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人形容他“心静如水淡如菊”,你眼里的濮存昕是怎样的一个人?

濮存昕,1953年出生在北京市,汉族,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

濮存昕是德艺双馨的优秀演员,他是我国文艺界第一位艾滋病患者的爱心大使志愿者。

圈内人形容他“心静如水淡如菊”,你眼里的濮存昕是怎样的一个人?

对濮存昕这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让在外地的女儿准备安全套!

做为一个父亲能对未婚女儿有这样的关心,是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还是女儿在这方面的放纵?

我觉得做为一个女孩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她什么是羞耻,怎么样做一个纯洁温柔的女孩。

而不是带着避孕套满世界乱跑!

不知道他这样教育出了什么样的女儿!

圈内人形容他“心静如水淡如菊”,你眼里的濮存昕是怎样的一个人?

就如濮存昕某次访谈所言,他的戏没人看。这话是真的吗?当然不是!

事实就是因为濮存昕自己内心始终坚持着底线,不忘初心,不向流量和名利低头。在这流量为王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艺人放下身段向市场靠拢,其中不乏我们眼中堪称艺术家的老戏骨,比如李立群,比如金士杰。这样的行为并没有错,但是难道当今娱乐圈就没有一个艺人能够坚守本心,绝不妥协,拒绝向名利低头吗,始终坚守纯粹的表演艺术这一篇净土吗?

答案是有的,至少有一个,这个人就是“他的戏没人看”的濮存昕。这样的人在娱乐圈相当罕见,我想,这一切都和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

人生经历:

濮存昕,祖籍南京,自小生长在北京,出身话剧世家,自小因为受父亲苏民影响,对于话剧充满着超于常人的热情与天赋,因此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当知青期间便被调入兵团宣传队从事文艺工作。

这在当时已经是人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很快他就有了更高的目标与追求,于是在197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空政话剧团,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文艺兵! 虽然已经成为了正式的话剧演员,但是濮存昕的从艺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他跑了很多年龙套,演过很多配角,但是大多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老版《三国演义》里的小霸王孙策。虽然《清凉寺的钟声》算是主角,但是并未改变他生活算是窘迫的现状。

虽然濮存昕那时生活窘迫,但是他并未向其他话剧演员一样纷纷下海以演影视剧为主,而是坚定不移的坚持了他在表演艺术上的高标准,以平均一年不到一部的频率挑选合适的剧本。

要知道以濮存昕的帅气和名气,如果那时候就演影视剧为主,那么至少在金钱上会远远超过现在。 然而他并没有为金钱低头。

为了生活,濮存昕宁尝试过转行,1990年央视《正大综艺》公开评选主持人,濮存昕第一时间就去报名了,通常竞争的还有英达和杨澜。性格宽厚的他还安慰刚毕业的杨澜不要紧张,结果恰恰是这个最紧张的选手胜出! 虽然落败,但是濮存昕因此也看清了自己,他明白了,自己还是更适合演戏,也更喜欢演戏。

正是因为想通了,濮存昕开始潜心研究戏剧,从此在戏剧之路风生水起,最终凭借努力获得了非同一般的成就,曾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多年(现已离任),如今担任的职务有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会长、中国表演协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特别提一句:自从1987年调入北京人艺后就从未脱离过组织关系,至今仍是北京人艺的职工。)

除了在表演艺术的道路上始终坚守底线以外,濮存昕还有一份事业同样十分亮眼,那就是艾滋病防治公益事业!

拥有了名誉和地位的濮存昕依然没有忘记初心,相比曾为了金钱拍过商业剧的年轻时,现在的他更淡定从容,把更多的时光放在了公益事业。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中国首位艾滋病宣传大使,从此就与“艾滋病防治”这份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主动带头年年参与献血。他不是光喊喊口号,在那个年代,敢于和艾滋病患者亲切拥抱,接触的公众人物,他是第一个!

后期更是成立了自己专属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首要目标就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艾滋病家庭和贫困地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在那个“谈艾色变”的年代,濮存昕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他是真正的勇士!

即使是慈善事业需要巨大的金钱开支,即使他拥有别人没有的可以唾手可得的资源,即使是很轻松就可以成凭资源为隐形富豪,他依然没有放弃底线,更是曾自称接不到活,拍戏没人看……

这段话一度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是现在是流量的时代,濮存昕不懂变通自然没人请。

这不是真正的原因,凭濮存昕那些协会会长、副会长的身份,他会接不到戏?

所以,真正的原因就是流量们追求有多少人看自己的作品,而濮存昕的追求是自己的作品能否被大家记住,能否通过自己的演绎给观众带来思考和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之所以濮存昕会说他的戏没人看,就是因为他还恪守着表演艺术的底线和忙于公益事业!

时代盛行流量,但是更需要坚守底线的勇士,而无论是演艺还是慈善事业,濮存昕都是真正的勇士!

圈内人形容他“心静如水淡如菊”,你眼里的濮存昕是怎样的一个人?

