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在幼儿园被其他同学打了,究竟该不该还手?
孩子这样做,是害怕失去爸爸妈妈的爱,也是前段时间被小朋友欺负后的过度反应。“你怎么怎么样,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对孩子说并不是太好,会造成孩子没有安全感,也会让孩子认为爸爸妈妈不是发自内心的爱他。
如果孩子做错事了,应该指出孩子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正,下次再错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而不是说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
孩子被打了还不还手很多父母都很纠结。既怕孩子受欺负,又怕孩子欺负别人,左右为难。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这样做的:
- 保证孩子均衡的营养和健康的运动,让孩子有个强健的体魄,看起来壮壮的,基本上没有孩子主动欺负。
- 让孩子上跆拳道课,主要目的防身,至少遇到校园暴力时可以自我保护。
- 培养孩子健康阳光的性格和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好人缘的孩子一般不会发生打架事件。
- 遇到有人要打他的时候,一定要第一时间推回去,大声呵斥“不许打我!”一般情况下对方会停止。
- 对方如果不停止,按住对方的手脚,制止对方的下一步动作,并离开寻找老师或家长。
- 对方若穷追不舍,孩子不得不打回去时,要孩子注意分寸,不要造成主动的攻击和伤害。
- 切记在第一次对方想欺负的时候不要让对方得逞,把气势压过去,以后就太平了。
娃娃在幼儿园被其他同学打了,究竟该不该还手?
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大女儿当年上幼儿园的时候,以及二宝现在就读幼儿园,也都遇到过被同学推搡、抢东西的情况,对于这样的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家孩子的遭遇我家大宝是女儿,从小就很乖巧,不跟人眼红、不抢东西,每次跟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遇到别人争抢玩具,都只是被动的站在,既不躲也不跑,让我很是担心。这样的担心在孩子上了幼儿园后终于变成了现实中被欺负的经历。
孩子上小班的时候,有一次回到家里跟妈妈哭,说班上一个小朋友打她的头,好痛,我相信问了情况,才知道这个小女孩不是第一次抢夺玩具和无故打别的孩子了,好几个孩子吃了她的亏。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第二天我去送女儿上幼儿园,到了班上,让女儿指给我看是哪个孩子,我带着女儿走到女孩面前,抓着她的手,很严厉的跟她说:“我女儿说你昨天打了她的头,你这么做就不是乖孩子,如果再敢打我女儿,叔叔就会教训你了。”,接着,转头跟我女儿说:“如果她再打你,你就打回去!”
估计当时我的样子很凶,那个小女孩可能被吓尿裤子了,站在那里哭,老师赶紧过来把我拉开,问清楚情况。虽然这个做法不太妥当,但从此以后,那个小女孩再也不敢碰我女儿了。
因为女儿的性子一直比较柔弱,从来不跟别人动粗、红脸,即便是受欺负了,也只有躲的份,每次受了欺负,回来跟我们哭,告诉她应该打回去,姑娘却还是老样子,我们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干脆送她去学跆拳道,到现在学了三年多了,刚考过红黑带,今年暑假准备考黑带了。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感受到孩子的变化,第一次参加比赛,完全被动挨打,第二次、第三次到后面再参加比赛,开始敢于进攻了,能够拿名次了,孩子自己觉得挺自豪的。以前受了欺负,每次都是回来跟我们哭诉。但是后来有一次,她回来跟我们说,一个男同学恶作剧,抢了她的文具不还给她,她直接上去一脚,连人带椅子给踹到课桌底下去了,再也没人敢这么对她了。
二宝(元宝)2岁的时候,我经常带他去社区的幼儿活动室玩耍,有一个看上去3岁多的小姐姐,经常抢别人的玩具,有一天在活动室又遇上了,元宝每拿起一个玩具,这个小女孩就一把抢过去,来回了7、8次之后,我看对方的奶奶坐在那里只管笑、无动于衷的深情,终于忍不住了,抓住小女孩的手跟她说,如果再抢弟弟的玩具,叔叔就会揍你了,她奶奶赶紧把孩子抱走了,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到过这个小姑娘了。
以前元宝被人抢玩具、零食,总是无助的看着我,或者干脆撒手,躲在边上哭,我总会给他鼓励,有时候也会利用我的成年人的身份压着对方孩子,让元宝不撒手,推开对方,把自己的东西抢回来,慢慢的孩子有了一些胆量,也敢于争抢了。当然,绝对禁止他抢别人的东西。
如果不反击,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懦弱、忍让有些家长总觉得,吃亏是福,人家欺负你,就让着点,大不了跑开就是了。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怎么受欺负都不会得到关注和支持,又没有还手的能力和勇气,久而久之,养成了忍气吞声、懦弱、逆来顺受的性情,缺乏主见和想法,对于有挑战性的事情没有勇气和兴趣,过的平庸、碌碌无为。
因此,家长不要小看孩子之间的欺负打闹,适度的鼓励孩子反击,给予还足够的支持,对孩子的勇气、信心和自我认同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狗都仗人势,何况是人?觉得你好欺负,会一直欺负你孩子之间的打闹,看似是小事,但实际上也是在进行人际关系和行为方式的摸索,如果对方每次打你,你都不还手,一味的忍让,对方孩子会觉得打你是合情合理的,不会受到惩罚的,渐渐的将这种做法变成了习惯。见到你就要欺负你一下,你还有宁日吗?
