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狙击枪都是拴动的?
狙击步枪为什么大多使用栓动式,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栓动式步枪足够简单。
简单能带来什么好处呢?首先是轻,能让狙击手拥有更舒适的手感。
其次是加工简单,能以最精细的工艺对零部件进行精密加工。日后的使用维护上也能更高质量更彻底。
再者就是狙击手需要高强度的埋伏,作战环境有时极为恶劣。冰雪霜冻、沙尘泥水、雨雾酸蚀,太过复杂的机械难免会出岔子,而狙击手的武器出了任何问题,都将影响任务完成乃至生命。
最后是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枪械的机械运动。
栓动式步枪足够简单,其结构特性决定了,子弹在击发到离开枪口前,是没有导气式、后拉枪机式等等武器那样的动作的,避免了枪械部件如活塞、导气管等对枪械的二次振动。保证了枪械精度和整体稳定。
虽然放弃了半自动击发或连续击发的能力,但提高了命中率。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觉得有些矫情,但对于狙击手而言,如果弹道能更平直一些,子弹飞行能快一丢丢,吹毛求疵也是正常的。
毕竟讲求精准的狙击枪是不需要快速连发射击的,瞄准镜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第一颗子弹出膛后,第二颗子弹如无稳定动作和重新瞄准,几乎不存在远距离击中目标的可能。
再者,发射药在枪膛爆发后,栓动步枪的结构可以更完美的接受能量,对子弹进行推动,而其它半自动和自动步枪会有部分发射能量被分配给枪机的运动上,虽然不多,但确实会损失发射能量,影响子弹飞行速度和距离。
如果需要连发狙击,那完全可以使用机关枪或者干脆动用更有效的炮火或无人机。毕竟狙击手并不是二战那些把自己绑在树顶的鬼子特射手。
所以,狙击步枪的一切性能指标,都是冲着“高效、精准、可靠”的目的去的。精度越高的步枪越是如此,那些网红半自动狙击,不是反器材武器就是放弃了一定程度的精准。
试想未来,可能会因为电磁技术或者别的什么材料科学的进步,诞生出更加精准,更加轻便,射速更快,能连发的狙击步枪,继而淘汰老式的栓动式也未可知。甚至可能因为机器人,无人机技术的进步,连狙击手也淘汰。呵呵,开个脑洞而已。
最后,我还是要给半自动狙击枪略微正个名,其实它们的数量还是很多的,有些也比大多数栓动狙击枪更有名。毕竟转动魔方的另一面,快速的火力持续也是另一种战场选择。
大名鼎鼎的M14,威力比AK大。别告诉我你不认识。惹怒了我扯掉镜子突突突突突突。。。
精准出名的PSG-1,不过反恐警察用它比战场上多。
家喻户晓的SVD,其实还有个前辈叫VD。有人会说等等,这货也是后拉枪机啊!但是请别忘了“旋转”二字,两者结构完全不同,一个全手动,一个半自动。而且后者容易出现点闭锁结构因膛压过高造成的错误连动现象。
巴雷特M82系列反器材步枪
我更喜欢他另一个名字——巴菲特12.7英寸黄金大炮阻。(。・ω・。)ノ♡这一定是病了。
国产88式 很明显的是给前线神枪手使用的武器,精度凑到狙击枪里有些发汗。
举世罕见,只在彩虹六号里见过的瓦尔特2000。仅有100多把。也是精度著名。但目前的收藏价格听说更著名。
那么就到这里,不想写的太长,欢迎交流和指正,谢谢。
为什么大多数狙击枪都是拴动的?
