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发明后,骑兵这个兵种是否被制约了?

机枪出现后还有骑兵吗?

机枪当然对骑兵有制约,而且随着机枪的运用越发泛滥,欧洲战争开始被轻重火力锤进堑壕中,骑兵也就失去了风采。一战是骑兵的分水岭,拥有大量骑兵的最后一个时代。当一战过后,无论骑兵的荣耀有多么光鲜,这个兵种也开始被埋入历史的沙尘中。正巧,这个时期也是骑兵的衰退期。

如今还有骑兵的国家多是出于仪仗目的、军营传统、边远恶劣地带少量使用,成建制的大规模动物骑兵已经消失了。

机枪消灭了骑兵吗?没有,与教科书上“热兵器消灭了骑士”一样,这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虽然骑兵在热兵器下的确难以生存,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机关枪笼罩以外的地方继续作战。

何况机关枪也并没有真正让骑兵们胆怯,英国骑兵、波兰骑兵、哥萨克骑兵、八路军骑兵作战的历史都大有可查,夏伯阳的骠骑兵迎着白匪的马克沁冲上前去并不是一个自杀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骑兵仍然是一种很高效的作战兵种。不光是骑兵们拥有着历史积淀来的荣誉与硬气,在缺乏机械化运动能力的战场上,没有什么比一群战马奔跑的更加潇洒。

这里需要科普一下马克沁机关枪的基本知识:

1.马克沁机枪讲求的是子弹散布密度而非单纯精度,可以轻易打出枪林弹雨却不一定能像MG42那样扫哪哪跪。

2.正面面对散兵线时马克沁比较乏力,功效低下。所以机枪阵地必须设置成侧翼或斜向交叉。

3.马克沁属于中型机枪,弹药与步枪是一样的,杀伤力与大口径机枪有本质区别。它最大的作用是阵地战时不间断的泼洒弹雨,压制住步兵火力。

按照一战协约国总结的经验,步兵在遭遇机关枪攻击时,只要形成足够宽度的散兵线,顿时就能使对方的武器从“割草”变为一个个的“纠结”,一个个的“点名”;每个士兵的点位都被换算成阵线的长度,如果机关枪不能在单位时间内将步兵消耗掉,那么步兵必然会冲上阵地。

如果将这些步兵单位换成机动能力更强的骑兵,那么机枪将面对更短的攻击时间与更小的“人命换算距离”。古代弓箭手射击时,就有“临敌不过两三发”的说法,机关枪虽然凶猛,但留给它的空间和时间也不会很多。

当然,实际战场上机枪火力要凶猛的多,布置的方式也充满了战术和计谋。无论是面对步兵还是面对骑兵这种一往无前的兵种,正面阵地达到临界点时,两翼突然出现的机枪暗堡简直就是收命的割菜机。

不过那个年代人们并不吝生命的消亡,一个半大不小的阵地就能消耗80多万人的生命,一天的战斗就能用机枪送走3万人,在这里,骑兵也不过是些更昂贵的消耗品罢了。

不适宜打阵地战的骑兵,显然不可能被消耗在战壕中,一般他们都是追歼敌人、侦查、大范围运动战、步兵阵线突破的好手,一战前各大军事强国骑兵保有量非常多,英国有10个骑兵师,俄罗斯居然有29个。法国只有1个。这是由于各自的作战环境造成的。

俄罗斯土地广袤,又有哥萨克传统,骑兵这种有移动力的兵种自然是更受青睐。英国则是因为殖民地的广阔,远征需求非常高,本土也强调平原机动能力。

相比之下,本来在拿破仑时代拥有“胸甲骑兵”光荣的法国,骑兵却衰弱了不少。普法战争也让他们认识到未来将是阵地战的时代。

实际上一战时期的火力杀骑兵是没毛病的,但机关枪被骑兵反杀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一战白热化的堑壕战的确让骑兵很快丧失了作用,它们没有来得及“机动”几下,就成了堑壕战旁看戏的吃瓜群众。

但这并不妨碍骑兵在别的地方出现,他们打打突袭,打打骚扰还是可以的,只是因此骑兵就丧失了主战地位,一战那些大战役与王者荣耀模式差不多,无所适从的骑兵开始从神坛上逐渐滑下。

即便如此,我们却还能看到许多骑兵的故事,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还有夏伯阳。一个是马上勇猛无双的沙漠悍将,一个是无所畏惧的哥萨克。历史上那个时期在机动作战中还真没哪个兵种能比骑兵更浪,连坦克也不行。

早期的坦克在骑兵面前甚至有些弱势,冲散步兵后,骑兵们有着各种办法泡制坦克。特别是俄罗斯内战中,红军的骑兵从白军中缴获了上百的雷诺FT,“一个技艺娴熟的哥萨克足以对付一辆坦克”。

更早一些的“普法战争”时期,机关枪已经被投入了战斗很多年,但骑兵仍然是活跃在一线的主战兵种。普法战争中最有名的一段是被德国人称为“死亡骑行”的,法兰西胸甲骑兵团和“龙骑兵”对战普鲁士白色胸甲骑兵和乌克兰骑兵的战斗。法国骑兵以极低的代价几乎毁灭普鲁士骑兵,而大名鼎鼎的波兰骑兵居然在20米的时候掉头逃窜。

