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为什么英国大多士兵出身于贵族?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之间,展开的生死搏斗。在这场战争中,二战仅死30万人的英国,在一战中却阵亡了120万人,英国打仗可从来没死这么多人,其中还包括许多英国贵族子弟。

直白点解释,其实就是封建社会的残余在做最后的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是云泥之别的;一战以前的世界属于封建领主、大门阀贵族,一战以后的世界才属于人民。

先说德国,一战前的德国是“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Kaiserreich)时期,它的崛起就是普鲁士贵族对德国的统一之路,是一种“王朝战争”。容克贵族们在战争中崛起,通过庄园经济将自己推上前台。俾斯麦当政后,缓和了容克贵族与民间的矛盾,经过资本主义改革的德国形成了“容克地主资产阶级”这种怪物。

一战的扩大,根本就是容克地主们为了瓜分世界、转移国内阶级矛盾所制造出来的,容克的“容克地主资产阶级”,迅速变成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量的年轻人被送上战场,其中作为权力的掌握者,容克们的子弟都被安排在军队各级指挥层中。多大的权力做多大的事,战争是为容克们打的,他们就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英国也是一样,虽然许多人很喜欢将战争这种人类的丑态代入进一些优美的品质,例如贵族的献身精神,但如果把事情翻一个面,得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英国当年的贵族统治比德国还要根深蒂固的多,整个英国的上议院就是贵族们的议事厅。

整日鲜衣怒马游戏人间的英国贵族们对战争是态度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脑海中对应的印象是一场“文明绅士的战争”,在英国对德宣战后,甚至错误的估计这场战争“圣诞节就会结束。”大量平民子弟被送上战场充当炮灰的时候,贵族的公子哥们是以“管理者”的态度加入军队的,背地里贵族们甚至互相争夺、大打出手,就为了子弟们能多有几个进军队里镀金的指标。

当时的贵族相比平民阶级,有文化、有技术、更有能力,甚至不少人都有真正的军事化训练,再加上家族背景,他们对从军之路自信满满,自以为就是划划水的事儿。

结果战争统统偏离了德国、英国贵族们的掌握并不断扩大,一场计划不过几个月的战争活生生打了几年,英国的伊顿公学差不多一半的学生都战死了。慌了神的贵族们为了拯救自己的家人,连家里的雇工、佣人、园丁乃至佃户都忽悠上战场,许诺他们回来会升官发财,保留工作,推荐高升;这个时候的贵族们已经是原形毕露了。

当然,在战争中,贵族子弟们的确表现出了自己家传中学到的美好品质,他们乐于向前,比懵逼的平民更坚定勇敢,也更敢于付出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特殊的一点,它是一场纯粹靠人来堆的战争。机关枪、冲锋枪、霰弹枪、重炮、毒气,再加上碉堡、铁丝网、堑壕、坑道,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绝地。一场战斗就足以让6万人彻底消失,冲在最前面的贵族中下层军官们完全成了身先士卒的牺牲品。

因为伤亡过大,德国人甚至连千金小姐们都忽悠上了战场,德国一战时期的女军官几乎全都是贵族小姐们组成的,她们在阶级矛盾捂不住的档口,也成了贵族们丢进火塘取暖的鹅毛。

贵族子弟巨大的牺牲在战后为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变化;感觉遭受到残害的中下级年轻贵族们早已让战争变得麻木,上层贵族犹如出卖一般的动作激怒了整个阶层。资产阶级的话语权得到提升,连带着工人阶级的活动也开始上升,国家的权力越来越多的被贵族以外的人们获得,最后,再经过二战的洗礼,这些封建的残渣便再也不足道哉了。

人类社会,总是以尸骨堆成前进的阶梯,只是这一次用的是贵族年轻人的身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