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巷战堪称战争中的绞肉机?

巷战,是最残酷的一种战争形式,它拥有完全不一样的一套战术体系,许多先进武器装备和大杀器都无法在巷战中展开。故而巷战中很大部分的战斗回归了面对面的轻武器厮杀。

例如车臣战争中格罗兹尼的巷战,据统计,巷战的伤亡比率达到1:1,完全就是一个交换一个,非常惨烈。

巷战最大的问题是兵力无法展开。无论你有多少兵力,多少优势火力,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都会被吞噬。能打得起巷战的往往都是大城市,再弱也能在和平年代塞进100万市民。军队如果撒进去就像撒胡椒面一样,还无法围攻、无法对点冲锋、无法直接远程压制。

城市复杂的地形让战斗变得极为恼火,对不熟悉地形的人员来说,弯弯扭扭的城市巷道就是地狱。你永远得谨慎的面对每一个墙角,甚至头顶、脚下都不能放过。人员穿梭在建筑群中,战场本质是立体的。

战术攻击的大忌就是“添油”,哪怕一波流付出伤亡把对面推了,也比一点一点派人去送,继而一点一点被消耗掉强。林副主席称之为“肉磨子”,是解放军的战术禁忌之一。

偏偏巷战中你无法避免这一点,人员铺不开,贸然派遣过多的人员进去只不过是冒进送死,只能不停的以小分队的形式派出人员,逐屋逐房的和对方交火争夺。这样极为容易掉入对方设下的圈套,一队队的送死 ,一队队的又前赴后继。关于这点几乎是无解的,巷战中拼的就是谁更专业,谁更精锐。

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无法忍受“肉磨子”战术,叶利钦政府错误的采取了相反的大兵力冒进策略,结果坦克装甲车辆以及作战人员伤亡惨重,乃至被车臣武装反包围吞噬,打得大败亏输。俄罗斯在半小时内就损失了300辆坦克装甲车辆、

巷战还是“狙击手”、“潜伏者”、“诡雷”的天下,这些在正面战场上起不了作用的东西在巷战中异常活跃。只要躲的够好,菜鸟带走几条老鸟的性命也不是问题。狙击手更是仿佛找到了天堂,一个十厘米不到的小洞就能近乎无声无息的狙杀对方人员。格罗兹尼巷战中遍布各地的诡雷也非常危险,遍布杂物的环境根本无从分辨那些烂砖块后面是不是有个阔剑。

巷战拉低了高技术武器的能力,哪怕狂轰滥炸,取得的效果也乏善可陈。优势兵力又不顶用,所以只能慢慢的绞杀。这样造成了战斗的白热化。杀伤效率相对极低的轻武器互相射击,让战争的耗时持续增加。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冲入斯大林格勒火车站,苏军派出部队对抗,6小时内,牺牲了一个整师才阻拦住德军的突袭,而德军也是元气大伤,死了将近3万人,平均每小时阵亡5000人。双方交火区域几乎炸成白地,唯一留下的东西就是残垣断壁下燃烧的坦克和尸体。整个人类历史没有伤亡比率高于这场巷战的战斗。

被称为“空气和水都在燃烧”的斯大林格勒打了大半年,失败者凄凄切切丢盔弃甲的跑了,胜利者收获了一片废墟,双方累计伤亡200万,84.1万德军及仆从国士兵被歼灭、俘虏,苏军阵亡47万。而平民的伤亡一样惨重,基本无法统计,德军进攻时,仅仅一星期内,就有4万市民被炸死。

即使是现代的叙利亚内战,巷战中对平民的杀伤依然令人发指,连孩子都无法逃过劫难。

这不是绞肉机,什么是绞肉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