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三声吼,吓死夏侯杰,曹操仅仅惧怕有伏兵才撤退的吗?

这里得看是按照演义说还是按照《志》、或者《无双》来说。

先别管什么《无双》,按照《三国志-关张赵马黄传-张飞传》,这段故事三言两语就结束了,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翻译过来就是:刘表死了,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吓得往长江以南跑,曹操的军队就在后面追,追了一天一夜,在当阳长坂坡把刘备给追上。

刘备吓得刘邦的遗传基因都显现了,丢下漂亮老婆和宝贝儿子就跑,还命令张飞带二十个骑兵去抵挡。

张飞带着这队人马就去阻敌,他跑到当阳桥头就把桥给拆了,然后站在桥头,瞪着眼珠子,横着长矛对追来的曹兵说:“我是张益德,哪个敢上来跟我决一死战!”

曹兵们见他那个凶猛的样子,都不敢上,于是刘备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这里没有什么废物点心夏侯杰,更没有什么草莽剑之类的大杀器,而且张飞事先就把桥给断了。

我认为这里曹军并非真的很胆怯,实际上胆怯的是刘备,张飞也只是得了军令才去阻敌。曹操作为指挥官根本就不可能在这里,先头追击的只可能是些斥候兵马,顶多是一些虎豹骑中的“豹骑兵”。

这些人不打才是军人正确的做法,曹军这批遭遇刘军的先锋未见会有多少人,在古代那种通讯能力低下、又战况不明、人困马乏的情况下,遇到明显有组织的敌人,地理条件又不适合冲锋,回去叫人才是明智的选择。

这个地方光联系《张飞传》是不行的,得整个看《三国志》,比如《关张赵马黄传-赵云传》是这样的: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好简单是不是?什么七进七出,什么倚天青釭全都没有,也不曾被张飞接应。倒是说明当时刘备跑的那叫一个屁滚尿流,啥都不管的跑了,老婆孩子是靠赵云带着走的。

而且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有用的信息——张飞根本没抵挡多久嘛,顶多只给了刘备开溜的时间。

要不服气请看《三国志魏书-曹操传》:

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简直要笑死,刘备集团最出名的这段无双往事根本就写了“备走夏口”四个字。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这样讲的: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这是啥意思呢?曹操怕刘备跑得快,占据囤了大批军用物资的江陵,赶紧让部队连辎重都甩了,急行军冲向襄阳,到襄阳后听说刘备已经过去了,于是自己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追击,跑了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路。

这里可以联系下张飞那段故事,曹操确实是亲自带兵,而且很有可能带的就是虎豹骑。古代这种一天一夜跑三百里的机动确实要人老命,到地方也人困马乏了,与带着新野民众打掩护,慢悠悠晃荡的刘备可完全不同。

后面的结果也是丰盛的,曹公这一下在长坂追上了刘备,结果刘备只带着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十个人骑马跑了,什么老婆孩子兵士百姓钱财全让曹操夺走。

呵呵,所以说,我们眼睛不能光盯着那些细节,还得多换个大角度看问题。

可以归纳一下,事情应该是这样的:

曹操为了追杀刘备,先是抛弃了辎重轻身前往襄阳,结果刘备先跑了一步,他们来不及补给和休息,曹操奋不顾身,亲自带着自己的精锐虎豹骑继续追击,他们爆发出绝强的意志,拼尽全力的日夜行军。

(这其中非战斗损失很和走散的估计不少)

虎豹骑先头斥候冲到长坂,刘备裹挟的新野民众发生混乱,民众四散而逃,得到消息的刘备也吓得逃了,他临时命令张飞去当后卫,然而手头慌乱之下只能凑出20个骑兵。

然而刘备管不了那么多了,他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开始拼命往南边逃,只有诸葛亮几个身边人跟着。忠勇的赵云在混乱中找到刘备的妻儿,护着他们一同难逃。

张飞跑到当阳桥头,命人把那座小桥拆了,小河虽然阻挡不住曹军,但可以令那些先头的骑兵不能全力冲锋。

他站在桥头,横矛立马,这时候一群虎豹骑的豹骑兵正好追了上来,张飞对他们大吼:“来啊!单挑啊!互相伤害啊!胡怕胡啊!”

