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里北漠公主欧阳飞燕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这个可以肯定是一个影视里面杜撰出来的人物,历史上没有“欧阳飞燕”这个人的存在。
北漠公主欧阳飞燕,源于《隋唐英雄》,是北漠多利可汗的女儿。电视剧中为了突出这个女主,甚至搞了场俗套横生的比武招亲场面。剧情后面李自成用勇武征服了欧阳飞燕的心,也让彻底服气的多利可汗把女儿许给李世民做昭仪。一连串狗血的宫斗剧情后又发生孕妇出走的老套路,最后生下了皇子李牧。不小心儿子被毒害,有继续宫斗了大半部直到李世民死去才回到北漠。
所以,仅看这个狗血的剧情,就已经不用说什么了。别说史书翻不到欧阳飞燕,这北漠、多利可汗的说法本就是错误的。我就结合一下隋唐这段历史,笼统的各方面说一说吧。
多利可汗,记载于《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编修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中,是跑来向大隋朝贡的周边势力。
《册府》载:龟隋炀帝大业三年六月启民可汗来朝帝遣鸿胪卿史祥迎接之。五年六月高昌王曲伯雅来朝。七年十二月西面突厥处罗多利可汗来朝上大悦接以殊礼。
北史·隋本记·卷十二亦记载:“十二月己酉,突厥处罗多利可汗来朝,帝大悦,接以殊礼。”
“西面处罗多利可汗”其实说的就是“处罗可汗”——处罗可汗(?―620年),阿史那氏,名俟利弗设,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世之弟,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之兄,东突厥可汗,619年―620年在位。
这个“处罗可汗”倒没听说姓“欧阳”,更无从谈起有个叫“欧阳飞燕”的女儿了。
倒是这个“处罗可汗”和隋朝有拖不清的关系。可以称为隋朝忠心耿耿的“余孽”都不为过,和李自成那是天然敌对的,怎么会把女儿许给李世民做昭仪呢?
为何这样说呢?他祖孙三代,娶了同一个隋朝的和亲公主——“义成公主”。开皇19年隋文帝时期,下嫁和亲的安义公主身逝,隋文帝为了稳固突厥,将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民可汗。后来始毕可汗又继承了义成公主,再后来处罗可汗又继承了,再再后来颉利可汗也继承了,义成公主服侍了4代突厥可汗。
这个义成公主几乎就是维持隋朝和突厥关系的一道锁,隋炀帝时期,杨广被始毕可汗包围,还是义成公主假传军事,把始毕可汗吓了回去,救了杨广一命。
义成公主虽然身在突厥人中,侍奉了老子又侍奉兄弟,兄弟侍奉完了侍奉儿子,可以说是极其悲剧的角色,但她对隋朝的忠心真的是没有话说,是坚决的“倒唐派”,甚至牵引了突厥人与唐朝的长年对抗,就好似是解放初期以大饼和美色撩拨穷山恶水的土匪大王造反的女特务一样。
而且突厥这段历史还有另外一个人——“萧皇后”。
熟知隋唐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萧皇后课是隋炀帝的心头肉,美得冒泡的大美人。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弄死后落在了后者手中,后来又成了窦建德的玩物。窦建德玩腻了以后,义成公主跑去要人,他就干脆做了顺水人情,把她和宇文化及那可怜的人头,以及隋朝的齐王的小王子一起送给了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又把萧皇后献给了突厥可汗,自此突厥可汗坐拥二美忙得不亦乐乎,也开始了与李唐势力水火不容的交锋,他们通过杨家残余,重新建立了“隋朝”,史称“行隋”,从窦建德那捞回来的小王子成了隋王,名义上统辖突厥人名下的所有汉人。
结果也是上天震怒,据说处罗多利可汗祭祀上天的时候,连下了三天血雨倾盆,这位突厥可汗回去就病了,脚一蹬死了。
这就有点尴尬了,但这个时候已经一定程度把持了突厥权力的义成公主倒挺光棍,她觉得自己的亲儿子又丑又废,不能担当灭唐兴隋的重任,就立马拉着萧皇后嫁给了咄苾,也就是颉利可汗。
但是义成公主的理念和萧皇后是相反的,这个有能力让突厥可汗都为其去马踏汉域的女子太过暴烈,她与唐朝是不死不休的。相反同样也是几度风吹雨打的萧皇后却早已看穿了世情,显得更加淡泊。以至于李世民几经修好与突厥的关系无法后,终于派大军征讨。
贞观4年,李靖率3000铁骑突击,一举扇飞颉利可汗,拿下定襄城。俘虏了行隋的一众百官和义成公主、萧皇后等。
后来颉利被李靖等人攻破灭国,抓到长安养老。定襄城一役,李靖唯独留下了萧皇后,却杀掉了被认为是祸端的义成公主。萧皇后后来倒是做了李世民的昭仪。
在整个这段时期内,真正的历史是风云诡谲的,却绝不是狗血的。我们既没有看到李世民与所谓的“多利可汗”有什么真正的诚心交流(只在危机时刻通过许愿画饼的方式让颉利可汗退兵),更没有什么下嫁“欧阳飞燕”的故事。反倒是隋朝时期,公主不断被许给突厥人。
有人说这说的是“阿史那燕”的故事,那我倒想反问了,请问“阿史那燕”是谁?突厥人的确是“阿史那”这个姓,但何处出现了“阿史那燕”这个突厥公主?在祖孙三代4人都被义成公主迷得神魂颠倒的时候,如何会有一个奇怪的“突厥公主”跑去和唐太宗玩什么分分合合的鬼把戏呢?
更何况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北漠突厥”,和唐太宗作对的,正名叫“东突厥前汗国”。想必编剧是看金庸的书看多了,笔一转到西部,动辄便是“漠北蒙古”之类的词汇飙出来。
所以,你说有没有“北漠公主”欧阳飞燕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