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的996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任何工作和时间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随心所欲。
某种技术活丶需要大量时间丶人力的,可任人适当劳逸结合,想干久就干久,想停下就停下,不能一味无休止,不能累坏。
有些无关紧要的日常工作,还是提倡大众化的准点制,不要白天不忙,黑夜大赶。
加班加点都要相应加薪加奖,不能成为老板的外快。员工要有职业精神,上班时间尽心尽力,要有效率和能力。
总之,特殊行业有特殊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尽可按照国家丶行业丶企业的规定,准时上班丶准时下班。有承包的团队可按团队精神调整作息时间,但与外人无关。一切都按正常法纪进行,法定外加班纯属个人意愿,不作为考核。如果作考核,就一定要有奖赏的双相制。
马云说的996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早起三点半,地头三顿饭,晚上加班干,誓为人类做贡献"的年代现在回想仍然历历在目。现在年青人讲究吃穿住行,惧怕吃苦耐劳,缺乏传统教育。马云说的996适合有理想.有报负.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敢想敢干的年青人。想创业首先具备"长征精神",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才能到达胜利彼岸!谢邀
马云说的996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中老年人早己实行。
马云说的996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不是适不适合!没有人适合持续的加班工作。
是形势所迫啊。
网+之后,有一个弊端刚露苗头——制造业和销售终端,开始集约化(这是本人原创的提法)。
大意是,
1、互联网市场会自然过滤加工制造业,凡是符合互联网特征的企业,会忙死。互联网特征的企业包括掌握材料上下游、生产智能化。这些企业反应速度快,加工成本低,一线人力少……为销售终端提供“搏眼球”的高性价比产品。
2、销售终端开始集中。比如,原本,全国有上亿家商超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现在不用,在网络端有100万个就足以满足消费需求。
结果是,
1、生产端,能生存的企业忙死,为了节约成本,加班成了常态。我在上篇回应“劳工工作时间是30天,还是20天”中提到——“现在能加班的企业,生命线粗黑;清闲的企业命悬一线”,就是这个意思。
2、销售端情况类似。包括直播、网店……正在聚合销售终端,数量正从由上亿向100万集中。造成的结果与生产端类似,累尚活着,闲则危险。
这恐怕也是除中国大陆之外的世界各经济体,在限制或不鼓励电商扩大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中国式支付系统在他们那不可能实现)。
这种由网+带来的残酷后果,正在一点点显形。
马云说的996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马云申明996是自愿所为,并非是强制性规定。偶然朝九晚九,一周上六干办,在企业里并不稀奇。长期以往,违法悖情,社会不容!
马云说的996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我身边的年轻人,特别是00后们都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上班上。而是选择当下比较火的比如拍短视频、直播、开发app这些或者是自己创业上了。上班并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996并不能更多的赋值。
我国经济正在转型,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终将转移到东南亚或者非洲这些地方,未来工作岗位肯定会减少,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方是万全之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