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商店每天免费送馒头给老人,后被迫关闭:我不要馒头,给我钱,你怎么看?
升米恩,斗米仇。
当别人需要时,你伸一把援手,别人会把你当成恩人;当你日复一日帮助别人,一旦满足不了对方日益增长的贪欲,你就变成了他的仇人。
今天你给他五个馒头,他感激不尽,一个月后他会认为不就五个馒头吗?三个月后他吃够了馒头,他就会想为什么不直接给钱,我爱吃什么吃什么!而当你气愤不平不再给他馒头时,他就会骂你骗子,过往的恩情一笔勾销!
行善既要看人也要有度,不然付出一切收获的可能是刀子。大家还记得丛飞吗?那个倾尽所有帮助失学儿童的歌手。行善11年,资助183名孩子,累计捐款捐物达300万元。散尽家财的丛飞患了胃癌都没有钱医治,而他资助的孩子没有人来回报他,做出的事情让人心寒至极。A:拒绝记者在报道中写出他的名字,因为工作了被人知道没有面子。B:他帮我是另有企图,我从来没有强迫过他。C:他什么时候病好了出来赚钱给我们?……寒心吗?悲凉吗?丛飞就是带着这样的心境离开了这个他为之付出所有的世界。
行善只帮良善之人,帮人只限急需之时。无良之人只会无限索取不知感恩,受助之人形成依赖只会激发人性中的贪婪,很多时候太多的付出反而激发对方心中的恶!河南一商店每天免费送馒头给老人,后被迫关闭:我不要馒头,给我钱,你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这不就是畜牲才能干出来的事情吗!!很多人就是这副德行不知好歹,还有那些煽风点火的请不要用你肮脏的思想来揣摩世人的思想!
河南一商店每天免费送馒头给老人,后被迫关闭:我不要馒头,给我钱,你怎么看?
“我想着能帮就帮,
结果帮来帮去好像成了我的责任”
“我不要求他谢我,但为什么帮了忙却吃力不讨好”
善良没有错,这个店老板的善良被人当成了傻也是事实。
那些接受馒头的受惠者也许都忘了,
这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店老板本可以不送馒头,
这一切完全出自于他的善良。
而世界的残酷真相是:有时你的善良,并不会得到善意的回馈。
总有些“弱者婊”时时刻刻挑战着你的底线
“我穷我有理,你富你应该”真实的在有些人心里存在着
不少人在请求人帮助的时候总大言不惭:
“这对你来说不就是举手之劳吗?”
别人有这个能力,也不代表就有这个义务帮你。
不求回报的给予有一天拒绝得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善良原来给了鬼,
当你拒绝得时候你就是“变坏”了
有句话说的特别对:你的善良,需要带点锋芒。
还有:有些人,活该穷一辈子。
河南一商店每天免费送馒头给老人,后被迫关闭:我不要馒头,给我钱,你怎么看?
现在社会,做人难,做好人更难。你的善良和爱心可能会让受益者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提出更过分的要求。爱心给予懂得感恩的人,你的爱心是他们干渴时候的清泉,饥饿时候的面包,等他们脱离困境,会加倍报答你或者用爱心回报需要帮助的人。然而现实中更多的是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人。
这让我想起我高三时候的一个同桌,这个同学的作为让我一生难忘。高三课程紧张,她家很远,她很少回家。我家人一周或者十天会去看我一次,每次带的好吃的,都会分给她些。我每次去班里比较早,早上卫生过后,桌子上一层尘土,我每天帮她擦干净,认为是举手之劳,自己感觉也舒服。忽然有那么一天,我刚擦好我的桌子,有人叫我我就出去了。等我回来的时候,她黑着脸问我为什么不帮她擦桌子。我心里很委屈,没有做任何解释。我一直帮她,她竟认为这是我理所应当。对于这种你掏心掏肺也换不来她的理解的人,这种朋友不要也罢。我慢慢地不再热情如初,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下定决心远离她。她写信给我问她做错了什么,让我原谅她。我回答我们的友谊尽了,没有别的。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没忘这件小事,也许是因为她第一次让我明白,不是你对谁好,谁就会懂得的人。
当你的爱心被践踏,当你的善良被嘲讽,你是否还会继续保持一颗对人友善的心?当爱心馒头店的老板面对那个不要馒头要钱的人,是不是心里会痛,痛到想哭?爱心馒头不再送,那些真正需要爱心的人也没有了这项福利。怪谁呢?如果人人都知恩感恩,这个社会会更美好吧!
河南一商店每天免费送馒头给老人,后被迫关闭:我不要馒头,给我钱,你怎么看?
对这家商店的行为,首先要给以称赞,点赞,给于鼓励、支持,我们的社会需要正能量。但从事件的结局来看,这又是”一粒米养恩人,一干米养仇人”的活生生的例子。人是有依赖性的,无论什么事情,久而久之就会习惯了,就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他应该得到的。而哪一天这种习惯没有了,他就会认为是你欠了他的,你是故意的。本意是好的,可结果却让人心寒。像商店这种经营行为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忽略了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这正是我们值得认真分析和探讨的。朋友们,你们都有些什么好的点子吗?
河南一商店每天免费送馒头给老人,后被迫关闭:我不要馒头,给我钱,你怎么看?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公司举办活动,本来是高高兴兴的事,可有的员工问能不能不参加活动要现金,当时就气坏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我再也不举办任何活动了。本来是想让员工们多多交流,更好的开展工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