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还能赚钱吗?为何在有些成本巨大的战争中,美国能从中渔利?
战争、美国、利润,这突然就让我想起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教给美国人一个理念——社会需求减少代表着要衰退和穷了,国家应该主动站出来增加社会需求,刺激提振经济,这样社会就能继续繁荣下去。需求怎么来?政府开赤字甩账单,账单怎么来?没有什么比一场战争更花钱了。
正是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奉为圣经,美国人才有了“以战养国”的概念,他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国民有消费乏力、社会萧条的现象,就立马找个理由打仗,打的还是那种极为奢侈的“豪华战争”,几百万美元的导弹去轰人家几块钱一把的塑料棚子也愿意。
道理很简单,不是要提振经济,刺激需求么?内需不够,外需又是自由市场经济,那怎么办?唯有最烧钱的战争来解决问题。
为什么需求不够?社会运转不足,分配太过固定,市场死水一潭,大家口袋里都没有额外的钱呗。凯恩斯告诉政府,这时候你就是亏钱也得出来撒钱,重新激活各行各业的产值进步,打破一潭死水。
天下最花钱的就是战争,俩货为个10万元的问题,搞出损失1000万的冲突,然后打起10000000万的战争太常见了。美国将“凯恩斯经济”的核心表达,自然而然的套在了战争上。
打仗要花钱吧?人吃的军粮车喝的油,炮弹导弹火箭弹、战机炸机预警机,军工拼命清库存的时候,背后带动的是石化、能源、重工、轻工、电子、新技术研发等等各行各业的的消耗和投入,雪片般的订单一撒,各行各业都有了饭吃,经济会被盘活,开始新一轮的需求和消费增长。
所以甭管美国打仗赚不赚钱,他们首先就是来撒钱的。在乎的本来就不是亏多少怎么亏这档子事儿,而是这场战争能不能帮助自己刺激和提振经济,让社会重新走向良性发展。如果一下不行就两下,加大财政赤字,延长战争和驻军时间,反正人吃马嚼也要花钱。
正是因为这种将战争消耗视作刺激民间发展的理念,美军在生活的各方各面都充满了附着其上的民企。从可口可乐到洗衣晒被,从刮胡刀到避孕套,从战场邮递到劳军拥军,从死亡保险到自购武器,谁都知道,只要跟紧了美军,就能发财。甚至连“战争承包商”都有,打仗也可以代劳。
伊拉克战争期间,与五角大楼签约的承包商有12万人之多,比13.5万的美军部队也就少那么一丢丢。承包商们负责着洗衣、食堂、维修、翻译、站岗、监狱、送货、情报、车辆提供、武器测试乃至直接上战场作战的任务。
这方面就连外国人都体会到了甜头,例如驻德美军缩减和更换基地,抗议声音最大的是周边的居民和公司,许多人依靠为美军基地的服务,每年都能赚取不菲的收入。当然,这些美军其实是德国政府掏钱养的,也算是提振了本国经济。
也正因为美国人从战争上诠释了“凯恩斯主义”,所以他们的经济刺激越来越依赖或习惯于靠战争来刺激。自冷战结束,美国人几乎打遍了全球,一有矛盾就老拳相向,将全球的刺儿头都收拾了一遍。剩下的惟愿美国人不找茬都谢天谢地,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刺激经济发展”的祭品。
长久依靠战争刺激,最终也导致了美国的变化,因为每次通过战争行为,最容易得到分润和推进的是军火企业,美国产生了畸形发达的军工产业。这些军工企业无时无刻不期望着战争,否则他们自己就是定时炸弹。也因此各大军工集团在美国有“国企”、“真正统治者”的说法,它们与美国的国运是真正的扭结在一起的。
每次这些军工集团都能通过战争渔利,哪怕战事打的一塌糊涂,它们也能赚取高额利润。继而这些生产活动拉动下游产业,为美国社会带来精神刺激;军工企业们高度发达的兵器科技,还能诞生出利润超高的军火贸易,反正最后税金还是回流到政府口袋,根本不亏。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军火商,同时还是第一大地下军火商。它们具备高度发达的兵器技术和强大的军火产能,通过各种军火贸易,赚取的钱与抢也没什么两样了。
一架F35战斗机,这个要1.6亿,那个要2亿,这边又喊3亿,武器不咋样,价格倒是水涨船高,究竟成本多少只有美国认自己知道。一架F16 block52,动辄搞出几十亿的天文订单,据说成本不到50%,比贩毒还赚。而且这些军火还不是随便谁都能买。
