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现代战机产量那么低?

以老王之见,战机的生产就像手机,二者的里层概念非常相似,只是战机不如手机那么市场化罢了。并且新款生产出来了,先进的东西还得藏着掖着。要是库克的苹果XXX没那么多人捧场,它敢逼着富士康拼命上线吗?

战机制造和研发是个很费钱的事情。不光是产量低,能制造战机的国家满打满算都没几个。战机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航空产业链以及航空技术的最高成就,没有金刚钻,还真揽不了瓷器活。

而且有限的几个航空大国都将战机作为军备发展和军备竞赛的重要载体,核弹头咱玩过了,轻武器镇不住场子,最能体现国家实力,也最具备核心威慑力的唯有航空领域。

所以战斗机的发展总走在科技最前沿,一代比一代性能高超,也一代比一代复杂。等闲的小国已经玩不动战机制造这种航空工业,大国也因为巨额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慎重万分。

由此带来的就是战机制造的高投入,大量研发资金被摊派到成本中,每一架战机都是天文数字的成本投入。

再加上战机的维护、燃料费用、飞行员培养、配套设施的建设、武器弹药的消耗,事故损耗,战机的装备也始终回避不开巨额成本问题。

作为国家尖端科技的结晶,刚刚研发的最先进战机往往不会那么容易出售,除非像F35那种一开始就对应多国研发、通过市场摊薄成本的战机,否则很难冒着暴露技术的风险拿出去卖,战机的售卖毕竟也是政治活动的延伸。,美国也宁可高价装备F22,就是不拿出来卖了赚钱。

国家装备有限、市场难得打开,科研投入巨大、制造难度大清、发展竞争较快,种种原因造成了战机成本的不断攀升,所以战机不可能被迅速的大量装备,哪怕是开生产线,对一个国家来说也要慎重。

一些拥有航空工业的国家,在生产研发上也会陷入“难产”,这方面最大的例子是印度,一款“光辉”战机三十多年都憋不到量产,好不容易投产了,涉及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生产速度比龟爬还慢。甚至他们拿许可证和进口零件,组装“国产化”的SU30也是如此,造价比进口还贵,生产比进口还慢。

不过别笑阿三,我国当年一样遇到了瓶颈问题,例如歼8战斗机,60年代立项,80年代初服役,80年代末才真正拥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磕磕碰碰许多年,自己都用得不顺畅,成本还高,怎么可能大规模生产呢?最后还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把歼八系列修修补补的发展好。

欧洲人也一样,摸爬滚打,几个国家吵吵嚷嚷发展“欧洲战斗机”,拧到一半把法国人气跑了,独立搞了“阵风”,剩下几国又是组建航空公司,又是商谈专利引渡与合作,好不容易才憋出了“台风”,结果这还没用上几年,马上面临F35等四代机的挑战,欧洲人用F35吧,怕断了自己的技术,不用吧,一时半会真憋不出四代机的成品。战机升级更新速度如此之快,保持发展需要相当的代价,怎么可能逮住一款战机就疯狂生产呢?

再说了,现代世界大体是和平的,自然不可能像战争中那样拿豆包不当干粮,死命的爆工业产能,无论二战前还是二战后,只要不是真的打起仗,军火的增值数目都有底线。否则就是真到了危急关头,大家日子都别过了,一起穷兵黩武享受战争,到那时看看速度得提多少。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战机产量那么低?

现代战斗机是先进技术的综合体,相对于二战时期动辄上万架产量的螺旋桨式战斗机来说,现代战斗机在材料性能、电子探测系统、机械制造/装配工艺、飞控/火控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要苛刻的多!现代战斗机的产量之所以比较低,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国产空中突袭“最强组合”!中国空军Su-27四机编队

1)制造工序复杂:现代先进战斗机一般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高强度机体、相控阵雷达、机载高性能计算机、数字式飞控系统及先进的火控系统等,上述每一块都需要高度复杂的制造工艺、耗费大量工时,而且在战斗机各系统组装的过程中,对制造人员对技术要求也很高,必须经过长期专业的培训才能具备制造战斗机的条件,这些因素限制了现代战机的产量!例如美国F-35战斗机,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设置了多个生产工厂,但即使全力生产每年也只有不到百架的产量(也有F-35本身的技术问题)!F-35战斗机生产线

