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地方水果、蔬菜、生鲜出现滞销现象,而有的地方价格却高的惊人呢?
一边是水果,蔬菜,生鲜滞销烂地头,一边是价格高的吃不起,到底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去超市里买了一些蔬菜和水果,而最近超市里的蔬菜价格又让我瞠目结舌!大白菜的价格在3元左右,芸豆的价格更是到了6元一斤,而平常我们看到的生姜,其价格更是达到了12元一斤,还有一些蔬菜水果其价格更是高的惊人。
原本就是工薪族的我,面对这些“高的离谱”的蔬菜,更是直呼吃不起,毕竟我“三月不食肉味”,如果再断了这些蔬菜,只能够天天啃馒头就咸菜了。。。
但是颇有蹊跷的是,农村里的一些蔬菜和水果都是很便宜的。据我农村的亲戚说,现在他们那里的一些水果和蔬菜出现了大滞销,前些天的桃子和现在的猕猴桃都到了没有人要的地步,而到了城里的市场却一“高价示人”!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边是水果,蔬菜,生鲜滞销烂地头,一边是价格高的吃不起,是什么原因?李子来回答:
我首先说一下我朋友在农村里种植核桃滞销的故事:
朋友在我们村里也是颇有头脑的,在前些年的时候,朋友在城里汽车站工作,并承包了一条线路。但是由于近几年汽车线路回收,朋友就拿着赔偿的钱回到农村里搞一番事业来做。
那时候核桃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价格在二十多元一斤,于是朋友就承包了村里1000多亩荒山,搞起了核桃种植。
等到几年后,核桃也慢慢的借了果子,当时的核桃价格还是很高的,朋友见了我们就自豪的说:他种植了1000亩的绿色银行,就凭这个我后半生的养老问题就不愁了。
但是这市场本来就是无法预料的,近几年由于核桃种植范围加大,核桃的价格也从原来的十几元一斤,跌倒现在的几元。虽然朋友的核桃也是获得了丰收,可除去人工费等成本,朋友基本上都是白劳动,不赚钱的。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朋友只好不再雇佣工人,任由1000多亩的核桃掉落到地里,而不再去收获,更不去卖了。近期朋友也是放弃了种植核桃的打算,想以低价转让出去,但是由于核桃价格的不景气,一些人也是难以接受这“烫手的山芋”,毕竟不赚钱是没人要干的。反观这市场上,或者超市里的核桃价格还是很贵的,一般都在15元以上,这和农村里的核桃价格5、6元相比其差距并不是一点半点。
我们从朋友核桃滞销的事情,也可以了解到为什么会出现水果,蔬菜,生鲜滞销烂地头,一边是价格高的吃不起的真正原因,而具体情况我还是要一一的说一下:
第一,农村里的蔬菜、水果、生鲜因为种植或养殖过量,而导致出现滞销。
在农村里农民的跟风现象是很严重的,不管是养殖业和种植业都是如此。但是这市场就这么大,如果市场上的商品出现供大于求了,其农民手里的蔬菜、水果、生鲜等农产品必然会出现滞销现象。
我们就拿去年的大蒜种植来说一下:由于前年的时候大蒜炒价格出现了“蒜你狠”的情况下,一斤大蒜在6元以上,一亩地的大蒜收入近万元。这让蒜农们也尝到了种植大蒜的甜头,在明年纷纷承包土地,以扩大种植面积。
但是事与愿违,今天大蒜的种植面积增加了,可是大蒜的价格却又下来了,不为什么,都是农民们的“纷纷跟风”导致的大蒜产量猛然增加,而导致市场的大蒜消化不足。所以来说,一些农民在落后一步的情况下,他们种植的大蒜只能够成为资本市场的炮灰的。
大蒜都是如此,而其他的农产品自然也是这样的,当地里的东西不够人工费、运输费的时候,农民们虽然心疼,但是也是没办法的把一些市场上难以消化的蔬菜、水果扔到地边,滞烂在地头。
第二,一边出现水果、蔬菜、生鲜的滞销,而另一边是价格高的吃不起,其具体原因是中间商在赚差价。
由于最终的蔬菜、水果等商品需要承担给消费者,但是作为蔬菜的生产源头农民来说,他们自然是无法定价的。而真正可以对农产品定价的,则是市场和一些蔬菜批发商、超市等终端销售。因此来说,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蔬菜的价格肯定会要降下来,更是有利于消费者吃上便宜的蔬菜、水果、生鲜。而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算一比明白账:
假如一斤苹果在农民手里能卖5毛钱,但是经过二道贩子的转手后,又以8毛一斤的价格卖到一级水果批发商的手里,而一级水果批发商终究是以批发为主的,因此他们又把苹果以1.2元一斤的价格打入到超市、菜市场、小零售商的手里。
而最后的结果是,这些终端销售超市、水果市场和小零售商又以每斤3元的价格专卖给消费者们。毕竟这“水果贩子、赚一半子”的行话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所以来看:农民手里的蔬菜、水果、生鲜是不值钱的,消费者拿到手里的商品价格是昂贵的,那么这钱都是让谁赚去了?不言而喻,只有中间商赚差价,而这中间商一层一层的赚取了很大的利润。
所以来说:通过上述情况来说,农民们过度的生产农产品,造成市场上的农产品供大于求,这是造成蔬菜、水果、生鲜滞销的原因之一。而一些中间商又赚取了部分差价,这是导致市场的农产品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二。所以这两种情况才最终导致了题主说的:“一些水果蔬菜,城里人直呼吃不起,农民们嫌价格便宜而出现滞销”的情况。
所以来说:只有农民们解决蔬菜、水果、生鲜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才能以低廉的价格让利于消费者。那么如何做呢?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一些渠道让农民和消费者进行对接,才能扼制这一情况的发生,毕竟农民们和消费者都是老百姓。
为什么有的地方水果、蔬菜、生鲜出现滞销现象,而有的地方价格却高的惊人呢?