通常美国在打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后,会将武器贸易作为一种政治支持,强行的推销给当地的仆从军。例如伊拉克战争,美国人将伊拉克炸为废墟,拖走了国库的黄金,然后强行推了一波从军装到轻武器到坦克的各种装备,大多是打仗用过的旧货。美军撤军后,伊拉克人很快封存了M1坦克,换掉了价钱掺水的军装。
不过美国的战争也不是随随便便就下手,现代战争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耗钱。美国人将战争作为“生意”,那么还得减少损失,少死人。在无法有效提高效费比的情况下,美国人选择了“分摊成本”,即选择一些“友好”国家进行战争投资,让他们帮忙出钱出兵,战后再瓜分利益。
再加上战争前的一些小动作,比如海湾战争前囤积石油等等,美国人的“生意经”已经做到了战争的方方面面,即便战争打赔了,最低限度也能刺激经济,维持一段时间的发展。
虽然一贯以“和平救世主”的形象示人,但这个世界的混乱有多少来自美国的挑拨很难说清。美国为了“赚钱”,只能寻找那些好啃的小国下手,否则战争投入过大,便是凯恩斯经济也理论也支持不住这种入不敷出。
根据美国的国防报告,美军在全球有44000名军人是“隐形人”,这些人国防部拒绝透露信息,所以他们处于“未知”、“无法追查”的状态,按照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曼宁的说法:“我们只提供美军数字,不提供军人的分布”。这44000个“隐形士兵”,难道是维护和平去了?恐怕找“财路”才是正经的。美军在尼日尔冲突中死亡几名特种部队后,连他们的议员都大吃一惊:“信了邪!不看新闻谁都不知道,小小尼日尔居然有800美军驻扎。”
长此以往,依靠战争或军事活动进行的刺激行为迟早有不灵的一天,美国人从战争中赔钱的可能性会越来越高。
所以如今经济不景气,特朗普开出的药方是增加军费和改变军队以反恐为主的方针,重启国家间对抗,大搞经济贸易战,不停的强调“美国人优先”,这是需要极为警惕的。真到把美国逼急的那一天,他们不做“生意”当强盗也没准。
打仗还能赚钱吗?为何在有些成本巨大的战争中,美国能从中渔利?
打仗赚钱,只有美国干的得心应手,最典型的就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然而有时美国这个战略精算师也走眼,偷鸡不成丢车米,最赚钱的是挑唆别人战争,但搞不好最终也掉坑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海湾战争美国名利双收。萨达姆猪胆包天,蠢到以为自己的伊拉克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竟去拱美石油蛋糕,他要吞并科威特,惹恼了美国,以世界警察的身份捍卫正义,率领一干马仔猢狲,一招左勾拳就把那个狂妄的蠢猪打趴在地乖乖投降,打出了美国的威风八面,又获得世界赞扬一片,至于战争费用嘛,沙特带着海合会的小喽啰当然还有科威特包了一大半,再加上日本和北约等各路盟友的友情支援,让美国还大赚了一笔!所以美国人打仗是赚钱的。
而美国对已经乖乖听话的萨达姆还是还放心,必须把这头五花大绑捆结实的蠢宰了,才能保证海湾石油这个美元霸权基础的彻底安全。于是弄两瓶洗衣粉倒在萨达姆脑袋上就拿绞索把他勒死。虽然这次没人替它出钱,但由此美国牢牢的控制了伊拉克,保住了海湾石油的垄断权,这里边的赚头更大!
但是美国也不是每场战争都赚的,为了对新兴大国完成战略包围态势,策动并直接大规模武装介入了越南战争,打了十一年,战死6万多美军,伤兵30多万,输到青皮当底裤,以致四年后对伊朗尽管恨的咬牙切齿,就是不敢动!哈哈!一朝挨蛇咬,十年怕进绳。
美国投入战争赚钱,有时也赔的精光,而它挑唆别人发动战争更赚钱。伊朗伊斯革命成功后,霍梅尼扣押了美国驻伊使馆人员,美国对其恨之入骨,但由于新败越南,不敢轻启战端,就挑唆伊拉克对其发动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不但报了美国一箭之仇,而且在对伊拉克的军备出口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但现在看来,这美国佬又走眼了。在它渗透经营了近十年的叙利亚,调用庞大的国家资源,豢养、支持援助挑唆各路牛鬼蛇神,发动了这场已经历时七年有余的乱战,仍未见分晓。在宿敌俄罗斯强势介入下,美国已被边缘化到打酱油的角色,偷鸡不成丢车米,输,是已成定局,但这美国输的憋屈、窝囊、丢人现眼,因此它还不服,还在继续下注,企图翻盘捞本,但看来这一切都是徒劳,只会越捞越深,输的越惨!