一群豹骑兵实际已经赶了很多天的路,从开始的轻兵前进就没休息过,连护甲都丢了。后来又经历了一天一夜的强行军,水米未进人困马乏。这时候看到周围一片狼奔豚突的混乱,还有桥头凶巴巴的敌方大将,心里免不了打鼓。

对方的人不多,但个个是骑兵,且以逸待劳,前面的小河也挡住了冲锋的路线,贸然过去说不定还会遇到伏兵,…于是互相使了个眼色,便徐徐退下,开始联系后面的部队,并禀告曹丞相这里发现刘军主力。

曹操的大部队很快得到了先锋的情报,然后收拢四散的搜索部队,开始向着主要目标出击,一口气就拿下了刘备的大队,引发了对方更大的混乱,只有刘备几个人跑了而已。

这是一场军事上的大胜,如果不是关羽在后面早就做了掩护,刘备就完了。曹操以轻兵没日没夜的突袭打的刘备仅以身免,破坏了刘备裹挟民众和物资南下江陵的计划。

至于张飞那个喝断当阳桥么…就让你吹!使劲吹!反正我的敌军只二十秒就赶到战场,你说好的人在塔…咳桥在呢?

还有那什么夏侯杰,老曹家表示完全不认识,这人就是个编出来的角色,在嘉靖本《演义》中,他都改名叫夏侯霸了。

要是按照《演义》来说这又不一样:

演义中的张飞明显更粗中有细,他懂得用计。比如这个当阳桥头,他没有先拆桥,而是留着桥放了子龙过去,还命人砍下树枝,让一群骑兵拖着到处扬灰。

结果曹军累死累活赶到桥边,一看“呵”?竟然立着如此一尊魔神,刚想冲上去,一看后面居然还有漫天的灰尘在动?

这时候生性多疑的曹操就又开始脑补了:“啊,后面一定有很多部队在埋伏,没准对方的人马已经在想办法抄我后路了,这果断不行!”而且十几分钟前曹操还见识了一次赵云七进七出的表演,又迷信关羽那样的猛将,再加上当年追吕布给杀了个片甲不留心理有阴影,这要是刘备没抓到,反倒让对方把指挥机关给斩首了...

你看,曹丞相还有什么理由留着不走?正迟疑着,张飞又猛然来了声吼:“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何道理!”把个旁边带着镀金的自家子侄夏侯杰给吓得落马了,那还不赶紧走,反正不急于一时,黑锅就给夏侯杰背吧!

这要是按照《三国无双》来解释嘛...哦!俺记得张将军放了TM十几个无双,割了几百斤草才完事儿啊...

张飞三声吼,吓死夏侯杰,曹操仅仅惧怕有伏兵才撤退的吗?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在我国历史上,三国时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真的可以说是“豪杰并起,英雄辈出”,并且在哪个年代,虽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但是三国时代的文化,也是非常璀璨的!

按照题主所问,应该是以《三国演义》为参考,因为,小哥也从《三国演义》分析一下,为什么张飞可以三声吓死夏侯杰,令曹操几十万军队仓皇逃窜!

话说长坂坡之战,赵云七进七出,最终救了阿斗,但是赵云也是人啊,战斗了那么久,马困人乏,突围之后,被曹军一路追赶,来至“当阳桥”,届时刘备手下只有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士兵不过三千人,那里是曹军对手,刘备仁慈,随即带领众父老乡亲一起逃往江陵,但是百姓行程缓慢,所以刘备安排张飞断后!

这日曹军追击赵云,眼看赵云就要被再次围困,逃命中的赵云恰好逃到张飞负责的地带,众人皆以为赵云投曹操去了,张飞更是怒不可遏,此刻见了浑身是血的赵云,还有怀里抱的小阿斗,张飞一时惭愧难当,两人说明原委,张飞告诉赵云刘备的方向,赵云前往刘备处,张飞就在此处,静待曹军来临!

