环境中,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军队会这么干,这就限制了核动力坦克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使用核动力坦克,就是冲着他长久时间不需要加注燃料的特点。

在美军开发核动力坦克的过程中,他们感觉这会减少坦克对补给线的依赖程度。

毕竟过去坦克作战的时候,后边就要跟着一大串的油罐车,这些车辆是极容易成为被对手袭击的目标。

不管是地面小股部队的偷袭,还是天上飞机的炸弹混炸,这一炸就是一大片。

如果使用了核动力坦克之后,就没有了油罐车,想开哪里就开哪里。

这看起来很好。

但在经过这些失败之后,美军就明白了这其实是他们想当然了,实际中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说坦克和航母比起来它只能算是一种小型装备。

就算是装上了核动力系统,但因为个头太小,可以容纳的燃料就不多,装置算是一种简易版的东西,所以不可能让坦克达到一二十年,或者期望值低一点一年不用加注燃料的。

所以说,坦克还得依赖补给线,而且这种燃料是带有放射性的,这要是被炸的话,是不是很尴尬啊!

再说,坦克就算是不需要随时随地地加注燃料,它还有一个弹药补给问题摆在哪里。

这两个问题合到一块,其实就已经告诉所有的人,就算是核动力坦克它依然需要补给线来进行运作的。

除此之外,核动力坦克还很牛吗?难道它就不需要进行维修吗?

所以这个问题很有趣了,动力系统可以达到持续运动的能力,但其他部件就能一直运行下去?

如果其他部件出现问题,进行维修的话,能不能保证在维修的过程中,不污染周围的环境?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最后一点,其实这一点,很多人已经想到了,核动力坦克是有被击毁的可能,一旦被击毁,那么就会有核辐射的问题。

这就相当于一辆核动力坦克,就是一个核反应堆,那么在部署坦克的时候,不可能就部署一两辆吧?

实力差不多的国家,都有几百辆。

不说别的地方,就拿欧洲来说,到时候不说有上万辆吧,几千辆总是有的,而且遍布的区域还很广。

不说它被打爆了会怎么样,光听到耳朵里,就感觉会很担心的。

所以这种核动力坦克,放在自己的家里,不说靠它防御了,都担心它出问题,把自己给坑了。

这是往大了说,要是往小了说,核动力的坦克乘员,开着这样的坦克上战场他们也不踏实啊。

就算是防护到位了,坐在里边没什么大问题,但万一被打爆了呢?

所以核动力坦克的乘员的战斗力会更高了?不可能的,坐在里边都提心吊胆的。

也就是说核动力坦克,这就是一个大坑,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个不可能放在战场上的武器。

上边这些内容这算是核动力坦克,放到战场上的危害,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个经济问题。

一辆核动力坦克的造价是普通坦克的两倍都不止,所以最低限度同样的价格能装备一个核动力坦克团,但装备普通坦克的话,可以装备两个。

当然了经济问题,还得看输出威力,如果威力上去了,这成本花的也算值得的。

但问题是,核动力坦克的威力其实和普通坦克的威力是一样的。

既然都是威力一样的东西,凭什么花费高昂的代价去装备核动力坦克呢?钱再多也不是这种花法。

所以从各个方面去讲,核动力坦克虽然听着高大上,但在战场上是没有价值的。

话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今后的坦克发展方向是什么?

这个方向应该是全电坦克,这才是今后坦克的一个发展领域,别提什么核动力,这个领域没戏。

虽然现在制作全电坦克依然有门槛,但全电坦克的前置条件已经具备了很多了,而且有些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比如电传动坦克,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法国制造的圣沙蒙坦克,使用四缸汽油发动机带动的直流发电机,进行驱动的。

当时就生产了400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法国的FCM公司研发的2C重型坦克,就已经采用了电传动装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鼠式坦克最大的特点同样是电传动装置。

时间走到现在,这种电传动装置已经从直流电变成了交流电,这种技术相当的成熟了。

除此之外,还有电磁炮的发明。

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高效的电池,也就是能量的存储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全电坦克就会成为现实。

当然了,这个难度会很大。

但在怎么大,都会比核动力坦克靠谱。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的话,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美国造出的核动力坦克TV8,为何不用反被封存?

动力大 持久 平稳

但是每次回来都要少一个驾驶员

美国造出的核动力坦克TV8,为何不用反被封存?

多新鲜你在自己部队里爆炸一个核坦克会怎么样?

美国造出的核动力坦克TV8,为何不用反被封存?

上世纪5-60年代在核武制胜论的影响下,核能作为一种基本不用补充的动力装置更是受到美苏两大国的青睐,于是海、陆、空很多武器装备就和核能联系在一起。包括核动力轰炸机、核动力坦克等,等造过才发现,其实安装核动力装置不难,难得是如何防辐射。

先来两款核动力轰炸机,分别是美国NB-36H核动力轰炸机、苏联图-119核动力轰炸机。这两型飞机都已成功上天,但是解决不了核辐射的问题,最终只能无耐下马。

回到题目说到的美国TV8型核动力坦克,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就提出出TV-1的核动力坦克。1955年TV-1样车交付实验,车辆高达70吨,装甲最厚处也就355mm,由于辐射超标,乘员组不得不随时更换(间隔1个小时,绝对的脑残设计),因此放弃。

而TV-8就更厉豁了,气密循环的超小型反应堆安装在豆荚状炮塔里,外型是有史以来最科幻的。双壳体炮塔,可以两栖作战,整车全重仅25吨,是TV-1型的三分之一。

其中炮塔重约15吨,底盘重约10吨,炮塔和底盘可以拆分后空运,便于快速部署。武器包括:一门90mm滑膛炮,炮弹存储在车辆尾部带有装甲隔断的储弹箱内,辅助武器为两挺.30口径同轴机枪和炮塔顶上一挺.50遥控机枪(由车长控制)。

TV-8和TV-1坦克一样,最重要的核辐射问题得不到解决,而且战时核动力坦克万一战损,只要在核辐射杀伤范围内的敌我双方统统得倒霉。因此,可怜的TV-8核动力坦克也难逃下马的命运。

美国造出的核动力坦克TV8,为何不用反被封存?

其实是动力和装甲不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