很多校园欺凌都是这样的问题,那些坏孩子也不是谁都欺负,就抓着那几个软柿子反复的捏,人家知道你好欺负,不会反抗,所以才会肆意妄为。
人打我一下,我还他两下,让他知道进退,自己才能安宁中国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在一次参加电视节目中,有一位嘉宾向她提问:“如果孩子遭遇学校霸凌,就是在学校受欺负了,怎么办?”
李教授很坚定地说:“孩子在学校挨打了,一定要还回去。”
她用哲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她说如果不打回去,那小朋友用自己的惯性思维,觉得这孩子弱小,好欺负,以后就总受欺负了。
有句俗语说的很对:“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如果总是忍气吞声,期望对方放过自己,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想法。
我们家教育孩子的原则就是这样,绝对不欺负别人,但是别人也别想欺负我。如果别人打我一下,那我会还给他两下,他踢我两脚,我就踹回去四脚,让对方知道,我不是好欺负的,敢惹我,我就死磕你。
有时候弟弟会欺负姐姐,无故的打姐姐,我们都会当着孩子的面说:“他打你几下,你就双倍的打回去。”,姐姐得到我们的默许,虽然内心很疼爱弟弟,但还是会反击回去,弟弟被打疼了,会眼泪汪汪的看着我们,寻求帮助,这个时候,我会告诉他,不想挨打,就不要打别人,如果别人这么打你,你疼不疼?所以,不要轻易的打别人,但是如果被欺负了,就要像姐姐这样反击回去。
说在最后的话:鼓励孩子打回去,不是宣扬暴力,而是要以暴止暴,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好惹的,这样,才能换得自己的安宁和安全。
我是元宝爸爸,教育实践家,多平台原创作者,分享专业的育儿、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留言咨询或讨论。未经本人授权,请勿转载,谢谢!娃娃在幼儿园被其他同学打了,究竟该不该还手?
小朋友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了,应该通过反击来保护自己吗?这个问题有一个限定,即在幼儿园内。也就是说,孩子的年龄在6岁或者6岁以下。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在3~6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宝宝在行为动作上都具体攻击性。有研究显示:孩子3岁时攻击行为逐渐上升,到宝宝4岁时达到高峰值,5~6岁后攻击行为逐渐减少。
孩子这种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是人类动物性的一种遗传表达,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话说,如果人类没有攻击性的行为,那么人类就不可能生存下来。所以幼儿园的孩子有攻击行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要不要鼓励孩子进行反击?我的答案是:可以。
但是,前提是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你的孩子容易被欺负?而不是别人的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哪些做错的地方要改进?
很显然,找到孩子容易被欺负的原因这一点才更重要。而不是一味地鼓励孩子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这样你的孩子也和别的孩子并没有区别,这才是家长真正地犯错误。
孩子容易被欺负的3个原因:1、孩子营养不良,发育偏瘦偏矮或者偏胖,平时运动太少,体力和体能不足。
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怪谁呢?除了基因遗传,当然还与家长照顾不周和育儿无方有关。平时对孩子该补要补,饮食上营养均衡,多运动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很多家长的作息时间就不规律,也缺少运动和健身,饮食上往往凑合一顿。带孩子吃顿肯徳鸡这些垃圾食品,说实话这都是懒!
2、家长平时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动手打骂孩子,导致孩子胆小、懦弱,缺少安全感和没有自信。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父母的生存压力大,我也都够能理解。但是父母不能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家庭里面来。对孩子大吼大叫,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恐惧当中缺少安全感,孩子就容易懦弱、胆小,没有自信。这样孩子也很容易受到同学的欺负。
3、经常被家长溺爱的孩子也容易被欺负。
有一种孩子是“家里称霸王,到了外面就容易被欺负”,现实当中这种孩子不在少数。这是家长溺爱过度和保护过度造成的,比如说:孩子明明犯错了,爸爸要惩罚而爷爷奶奶要保护。这样就给孩子造成错觉:一旦遇到危险就退缩,就习惯性躲在别人身后。这样的孩子就是在家里称霸,到了外面就挨揍的孩子,也容易被别的小朋友欺负。
回到问题本身,幼儿园的孩子被欺负了,应该通过反击来保护自己吗?事实上只有解决了上面那3个问题,才能谈得上孩子反击。家长不可能做到24小时陪在孩子身边,家长代劳的方式本身也不可取。家长去把欺负你孩子的同学教训一顿?这叫什么事儿?
