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国所向披靡,为何拿不下英国本土?
这是个黑色幽默——元首等到想要登陆英国时,发现居然连一艘像样的登陆舰都没有。
在德国早期所向披靡之时,固然杀上英国本土是最好的方案,但一开始英国在战略上就已经把德国吃得死死的,德国人根本无法冲破英国强大的海军登陆到英吉利海峡那一边。即便强行登陆,英国的舰队和殖民地军队只要卡死海峡,登陆的德军就如羊入虎口。
明白自己弱点的德国人只得缓行计划,将冲上三岛拿下英国本土的方针改成了“压迫英国屈服”的战略,然而这一招在又臭又硬的丘胖面前毫无作用。
丘吉尔打仗可能不行,但战略上他绝对是个大师,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旧式贵族官僚的冷血,德国人被他拖得狼狈不堪的地方可不仅仅是非洲。这么一拖,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就变成了双方的放血仗,然而有着美国支持的英国无论如何都立于不败之地。
最早的攻击英国本土计划是1940年的“海狮计划”,这个计划是希特勒亲自拟订的,但临到准备才发现德国这个海军弱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和积累,尽管取得了敦刻尔克的胜利,但能用于渡海的船只却几乎是0。
大为光火的元首最后无奈只得让戈林的空军去“征服”英国人。当时德国空军还是很占优势的,飞机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英国,他们动用了2000多架飞机对英军的设施和相关工业进行轰炸,要通过空中的绞杀让英国人投降服输,至少也得压得英国人抬不起头来,等德军积攒了力量,再行登岛攻击。
老奸巨猾的丘吉尔当时耍了个手段,他借口德国的战机炸到了英国城市的平民,发动了“报复式无限制轰炸”,大规模空袭了德国城市。德国人一看怒了:“炸平民?来呀?互相伤害呀!”也开始了对英国的无限制轰炸。
这种轰炸表面上是英国人挑动了战争规模升级,实则通过分散德国空军的注意力,英国军队和军工获得了喘息之机,开始有大量的战机被制造出来,敦刻尔克损失掉的武装逐渐得到补充。英国人最难熬的时候过去了,不列颠空战中德国人的损失也开始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德军实际已经丧失了攻占英国本土的能力。就戈胖子手下那始终没有取得制空权的空军,元首再借三个豹子胆,也不敢打英国本土的主意了。
除了空军,还有海军,这是德国最大的短板,也是英国最大的倚仗。
要知道对面英国当年好歹也是“号称”的海军第一强国,手中战列舰、航母拉出来那是浩浩荡荡。英国人在二战中是一刻也没放弃军舰的疯狂制造,因为他们明白,傻汉斯们没那能耐渡海,要渡海就得在窄窄的英吉利海峡怼上英国军舰。
反正只要德国人过不了海,英国人就该吃吃该喝喝,陪你玩到底。丘吉尔一眼就看穿了德国人没能耐上英伦三岛撒野,在强大的英国舰队拱卫下,德国人来多少都是送人头。
许多人可能受“俾斯麦”战列舰和邓尼茨的“U艇狼群”影响,认为德国海军很强大,在大西洋上横着走。然而德国海军在英国海军面前就是一条弱鸡,德国熬心熬肺集举国之力造出的“德意志之梦”,只敢躲躲藏藏跑出去找商船打破交战,过街老鼠一样被英国舰队撵得到处跑。
英国二战的战列舰多如牛毛:5艘伊丽莎白女王级,5艘英王乔治五世级,5艘复仇级,2艘纳尔逊级,1艘前卫级,这些力量充分展现了一个老牌海军强国的底子,德国这种后起之秀还差的远呢。
还有航母,航母不提那些小的,有:暴怒号、勇敢号、光荣号、皇家方舟号、光辉号、胜利号、可畏号、不屈号、无敌号、鹰号。如果带那些杂七杂八的,加起来有96艘之多。所以后期元首的海军力量已经被放弃了,U艇连基本的航线都罩不住,谈什么让德军登陆英国本土?
