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两国装备的主力战机并不一样,这会影响两国联合研发五代隐身战机吗?有何依据?
没啥影响,因为德国只需要出钱就好了,最大的影响不是技术,而是政治。机型和掌握技术的差异不会严重影响到两国共同开发5代机。
德国自身并没有很完备的航空研发能力,之前的“台风”战机,属于英国拿大头,拉上一帮欧洲小伙伴搭积木,结果欧洲的包不同——法国人不干了,达索公司单干,弄出了“阵风”战机,而英德等国家憋了很久才憋出了“台风”。
整个“台风”的研究计划中,德国人只能提供一些材料学攻关和基础结构论证,对飞机气动以及航空工程方面简直就是拿不出什么有用的干货。实际后半程的“台风”研究基本是英国人的独角戏,德国人从事的多半就两件事:1.研究生产工艺及生产线。2.掏钱。
这种模式很久就体现在欧洲战斗机的研发上,“狂风”战机的研制就是欧洲多国合力的结果。主体是英国,小伙伴们提供专利、材料、以及金钱。刚开始英国、德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信心满满,结果还没等论证完,人就跑得只剩英、德、意了。
好歹当年德国还有梅塞施密特的残余,闲了帮印度人设计下“风神”还是有点技术的。英德法三家公司组合帕那维亚飞机公司研制出了“狂风”。德国在其中的最大的角色是设计了火控计算机、以及对可变后掠翼进行了大量的演算。
实际上也只有“狂风”成为欧洲合作的典范,并以此模式催生出“台风”。只是集合三国之力再加上个西班牙,做出的也就法国达索一家的成就,脸上难道不红么?也难怪法国人永远与这帮瘸了腿的货色谈不拢,竖子不足与谋嘛!
虽然法国与德国在维持欧洲工业化轴心方面有条约更有默契,但这淡化不了双方存在的分歧。他们之所以推出“未来空中作战的计划”,准备凑一锅研发新战机,多半是由于美国F35的销售威胁。
目前英国已经淘汰了全部的“狂风”战机,对现有的“台风”也不是很感冒。一方面给美国面子采购F35的同时,另一方面英国人也拉了人马,准备搞“空战策略”计划,据说项目拉入了瑞典萨博等老牌战机研发企业,资金方面也“都好说”。
德法对F35计划本身就是个排斥的态度,美国反正是不指望法国能购买F35;而德国方面也对此不冷不热。但很显然,他的航空小伙伴英国已经自己玩去了,其它欧洲国家则多年前就已入套F35计划,全是扶不起的猪大肠,不指望法国,还能指望谁呢?
所以,哪怕德法两国的主力战机并不一样,但他们有短暂的合作时间,有各自需要互相扶持的地方,更有高度统一的政治目的,那么问题必不会出现在技术上,这种联合研制5代机的计划对德法两国而言都是“背水一战”,只是法国可以单干德国却不行,这时还不逢迎,就只有找英国和瑞典入伙一途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