随后,文聘追逐赵云,率先来到桥前,看到张飞一个人站在桥头,怒目圆睁,又见东面树林烟雾沸腾,以为有埋伏,随驻马不前。

之后,曹仁,李典,夏侯敦,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颌,许褚等人马先后到达!派人报告给中军的曹操!

张飞看到曹军后面青罗伞盖,猜测是曹操来了,随即厉声大喊,“吾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粟!曹操连忙让手下把伞收了,并且告诉身边的人,“我以前听云长说,益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手下拥簇着曹操,来到阵前!张飞又大喊一声“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出来和我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霸气,心生退意。张飞看军队后面阵角移动,于是又大喊一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这一声大喊,势若奔雷,跟在曹操身边的夏侯杰,闻言吓得肝胆俱裂,一头载倒马前,曹操惊恐更甚,调转马头就跑,其他人一见,更是转头就逃,期间互相踩踏,死者不计其数!

话说曹操这一跑就是三十里!

这样一看,我们就清楚的知道,张飞独守当阳桥,三声怒问吓得曹操丢盔弃甲,曹操所怕者,唯有张飞,因为关羽曾经宣传过张飞,说他“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一般”,遇到这样的人,曹操能不怕?

其实,张飞第一次名闻天下,是在“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而这个大事件的起因,就是张飞率先出手挑起的,三兄弟一起打破了“吕布无人可敌”的神话!

而关羽由于“温酒斩华雄”,曹操手下目睹了关羽的凶猛,并且联想到关羽曾经表示,张飞比他还厉害,想关羽正人君子,当不会夸大事实,同时曹操下令,把张飞的名字绣在每个人的衣服上面,警示大家小心这个恶魔,因此,当曹军见到张飞,一想起张飞的能力,试问那个人不怕死?

谢谢大家!

也有传说,张飞当时怒喝一声,简直是“上达天庭,下透九幽”,小小的当阳桥一下子就被震断了,并且河水因为张飞的怒喝而出现倒流的情况,一句话,“张飞凶猛,已至于斯”!

欢迎大家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张飞三声吼,吓死夏侯杰,曹操仅仅惧怕有伏兵才撤退的吗?

其实,曹军被赵云杀了一阵,据说杀死名将五十多员,如此震撼让曹军很惧怕了,再来一个被关羽吹嘘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张飞,如何不防?

张飞三声吼,吓死夏侯杰,曹操仅仅惧怕有伏兵才撤退的吗?

演义而已。长扳坡一战,张飞挟赵云余威,在曹操心中又早有“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之关羽警语,况此时张飞又严阵以待似请君入瓮一般,阴影叠加,走为上策,非为他也。

张飞三声吼,吓死夏侯杰,曹操仅仅惧怕有伏兵才撤退的吗?

不仅仅如此啊。

原因如下。

第一,张飞故意设下疑阵。让士兵在马尾巴上面绑上柳条。这样一路上就是烟雾缭绕。曹操看不出来有多少人,只能听见马蹄声音。这未知的恐惧让多疑的曹操更加畏惧。

第二,就是关羽的话。关羽曾经斩颜良的时候向曹操说明了张飞的厉害在自己之上。更何况前面赵云长坂坡的威望让曹操对张飞的威望更加害怕。生怕张飞突然冲过来杀了自己。

第三,就是张飞嗓门大,这气场更是另曹军胆寒。再加上夏侯杰吓死,对萎靡的士气真是致命一击。原来这无敌超声波还有对身体伤害啊。听时间长了就没命了,曹军更是无法坚持下去了。

综上所述,曹操面临这样的局面,再加上亲人死在面前。吓得魂飞魄散而桃之夭夭了。张飞也就不战而胜。堪称佳话了。

张飞三声吼,吓死夏侯杰,曹操仅仅惧怕有伏兵才撤退的吗?

曹操面临这样的局面,再加上亲人死在面前。吓得魂飞魄散而桃之夭夭了。张飞也就不战而胜。堪称佳话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