这个也不是普遍现象。
应该说在一些时候,在一些地区,有一些产品,确实会这样。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第一个,过度生产。有一些地方比较爱搞什么苹果村、香蕉镇、花生乡等,就是严格要求农民按照规划种植某一类经济作物。
但如果是通用的经济作物,比如花生、大米这样的,因为需求量实在太大,所以销售还比较容易。
但如果是一些特别的产品,很容易因为当年种植过多,而成为滞销产品。
比如某个乡,要农民全部种植某一种蔬菜。但其实当年,这种蔬菜在全国来说,已经供过于求了,再多种不过是在太多的产品中,再添一把火。这样就容易滞销。
而其他品种,却可能价格很不错。
第二个,渠道问题。这个包括信息渠道与销售渠道。
核心在于渠道问题。每一个行业都有独特的行业规律,水果是从育种、种植,到后期收成,销售,也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水果、蔬菜、生鲜滞销烂地头,而城里却价格高企,问题在于渠道对接问题。
对于农民来说,他的核心工作就是种植,然后维护、保养,然后收成,这是他的手艺活。但生产出来产品,最终是要销售出去。
让农民自己去建设流通渠道,是一个很大难度的工作,而且大部分农民并不擅长这样的工作。因为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分销问题。
但作为现代农民,还是要加强对市场的了解,包括整体市场状况,以及需求变动等。比如现在中美贸易战,美国的大豆生产商,如果去年种多了,就会大亏特亏。但如果知道这个贸易战有可能是长期的,那么宁愿不种,反而躲过危机。
第三个,中间商当然要赚差价。以前,是有很多水果商到水果产地去收购水果,然后通过自己在批发市场进行批发,一般小店再从批发中心拿货,然后进入零售环节。水果商都有长期合作关系,价格方面也比较厚道。
现在这个过程基本打断。一部分是因为,大型连锁超市的崛起,很多大型连锁超市,是有固定的供应商的,甚至有一部分是自己建设生鲜、水果基地。这样,对于一些农民。或者水果种植户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而且,很多超市的采购部门,说白了就是打工一族,他们在收购时候会有压价行为。而且对水果等要求相对也比较高。说白了就是,又要好友要便宜。但很多时候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
另外,还有一部分水果、蔬菜等,是通过现在流行的互联网销售推动的。但不是每一个互联网销售,都能够得到好结果。
因为互联网销售也是不一而足。部分种植户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原则,按质量定价,能够走的比较远。但也有一些种植户经营意识不对,总以为网络销售反正是看不见,不知道谁是谁,就以次充好,能蒙一次是一次,结果把自己的信誉搞坏了。
为什么有的地方水果、蔬菜、生鲜出现滞销现象,而有的地方价格却高的惊人呢?
近期,我国一些水果价格偏高,让很多人都感觉吃不起水果了,超市里一些质量很差的苹果,梨等,居然也五六块钱1斤,实在是让人震惊!这些水果价格这么高,但是经常也会看到有些新闻说,有些人种的一些东西卖不出去,烂在地里,为什么同样是种养殖,却出现这样明显的反差呢?
为什么价格高的吃不起?价格高的吃不起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 一些种植或者养殖的类群,因为技术限制或者成本等,从事的人不多,属于小众类,然后所产出的目标产物数量也很少,但是需求量大,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会非常高。
- 种植和养殖时,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价格浮动!比如水果类遭遇倒春寒,产量低了,价格就贵!
