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什么条件下可能会合并?
1.武力 2.文化,3.武力+文化,国家合并的一切形式无外乎这三种前提。
征服、和亲、通婚、联姻、屠杀、文化输出、政治压迫、商业控制等等手段统统是基于三点大条件形成的,但凡有一点发展史的国家都曾经使过这三种条件为手段来扩张自己,合并他国。
战争是一个国家吞并另一个国家最常见的形式,从古至今多少国家的崛起与消失都源于战争吞并。彻底消灭其上层统治阶级、征服统治其人民、控制其社会资源,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就会被纳入版图。
比如前苏联,它有个很有意思的加盟共和国,叫“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Karjalais-Suomalainen Sosialistinen neuvostotasavalta)”,在摩尔曼斯克州附近,曾经是苏联设立的加盟共和国,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为了吞并芬兰设置的。二战后世界局势趋向平缓,卡累利阿随即被解除了加盟国的待遇,变成了俄罗斯的二级,名字也去掉了芬兰,变成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
更残酷的做法我们也能在历史上看到,无非是三光政策。民不分贵贱,人无分老幼统统杀死,只留下女人和最听话的小孩还有工匠当奴隶。几代以后,当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文明彻底被抹去,剩下的那些人们便只能在流离中消逝于历史的长河。
比如西夏,就属于被蒙古人彻底屠杀的代表,整个西夏的文明今天已经找不到什么残留了,《西夏书事》谈蒙古人屠盐州这样写道:“四面搜杀遗民,民至穿凿土石避之。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数千里几成赤地。”
如此这般一次次的狠下屠刀,西夏国很快就被蒙古人收入囊中。中亚地区的那些国家更惨,许多规模也就一个城邦,高于车轮的统统杀死,只留下年轻女人和走狗。活人被称为“生口”记叙于奏报中。
但有时候单纯的战争和暴力无法解决对一块土地的吞并,要真正杀光一个国家的人占领土地很累也不划算,这个时候文化影响和血缘影响将成为纽带。相同的思想,锻造相同的价值观,直接制造出一致的国民性格以及思维方式。通婚是不同国家、区域融合的好帮手,二者不分彼此,国家也就稳固了。
古希腊有雅典、斯巴达、底比斯、叙拉古、科林斯、马其顿等百多个势力,有的互相征伐,有的企图称霸,有的自取灭亡,还有的被外人攻破,但他们最终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为了一个希腊国,维系他们的是文明。
还有联合王国,通过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和通婚,英格兰地区从名义和法律上合并了苏格兰、北爱尔兰,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奥匈帝国的共主联邦制度也是个例子,但哈布斯堡家族自己作死的太快,奥匈帝国本身也是文化融合和军事镇压的反例。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战争这种被迫的行为有时候得不到好的结果,往往还没等到你的文化输出和血缘交换获得实质成果,合并的区域就在此起彼伏的冲突中分崩离析了。
所以政治有时候会选择更温柔的方式,两个具有文化和血缘共性的国家渐进式的走到一起,略微借用一下某个契机,国家的合并只是水到渠成。比如东西德国的合并,又比如二战时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或者现代的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等等。
不过还有个特殊的例子,某些国家的合并纯粹是属于外力干预。比如印度,现代印度纯粹是英国殖民者整合起来的殖民地范围。大家在一起呆久了,再拉上一个共同的假想敌,国家就牢牢的综合在一起。
通过奴役、欺骗、制造傀儡,继而对国家实施蚕食吞并也是个被常用的套路。借抗战胜利73周年之际正好带一下这个题目。日本曾经的“大东亚共荣圈”其实就是典型的武力压服+文化侵略政策。一边征服,一边通过塑造的傀儡去转化和蚕食土地,将之实际纳入到自己的构成中去。
例如日本制造的“满洲国”,“华北自治政府”、“汪精卫国民政府”等等,更早还有自甲午战争之前就在谋划的半岛区域,通过傀儡操作,最终将半岛纳入了日本的国土。
感谢我们的民族还在抗争,最后我们赢得了胜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