稳定这应该是栓动狙击步枪最大的优势了。
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子弹初速了。
由于装药量的精度以及弹壳弹颈压力,弹头形状的精度限制,枪械的子弹初速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这些差距在100码的表现可能非常小,并且有可能依然可以保持非常好的精度,但是在距离变远之后,像达到1000码左右,子弹的初速下降非常厉害,并且差距急剧增大,所以其初速每相差100英尺也就是30米每秒(相对于3000fps也就900多米每秒的速度是很小的误差了)到了1000米下坠可以出现30寸左右的误差。这样如果想要命中就很难了。而这100fps的误差则是半自动步枪的导气系统非常容易造成的误差。如果是气吹式,则其导气孔处会发生漏气导致压力减小,而如果压力减小速度不一致导致100fps左右的初速差还是比较容易的。
而像G3这种延迟轴承的枪支,由于其抽壳过快,所以需要在枪膛边刻出凹槽泄气,自然密封也不完美。
而长短程活塞就更不行了,除了本身导气系统的漏气还加上活塞本身的震动。而比起半自动的初速上的误差,纯手动的栓动步枪则可以将这个误差下降到大约20到30fps的初速误差。相对来说笔者曾经测试过我个人的半自动AR,如果是半自动模式,初速大约是在2660到276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是100英尺每秒的误差。而在关闭导气之后,则初速变化减小到大约40英尺每秒的误差,初速在在2810到2850左右。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是轻兵器爱好者,热爱轻武器与战术文化,期待与你一起走进狂野的轻武器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精彩轻武器文化。
为什么大多数狙击枪都是拴动的?
主要是为了追求精度,相对来说,栓动单发步枪的精度最高。对于一款狙击枪来说,它首先应该要追求精度,单纯追求射击速度其实就和连发突击步枪没有太大区别了。
众所周知,连发突击步枪这些自动武器都是利用子弹击发后上一部分火药燃气做功推动活塞、枪机后退完成抽壳、下一发子弹上膛的动作。这种设计极大提升了步枪的射击速度,在战场上自然是意义重大的。
不过,这种设计也有一个较大的缺点,那就是为了保证整个抽壳、子弹上膛动作的速度和可靠性。此时枪支内部的整个动作都是非常粗暴,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发子弹在被推动上膛时,都会受到一定的撞击和剧烈摩擦,最终会影响子弹和枪管的密合程度,还会影响弹头的飞行轨迹,导致精度降低。另外,自动抽壳、上膛这整个动作带来的较大震动也会影响射击精度,加上由于有一部分火药燃气分去做功推动活塞、枪机后退,推动弹头的火药燃气量会相应减少,导致子弹射程降低。
所以,狙击枪为了追求精度,追求远射程,取消了自动抽壳、上膛设计,这就是栓动式狙击枪。栓动式狙击枪每击发一次,都需要狙击手手动旋转后拉枪栓,完成抽壳动作,然后再手动前推旋转枪栓,完成下一发子弹的上膛动作。这整个过程是比较平稳温柔的,不容易损伤子弹,可以让子弹和弹膛的结合更加紧密,避免火药燃气外泄。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射程,增强弹头飞行稳定性,从而让弹头在远距离上仍然能够拥有很高的精度。
另外,为了避免子弹出膛时受到其他震动影响精度,狙击枪往往采用浮置枪管设计,也就是枪管不能和护木、脚架、握把等结构直接接触,只有枪管尾部和枪支连接。而自动步枪为了利用部分火药燃气去做功,自然需要在枪管上开孔,连接导气等结构,无法采用浮置枪管,避免不了射击震动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栓动式狙击枪,还有半自动狙击枪,后者拥有自动抽壳、上膛整体系统的,所以它可以连续击发,射速明显更高。不过,由于需要设置导气结构,加上子弹受粗暴自动上膛动作的影响,半自动狙击枪的精度自然不及同代栓动式狙击枪。在战场上半自动狙击枪和栓动式狙击枪可以结合使用,以获得最大的作战效能。
为什么大多数狙击枪都是拴动的?