2)制造、使用、维护成本高昂:现代先进战斗机单价数千万美元,如F-35战斗机美军自购价高超过8500万美元,即使“过气”的二流F-16战斗机也超过4000万美元,如此高的价格,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大量装备。除了采购价格外,现代战斗机日常使用、维护等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还要考虑发动机更换、机载设备升级、配套机载武器等方面的投入,购买、使用任何1架现代战斗机的费用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强国”也仅装备了180多架F-22战斗机,其他国家更是奢望!F-35战斗机生产线上等待装配的F-135涡扇发动机维护中的F-16战斗机

3)没有大规模战争需求:目前世界范围内虽然局部冲突不断,但是大规模的战争短时间内很难发生,因此,对于像战斗机这样的高价值装备,在满足本国国防需求的情况下,也没有大规模装备的必要(当然,像美、俄这样的大国,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战机规模的),即使有些中小国家要采购的话,最多也就是几十架的规模,一条生产线放开生产的话一、两年也就搞定了!法国“阵风”战斗机8机编队满挂各种弹药的瑞典JAS-39战斗机

因此,现代战斗机由于制造工序、制造成本、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像二战时那样大规模生产,“产量低”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只要技术、材料、资金、人力等资源准备充分,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短时间能就可以大幅提升产量!二战后期处于“暴兵”状态的美国B-29轰炸机生产线!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讨论交流。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战机产量那么低?

随着科技的进步,战斗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多。战斗机刚出现的时候功能非常简单,只要能够飞上天,然后飞行员使用简单的武器进行打击就行。

现在的战斗只有很多设备,包括雷达和光学瞄准系统等。战斗机就是一个集机械,电子等一体的精密的装备。这些设备的采购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周期。

战斗机的研制过程非常冗长,在原型机建成后还需要经过不断的试飞和测试。在这个阶段都是需要投入不少资金个人力物力的。

先进战斗机在使用的材料上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使用复合材料,而这些复合材料的加工组装工艺过程复杂。另外战斗机表面进行各种涂层也是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包括F-22A之类的战斗机需要在特殊环境下进行涂层的处理。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战机产量那么低?

那是这个人不知道战机的产量是怎么计算的。通常计算武器装备的产量是通过军工制造潜力和工时来计算的,比如美国在1939生产第一架P-38战斗机时,花费了36万个工时;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1生产第500架时工时就缩短到了17000个,二战后期生产到9000多架的时候,只需要3800工时...而如今美国总共生产了4500多架F-16战机,工时已经压缩到5000个左右,如果生产到9000架呢?如果是战争时期呢?别说一年生产300架,就是生产600架也是手到擒来的事,几乎一天两架,哪个产量更高?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战机产量那么低?

现代战机不会大规模生产的原因主要受更新换代加速、资金投入过大、战争规模小和相对和平的环境等方面的制约。

一、更新换代加速。

我们都知道,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各类武器装备呈现出飞速的发展。比如我国在武器装备上采取的就是服役一代、实验一代、预研一代,刚刚服役的战斗机会伴着新技术的出现而变得落后,加速换代是保持空中军事力量足以捍卫安全的保证。

第二、国防预算的限制。

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是其各方面发展的基础,武器装备的投入是必要的,但同时国防费用支出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过大,就会造成经济的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一连串的问题出现。作为武器装备中昂贵的战斗机,一个国家和军队会在整体经济能力内适当的采购。

第三、战争规模的影响。

现代和未来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再爆发像二战那样的大规模战争,因为核武器的存在成了相互制约的一个关键因素。既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也就不存在大量生产和装备战机以备战的情况,那个国家也不会失衡的占用大量资源去装备某一种武器。未来的战争最有可能的就是高强度的局部战争。

为什么有人说现代战机产量那么低?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毕竟现在国际整体的大环境相对和平,没有大国战争的消耗,自然产量就上不去。多数情况下,战机都是以演习装备而存在的,就以美国五代机F-35闪电战机来说,真正参与实战也才是2018年的事情。偶尔拿出来玩玩儿,还是没问题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