英国作为老牌的海军帝国,靠水上力量称霸世界几百年,丘吉尔更是海军大臣出身。也许这帮红脸的约翰牛打仗不咋样,但海洋战略比德国人玩的溜多了。
元首曾经一度寄希望于通过“轰炸”和封锁来威逼英国人就范,最起码也放下武器来个中立声明,但看穿了德国人没辙的约翰牛各种傲娇发作,宁可无休止的互相伤害,哪怕与德国人对打“无限制轰炸”也在所不惜。
特别是美国人通过“租借法案”大肆援助英国后续,战争的天平就开始一边倒了。德国海军造成的影响越开越小,空军方面也越来越被动,最后只能靠飞弹来维持对英国的打击。
德国海军更惨,打“吨位战”的U艇让拖着飞艇的盟军船队赶得屁滚尿流,打破交战则直接葬送了俾斯麦和沙恩霍斯特这些大舰。最后德国海军不得不拆船上岸,潜艇不再出海,大炮被拆做要塞防御,船员则穿着蓝色的军装充当步兵,倒也打出了“蓝魔”的称号。
这个时候的德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哪里还有当初的不可一世,再也没有力量和机会拿下英国本土。
二战时德国所向披靡,为何拿不下英国本土?
谢邀!
二战初期的德国所向披靡,率先展开闪电战一举拿下波兰,为何不拿下英国本土首先是有一个必然原因的,希特勒不想得罪英国人,因为他将英国视为进行全球战争的潜在盟友。倘若英国人能承认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支配地位,那么德国就可以如同对待意大利那样,愿意和英国人分享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统治权。因为英法两国早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时候,均为做出任何反应,相反而是采取绥靖政策,直到波兰快要投降的时候也只是碍于国际抗议对德国采取了所谓的还击,1939年9月3日,英法相继对德国宣战,但却几乎没朝德国发射一枪一弹,反倒是静坐在莱茵河畔悠闲的观望着对岸的德国列车运送着弹药。所以,在战争初期希特勒出于这方面的原因,想拉拢英国成为自己的盟友,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没有向英法联军展开强烈攻击,而是让德国的坦克部队停留三天之久,倘若德军继续逼近,歼灭四十万英法联军指日可待。其次德国为什么没有直接攻击英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希特勒出于对苏联的考虑。毕竟英国就一个英伦三岛,也没有多少德国所需要的钢铁、煤炭以及石油等资源,相反远在东欧的苏联恰恰能满足德国的这一需求。就算德国不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动进攻苏联,迟早有一天苏联也要打击德国。因为早在二战前,苏联就想加入轴心国,但这个请求最终被德国否认了,不然苏联要是加入轴心国,那后果可不堪设想。最后,个人认为还是有一个潜在性的原因,希特勒不想过早的把美国人拉入战争,这对德国来说是一个打击性的问题。假如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全部被俘,那么英国人肯定会与德国人树敌,而且英国又有英吉利海峡这个天然的屏障,德国想攻上英国本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诱英妥协失败之后,希特勒便下达了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但由于英军的英勇抗击和迅速的反应速度,再加上美国背地里在给英国输送着战争物资,德军损失越来越大,最终被迫停止对英国的打击,希特勒打算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也因此失利。在日本轰炸珍珠港美国参战之后以及苏德战场上双方战争格局的反转,再加上莫索尼里独自在北非战场整下的烂摊子由隆美尔接手并败给蒙哥马利之后,德国打算称霸整个欧洲乃至瓜分世界的美梦也因此破碎,最终不得不以德国投降结束二战欧洲战场而告终。
二战时德国所向披靡,为何拿不下英国本土?
德国海军靠着潜艇,登陆不得力。
二战时德国所向披靡,为何拿不下英国本土?
战列舰罗德尼号,纳尔逊号,冲撞号,厌战号,君王号,复仇号,决心号,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声望号,反击号。
以上随便一艘都有七八根大管子,每个大管子都是380mm起步。而当时德国海军只有六艘军舰不带伤,2轻巡4驱逐,不包括任何一艘主力舰。所有的主力舰不是在船坞里就是在去往船坞的路上。
英国只要随便一艘船趁夜冲进登陆场,380mm大管子轰上一宿,登陆的德军就没什么活人了。当然更可能的是人家大摇大摆的晃悠到登陆场,把前来救援的德国海军和登陆的德国陆军打包送去见上帝。
所以,前陆军下士只是有点疯,人家并不是傻。
英国本土最坚固的屏障就是皇家海军,摆不平海军,登陆就是送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