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克19能用二战期间生产的9mm鲁格弹吗?为什么?
我在前面先放上一段话:si vis pacem, para bellum.
这句话来自罗马帝国学着普布利乌斯的《战争论》,即:欲求和平,必先备战!
德意志武器弹药厂拿这句话做了电报开头的广告词,并且用在了工厂的生产标语上。
他们取用了后面一段“必先备战”(para bellum),冠名给了新开发的“帕拉贝伦手枪”;后来又研制出新的配套弹药,由此诞生了传奇的“帕拉布鲁姆子弹”。
德国工程师乔治·鲁格与德国武器弹药厂(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在1902年共同完成了“帕拉贝鲁姆”子弹的设计研发。
他们从1900年的“雨果·博尔夏特”手枪上开发出了M1908式手枪,发射9mm帕拉贝鲁姆弹。该枪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卢格P08。全称是Parabellum08,或者Ruger08。帕拉贝鲁姆08与卢格08,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帕拉贝鲁姆9mm手枪弹后来成为了世界通行的9mm手枪弹标准,并沿用至今。
上图左起:9mm帕拉贝鲁姆、点357西格绍尔、点40史密斯维森弹。
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跟着帕拉贝鲁姆手枪一起被推广到世界各地。英国的维克斯公司甚至把它推荐给了英国皇家小型枪枝委员会。然后它又渡过大洋到了美国。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9mm手枪弹迅速超越之前的7.62mm口径的尖头手枪弹成为潮流,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席卷全球。
更详细的就不多说了,毕竟我们在这里不是研究鲁格枪的。老王只是想借用这个小知识来解释帕拉贝鲁姆子弹与“鲁格”子弹之间的关系。好吧,这两种子弹其实是一样的。
到二战以后,9mm帕拉贝鲁姆弹作为一种被使用最广的子弹,划归为北约的NATO标准弹,成为了真正的统一装备。
所谓“鲁格弹”的称呼,只是帕拉贝鲁姆弹的一种小商品名称。如意大利的M38、格里蒂森M1910等、美国的奥林弹、法国D弹等等,都是帕拉贝鲁姆9X19mm手枪弹,许多国家很早就对帕拉贝鲁姆进行了山寨。
格洛克手枪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全部统一口径,无论是格洛克17还是格洛克19,口径统统是9mm,使用9x19帕拉贝鲁姆弹。他们可是奥地利企业,鲁格也是奥地利人,这种泛德意志圈子里的新公司怎么会采用别的弹种。
所以,二战的鲁格弹与现在的帕拉贝鲁姆弹没有什么本质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二战时的鲁格弹材料与重量都与现在的NATO标准有细微区别,甚至还有9.7克的弹头,现代NATO统一重量是8克。英国、以色列等都有7.45克的弹头。
瑞典过去开发了铝合金的帕拉贝鲁姆弹的弹壳,到今天都在使用。射击上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还有钢壳、覆铜钢壳、漆钢壳等等,这些就难说会不会发生一些枪机或者抛壳方面的小问题了。
总的来说,9x19 mm Parabellum弹和鲁格弹本就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存在小差异但没大毛病,所以格洛克G19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