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下跌,有省“破10”,暴涨时间确定?猪价还能冲破12元?
猪价下跌,有省已“破十”,暴涨时间确定?猪价还能冲破12元?
导读:自进入2020年8月份以来,天气也仿佛进入了三伏天,全国各地的温度也纷纷“逼近”40℃。而对于养猪户而言,近段时间的天气,除了闷热多雨,猪舍闷热潮湿温度高,养猪确实增加了难度。
而高温多雨,自然是养猪人的大忌,由于湿度过大引起的病毒繁殖加快,已经很多猪场中招,不得不退出养猪市场。
但是更让养殖户感到绝望的是,现在的生猪价格已经从7月份的12元一斤,下滑到10元左右,而有省份的猪价已经“跌破10元”。比如东北三省,西北5省自治区,已经持续不断地持续下滑。
那么问题来了,猪价下跌,有省已“破十”,暴涨时间确定?猪价还能冲破12元?我来回答:
首先看一下最近的生猪价格:今日8月16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为21.46元/公斤,较昨日的21.7元/公斤下跌了0.24元/公斤,环比跌幅1.1%;较去年同期的14.8元/公斤上涨了6.6元/公斤,涨幅45%。
从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范围内,具体来看,今日有12个省市价格,较昨日保持不变。有13个省市出现下跌,有4个省市出现上涨,仅仅是西南的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
目前全国最高价为海南,价格为24.20元/公斤,较昨日价格没有变化;全国最低价为辽宁,价格为19.8元/公斤,较昨日价格下跌0.12元/公斤。
而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今日生猪市场继续震荡调整,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稳步在21.4-21.7元/公斤。这段时间猪价多变,不同策略之下心态也截然不同。而对于生猪养殖户来说,卖猪还是抄底,都是一个重大的决策。
8月份猪价为什么会持续出现下滑:第一,从8月份的猪肉供需形势来看。
在进入8月份后,国内很有可能进入到趋势、气候变化阶段,而平淡的状态,不过供需关系决定了行情情况。
特别是在8月份的暑假期间,由于天气炎热的原因,再加上没有重大节假日的消费支撑期间,也没有很好的价格变化。
虽然8月份的“谢师宴”和“升学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提振了猪肉的消费。但是由于“大环境”的原因,以及“新冠疫情”不断地在各地发生,因此这也导致了8月份的“肉蛋菜”食品的消费下滑。
第二,从8月份的生猪产能变化来看。
而根据供需价格的持续时间周期变化来看,在8月份的情况下,猪的生产量基数的变化情况将自然而然得到缓解,届时届时将有比的行情有基层变化更好的空间。
再加上生猪在7月份的上涨,也使的国家发起了对猪猪的“反击保护措施”,通过层层肉收储,使的生猪通过降价的在合理的流程运行中。
所以通过以上2点来看,也是造成近段时间的生猪价格出现下滑的原因所在,不得不说,整个“大环境”是对于养殖户造成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暴涨时间确定?猪价还能冲破12元吗?笔者认为:近几天随着进入立秋季节,天气也是逐渐出现凉爽,虽然还是中午酷热难带,总体来说炎热的天气再有10多天就要过去,猪价月底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至于冲破12元一斤,机会还是很大的。
第一,中秋节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猪价。
马上就中秋节了,而随着中秋节节日的就要到来,各种蔬菜,肉蛋奶将有一个大的提升,毕竟过节消费,也是老百姓的传统文化。
再加上9月份的各地学校开学原因,开学后肉类食品就会大量消耗。
第二,生猪确实少了。
以我们这边来说,现在的养殖户存栏量确实少了。以去年为例子,今年的生猪存栏量减少了至少在50%以上。
再加上今年的“小飞”混感,以及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让很多的生猪养殖户抛弃了这个生猪行业。由于上半年行情出现亏损,猪场大量淘汰母猪,造成母猪淘汰几百万头,再加上每年猪场淘汰率,每年母猪淘汰上千万头,所以肥猪存栏量下降,出现大肥猪价格高于标猪。
还有就是,前期猪价一度上涨到12.5到13元左右,所以有二次育肥户和肥转母情况出现,造成大猪进一步减少。
写在最后:由于近期的“新冠疫情”影响,现在的猪市虽然并没有完全恢复到之前的水平,总体消费仍然偏弱。但是在8月以后,可能出现一个小高潮,有可能达到12元,最低也不会低于11元,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甚至到2022年年底,国内的猪价终将冲破12元,而猪肉的高价则是每个养猪人所期待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