因此说美国战争赚钱也不尽然,它千算万算最终把美国二战结束时占世界60%多庞大国力,败到欠债22万亿而旦还在快速增长,估计在它发动的这场对世界贸易打的经济仗中,将赔到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国虽大,穷兵黩武,好战必亡。这种流传千年的真理,应验在美国身上,它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打仗还能赚钱吗?为何在有些成本巨大的战争中,美国能从中渔利?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当然能赚钱,古今中外的情况都是如此。只要军权掌握在地主或资本家手里,军队就会变成赚钱的工具,想想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大小军阀,他们出动军队去打仗,哪一个不是为了刮地皮、抢地盘?进而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同理,美军虽然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军队的出资方和最大受益者均属于美国各大财团及金融寡头,资本家攫取经济利益的本质,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不会产生丝毫的变化。
正如1942年初的德军,希特勒面临着分兵与合兵的两难抉择:分兵可以进军基辅,掠夺那里的战争资源;合兵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斯大林格勒,聚歼在那里集结的苏军重兵集团。希特勒最终还是作出了分兵的决定,与有可能改变二战历史的绝佳战机失之交臂。实际上,并非希特勒不想直取斯大林格勒,他实在是身不由己。由于德军庞大的装甲机械化集群严重依赖装备油料补给,一旦失去国内军火商或大资本家提供的资助,这台战争机器将难以运转,所以希特勒在制定重大战略决策时,必须听取这些军火商或资本家们的意见。在军火商或资本家的眼中,基辅的油田和高加索的粮食及矿产都可以转化成巨大的商业利润,远比歼灭苏军部队更有诱惑力。
战争虽然成本巨大,但是,对于美国的众多企业家来说,算清战争投入与战争回报的经济账,却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因此,慕什塔戈认为,美国之所以能从战争中获取暴利,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科学选择时机地点。在美国政界,活跃着像兰德公司这样的世界顶尖智库,每当国会提交出兵法案之前,这些智库都会对战争的规模、出兵的时机及地点进行科学论证和利弊分析,为总统决策提供咨询报告建议,以便实现战争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通过战争拉动内需。发动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重要手段,美国一直这样认为,同时也是这样实践的。只要开启战争模式,国内失业率便会得到有效降低,解决了大多数产业工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就刺激了国内民众的物质消费。
三是借助战争增进贸易。战争就是一场关于武器装备的产品发布会,每逢战争爆发,通用、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美国著名军火商便会开足马力加快武器研发及生产,尽快将各自的“拳头”产品投放于战场。所以,每次战争结束后,在美国总会出现一种奇妙的景象:一面是心情沉重地迎接战争中的伤兵及烈士遗骸回国;一面是兴高采烈地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武器订单。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关注慕什塔戈,领略军事百科!
打仗还能赚钱吗?为何在有些成本巨大的战争中,美国能从中渔利?
战争本身从来都不会赚钱的,但可以从中渔利。比如伊拉克战争,美国前后花了数以万亿计的美元,美国赚钱了吗?没有,可以说一分钱也没有,但美国可以渔利。打败了伊拉克,就继续牢牢的控制了中东的石油,就可以继续维持石油美元的霸权,美国就可以继续用美元收割世界财富。这个帐只有美国人会算。
打仗还能赚钱吗?为何在有些成本巨大的战争中,美国能从中渔利?
美国每一次发起战争都是有强烈的目的性。
不外乎几点: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首要目的!然后是:
一控制欲,美国发起战争为的是控制对方的政治体系,国家体系,服从美国人的指挥!
一旦,控制对方,被控制地区必须为美国人的行动买单。
二为了经济利益,资源利益,今天的中东地区混乱不堪,美国人的目的是控制石油资源。
三军火卖买。美国人制造混乱,然后给混乱地区的双方提供各类武器装备,从中谋利。
美国发动的例次战争,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以上几个动机。
美国人养了一群小兄弟,美国人发起战争,付出人力物力财力出来,最后这一帮子小伙伴们要分摊费用,包括平时美国在这些地区的驻军费用!例如:日本,韩国,伊拉克等等美国的海外基地。
所以,军火生意是美国人最重要的经济收入,石油资源定价权,控制权,又是美国的又一经济支柱,更厉害的还有美国国债。
美国人拿全世界的金钱,养着自己!美国人怕啥?
一个美国国债就把多少国家玩的服服帖帖,世界很多国家的黄金也在美国存放着!美国人才能牛逼哄哄。
打仗还能赚钱吗?为何在有些成本巨大的战争中,美国能从中渔利?
是美国的军火商赚钱,美国不可能赚钱,要不然能有那么多外债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