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德国军事涌现了那么多的“黑科技”,而现在在德国军事中却很少有?
因为现代的德国是被“阉割”后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如日中天的第三帝国了。
其实整个20世纪前半叶,都属于一个工业化科技大爆炸的年代,各种新科技不断产生,并迅速的投入到军事应用中去。光两次大战就让人类的科技水平提升了一个台阶。但硬要说二战的德国科技“黑”,我其实是反对的。
这里面,第三帝国只是某个更超前的角色扮演者罢了,对比于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第三帝国并没有什么超级大的优势。相反,因为过于沉迷这些过于超前的科技,他们每迈出一步都会扯到蛋。
德国人二战最错误的事情,就是别人都纷纷展开工业实力,采取以量变换质变的资源优化生产方式时,他们乱七八糟的鬼东西搞了一坨又一坨。
所以说第三帝国能搞出一堆“黑科技”,只不过是因为阿道夫这个狂人的偏执罢了,独裁的体制诞生了一些很强力的科技产物,却也制造了更多的无用垃圾。甚至可以说这些“黑科技”大部分是纳粹科学家们不成熟的头脑,加上一个疯狂的独裁投资者,不计成本的投入造成的。
后期第三帝国面临灭亡时,这些“黑科技”更是被赋予了救世主的角色,纳粹高层将开发出强力装备当做了救命稻草,期望通过某一种武器挽救帝国危亡。反而忽略了本应该做好的一些事情。虎炮就是面镜子,清晰照耀出德国人不过是毫无计划的胡乱堆叠式数据攻关而已,几年时间全都浪费在对着梦幻般的指标不停的敲敲打打上。
例如:德军装备的几乎全是栓动式步枪,明明别过已经有先进技术却毫不在意。甚至STG44这样真正的划时代利器却还得瞒着躲着偷偷开发定型才能博取欢心。
例如:一枚只能杀死平民的V2飞弹所花费的帝国马克能造三架BF109战机,然而飞弹更让英国人恐惧,拉一个赚一个,憋着钱也要造。
例如:保时捷虎的电气系统非常不可靠,但保时捷博士与元首的私交比较好,所以可以先生产,下马了就改成歼击车。
例如:别隆采圆盘、Triebflugel垂直战机、卡尔大炮、空气炮、Ho-229飞翼轰炸机、鼠式坦克...我想说,这些东西有鸟用!有这功夫不如把俾斯麦上的37手拉机换一下!
实际上许多技术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存在,相反憋了很多年都没憋出来。二战的科技爆发远不及冷战时期精彩。人类科技飙升最快的时候是在冷战的军备竞赛里,连月球都飚上去了,纳粹那堆破烂是黑科技,那阿波罗探月是什么?和平号空间站是什么?MIG25是什么?SR71是什么?台风级核潜艇是什么?
51年还在F86大战米格15,米格21在1955年就已经上天了;1958年F4鬼怪试飞,1963年有了米格25,1964年有了F111,1970年有了F14,1972年有了F15,1974年有了F16,1977年苏27出厂...对比这些冷战产物,二战那些德国黑科技只不过是疯子瞎玩的玩具。
至于现在德国为什么没有黑科技?现在的德军已经变成一只一周工作41小时,每天16:30分下班,超过加班上限连北约军事比武都敢退场的渣渣了;虽然德国已经通过操作实现了战后的正常化,但这不代表它不是战败国,美国依然没有放松对其管控。
你说,这样的部队要黑科技干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