栓动(Bolt Action)步枪,是从19世纪后半叶一直用到今天的可靠设计。它和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的本质区别其实就在于抽壳-复进-上膛-闭锁这套流程是用人手完成还是用火药燃气推动枪机来完成。如果用人手拉大栓,那么在上膛和闭锁过程中,对子弹的冲击力其实是比较小,对整枪的冲击震动也比较小。这样就带来几个好处:一个是子弹形变较小,要知道狙击枪的子弹用的是黄铜弹壳,质软延展性好,冲击力稍大就会造成轻微变形。在一个是栓动步枪零件不如半自动/自动枪机那么多,于是减少了后座力造成的零件松动。最后是栓动枪前后两次设计,射击误差几乎不存在耦合,而半自动/自动枪机因为是自动完成一些列动作,第一发子弹的射击可能对第二发子弹的精度造成影响。
著名的AMW L115A3高精度狙击步枪,虽然采用5发弹匣,但实际却是栓动步枪
我国的CS/LR 4高精度狙击枪,采用同样设计,有弹匣,但仍是栓动
半自动枪机带来的精度问题,对于精确射手步枪和前线狙击步枪来说可以接受,毕竟是600m内能准确击中人大小的目标就行了,只要打中, 不管打哪都是失去战斗力。比如苏联的SVD半自动狙击步枪/精确射手步枪,如果用57-N-323C普通弹在300m距离上仅2.8MOA,打躯干都不敢保证一定命中,使用专用狙击弹7N14也才0.92MOA,打胸有保证但是不敢爆头很难。这个精度前线作战是够用了。
SVD德拉贡诺夫步枪一直深受前线士兵的喜爱
但对于应用于反恐防暴,解救人质和暗杀任务就勉强了。在美国,FBI执法部门对狙击枪的标准甚至超过了陆军,陆军队狙击枪的要求是<1MOA即可,而FBI则要求800m以内的距离狙击枪表现要好于0.5MOA。因为FBI执行任务时往往要做到一枪能够命中目标的脑干使其瞬间失去行动能力而来不及杀害人质或者引爆爆燃物。这样变态的精度要求,设计师必须使出浑身解数。除去把枪机“退化”成拉大栓以外,枪管需要保证是“浮空”的,即只能和机匣连接,除此之外不与步枪上任何一个部件刚性连接,以免其这些构件的形变造成枪管变形影响精度。采用子弹也必须是特制的,经过筛选的,外形和重心一致性好。这样价格也要比普通弹贵出几十倍。
我国的88式狙击枪在设计时没有遵循“浮动式”设计,把两脚架直接安装在枪管上,造成精度不佳(当然这只是88狙设计过程中踩的其中一个雷)
为什么大多数狙击枪都是拴动的?
全世界的狙击步枪中,绝大多数都是栓动步枪,极少数是半自动射击的。很多半自动射击的狙击步枪其实是叫做精确射手步枪,而不是狙击步枪。对于高精度狙击步枪来说,必须是栓动步枪,半自动全自动的射击方式,根本满足不了高精度这个要求。
枪不同,结构就不同
枪有好几种,栓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的射击方式又分好几种。对于要求高精度远距离射击的狙击步枪来说,栓动步枪是最适合的一个选择。狙击步枪是做什么用的?狙击用的,既然是狙击,要的就是精准度,精准度高的,才能做到精准射击,同时,距离还要够远。
突击步枪之所以不设计成栓动的,原因就是它要求的不是绝对的精度,而是火力密度,精度是其次,还有就是可靠性。使用突击步枪的地方,如果使用栓动步枪,十有八九被人家打成筛子了。
栓动步枪的精准度
毫无疑问,栓动步枪的精准度是最高的,这点最主要原因是它的结构。与半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不同,栓动步枪的结构最为简单,开枪之后,枪的动作是最少的,对枪的影响是最小的。
自动步枪里面,有活塞,有导气管,无论是长活塞还是短活塞,还是气吹式,子弹击发的时候,这些零件都是跟着一起运动的,也就是说,子弹在出膛的时候,就已经偏了。虽说偏的不大,但对于高精度的狙击步枪来说,这点是绝对不行的。
权衡一切之后,只有栓动步枪才是最适合狙击之用的,而精确射手步枪,要的是射速和精度,两者并存,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半自动比较合适。
为什么大多数狙击枪都是拴动的?
88 85也可当栓狙用,只要把导气活塞前的调节塞关闭就可以了,只是精度没有栓狙高,必必竟枪管上有开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