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古风歌的人越来越多,却不喜欢银临、河图、老妖了呢?

大家推荐古风歌曲几乎都没有见过银临河图老妖的了,都是一些翻唱。 歌是他们的,可是,推荐的却不是他们,这一点,我自己觉得心寒。 银临,河图,老妖【音频怪物】是古风歌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经典古风歌曲大多来自于他们。 可是现在翻唱霸屏怎么回事?个人品味我不说什么,原唱不论是音色,唱功还是技巧来说明明都很好啊? 难道真的是老的古风歌手out了吗?不管怎么样,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支持临姐,支持图大和老妖的,是吧。 下面我临姐银临美图。

六七年前开始接触古风,当时手机里流了不少。但听多了,发觉一个大问题——重复度太高,精神缺失。

怎么说呢,当今古风歌曲,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且类型高度同质化。

古风的作者们,有的期望打造一个侠客江湖,有的期望表达独坐西楼听风观雁的惆怅,有的又期望能抒发一种春阶草堂的雅致,但总的看来,他们都过于的言情小说化了。

古风这些年的发展其实就两条线——网游、言情。也许还有其它的,但此二者是最主要的部分。起码二者还有原创,不似那些翻唱的日本旋律。

不得不说古风的受众群体其实是很尴尬的,某些古风为了凸发意境和情氛,大量使用文言词汇。这对于年纪比较轻的,对文言尚处于抵制期的群体无疑是个阻碍。而武侠剧中培养出的80后观众,对目前这种略显小儿科的,又成天悲风悯月,故作忧伤的小曲儿又实在提不起兴趣,他们拥有太多的回忆,随便拿出来就能秒杀现在的古风。

其实话说回来,的确是现在的古风太狭窄,压制了自己的类型和发展。再看看过去的电视剧音乐。

比如许多人从黑白电视机开始的古风祖宗,含笑的《飞天》,那句“流沙流沙满天飞,谁为你憔悴,不过是缘来缘散缘如水”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毛阿敏、屠洪刚的《封神榜》的片头片尾,响彻了一个年代,那种神仙缥缈传说的印象,小众古风很难看到类似的表达。

倚天屠龙记,周华健的《刀剑如梦》,堪称武侠类型的经典。

再来个柔一点的,王菲的《只有我自己》,雅致而干净,也并没有过分复杂的堆砌文言,都是很普通的句子搭配。

也正是因为达不到高标准的作曲作词水平,又有创作的贫乏,所以古风圈子才特别喜欢搞翻唱。大批日本的曲子被运用。似乎在动漫和耽美中成长起来的人群认为这才是他们理解中的“古风”。

既然日本的能被不断翻唱,那么翻唱银临的、翻炒爱妈的,都不算什么很特别的事了。无非比赛炒作能力和谁在圈子里能持久的玩下去,热下去。不然,就诊的OUT了。

为什么听古风歌的人越来越多,却不喜欢银临、河图、老妖了呢?

我也喜欢古风,唯一的音控男神图大。

就是因为听了倾尽天下才迷上的古风,但总的来说喜欢古风的还是小众吧。感觉现在身边的人都比较喜欢欧美的歌,也不能说欧美不好,小编也迷过一段时间欧美,但各有所爱么。可要是在和朋友呀的在一起听歌时,如果听古风别人就会很惊讶:哦,原来你喜欢古风的歌啊!小编觉得喜欢古风没什么不好,毕竟每个古风歌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最后还是希望古风圈能慢慢壮大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