- 不排除一些中间商贩的炒作!一些商贩根据市场行情,提前存货备货,后期再进行炒作涨价!
那些农产品真的就烂在地头没人要了吗?其实不是的,肯定有人需要的。出现农产品滞销情况,也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一种表现,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 从种养殖户层次来说,他们在选择种植作物或者养殖动物种类时没有充分了解市场,有盲目跟随的嫌疑,市场需求是固定的,从事的人太多,供过于求,最终的结果就是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没人来收购。
- 中间商贩收购相关农产品以后无法盈利,或者盈利太少是导致农产品滞销的一个原因。大部分滞销的农产品,并不是没人要,而是没有中间商来收购。
- 市场很难实现农户与终端销售直接对接!这些滞销的农产品,如果直接在居民区销售,相信肯定会有很多人去买,而且农户的收益也更多!因此,如果能把这些滞销的农产品同农户对接起来,就不会出现这种尴尬情况。
- 和农户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农户,价格低就不愿意卖,想要等到价格涨上来,结果更低!还有一种心理就是,宁愿烂在地里,都不愿意拿出去给大家。
为什么有的地方水果、蔬菜、生鲜出现滞销现象,而有的地方价格却高的惊人呢?
其他不说我是干水果店的,我在镇上卖水果,房租一年3.6万,电费一年1万多(1.2元一度电房东收)睡不要钱,也几乎不用水,一个小工2300一个月老婆收钱我拉货,两辆车一辆货车,一辆面包车有时候缺货就用面包车拉点,市里禁时,禁区货车不好进,算算成本就知道了,我一天不赚500块我就亏钱,因为老婆,和我也要算人工的,加上损耗,生意也不是很好,不把价格提高点,真没法干,所以必须要有50%-200%的利润才能干,
为什么有的地方水果、蔬菜、生鲜出现滞销现象,而有的地方价格却高的惊人呢?
我不知道外地水果市场行情如何,在我们城市当中,除了西瓜和香蕉稍微便宜一点外,我还没有发现有低于10块的水果,就连过去习以为常的苹果,居然也突破了10元,一跃晋升为高级水果,没办法,现在只能勒紧裤腰带拿黄瓜和西红柿来充充数了。话说,好一点的西红柿价格也6元左右啊。
水果不能自主了,虽然这些日子各方面都在穷尽之脑汗,努力想办法来解释水果价格高攀的原因,其实根本性的原因大家都明白是咋回事儿,不就是钱毛了嘛,不就是膨胀了嘛,有啥遮遮掩掩的。
很多人说,水果卖的这么贵,产地为什么烂地头呢?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儿,当春季的水果,销售的都是往年库存,因为现在生鲜端果农的水果还没有上市呢,所以当前的水果高价和产地并没有太大的原因。
水果价格飞涨的原因,还是流通环节的成本高了。水果买卖不是简单的从果农手中买来再卖,它要经由产地、大批发商、中端批发商、小批商及至小商小贩,期间还有运输成本、高昂的保鲜贮存成本、水果的损耗等,在物价普遍上涨的环境下,每个环境的费用都涨了,所以水果上涨也很正常。
所谓的天气原因,其实我们都懂。在往年当中,天气的因素也照常存在,比去年气候更恶劣的时候也存在,但为什么没有出现水果高价的原因呢?有些事情,我们都懂的。
为什么有的地方水果、蔬菜、生鲜出现滞销现象,而有的地方价格却高的惊人呢?
我家有一片梨树,在微信上试着卖过自家的梨。
做微商来卖,运输就是最大的成本。
我一开始没经验,15斤一箱只卖100。用的是圆通快递。结果到买家手里,一箱全烂了。后来只能改用顺丰来寄,光运费就要65,还要花钱买顺丰的箱子。我等于白送,倒贴人工。如果要赚钱,起码150-200一箱,算下来就十几块一斤了。这个价格就没用多少竞争优势了。于是放弃自己做微商了。家门口有收水果的来,便宜卖了得了,操不起那份心。
再说说水果店的价格。他们去批发市场批发水果。那些都是走物流过来的,运输成本反而不高。但为啥他们水果也卖的贵呢?因为门面租金贵啊。有门面的卖水果,已经不是根据水果来定价了,而且根据房租+人工+水电煤的费用除以30,得出一天保本要赚多少钱,再根据能卖出多少水果,分摊到不同的水果上来定价的。
所以,要买便宜的水果,跑到当地果农的地头,直接购买吧。当然前提是,你不需要开着高油耗的汽车去拉的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