在一战后许多部队看来也是这样,骑兵在某些作战方面“远比坦克好使”。那年代的坦克需要珍贵的油料,机械故障时不时的爆发,属于非常难伺候的东西,它们的价值主要在充当移动堡垒,向前方推进阵地上,像后世那样满地图浪的角色仍然属于骑兵。

所以说,机枪真的不是骑兵被淘汰的因素,我们不能因为长久以来影视作品或文学带来的第一印象,就认为“骑兵被机枪打趴了”。实际上骑兵这个兵种一直都很擅于迎着炮火前进,无论是古代、中世纪、拿破仑战争以及普法战争、两次大战。

淘汰掉动物骑兵的是科技的进步,以及整体战争思路的转变,骑兵在当前已经不适合任何战术打击任务了,赖以成名的平原机动能力也远不如各种机械化工具。而且士兵们也不再拥挤成一团,成为骑兵一段段的分隔绞杀的稻草。

至于机关枪,只能说是一种促使传统骑兵更快退出战场的因素,说不上对骑兵作战有天翻地覆的改变。

所以我们今天也不能说广义上的“骑兵”被淘汰了,被淘汰的只是“动物骑兵”。机械化军队与骑兵的作用没有什么不同,甚至还一度发展出了依靠直升机突击的“空骑兵”。新时代的“骑兵”们皮糙肉厚,抵御机枪射击不在话下,能快速的运动到战场的每个角落。

那么救到这里了,感谢大家对王司徒的支持。

机枪发明后,骑兵这个兵种是否被制约了?

很多人认为机枪的发明是骑兵退出战争一线的原因,这其实是个误区。真正把骑兵从战争一线部队降级成二线部队的是机枪加壕沟或者碉堡这种战术,并非机枪本身。而彻底淘汰了骑兵的则是机械化部队的大规模运用。

世界上第一款机枪是手摇加特林机枪是1860年由美国医生理查·乔登·加特林发明,可笑的是机枪发明的初衷竟然是为了快点结束战斗,试图通过减少战斗人员投入数量来减少人类的死伤。加特林发明之初,并未受到欧洲军界的重视,因为当时仍是拿破仑战术盛行的时代。

美国南北战争末期,加特林机枪才被军方大规模使用,1866开始,加特林机枪才作为制式武器被装备入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美国仍有数量庞大的骑兵部队,而且在战斗中也被视为助理部队。也就是说骑兵的地位并没有被机枪所撼动。比如普法战争中,普军和法军都配有3到4个师的骑兵部队。

包括1884年改良后的马克亲机枪问世以后,骑兵仍然是军队中的大头部队。这个局面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前后,当时列强开始采用了机枪加防御工事的战术,高输出火力和强大防御的结合,使得骑兵这种以机动性为优势的部队失去了用武之地,反而成为了高大的活靶子。这点在日俄战争中颇有提现,陆战中,日军骑兵就曾受到俄军这种战术的攻击,最后损失惨重。

一战时英法德俄虽然仍有数量不小的骑兵部队,但是其作用以被大大削弱。到一战后期,坦克的出现以及摩托化部队的普及,才彻底取代了骑兵曾经的地位。。

机枪发明后,骑兵这个兵种是否被制约了?

纸上的宣仔,为您解答。

骑兵这个兵种被制约并不是机枪出现后的事情。骑兵的地位在文艺复兴之后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重甲骑士可以认为是人类历史上骑兵的一个无法超越的巅峰,其人马披挂的板甲,超过5米长的骑枪都是骑士辉煌的象征。那个时候,重甲骑士排成骑墙冲锋可以直接将意志不够坚定的步兵方阵冲垮,而步兵手上的长弓对骑士的重甲却产生不了什么像样的威胁。

中世纪晚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重甲骑士,全身无死角的板甲和厚大敦实的骑枪是典型的特征

但在那之后,骑兵就开始衰落了。因为虽然铠甲制造技术进步了,但是火枪火炮的制造工艺也进步了,弓箭不能威胁板甲,火枪可以,当时16世纪的西班牙重型火绳枪甚至可以达到3000J的出口动能,板甲根本无法抵挡。

西班牙重型火绳枪

所以慢慢的,骑兵变得无法直接冲击步兵方阵,撕裂战线,骑兵的地位和板甲一起衰落,板甲从全身板甲退化为3/4甲,又退化成一个胸甲;到了19世纪初,大多数骑兵已经不穿盔甲,也不执行冲击步兵方阵的任务。虽然欧洲各国还保有胸甲骑兵,但这时候的胸甲也已经是荣誉象征大于实际作用了。这个时候的线列步兵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之神”。这个时候卡坐式刺刀已经发明,步兵可以排成空心刺刀方阵防御骑兵进攻。若没有大炮的配合,像胸甲骑兵和龙骑兵这一类的重骑兵已经很难起到撕裂战线的作用了。