知道这个人,没打过交道,不熟。

圈内人形容他“心静如水淡如菊”,你眼里的濮存昕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写过两篇濮存昕的问答,也许我写的不够完美,但有个感觉似乎人们对他关注度不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濮存昕显得有些另类,不能说格格不入,至少是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难怪圈内人评价他"心净如水淡如菊"。由此而言,在我眼里他是"多面人"的综合体。

一面人是艺术大家

在影视圈,濮存昕绝对是红的发紫的人物,出演过多部影视剧角色,获得奖励一获不可收。2012 第12届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男配角 《最爱》 (获奖):2006 第13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一轮明月》 (获奖):2005 第11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一轮明月》 (获奖):2001 第17届 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 《光荣之旅》 (获奖):2000 第07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欢迎男演员奖 《洗澡》 (获奖)

二面人是事业坚守者

也许是红色后代基因,离休老父亲、人艺著名艺术家苏民的教导,当他在影视圈事业如日中天时,选择了回到自已原单位比较冷门的北京人艺,后升任副院长,一干几十年,始终没有改变,至今还活跃在人艺话剧舞台上,每年出演话剧上百部,为振兴活剧事业做出了贡献。

三面人是精益求精者

在演技上濮存昕绝对称的上精益求精的人,只说台词功底吧。据网友评价他看过的《大将军寇流兰》,国家大剧院话剧场,不带麦演出,在转身背对观众说台词的情节时,只有他一个人的台词的发音吐字和面向观众时一样,可以听的非常清楚。 濮存昕深知艺无止境,对此他从不骄傲自满,而是追求更高演技表演,他与戏剧评论家童道明老师交情很深,隔段时间就会在一起,盘点一下演出作品,分析表演的功过得失,还做成谈艺录出版。扶持一位戏剧大导,拓宽自己的演出领域,结交一位剧评家,深化自己的艺术探索,这又是聪明人做的事。

四面人是爱心使者

濮存昕爱心活动在圈内是出了名的,在社会各界也是有影响的人物。2002年十大人物评选 (获奖)2013年评为"感动人物"。主要活动摘录几点:2000年11月1日,濮存昕从卫生部副部长手里接过“艾滋病宣传员”的聘书。2001年初,濮存昕设立了“濮存昕爱心公益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的艾滋病家庭以及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到目前为止,濮存昕个人已向“爱心基金”注资40余万元。2001年到2008年,无偿献血是濮存昕每年必定参与的公益活动。2012年5月,由濮存昕爱心基金、互联网公益联盟和搜狐公益共同发起的“让孩子笑起来——关爱大龄女童”活动首先落地四川省凉山,这里有30个艾滋病高危村、近2500名儿童。2013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濮存昕提交了“关于保护长江濒危物种以及其生态环境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大家关注江豚、进而关注长江生态。

四面人是家庭楷模

濮存昕做人原则性很强,从来没有绯闻,父亲苏民家教很严,打造了濮存昕正直善良的秉性,妻子宛萍是在空政话剧相识、相交、相恋的,当初宛平已是四个兜的营级干部,而他还是两个兜的小干事,宛萍真是很有眼力。没有走眼看错人,多少年恩爱如初风风雨雨走过来了。独生女儿叫濮方,一个很出色的企业家,女婿出生在很普通的家庭,和他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对此濮存昕非常支持女儿的选择,当女儿和女婿有矛盾时,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帮助解决,从不埋怨男方。据说在女儿结婚时,他没有送别的东西,而是送的是一件"灭火器”。

总之,濮存昕多面人生还有许许多多,我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有人曾评价濮存昕,在人艺的舞台上,他永远是一副看破红尘、玉树临风的样子,圈内人谈起他,都爱用心静如水淡如菊来形容他。苏民对此一言概之:“良好的家风使之然”。

圈内人形容他“心静如水淡如菊”,你眼里的濮存昕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没有机会的,影视作品也没有我的活,我演的东西没人看,对呀,因为娱乐市场真的没有活”。

很难想象,这些话出自一个资深的老演员——濮存昕。

他不仅曾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而且是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 、中国表演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会长,重庆大学客座教授,重庆大学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临汾红丝带学校名誉校长。他是《最爱 》里贪得无厌的赵齐全,也是《三国演义》里智勇双全的孙策,更是电视剧《推拿》中“仙风道骨”的沙复明,还是《鲁迅2004》中的成熟稳重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声誉与演技并存的老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记者在采访中问及如果有一个优质的角色出现,濮老师是否会出演。濮老师的回答让人听着特别的难受,总结下来就是说他的演出计划都是提前一年定好的,但是现在影视圈已经不会再提前一年来找演员了,所以还是不要互相打扰,不要来捉弄他。

之前有幸在网络上看见过濮老师吟诵《将进酒》的片段。

说实话,从当时的视频看来,录制视频的人距离他还很远,但是他的声音就像从地下而起,警愦觉聋。顿时我的鸡皮疙瘩就起来了。这样的台词功力,恐怕演艺圈能敌的,十个手指头就能够数过来了。或许有的人会问,台词功力有什么用?相信不少人都看过《声临其境》,那些配音看起来已经很棒了,但是这些都是后期来完成的,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演员说台词的能力在现场表现就能够达到及格,甚至是绝佳,是何等的优秀。

最近一次看见濮老师,是在第二季《国家宝藏》的第一期中,濮存昕与翟天临两人作为李白的草书《上阳台帖》的“今生故事”讲述者与“前世传奇”演绎者共同守护,唯一留存下来李白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在《国家宝藏》的舞台上,濮存昕与翟天临共同朗诵了一首诗《如果没有李白》可谓是让人大饱耳福啊。

而且濮老师这次之所以成为《上阳台帖》的“今生故事”讲述者,是因为他在舞台上饰演李白,从38岁演到了66岁,自1991年开始,濮存昕演了李白这么多年,可以说是濮存昕成就了李白,也可以说是李白成就了濮存昕。

这样一位演员,一位大家,却在这沉沉浮浮的演艺圈没有机会,因为没有人看。可惜,可叹啊。

原来我以为是我们不懂经典,但等到懂得的时候,这些经典竟成了永远。

【这里是四月,娱乐热点与你同行,码字不易,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