所以,“打铁还得自身硬”。孩子安全感充足,自信心强大,生长发育非常达标,身体非常健康活泼,你看别的孩子还敢欺负吗?当然不会!
如何让宝宝不被欺负,其实家长需要解决3个问题:1、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家长说话语调降下来,声音低一些,要像你在单位和领导说话一样,凡事和孩子商量着来。家长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鼓励孩子平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帮助宝宝建立强大的自信。这一点,很关键。
2、能自己做饭就不要带孩子到外面去吃,平时少看一点电视剧和手机,有那个时间不如学习如何做菜将孩子的胃口提上来。宝宝3~6岁,每天牛奶不少于350ml牛奶,肉类蛋类每天都要适量摄入。(这一点内容很多,下次再说)
每天晚上10点前,孩子准时上床睡觉。充足的睡眠能刺激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平时带孩子多运动,比如打球,跑步,游泳,或者有条件的家庭报个武术班或者跆拳道班,这都可以。
3、教育孩子时,父母要统一口径,站在同一立场,并且做到松弛有度。爸爸教育孩子,妈妈就不要护着孩子。反之亦然。要避免对孩子过于溺爱,该鼓励表扬的时候要鼓励表扬,孩子错了,就一定要批评。
希望以上这些文字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给我留言。
娃娃在幼儿园被其他同学打了,究竟该不该还手?
孩子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了,要不要来反击。说说我自己的经验吧。
我女儿在小班,在这学期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女儿每天回到家都会跟我说同一个同学今天打到了他的头。明天踢到了他的裤子。有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每天回来都会说这句话。
刚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是孩子之间的打闹。告诉孩子,下一次离这个小朋友远一点,让他不要再打到自己。但是当女儿在一而在,再而三的说,这个小朋友在打他的时候。我觉得可能不仅仅是孩子之间的打闹。
这个时候我给我姑娘说的是,如果他再打你的话,他打你一下你打他两下。保护好自己的脸,不要让他抓到脸,如果他再打你的话你就上手抓他的脸。
有一天我女儿回来跟我说,今天那个小朋友没有打他,因为他打了我女儿一下,我女儿打了他两下。
孩子被欺负以后,先学会保护自己,打不过一定要先跑。如果对方和孩子实力均衡,在反击也不迟。五岁前的孩子都是先行动再思考,所以孩子之间打架,不要去让孩子之间讲道理,让他直接要看到打架的后果就可以了。当孩子知道她打别人一下,别人会回他两下的时候,这个后果她看到之后他就会心里记下。
打回去是父母教给孩子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孩子被打的时候,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来解决这件事情,可以向父母来寻求帮助,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第三种就是可以打回去。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打回去,而不是说任何小孩儿之间的这种肢体接触都要打回去。
还手前先保护好自己。还手也是要看情况的,如果对方人高马大,不是对手,那么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
如果孩子比较内向,教孩子打回去,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孩子的勇气。内向,胆小的孩子很难做到还手,但是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孩子能够做到一次还手,就不会再害怕被欺负,可以提高孩子自信心。
所以说,如果是孩子经常被欺负,那么一定要教孩子打回去!
娃娃在幼儿园被其他同学打了,究竟该不该还手?
根据情况应该反馈给老师,老师解决
娃娃在幼儿园被其他同学打了,究竟该不该还手?
孩子长大了,我们担心孩子受欺负,也担心他太强势。
但是孩子之间的斗争经常会发生,到底应该怎么判断呢?
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情况为什么会发生争吵,是以为无意的斗嘴孩子小朋友习惯了欺负别人?
如果只是孩子之间无意识的正常,那没关系,我们可以理解。
孩子吵吵闹闹是常有的事,很多家长会争得面红耳赤,或者代替孩子去教训另一个孩子。
我觉得都没有必要,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解决。
我们只要了解情况,帮孩子分析原因就可以了。
如果是对方无理取闹现在有很多孩子很野蛮,但是家长也不加干预。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一个小哥哥在踢球,球滚到我儿子小久久身边。
当小久久准备去帮小哥哥捡球的时候,球跑的太快了跟不上。
这时候小哥哥跑过来也没有说谢谢,只是抡着小拳头挑衅。
这时候我和小久久说:”孩子,他不懂得感恩。不用帮他。“
回家路上,我第一次和小久久说起和小朋友斗争的事情:
1、当别人欺负你的时候:
你可以先告诉他,你不能再欺负我了,不然我会打回去的。
2、如果对方力气很大或者身高悬殊,我们就要跑了,然后去告诉老师,寻求帮助
让孩子知道不能硬碰硬,但是也不能忍声吞气,做的不对就是要接受惩罚。
3、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和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实的后盾。
平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心里动态,多和他沟通,及早发现异常行为,才能更好的帮孩子打开心结。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都能有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线工作者,家有两岁萌娃小久久。我手写我心,育儿路上你并不孤单,欢迎关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