19世纪的胸甲骑兵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装填式的线膛枪和线膛炮大量列装部队,19世纪后期,骑兵的日子更是不好过;所以基本上线膛枪和线膛炮发明之后,精准的射击优势就已经让重骑兵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了;而轻骑兵本身机动性的优势,还是可以起到战场侦察,追杀逃敌和消灭对方侦察部队和游击队的作用。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密布铁丝网的堑壕和每分钟几百发,射程远达1500米的机关枪投入战场,骑兵基本上没什么用武之地,其高达的投影反而会成为机枪手最喜欢的目标。

骑兵的机动性优势也被汽车所追赶上。不过由于一战时期的汽车性能不佳,产量也非常低,一直到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的机械化实力大增,很多部队虽然叫骑兵的名字,但是实际上是搭乘卡车进行机动的,比如美国第一骑兵师。不过像德国和苏联此时还没有完成全部部队的机械化,还保有相当数量的骡马机动的部队,骑兵还是有一定用武之地。所以骑兵一直到二战时期仍然是有作用的,只是这个时候的骑兵作用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侦察索敌的部队了,打起来没办法吃硬。像德国就把射速高到变态的MG42编入到步兵班中,另外还有一挺MP40冲锋枪。这种状态下骑兵和步兵的输出已经完全调过来了,几倍于步兵的骑兵,要冲击步兵设好的阵地都得跪了。

二战德国步兵班组构成

机枪发明后,骑兵这个兵种是否被制约了?

1.当然有了,你这么说让亮剑里面的孙得胜情何以堪,什么叫有没有,不止有,还是重要的兵种。

2.骑兵在我们国家一直都是有的,而且以前的时候还没有实现摩托化,更多的是骡马化,也就是说骡子、马这些当时都是算装备的,每天都是有口粮的。

3.我记得建国初期的阅兵,还有骑兵方队出现。但是随着摩托化的进一步发展,骡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目前在个别的边防部队还有少量的骑兵,其他的是已经很少了。

4.但是你像国外,英国这样的国家,皇家骑兵是一种国家形象的象征,要不英国的马术项目为什么能够那么强呢。

如有其他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机枪发明后,骑兵这个兵种是否被制约了?

崤山小虎第145条回答。

机枪出现后当然还有骑兵了。只不过骑兵已经不用于和机枪硬杠阵地战了。

骑兵的优势是就是速度,而战场上态势瞬息万变,在坦克、装甲车、突击车以及通信指挥车没有大量普及之前,骑兵依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意义。

一、追缴行进中的步兵。

行进中的步兵,缺少摩托化的装备,即使携带有机枪等武器,一时也难以展开,而此时正是骑兵快速冲锋、大展神威的时候。

二、剿灭部分的匪患。

建国初期,我们最多有12支英雄的骑兵师,他们分布在祖国的内蒙古地区、甘肃宁夏地区、新疆等地区,为我们国家在那个年代立下赫赫战功。

三、作为传令兵发挥重要作用。

交通不便,缺少通信及交通工具时,传令兵的作用则尤为重要。尤其是有些地方,有线设备无法铺设,无线设备又无法覆盖。只有骑兵才能发挥通信传输的作用。

四、用于拍电影等宣传作用。

内蒙古骑兵营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一支骑兵部队,主要用于适应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戍边需求,同时承担拍电影、民族庆典等礼兵任务。

五、用于边防线等车辆难以行进地区的巡逻作战。

在西北、新疆、西藏等地,机动车辆难以通行时,战马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依然有其的存在的意义。

最后,让我们向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骑兵部队致敬。

题外话:本文在回答时曾用了骑兵二师战友会的一些图片,以及目前仍存在的骑兵二营部分照片,在此一并表示敬意。

机枪发明后,骑兵这个兵种是否被制约了?

骑兵的历史要早于机枪的历史,冷兵器时,骑兵就是力量的像征,可以说,自从人们训养了马匹,就把它用于了作战,骑兵有很多优势,速度快速,能负重长行,对于骑手而言,节省体力,战斗中能靠快速突击,具高临下的杀伤敌人,马的速度和人挥舞兵器的速度相结合是具有很高的杀伤力的,同时马对于骑兵也有保护作用,因此,骑兵在相当长的时期都是军队的重要突击力量。机枪从一战开始发展迅速,凭其高射速,连续性的火力成为杀敌利器,特别是对付骑兵的大面积突击行为,有很好的打击作用,但骑兵并不是因为有了机枪就消失的,机枪虽然利害,但骑兵如果运用得当也是有强大的突击力的,特别是在炮火的掩下,骑兵顺间即可突入敌阵地。骑兵的优势其实就是依靠马匹的特点而决定的,马,善奔跑,速度快,行程远,但马必竟是动物,不可能长时间行动,也不可能负重太多,更重要的是它要吃饭,需要人养护,和人一样没有对武器的防护本能,和坦克,装甲战车比,无论行程,抗打击性都差远了,和汽车比,更没有可比性。因此,随着机械化技术的发展,骑兵不再辉煌,逐步被取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